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75-80
银厂沟稀土矿是近几年四川省地勘基金项目新发现的矿区,本次通过对成矿物质来源、迁移富集、控容矿构造分布特征、化探异常识别评价等综合信息研究,结合周边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提出了矿源层界面大断裂成大矿的新认识,以大断裂带+含矿碱性花岗岩与碳酸岩界面+萤石化、铁锰土化+La-Ce或Ce、La、F化探异常为找矿标志,在厚覆盖区通过钻探工程验证发现了厚大的主矿体。  相似文献   

2.
在河北省遥感地质解译和化探信息的基础上,对区内线、环形构造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线环构造带、环形构造体系等概念,化探信息的提取主要是运用迭代法、主因子分析等方法来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快速提取化探异常信息。通过对遥感和化探异常信息与成矿的相关分析,圈定找矿靶区,并对其控矿特征进行总结,指出了寻找大矿、特大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3.
甘肃大口子铜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新春 《地质与勘探》2010,46(2):252-260
甘肃大口子铜金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缘马鬃山古生代岩浆弧单元,是公婆泉加里东期-华力西期铜铁成矿带上新发现的矿床。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和物探化探异常综合分析,阐述了大口子铜金矿床的成矿特征、控矿因素和成矿前景。大口子铜金矿床具有东矿段以金矿化为主、西矿段以铜矿化为主的特征,其中铜矿化与区内早期岩浆活动关系显著,金矿化与构造-热液活动作用密切相关,显示不同期次叠加成矿的特征。孔雀石化是良好的地表找矿标志,构造控矿特征和岩体成矿专属性研究是下一步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评价和解释化探异常时,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高、大、全"的化探异常上,对面积小、强度弱、叠加程度低的异常关注很少。笔者通过研究大量的大型、特大型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化探工作的切身体会,认为有几种弱小的化探异常值得重视,特别是那些成因上与筒状岩株有关的斑岩型矿床,其矿致化探异常往往面积小、强度低,但与这些小异常有关的矿床规模可能是大型,甚至是特大型,形成了"小异常成大矿"的反常现象,在解释评价时,这类异常很容易被忽略。另外,有规律排列的单点异常、覆盖区的弱小异常均能够代表一定的地质意义,在化探异常解释评价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低密度化探普查在西天山伊什基里克山东部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金地球化学块体,通过对金异常查证、评价发现了博故图小型金矿床。结合勘查区地质特征,开展了地质、物探、化探综合勘查工作,圈定了多处化探异常和激电异常,查明了含矿构造带的特征,通过槽探、钻探验证,发现了40多条金矿体,金资源量达大型,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6.
工作区位于陕西省宁强县北西太阳岭至清河一带,通过土壤测量,岩石、地化剖面等工作手段,大致了解了区内的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特征。基本查明了区内地球化学异常分布情况,引起原生晕异常的构造地质体、石英脉体的分布范围及特征。本次工作共圈定出综合异常3处,圈出2个Au原生晕异常带,Au异常分布比较零散,主要集中在韧性剪切带构造断裂附近,Au异常受构造控制,主要异常以面积大强度低或面积小强度高为特征。同时加强控矿地质条件和赋矿规律的研究,开展成矿预测,总结出区内找矿标志主要有韧性剪切带内的褐铁矿化带、硅化带,石英脉以及化探Au异常。为以后在该区更深入地开展找矿和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西藏班-怒成矿带多龙矿集区斑岩铜矿综合信息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藏班-怒成矿带多龙矿集区的研究,提出了含矿花岗闪长斑岩的特征、构造与铜矿化体的关系、矿体围岩蚀变特征及找矿意义、矿体风氧化带特征、地层接触带与铜矿化的规律、铜矿化的物探异常特征、铜矿化的化探异常特征等8个成矿-找矿模型标志信息,组成找矿靶区定量预测数学模型的8个统计变量.针对区内地质工作基础较差的现实情况,将加权特征分析方法应用到多龙矿集区找矿靶区预测中,优选出10个具代表性的见矿钻孔,作为模型单元,对7个未知预测单元进行了定量预测,优选了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8.
以闹牛山-巨里河铜多金属矿带的火山构造分级为格架,以化探异常及矿点的分布特征为中心,揭示了该矿带火山构造对化探异常的控制规律,即:Ⅲ级火山构造控制着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带的整体展布,Ⅳ级火山构造控制着地化异常的分布,Ⅴ级火山构造控制着矿(床)点的产出。指明了该矿带的控矿因素及找矿有利部位,指出了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锰的地球化学和化探实例,叙述了锰矿地球化学勘查的有效性,矿与非矿异常的特征及识别标志.并对锰矿化探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冯京  徐仕琪 《新疆地质》2012,30(4):418-424
通过新疆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对新疆阿舍勒海相火山岩型铜锌矿成矿环境、特征、成因、成矿规律及控矿要素进行总结,认为该矿床是产于阿舍勒拉张裂谷中心带、与早—中泥盆世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且严格受双峰式火山岩建造控制。基性火山岩与酸性火山岩接触界面是寻找此类矿床重要地质标志。高重力、低电阻和强铜、锌、银元素异常组合的出现是定位矿体的有效信息。重力+TEM+岩石化探是寻找此类矿床的最佳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较详细研究了小西南岔铜金矿自然重砂矿物的异常分布特征,通过与化探异常的综合研究,确定了小西南岔铜金矿自然重砂异常的矿致性质以及重要的找矿指示意义,同时对小西南岔铜金矿自然重砂的区域找矿预测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靳小鹏 《山西地质》2014,(5):125-126
马眼沟金矿位于陕、甘、川交界处摩天岭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板块、松潘——甘孜褶皱系与秦岭褶皱系三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之间的碧口地体内,具有良好的成矿环境和成矿地质与地球化学条件。本文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化探特征、找矿标志等的阐述及矿床成因的浅要分析,认为韧性剪切作用是成矿的主要动力因素,矿(化)体受韧性剪切带内不同岩性界面间顺层破碎带控制,是韧性剪切带型含黄铁矿石英脉型金矿床。化探特征明显有利,通过1:5万水系测量,1:1万土壤测量缩小定位,是在本区找到金矿(化)体的有效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粤北某铀矿勘查区深部铀矿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涛 《地质与勘探》2018,54(1):52-58
基于大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在粤北某铀矿勘查区通过分量化探和土壤氡气测量开展深部铀矿找矿工作。已知的隐伏铀矿区测量结果表明,铀矿赋存在断裂之中,在含矿断裂上方形成U的分量化探异常和土壤氡气异常;在该异常区内,同时伴随W、Be、Ba、Mo、Li、Ni的分量化探异常。综合分析分量化探和土壤氡气资料,勘查区内北北东向F_2、F_1处的分量化探和土壤氡气异常具备已知隐伏铀矿区的全部异常特征,推测该处异常具有较大的深部找矿前景,进一步的钻探工作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4.
物、化探在黄竹园金矿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黄竹园金矿勘查中,根据矿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物、化探异常评价模型。依据模型识别了异常性质,初步断定了矿体剥蚀程度。通过激电剖面测量,查明了矿体的产状。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东昆仑洪水河东地区斑岩铜钼矿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水河东地区岩浆活动强烈,石英闪长斑岩、英云闪长斑岩较发育,岩体、围岩及其接触带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钾长石化、高岭土化、迪开石化、绢云母化和矽卡岩化等蚀变普遍且较强烈,具斑岩型矿化蚀变特征。研究区内Cu、Mo、W化探组合异常分布较多,具备典型的斑岩铜矿床的元素组合特征,岩体含矿性与化探异常吻合,且在研究区盘羊沟、乌腊德地区发现了铜钼矿体。据此分析,认为洪水河东地区具备斑岩铜钼矿成矿地质条件,斑岩型铜钼矿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6.
时彬 《吉林地质》2020,39(1):73-78
辽宁省岫岩县王家堡子铅锌多金属矿位于青城子-许屯铅锌矿带上,通过大功率激电测量查明工作区激电异常特征,综合地质、化探信息,笔者认为矿区侵入岩区带状极化率异常是铅锌矿的找矿标志,沉积岩中石墨矿化引起区域性高极化,根据激电剖面异常特征有利于区分矿与非矿。  相似文献   

