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赵东  凌旋  肖忠 《水文》2018,38(3):80-82
对水文测站引据水准点变更情况下基本水准点校测及引据水准点较远时基本水准点引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由于基本水准点具有冻结的"不变性",用不同的引据水准点校测基本水准点,基本水准点冻结高程应保持不变;用引据水准点新设基本水准点时,当引据水准点距离较远时,测验高差应进行平差处理。  相似文献   

2.
孙晓雯 《安徽地质》2011,21(4):312-314
通过实例研讨了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水准点、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及沉降观测的资料整理进行了论述,谈了一些变形测量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对睢县水文站建站以来基面与基本水准点进行考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建站初期基本水准点通BM3及睢BM1初测不符合规范要求;1985年、1995年、2000年3次复测超限,按基面关系式不变处理是正确的;2005年采用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新水准点SBM1的测定高程,并用老水准点睢BM1求新水准点SBM1的国冻差,保证了该站断面上迁前后水位资料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水文站水准基面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琦  王峰  周珂  周宜富 《水文》2012,32(3):20-28
本文定义了基面关系式的概念,提出了基面与基本水准点考证的原则,分析了十六类基面关系式的计算方法,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基本水准点变动,冻结高程变动,基本水准点不变,冻结高程不变;绝对基面变化国冻差变化,绝对基面不变国冻差不变;冻结高程及国冻差有一项变动标准高程变动,冻结高程及国冻差都不变动标准高程不变。  相似文献   

