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陈田华 《地质与勘探》2021,57(6):1341-1353
510矿床为若尔盖碳硅泥岩型铀矿田具典型代表的矿床之一,该矿床地质特征代表了若尔盖铀矿田的总体特征。本文在区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依据近年来在最新勘查进展和成果认识,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及铀矿化特征的进一步总结与研究,初步认为地层、岩性、构造及岩浆热液活动与区内铀成矿关系密切,总结出了“灰岩与硅质岩组合建造—断裂构造—岩性界面—热液活动”多要素组合控矿的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区内的找矿潜力进行了评价与预测,利用区内成矿要素与已知矿体的分布特征,构建了区内深部矿体的三维数字可视模型,结合区内铀矿化空间分布特征及成矿规律,预测了深部找矿空间7处,提出了深部及外围资源扩大的方向,为区内下步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资源潜力评价中典型矿床与区域矿产编图思路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新一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需要,首先按矿产预测类型选择典型矿床编制典型矿床成矿要素图-典型矿床预测要素图-典型矿床成矿模式图和预测模型图,然后再按预测研究工作区范围编制区域地质建造构造矿产图-区域成矿要素图-区域预测要素图-区域成矿模式图和预测模型图。讨论了有关图件的编制思路,并提出了图中突出显示成矿要素和预测要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贵州贞丰-普安金矿国家级整装勘查区的典型矿床研究,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厘定了金矿成矿机制,构建了典型矿床成矿模式和区域成矿模式;通过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研究,构建了区域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和隐伏矿找矿的"五合一"技术应用示范体系;开展了找矿预测及靶区验证,新发现深埋800 1 000 m以下隐伏金矿体;整装勘查累计查明金资源量470 t,其中新增274 t,实现贵州金矿找矿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4.
中国萤石矿预测评价模型与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萤石矿资源较丰富,探明资源量居世界前列。我国的萤石矿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大中型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物质来源、成因、区域成矿规律和少数省级萤石矿成矿远景区划、区域萤石矿资源潜力评价展开。为摸清萤石矿资源家底,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产业政策,亟需开展系统的、全国性的萤石矿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评价。依据中国萤石矿资源潜力评价报告数据和成果,文章分析了中国萤石矿矿床类型、矿床地质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划分了成矿区带;在各省区建立的典型矿床预测模型和区域预测模型基础上,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突出总结萤石矿成矿要素和预测要素,归纳、汇总、提出了热液充填型和沉积改造型萤石矿矿床预测评价模型;以各省区圈定的最小预测区、归并的2级预测区和估算的资源量为基础,依据预测要素和区域预测模型,归并、圈定了198个3级预测区,汇总估算了全国萤石矿预测资源量,提出了中国萤石矿预测远景区。中国萤石矿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大,预测资源量(CaF2)约9.5亿t,其中单一萤石矿预测资源量约4.3亿t,以热液充填型预测资源量为主。预测远景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四子王旗、冀北-辽西、豫南、皖南-浙西、浙中、闽北-粤东等地区成矿条件好,资源潜力大,是萤石矿预测资源量较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辽东为华北地台5个重点成矿区之一,铁矿资源丰富,铁矿主要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在对区域地质环境、成矿作用、矿床形成以及后期改造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辽东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成矿模式。在成矿模式指导下筛选出地质、化探、物探等多元找矿信息,建立适合本区域资源预测的找矿模型。依据已建立的辽东区域找矿模型,采用证据权重法对辽东地区进行铁矿资源预测与评价,根据预测的后验概率值圈定一级成矿远景区3个,二级成矿远景区5个。预测结果表明,辽东地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该矿产资源预测方法有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西昆仑-昆盖山-库尔浪Fe-Cu-Mn多金属矿带发现2处大型锰矿床,表明该区锰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通过系统收集资料,对西昆仑玛尔坎苏-穆呼锰矿带地质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对该地区锰矿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以穆呼锰矿为典型矿床,结合区域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异常,总结区域锰矿控矿要素,建立预测模型,圈定找矿靶区4处,预测锰矿资源量7 939.08×104t,为区域锰矿地质勘查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江苏段)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硫铁矿典型矿床及区域成矿特征,建立了陆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硫铁矿床成矿模式。