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SPOT卫星影象的特点,重采样只能沿着近似核线的方向进行,而先决条件则是对“摄影”参数进行改正。相关计算时,采取二次迭代的方法,首先进行数据压缩,低频相关,进而利用“弹性网”对视差函数作滤波、平滑处理,然后对侍从影象按视差值重采样,并对两幅影象作灰度调和计算,以突出相关峰值。对光谱特征十分不同的两幅影象,首先要进行编码压缩,形成“边界线”影象。  相似文献   

2.
遥感影像正射纠正的GPU-CPU协同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CUDA的遥感影像正射纠正GPU-CPU协同处理方法,以实现重采样操作的GPU细粒度并行化。根据GPU的并行结构和硬件特点,采用执行配置优化技术提高warp占有率,利用共享存储器优化减少对效率低下的全局存储器中坐标变换系数的重复访问,通过纹理存储器代替全局存储器优化对原始影像数据的访问。实验结果表明,并行算法能够充分发挥GPU的并行处理能力,利用GeForce 9500 GT显卡,对大小为6 000像素×6 000像素的全色影像进行多项式纠正对比实验,最邻近灰度内插重采样和双线性灰度内插重采样的最终加速比分别能够达到8倍和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3.
测绘出版社在1983年出版了西德著名理论测量学家H.WOLF教授的《平差计算(实用公式)》中译本,最近又翻译出版了该书的第二卷,《平差计算(习题题解)》,这两本书有联系又各自独立系统。(实用公式)主要分三篇,A篇是误差理论和平差各种方法的基本公式,B篇阐述了平差理论在水准网、测站平差、三角测量插点、带有条件方程的三角网、二维测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高精度规则格网DEM过程中,针对双线性内插模型对地形表面的线性描述所产生的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误差校正的方法。该方法依据待插值点邻域内的坡形以及坡度与R因子的值对双线性内插中间结果进行校正。实验结果表明,在4种不同地貌类型区域,基于误差校正的双线性内插方法精度均高于传统的双线性内插方法,在丘陵、低山、高山地区内插精度也高于自然邻近内插、反距离加权内插与普通克里格内插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探讨利用线性内插模型解决平面坐标转换问题的基础上,将抗差估计及拟准检定法用于内插模型抵抗重合点坐标粗差的影响,讨论了两种抗差算法对粗差的抗差效果。算例表明,抗差估计及拟准检定法均能很好的解决内插坐标转换重合点粗差导致的转换精度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曲面移动拟合法中定权方式仅以采样点与待插点的距离作为权重,而忽略采样点方向性和分布对DEM插值精度的影响问题,将Shepard加权模型引入曲面移动拟合法中进行分区定权,并在此基础上对采样点的方向性和分布进行约束,提出改进的曲面移动拟合插值方法。以湖南城市学院玉壶山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线性内插法、自然邻点插值法、曲面移动拟合法和本文方法对采样点数据进行插值生成DEM,并采用数值精度指标、等值线、坡度和坡向值以及剖面值对不同算法插值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地貌类型为丘陵和山地的混合地区,本文方法内插出的DEM效果相对较好,DEM具有良好的连续性,能够较好地模拟出研究区的真实地形。  相似文献   

7.
三角网按方向平差的一般方法有:条件观测平差法、间接观测平差法和点联系平差法(如阿湼尔平差法)。总的混合平差法是在三角网中同时混合应用以上三种方法的严密平差法。本文阐述了总的混合平差法的原理,导出了这种方法的平差公式——基础方程,并着重讨论了根据基础方程平差的唯一解的问题,然后导出了精度估算公式。在总的混合平差法的基础上,还得出了点联系数平差法和三种不同的混合平差法:即条件与间接观测混合平差法、条件与点联系数的混合平差法、间接与点联系数的混合平差法。应用混合平差法的原理,可以解决大三角网按条件观测平差或点联系数平差法的分区问题,以及不同地区采用不同方法平差的拼接问题。  相似文献   

