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红树林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河川、海岸滩涂潮间带的乔灌木群落,是由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红树林素有"海上森林"、"海底森林"、"海岸卫士"、"海水淡化器"等美称。作为海岸湿地生态系统惟一的木本植物,它具有防风搏浪、护岸护堤、调节气候等功能,对抵御海潮、风浪等自然灾害,维护和改善海湾、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趣谈红树林     
(一)红树林分布概况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泥滩上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枝桠密布,涨潮时淹没过半,或仅见顶部的树冠在海浪中漂荡,有如海上森林,退潮时可见其特有的拱形  相似文献   

3.
中越北部湾红树林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是一种能够同时适应海洋和陆地的一种特殊植物种类,分布在约30°S~30°SN之间的热带、亚热带海岸和河口交界的潮间带上。红树林的分布除了受自然条件和气候的制约,还受一定程度的人为活动的干扰。本文选取了地貌、气候相似和经济发展不同的中国广西段和越南北部段的2个相邻海岸作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 TM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和人工解译的方法,获取了研究区1988、2000和2015年3个时期的红树林分布数据,并对比分析了2个岸段红树林时空转化、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的差异。研究表明:① 1988-2015年,中国广西段红树林面积呈增长趋势,2000年比1988年增长18%、2015年比2000年增长了75%;越南北部段先减少后增加,2000年红树林面积比1988年减少了20%,2015年比2000年增加了50%;② 红树林景观格局方面,中国广西段红树林平均斑块面积相对较小、破碎程度高,斑块形状较规则,趋近于正方形,受人为因素干扰程度较大,而越南北部段红树林斑块面积大、破碎化程度低,斑块呈带状或条状分布,受人为因素干扰的程度较小。 ③ 主要人为驱动因素方面,影响中国广西段红树林变化的主要人为驱动因素是变化的,1988-2000年以围垦建造养殖池为主,2000-2015年则以城镇用地和工矿建设为主,而越南北部段在1988-2015年一直以围垦养殖池为主。  相似文献   

4.
雷州半岛红树林海区的软体动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 0 0 2年 7~ 9月 ,对雷州半岛主要红树林区的软体动物进行调查 ,计有 110种 ,隶属 3纲、6亚纲、12目、37科、75属 ,主要为亚热带海岸区系种类。其中全国沿海广泛分布的暖水种有 36种 ,占 32 .8% ;分布于东、南沿海的暖水种有 6 0种 ,占 5 4.3% ;分布于南海的暖水种有 13种 ,占 11 8% ;1种外来种 ,占 0 .9% ;具有较高经济和可以开发利用的贝类约占总数的 1/2。由于人为过度采捕和环境污染严重 ,部分软体动物资源已遭到破坏 ,因此 ,急需加强红树林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整治。  相似文献   

5.
雷州半岛红树林海区的软体动物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2002年7—9月,对雷州半岛主要红树林区的软体动物进行调查,计有110种,隶属3纲、6亚纲、12目、37科、75属,主要为亚热带海岸区系种类。其中全国沿海广泛分布的暖水种有36种,占32.8%;分布于东、南沿海的暖水种有60种,占54.3%;分布于南海的暖水种有13种,占11.8%;1种外来种,占0.9%;具有较高经济和可以开发利用的贝类约占总数的1/2。由于人为过度采捕和环境污染严重,部分软体动物资源已遭到破坏,因此,急需加强红树林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整治。  相似文献   

6.
<正>湘西北,桑植与湖北鹤峰接壤之地,N29°40′和E109°40′的交汇处,是我国亚热带生态系统的坐标轴心,八大公山5万公顷的长条形原始森林,呈东西走向分布于此。这里是澧水的源头,桑植民歌发源地,湖南最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7.
一、美丽传说中的山口红树林北回归线以南热带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代表——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类型保护区之一,1993年加人中国人与生物圈,1994年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1997年5月与美国佛罗里达州鲁克利湾国家河口研究保护区建立姐妹保护区关系。2000年1月加入联合圆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  相似文献   

8.
10月23日上午,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和中国海监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支队在防城港市珍珠湾保护区内同时挂牌成立。这标志着该市湿地和红树林保护工作进入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新阶段。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的最西南端,地处广西防城港市管辖的防城区和东兴市海域,面积11927公顷,是一个以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拥  相似文献   

9.
广东南澳岛贝类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南澳岛的贝类375种,按水平分布可分4组:(1)84种为我国沿海广温广布种;(2)144种分布于东海和南海的亚热带种;(3)141种分布于南海的亚热带—热带种;(4)6种为分布于黄、渤海的温带种。南澳岛的贝类区系大多由暖水性亚热带种组成,属印度—西太平洋区系区中国—日本亚区。  相似文献   

10.
保护和发展我国红树林--海啸和台风暴潮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啸和台风暴潮中红树林减灾作用凸现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侵袭了印度尼西亚、泰国、孟加拉、印度等国,造成30多万人的死亡.仅在印尼苏门答腊岛的亚齐,海啸横扫了15%的地区,17万生灵永远消失于茫茫大海,城区满目疮痍.灾难过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事实是:有高大茂密红树林生长的地区死亡人数和财产损失显著较少.亚齐海岸原先生长着红树林,但这些红树林几乎全部被围垦为虾塘.没有了缓冲林带,巨浪肆无忌惮,是亚齐惨重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广西合浦县东南部的沙田半岛,生长和保存着一片极为罕见和珍贵的“海中森林”——红树林。它是中国大陆海岸发育最好、连片最大、结构最独特的天然红树林。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在这里成立了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  相似文献   

