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在分析了矿山环境问题发育特征、危害程度基础上,采用采用敏感因子指数模型,以上述主要矿山环境问题为主要敏感因子,将长治矿区矿山地质环境分为不良、一般、较好3个区6个亚区,并进行了分区矿山地质环境评述。  相似文献   

2.
对青海省同仁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提取了6个具有代表性的因子,绘制出因子得分等值线图,并讨论了各因子与其地质背景和已知成矿的对应关系。依据因子得分等值线分布情况,结合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及已有成矿事实,圈定8个找矿靶区,为研究区地质勘查提供了找矿方向,确定了成矿有利的地段。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3个方面对地质环境进行了重点分析,同时选取14个重要影响因子,搭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求取各指标权重,借助GIS软件空间叠加功能,计算半岛蓝色经济区地质环境承载力大小,并将其分为5个等级,评价结果显示,地质环境承载力以强区和较强区为主,承载力强区主要分布在胶莱盆地以东海阳市至荣成市沿海一带,差区分布范围较小,主要分布在潍坊市北部沿海地区,文中对各个分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该文在威海市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的基础上,根据陆域和海域不同的地质环境条件,分别进行了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陆域选取了3个一级评价因子和13个二级评价因子建立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取得各评价因子权重,再利用模糊数学综合指数法进行了综合评价。海域选取了海底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海底沙坡沙脊、浅层气、浅埋基岩和埋藏下切谷等5个评价因子,采用叠加法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将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划分为强区、较强区、一般区、较弱区等4类。研究区陆域地质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强,占总面积的67.67%;其次为一般区,占总面积的31.67%;较弱区零星分布,仅占总面积的0.66%。近海地质环境承载力总体较强,一般区主要分布在威海湾西部,较弱区分布在威海湾以北的广阔海域。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1∶5万环境地质调查项目成果及相关地质工作资料,查明了大坪坡—沙螺寮村海岸带的地质环境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和地质环境问题,同时选择了岸带封闭程度、海岸带滩涂类型、海岸侵蚀、海岸淤积、沿岸地下水咸化区等对地质环境影响较为明显的5个因子作为评判因子,分析总结研究区海岸带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的成因,并将该区域划分为地质环境质量好、较好、较差、差4个不同等级,其成果可为该海岸带土地规划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和减灾防灾等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王申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11):30-34
本文简要论述了日照市奎山地区生态地质环境主要因子的特征。对海水入侵、水质污染、海岸带开发、采石对地质地貌景观的破坏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产生和危害进行了阐述。选取土壤、工程地质、地下水、地下水水力坡度、第四系厚度和植被6种因子进行了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将研究区分为良好区、较好区和较差区。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地质环境条件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分布,进一步将研究区划分为7个适宜性小区,并分别提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威海市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海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填埋场选址问题亟待解决。以威海市环翠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土地利用规划、交通、水利规划、气象、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多方面因素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地质环境角度出发,选取5个层次共15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网格法进行了垃圾填埋场选址区划分析研究,划分出垃圾可填埋区、限制填埋区、禁止填埋区。并在限制填埋区和可填埋区,进一步优选出几个垃圾填埋场地的首选场址,可供规划、设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光雾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环境敏感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光雾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将敏感度概念引入地质遗迹的评价中.在分析该区地质环境的基础上,总结了主要影响因素;选取气候、区域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土地背景质量、地质环境破坏速率等7个评价要素和相应的20个评价因子,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采用权重加权平均法,对区内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分区评价,为研究区地质环境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形地貌是岩性解译的重要信息,地形因子作为描述DEM数字曲面几何特征的定量指标参数,可用来定量化表达不同岩性所在地区地形地貌特征。本文以桂林-阳朔地区为研究区,研究地形因子数学、地质意义,建立岩性与地形因子组合间的定量关联,进而实现岩石类型划分。本文基于ASTERGDEM提取坡度、起伏度等12个地形因子,在分析各个地形因子地质意义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及方差分析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各岩性地形因子特性及其关联性,建立研究区岩性之间的定量差异;此外,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岩性分类过程中的主导因素,确定适宜岩性分类方法以实现定量化岩性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岩性、不同地形地貌的地形因子(组合)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基于因子分析得到的宏观地形复杂度指数(MTI)以及微观曲率指数(MCI)对岩石类型的分类精度达77.36%。