8.
利用多面函数法、加权平均法、线性内插和双线性多项式内插等方法,建立内插模型计算未知点地面沉降值,并进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利用埃尔米特(Hermite)插值进行GPS精密卫星钟差的内插,并用实例数据进行了内插,即对5min采样率的IGS钟差文件,采用两点三次埃尔米特插值,能得到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卫星钟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反距离夹角加权算法的地理信息空间内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加权平均理论,在权因子变量中引入距离和夹角两个量来定权,得出反距离夹角加权算法。将反距离夹角加权算法应用在地理信息空间内插中,并与常用的几何内插方法算术平均值法、邻近值法、反距离加权法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当已知样本点只有一个时,该算法相当于最邻近值法;当只有两个已知样本点,或者多于两个已知样本点并且点位在全圆方位上分布均匀时,夹角权相等,该算法相当于反距离加权法;多于两个已知样本点,但已知样本点密度和方位分布不均时,反距离夹角加权法能减弱甚至消除已知样本点在内插点全圆方位上分布不均及疏密不匀对内插值的影响,保证内插值接近近点值。所提出的反距离夹角加权算法将广泛应用在建立DEM及图像处理等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内插中。  相似文献   

11.
合成孔径雷达聚焦成像时,因地球旋转和传感器姿态控制误差而产生的非零多普勒中心在聚焦影像方位线中引入了线性相位,因此在干涉处理时方位线不能作为基带信号进行重采样。为了确保相位信息在重采样过程中不出现损失,一般采用内插核调制的方法完成方位线重采样。滑动聚束模式影像因成像的特殊性,聚焦影像的多普勒中心分布更加复杂,其方位线为时变信号。分析了滑动聚束模式影像点目标的多普勒历程,多普勒中心在方位线的变化规律,时变信号的内插方法,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非零多普勒中心对内插精度的影响,最后对DORIS软件重采样环节进行改进,即采用新的多普勒中心表达式对内插核进行调制完成影像重采样,实现TerraSAR-X卫星滑动聚束模式影像的干涉处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提平差方法,是将改正数方程式在小区间内(任意相邻的三个摄影点范围)的关采,当作直线函数,从而利用直线内插和权中数的方法来削弱高差仪的偶然误差影响。在这小区间内,三个改正数间的关系,主要呈直线函数,另外还有二次曲线函数,以及按偶然误差“二次和”规律累积的改正数。二次曲线因直线内插而产生的误差,采用所谓“抛物补偿”加以解决。按偶然误差“二次和”规律累积的改正数,则大部分也呈直线比例,仅有个别因子不成直线比。这由于直线内插所产生的误差无法补救,故只好当作因趋近计算而产生的误差。但它的数值比高差仪误差因趋近而削弱的数值要小。所以趋近的结果,总的精度提高了,根据不同情况约可提高30—50%。由于端点是不可能有内插值的,因此为了提高其精度,可与相邻三个已平差值,按二次曲线规律延伸(外插法)。为使外插值误差小些,对外插用的已知数,提出一些特定的要求。但是与本课题其他平差方法一样,端点精度总不如其他点高。本文在平差中所采用的公式,是简单的直线函数。因此,既可用解析法,又可用图解法。当用于图解法时,则更可节省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利用美国陆地卫星多光谱扫描影象,通过数字影象纠正、多光谱影象的比值变换、生物量指标变换、灰度值分段线性拉伸和集群法非监督分类等数字图象处理,配合地物光谱测定和叶绿素含量测定数据,对洪湖水生植物进行计算机自动分类和类属判定的方法和试验过程。本试验产生的洪湖水生植物分布之线画图、彩色影象图以及各类群面积的统计数值,可供有关方面研究洪湖参考。  相似文献   