结合典型矿床成矿、物化探异常特征,提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江苏段)硫铁矿床找矿模型,这对于该区域找矿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贵州遵义-水城地区二叠纪锰矿已先后发现锰矿床(点) 29个,累计提交锰矿资源储量达1. 76亿吨,所有锰矿床均位于黔北裂谷盆地分布范围内,据其特征可分为"遵义式"锰矿和"水城式"锰矿,典型矿床分别为铜锣井-深溪锰矿床和徐家寨锰矿床。结合锰矿成矿地质背景,本文将贵州遵义-水城地区二叠纪锰矿成矿带划分为遵义-黔西、水城-宣威2个锰矿成矿亚带、5个矿带和18个锰矿预测区。通过总结提取贵州二叠纪锰矿"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预测要素",根据预测要素、成矿规律开展找矿潜力分析,预测遵义-水城二叠纪锰矿成矿带资源潜力2. 45亿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
《四川地质学报》2019,(Z1):55-59
近年来,四川阿坝可尔因地区近年来的探矿工作取得了巨大的突破,相续发现了李家沟和党坝两处超大型锂辉石矿床、业隆沟大型锂辉石等矿床[3],查明氧化锂资源储量超过150万吨[3],资源潜力巨大。热达门地区,具有极好的找矿潜力。本文通过对热达门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成矿模型与区内典型矿床分析对比研究,对该矿床实现找矿突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森 《地质与勘探》2017,53(3):425-435
内蒙古翁牛特旗草原、农田浅覆盖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大兴安岭铜多金属成矿带的南段,是少郎河铅锌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内蒙古中东部草原荒漠浅覆盖区1∶5万填图试点工作基础上,对少郎河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以小营子铅锌矿为典型矿床,探讨了控制区内铅锌多金属矿的主要地质要素。在典型矿床研究认识基础上,明确了区内控制铅锌矿的主要赋矿地层,探讨了小营子-敖包山一带铅锌矿的矿床成因,并建立了成矿模式。以模式找矿及就矿找矿理论为指导,以找矿预测为目的,利用综合填图方法,分析了小营子-敖包山一带的找矿潜力,并圈定了2处重点预测区。通过地质、物探及钻探综合研究,揭露了覆盖层下隐伏赋矿层的分布特征,扩大了找矿远景区的范围,认为翁牛特旗浅覆盖区具有寻找铅锌多金属矿的巨大潜力,并开展了找矿预测研究,试图为下一阶段找矿勘查提供重要的基础地质支撑。  相似文献   

11.
复活老矿点(带)是加强铀矿地质勘查中保障铀资源储备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广东省诸广百顺铀矿田成矿地质背景进行研究,论述了百顺铀矿田黄洞迳地区的地质特征,并分析该区控矿地质因素及找矿潜力。与百顺矿田201铀矿床F1断裂带矿石及围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认为黄洞迳地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为该区下一步铀矿地质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林  张坤 《贵州地质》2010,27(3):202-207
黔西北水东—五指山地区铅锌矿位于扬子陆块西南缘,紫云—垭都北西向构造旁侧,是黔西北铅锌成矿带的一个组成部份,通过该地区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及矿产评价成果展现了较好的找矿前景,发现了中型矿床5个,并在攻深找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笔者通过区域控矿因素、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结合工作成果及认识,模拟类比在相似地质条件,指出找矿方向,认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好,具备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赵志飞 《地质与勘探》2020,56(2):328-336
青海省夏日哈-什多龙成矿远景区位于青藏高原东昆仑东段,西起都兰县夏日哈镇,东至兴海县什多龙一带,跨祁漫塔格北坡-夏日哈岩浆弧和北昆仑岩浆弧,是青海省重要的成矿区。为了在该区寻找新的成矿有利地段,本文在对该区区域地质背景、矿产特征及区内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多元素衬值累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区域上优选出一批找矿靶区。多元素衬值累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首先收集远景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经过数据处理,绘制远景区衬值累计地球化学图,进而建立典型矿床找矿模式,最终通过对比分析,选出新的找矿靶区。对圈定的找矿靶区进行野外踏勘检查,均发现不同程度的矿化线索,为今后在该区进一步找矿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本次工作,发现了该方法在靶区圈定方面的优势:(1)可快速圈定异常,提高工作效率;(2)编制的地球化学图浓集中心更显著;(3)圈定的找矿靶区找矿成果显著,尤其针对陆相火山岩型多金属矿、斑岩型铜钼矿、矽卡岩型多金属矿找矿成果突出;(4)能直观反映背景变化趋势,有助于评价异常。