研究表明,地形复杂度等地形因子可用于岩性分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可获取反映地形地貌宏观、微观特征的定量指标,且岩性分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下游山东段河道带稳定性受控于新构造运动、活动断裂、地震烈度、河流动力地质作用、河道带地貌结构、土体性质及人为地质工程体性质等因素。该段河道带可分为四个地质环境质量区,据其对河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确定了地壳稳定性、堤基堤身稳定性、地面稳定性为评价主因子,同时确定了分级评价因子及分值,并采用“因素叠置法”分区进行计算与评价。河道带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游荡型河道地质环境质量区和尾闾型河道地质环境质量区较不稳定,过渡型河道地质环境质量区较稳定,弯曲型河道地质环境质量区为稳定。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是在综合调查研究湘潭市雨湖、岳塘区的矿山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GIS技术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值和网格化分析,结合自然地理及基础地质的实际情况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将区内因矿业活动造成的影响分为严重、较重及较轻3个等级,较客观真实地反映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为矿山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简要介绍了应用地质雷达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的基本原理、方法 ,对一些典型的隧道衬砌检测的地质雷达图象作出了解释 ,这些图象直观反映出隧道衬砌厚度、空洞及破碎带的分布特征等 ,在隧道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强度超出当地的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带来了一系列地质灾害、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为科学合理地分析泰安市高新区地质环境的承载能力,本文在分析研究区内地质灾害、构造稳定性、水土环境等地质环境特征基础上,构建了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5项本底因子和4项状态评价指标,采用 GIS 空间分析技术将各评价指标进行空间叠加,建立了评价矩阵,对高新区地质环境承载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整体状况较好,承载能力中等以上区占比86.15%,承载能力较弱区占比10.2%,承载能力弱占比3.52%。本研究成果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提供靶区,同时也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地质界线是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经综合分析和研究,将地壳运动所经历的地质现象,表示在图上的线状符号,并附加规定的标记、颜色,可直观地反映某一区域的地质现象,如各类岩性、地层时代及分布的相互关系。无论是手工作业,还是现代化数字制图、绘制的地质界线必须清楚无误,将地质现象清晰地表现在图上,但是地质界线的绘制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细节易被忽视,在此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利用岩石地球化学与地质相结合的找矿方法,选择云南思姑锡矿区Sn、Cu、Pb、Zn、Ag、Mo等6个元素,对矿区矿化晕进行了异常元素的相关、偏相关、聚类与因子等分析,并以传统化探处理方法(平均值+n×标准差)确定异常下限,所圈定的异常区与已知矿体基本吻合,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进而以此方法探索找矿,提出扩大找矿远景靶区应主要向矿区南部延伸.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矿产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加剧了地质环境的不断恶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传统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已经显得乏力。该文以济南市矿山地质环境航测调查为例,提出了基于三维GIS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方法,利用三维GIS的高性能空间数据引擎、直观的可视化技术和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整合济南市高分辨率的航空影像数据、DEM数据、倾斜摄影数据和历年的监测图斑数据,重建航测调查区真实的三维地貌。结合矿山开采信息,进行航测调查区矿山开采现状图斑的提取及拓扑处理,查明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地质灾害隐患情况,有效监测矿山地质环境,加强重点矿山开采区的监测与管理,推动济南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对化探元素组合分类信息的研究可以为下一步的化探异常查证及成矿预测有很大的帮助。该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大柴旦行委绿草山地区23个元素、6026件样品的化探分析测试数据进行了元素的组合分类信息探讨。结果表明,因子得分图可以是分类元素组浅表地球化学场的一种反映,高低异常突变区域可能为不同性质地球化学场界面或者作为构造线的反映,处于构造部位的局部低缓异常区也应在化探异常查证工作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根据青岛地区50多个地下水样品的测试分析结果进行了地下热储温度的推测,结合遥感解译、测温、地质背景条件等资料综合分析,圈定出3个地热远景区,即温泉地热远景区、黄家山地热远景区和流亭地热远景区,这3个地热远景区均分布在NNE向断裂与NW向断裂交汇部位上。通过对该区地热地质特征初步分析认为,其热储概念模型属深循环对流型。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以图幅的形式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得到图幅的地貌图、工程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和地质灾害分布图,之后参照规范要求及研究区地质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确定影响研究区建设场地适宜性的主要因子,进而开展图幅调查并对城市规划建设场地适宜性研究,为城市地质及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闽南地区为研究区域,以ETM+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通过广泛收集、分析研究区地质背景资料,分析区域内断层活动情况,进而提取研究区线性构造信息,结合地震地质资料对闽南地区主要断裂的分布情况及活动性做系统的分析研究。同时对闽南地区的新构造活动及构造应力场,线性构造和水系的分形分维,地震活动及其危险性和地热异常等主要影响因子做初步探讨。在确定影响断裂活动性的主要因素后,对研究区进行初步分区和定量化评价。最终判定研究区可圈定为:相对较不活动区、相对较活动区、相对活动区3个活动性级别。其中相对活动区面积占整个研究区3/5以上;相对较不活动区面积较小,造成相对活动的关键性因素是地震、活动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