12.
家乡的白鹭     
家乡山口有一片令世人瞩目的红树林,白鹭使这片红树林更加多姿多彩。一羽羽白鹭如身着白纱的少女,或缀珠般挂于红树枝头上,似睡似醒;或散落于海滩上,一啄一伸,一咽一仰,悠闲自得相互追逐嬉戏,寻欢作乐,打情骂俏;或蓦地飞起,飞往隐隐的青山绿水之间。白鹭的忙忙碌碌,既点缀了红树林海岸风光,又给家乡大地带来一派盎然的春意。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山口沿海地区是广西乃至中国大陆海岸红树林最为繁茂和发达的岸段之一。山口人民从红树林中获取食物、燃料和经济效益,依靠红树林屏蔽灾害,人们对红树林的种种利用方式,都是以满足自身生存的基本需要为目的,是一种适应性活动,其分为转换性利用与非转换性利用两种方式,转换性利用改变了  相似文献   

14.
广西红树林     
红树林是因木质微红而得名 ,是热带海岸泥滩上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主要种类适应盐土和沼泽条件 ,且均具有呼吸根和支柱根 ,种子可在树上果实中萌芽成小苗后 ,再脱离母株 ,下堕插入淤泥中发育为新株。由于红树植物是良好的防护森林 ,树体内含有丰富的单宁 ,可以提取烤胶 ,木材坚实 ,可供造船、建筑、制家具 ,有的果实可以食用 ,幼枝嫩叶可作绿肥 ,林区既为鱼虾提供丰富的饵料 ,又是产卵繁殖的良好场所 ,深受当地人民欢迎。广西沿海地处北热带边缘 ,为红树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 773.4km海岸线上 ,具有 73164.67ha盐渍海滩和 1439…  相似文献   

15.
澳门是以博彩业而闻名的旅游城市,但它也拥有独特的地质旅游资源。如以岩洞、大石蛋为主的岩体景观和以红树林为主的海岸景观等。澳门地质旅游资源是构造、岩浆、海岸侵蚀等多种地质作用的产物,因而不仅具有观赏性,还具有科学考察意义。今后,应主要开发黑沙湾、红树林海岸及多种山地,造就山海岩林融为一体的天涯海角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6.
澳门是以博彩业而闻名的旅游城市,但它也拥有独特的地质旅游资源。如以岩洞、大石蛋为主的岩体景观和以红树林为主的海岸景观等。澳门地质旅游资源是构造、岩浆、海岸侵蚀等多种地质作用的产物,因而不仅具有观赏性,还具有科学考察意义。今后,应主要开发黑沙湾、红树林海岸及多种山地,造就山海岩林融为一体的天涯海角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7.
<正>地球有三大自然生态系统,即海洋、陆地和湿地。红树林就是分布在这三种生态系统边界上的特殊森林,它生长在浅海滩涂上,涨潮时被海水浸泡甚至淹没,退潮时挺立在松软的滩涂上。红树林并不是单一的树种,世界上有70多种植物组成了不同类型的红树林,全球红树林总面积在1 700万公顷左右。统计结果表明,2013年我国有3.45万公顷的红树林湿地,其中红树林有林面积2.53万公顷,广西红树林有林面积为7 327.86公顷。  相似文献   

18.
红树林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格局的演变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文章以2016—2019年的4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探讨了广西北海市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对引起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6—2019年,广西北海市红树林最大斑块占红树林总面积的比率基本稳定,景观斑块间距有所增加;研究期内北海市红树林生态系统总体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9.
<正>金线鱼属(Nemipterus)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鲈形目(Perciformes)、金线鱼科(Nemipteridae),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域。金线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经济鱼类,是南海北部区域最主要的渔获种类之一[1],有巨大的资源开发潜力和  相似文献   

20.
热带气旋作为一种海上灾害性天气,对“海上丝绸之路”海上航运影响重大。本文基于西北太平洋和北印度洋1990—2017年的热带气旋路径数据,结合热带气旋风场参数模型,利用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技术,系统研究了“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海域、主要海区、关键通道受热带气旋影响频次以及热带气旋危险性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结论:①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海域受热带气旋影响严重,表现在热带气旋影响范围广、影响频次高,其中西北太平洋较北印度洋受热带气旋影响更为严重,危险性更大;② 西北太平洋的15°N—30°N,120°E-—145°E海域热带气旋危险性最高;③ 热带气旋危险性季节变化较为明显,秋夏两季危险性较高,冬春两季危险性较低,在夏秋两季各月份中,7、8、9、10月危险最高;④ 在各海区中,中国东部海区热带气旋危险最高,其次是南海、日本海、孟加拉湾、阿拉伯海,而红海和波斯湾不受热带气旋影响;在各关键通道中,吕宋海峡热带气旋危险性最高,其次是台湾海峡、对马海峡、宗谷海峡、鞑靼海峡、保克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而马六甲海峡和曼德海峡无热带气旋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