14.
等高线是获取数字高程模型(DEM)常用的数据源之一,但内插方法对DEM生成精度有显著的影响。基于形态学重建和测地距离变换运算,提出一种等高线数据生成DEM的内插方法。形态学重建用于获取与空间一点对应的最邻近的上等高线和下等高线的高程值,测地距离变换用于获取该点到上下两条等高线的测地距离;使用沿流水线的线性内插获取该点的高程值。实验表明,在只使用等高线数据生成DEM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内插方法获取的DEM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规则格网DEM格网点位移重采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规则格网DEM数据的裁切范围,有以DEM格网角点为起算点的裁切公式,也有以DEM格网中心点为起算点的裁切公式。基于最邻近法、双线性内插法、三次卷积内插法,论述DEM数据成果在2种裁切方法之间转换的精度及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测绘通报1961年第2期刊载河南省建筑工程厅设计院所发表“对插网(或线形网)精度估算的探讨(按条件角度平差)”一文(以下简称原文),提出插网(或线形网)中的边长预期精度估算方法和公式。由于插网在当前还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布网方式,要它更为广泛和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因此任何有关的研究工作和有益的建议,是值得重视和欢迎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沟蚀监测手段劳作强度大,且数据采集的完整性、代表性受切沟复杂地形制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植被稀疏地区沟蚀变化的地面激光扫描(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监测方法,形成了一套数据处理与侵蚀量计算技术流程。以河北省官厅水库东岸某大型切沟为例,利用高精度TLS进行两年3期野外监测与点云数据分析。通过点云配准、滤波、重采样及曲面拟合等预处理,生成不同采样分辨率下3期切沟表面模型,并提取地形信息;采用杨赤中滤波推估法计算并比较不同点云重采样分辨率下的沟蚀量。结果表明:(1)当点云重采样分辨率与切沟表面凹凸微结构暨石块粒径(2~6cm)接近时,沟蚀量估算值趋于稳定、结果可靠;(2)经侵蚀作用,切沟外壁表面高程整体降低2~20 cm;(3)切沟内壁侵蚀量不均衡,坡度较大处侵蚀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在多光谱数据中,两数据点间连线的斜率能够大致反映数值的变化规律。为探究斜率能否作为参数估算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 AGB),且保持与红边的高线性相关性。本研究使用两个无人机多光谱数据集,利用简单线性回归(simple linear regression,SLR)估算AGB,用决定系数(R2)与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s error,RMSE)来评估线性相关性进而评定其作为估算AGB的能力。结果表明:直接使用斜率进行线性回归时,斜率在不同波长表现不同,在680 nm处的斜率线性相关性最高。在构建的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es,VIs)中,由红边处斜率参与构建的植被指数同样有着高的线性相关性,并且表现出了比反射率计算的植被指数有更高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地学现象本质上是分布于三维空间的数据场.利用有限的三维采样观测结果,通过三维空间内插是分析和模拟三维空间现象分布和变化特征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规则六面体对三维空间进行离散,采用三维空间移动插值法,以六面体格网顶点为中心,以可变半径球形窗口搜索足够数量的邻近采样点,按距离权倒数内插函数计算待定点的属性.文中给出了该算法的具体实现以及插值结果的可视化表现,证明这种三维空间插值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且符合空间现象的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20.
遥感图像的点扩散函数估计是降低光学模糊、提高质量的必要前提。倾斜直线刃边法受到靶标极大的限制。现有的曲线刃边估计法虽然克服了倾斜刃边法只能适用于直线刃边的缺点,但是会因坐标拉伸导致估计值误差偏大。利用移动窗口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法的任意形状曲线刃边法,并在理论上说明了可行性。试验验证过程中先进行线性拟合刀刃边缘点,再对选定窗口内一定行数或列数的灰度值运用投影法采样,并对不同采样窗口的采样中心进行对齐处理,剔除不适合的样本点后插值和重采样,最终得到估计的点扩散函数。对于曲率在0.001~0.01的刃边,在较强模糊下,峰值信噪比依旧能保持在35 dB以上,测得点扩散函数峰值的误差可以控制在20%以内。相比传统刃边法和曲线拟合法,峰值信噪比平均能提高10 dB以上,且具有一定的抗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