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张家口崇礼区北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指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球化学测量成果被广泛而成熟地运用在矿产勘查工作中,为明确张家口崇礼区北部成矿、找矿的地球化学指示信息,对该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及异常查证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计算元素富集系数和变异系数、开展R型聚类分析、统计化探异常区岩石的地质年代、对比该区化探异常及已知矿床与典型矿床的成矿要素,从而推断了该区找矿主攻元素为Ag、Pb、Zn、Mo、Cd,且Ag、Pb、Zn和Mo、W 2组元素分别具有共伴生关系,指出该区化探异常主要受燕山期岩浆热液控制。综合分析认为,本区找矿模型为蔡家营式次火山-热液型多金属矿床,具有寻找次火山-热液型Ag、Pb、Zn、Mo多金属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带矿产资源GIS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床找矿预测为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查明该区地质、找矿地球化学异常标志.在各类异常找矿有利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用于预测找矿有利地段的异常组合及数值区间,并决定其权重.最后,圈定出找矿可行地段、找矿有利地段及潜在资源地段,并讨论了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床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综合分析,阐述成矿要素填图法、大深度土壤测量法、微量元素法、汞元素法、卤族元素法、岩石化学法、TEM法、激电法、井中物探法等勘查方法在清原地区寻找铜锌矿接替资源的有效性,特别强调了科学合理、先进适用的综合勘查方法对接替资源找矿的重要意义,以期能为清原地区更好地开展铜锌矿接替资源找矿工作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会敏 《地质与勘探》2023,59(6):1240-1249
鄂西黄陵背斜地区虽已发现众多矿点,但是矿床规模较小,找矿潜力不明。由于区内植被茂盛、覆盖严重,致使地质异常信息被削弱或掩盖,对进一步找矿工作造成了严重干扰。本次研究使用成分数据分析和能谱-面积(S-A)分形模型识别与金矿化相关的异常,结果表明:(1)等距对数比(ILR)变换后的主成分分析结果相比对数(Log)变换更能够反应元素的共生组合规律,第一主成分(PC1)元素组合为Au-Cu-Ag,且Au元素占有最大的载荷,与金矿密切相关,PC1元素组合异常的分布模式与矿点的分布更加吻合;(2) S-A方法抑制了黄陵背斜区域水系沉积物的背景模式,增强了异常模式;(3)根据地质特征和以往勘查工作情况,圈定了三处找矿远景区,为该地区金矿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玉希莫勒盖达坂一带是新疆重要的铜金及多金属成矿区,通过前期的中小比例尺地质矿产调查和化探工作,已初步摸清该区的成矿机理、矿床类型及元素富集规律,在此基础上划分出玉希莫勒盖达坂铜金和旺江德克银铜两个找矿靶区,为该地区今后开展矿产普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通过中国地调局在新疆东天山浅覆盖区开展1∶5万化探示范项目,圈定了一批具找矿价值的铅锌银铜为主成矿元素的化探异常,通过异常查证和矿产评价工作,采用化探、物探、探槽工程揭露、钻探验证等综合技术方法,在阿奇山一带浅覆盖地区相继发现了一批以铅锌银铜为主的矿产地,发现了阿奇山火山沉积-叠加热液交代改造型铅锌矿床、屹立火山热液型富银铅矿(黑矿型)、1288高点铜矿点等十余处。通过矿产资源评价工作,目前确定阿奇山铅锌矿资源量达大型矿床规模。屹立富银铅矿以其品位高、埋藏浅、开采经济价值高为特点。阿奇山地区铅锌矿找矿成果揭示了阿奇山一带浅覆盖区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望谟县包树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有资料显示,存在寻找萤石等重要矿产的潜力。为了推进区内萤石矿的找矿工作,为下一步找矿提供找矿靶区,本文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剖面测量、槽探、物探、钻探等手段,在区内发现了两套构造蚀变体(SBT),圈定了13个萤石矿体。初步查明了这些矿体的分布范围、赋存状态、规模、数量及其变化规律,估算了潜在资源。结合对区内萤石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分析,圈定了望谟打岩萤石矿找矿远景区、望谟新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及望谟石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三处成矿远景区。应用固体矿产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对这些远景区的萤石矿资源进行预测,得出:望谟打岩萤石矿找矿远景区存在潜在萤石矿资源,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望谟新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存在潜在萤石矿资源,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望谟石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成矿概率为≤01,具有成矿的基本条件,资源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