17.
李爱华  韩兰生 《铀矿地质》1997,13(5):290-298
本文旨在通过代表性矿(床)点的试验研究,寻求适合于本地区的化探找金(银)工作方法,了解区内典型异常的特征及分布规律,以期指导本区化探工作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8.
焦家金矿田的成矿构造物理化学场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均  陈守余 《地球科学》1998,23(2):120-124
以焦家金矿田为例,采用成矿构造物理化学场结构分析方法,对与金矿床空间定位相关的地质,物探,化探综合异常结构和成矿物理化学场结构进行了解析,通过对研究区重,磁,激电异常场和成矿地球化学异常场和特征的揭示与厘定,  相似文献   

19.
陕西安康梅子铺金矿区化探异常剖析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安康梅子铺金矿区位于秦岭褶皱系北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牛山地背斜南缘,通过土壤正规网地球化学测量,重新圈定了化探异常,Au、Ag、Cu、Pb、As、Sb、Bi异常明显,Au—AgPb,As—Sb—Bi相关性较好。通过对异常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明成矿流体或成矿热液自东南向西北方向运移。对重点化探异常进行了优选验证,认为土壤异常与云母石英片岩、北东向片理构造三者配套是确定金矿化富集部位的“三位一体”找矿标志,构造和岩浆活动为主要控矿因素。Au—As—Pb—Ag—Sb异常元素套合良好,浓集中心明显,为矿致异常。Mt-2、Mt-4、Mt-5土壤异常是本区进一步找矿的远景地段。异常组合特征指示本区东部剥蚀程度较高,西部较低,推测西部可能存在金的隐伏矿体,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杨斌 《物探与化探》2007,31(4):325-326,332
利用1:5万化探资料,对圈定的异常进行了1:1万土壤测量,并发现了西沟金矿,分析了该区的异常特征,通过对异常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总结了在覆盖区找金矿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