5.
观测基坑及其周围建筑物在基坑施工阶段的沉降,对保证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坑施工沉降观测一般采用固定基准,因此要求有稳定的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稳定与否也直接关系到联测和有关沉降计算。研究了水准基点和工作基点稳定性的分析方法,结合基坑施工沉降观测实际,利用基准网观测数据进行水准基点稳定性分析,利用水准基点与工作基点的联测数据进行工作基点稳定性分析,保证了基坑及其周围建筑物沉降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陈晓成 《地下水》2022,(5):181-184
安徽省阜阳市因地下水超采引起地面沉降,使区域内水准点高程处于不断变化中,破坏了水位资料系列的一致性。本文根据收集的实测成果资料,建立地面沉降区内水准点考证系列和实际高程系列,分析使用的各水准点之间的关系和沉降规律,给出地面沉降后历年水位订正值,并进行综合合理性检验分析,阐述水位改正分析经验和建议,为地面沉降区水位改正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宋波 《城市地质》2013,(4):40-43
2002年8月在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设立了3块岩层水准标石的原点组。本次使用美国Trimblc DiNi12电子水准仪和条码式铟钢水准标尺施测一等精密水准35km,二等精密水准230km,联测各类水准点66个。对观测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表明,在黄河三角洲(东营)油气资源开发区(大王镇津青67号为中心,义和镇D65为中心、黄河路与西四路交叉D37为中心)形成了3个较明显的沉降区域,年沉降量分别为149.2mm、99mm和38.1mm。建议在城区内适当的位置埋设一组土层分层观测标,在人员、时间和观测次数上进行统一。通过分析各观测点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对沉降原因及规律做出较深入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严寒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变形监测分析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穿越我国东北地区的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哈大高铁)是世界上首条投入运营的新建严寒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防治采用了换填材料、防水等综合措施. 为评价冻胀防治效果及路基工程运营状况,通过对哈大高铁开通后首个冻融期(2012-2013年度)路基全线9 641个凸台观测点水准人工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研究路基冻胀变形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哈大高铁路基冻胀变形包括冻胀快速发展期、冻胀稳定发展期和融化回落期3个阶段,路基普遍发生冻胀但变形处于可控状态;路基的冻胀变形以基床表层冻胀为主,且其程度与路基结构有关;整体上全线过渡段冻胀轻微,路堤次之,路堑和底座板接缝处较为严重. 建议后续冻胀整治应以减少路基表水下渗、控制基床表层冻胀变形为重点;类似工程设计中,应增加以桥代路段落,将路基表层改性为不冻胀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9.
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开挖高边坡变形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开挖高边坡的开挖高度达到530 m,断层发育,岩体卸荷深度大,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边坡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稳定性问题特别重要。对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介绍锦屏一级水电站工程左岸边坡的变形监测布置及监测结果。锦屏一级左坝肩边坡采用表面变形观测、浅表变形观测及深部变形观测,由表及里3个层次监测边坡岩体的变形。表面变形监测采用外观变形监测方法;浅部变形监测采用多点位移计,监测深度为0~90 m;深部变形监测采用平洞测距、水准沉降及石墨杆收敛计等监测方法,布置于勘探平洞内,穿越主要断层及深部拉裂缝,最大监测达到260 m。截止2011年5月,边坡浅表最大水平位移106.1 mm,最大垂直下沉位移58.6 mm,主要受边坡开挖及支护控制。深层最大水平变形量为47.48 mm,最大垂直沉降变形为7.2 mm,主要受深部拉裂缝及断层控制。目前位移趋于收敛,最大变形速率小于0.1 mm/d,满足安全控制标准,边坡已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全站仪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原理进行分析,推导了中间法三角高程的误差传播公式,研究了测距误差、测角误差和大气折光系数误差对高差的精度影响。采用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在一个较小范围内进行了三角高程测量,779 m的水准路线测量闭合差为0.5 mm,并和精密二等水准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替代高精度水准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21,(2)
水文测站最为重要的水准点为基本水准点,其他水准测量成果均需要以水文站基本水准点作为原始的引测点。本文对喀什地区库鲁克栏杆水文测站基本水准点校测和引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其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基础水准点校测时可采用不同引剧水准点保持冻结基面高程不变。引剧水准点距离新设基本水准点距离较远时,需采用平差方法对测量高差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紫阳县城滑坡监测工作的技术方案及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13.
分析金属矿山地下采矿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可为地表变形扩展范围的预测与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指导。以程潮铁矿为例,对地下采矿情况的调查以及地表GPS、水准和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分析,探讨采空区周界变化与移动线和陷落线对应关系,采矿推进与沉降漏斗扩展之间关系,采矿推进与采空区上方及周边测点的变形规律。其结果表明,从2006−2017年间,随着西区–325、–342.5、–358、–375.5、–393 m水平采空区向不断向东移动,西区移动线和陷落线的扩展主要集中在西区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沉降漏斗东部有新的漏斗中心发育,沉降漏斗曲线逐渐呈2个漏斗中心的特点。采空区正上方测点变形受地下采矿推进直接控制,当开采测点正下方的矿体时测点变形会明显加速,而采空区周边测点,变形加速则受多种因素影响,并基于监测结果,分析了采空区上覆岩体崩落,通过建立采空区周边岩体力学模型,解释了测点变形规律,所得成果可为其他类似金属矿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准网平差中起算点质量好坏不仅影响平差精度,而且如果采用不好的点位,直接影响成果的使用,带来严重后果。该文以青州市水准网的布设为例,分析讨论了起算点对水准网精度的影响,提出了根据较差中误差大小选用起算点的方法,阐述了该方法的步骤,达到的效果,以及水准网布设方法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变形分析的一般原理出发,通过研究沉降监测网的图形矩阵特点,给出了变形分析计算的一般方法。所给公式意义明确,很便于在实际中具体应用。本文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整个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6.
原涛 《城市地质》2016,(1):52-56
目前国家和相关部门加强了对深基坑变形监测的重视,深基坑变形监测的监测原理和监测方法得到了一定的研究和发展。本文以北京某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依据相关规范并结合基坑特点制定了基坑变形监测方案,描述了基坑监测的各个监测项目的内容以及各监测点的点位分布情况,对基坑土钉墙坡顶水平位移、土钉墙坡顶竖向位移、护坡桩坡顶水平位移、护坡桩坡顶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土钉及锚杆拉力、地下水位的监测方法及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基坑监测项目和方法适当,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基坑的变形情况,基坑变形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其监测方法和变形规律,对其他深基坑变形监测的实施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跨断层位移测量,是研究地壳运动、地震孕育及发生的可靠手段。作者利用跨断层流动水准及定点水准资料,研究区域断层位移速率的时空演化过程,进而探讨前兆信息与地震孕育过程的内在联系。本文选用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水准点44处,定点水准点9处;南北地震带北段流动水准点38处及南段川、滇地区流动水准点22处,定点水准点1处;东南沿海地震带流动水准测点14处,定点水准2处(图1)。并结合七个震例,初步探讨了震前断层垂直位移速率的动态演化特征及断层群体速率合成与地震孕育过程的关  相似文献   

18.
路基土动荷载下力学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试验研究、模型和本构关系研究两大部分入手,介绍了路基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及回弹行为、安定行为与临界应力水准及其判别、应变速率、固结沉降与固结度、动力本构模型、孔压模型、应变软化、应交硬化等基本特征,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对路基土动荷载下力学行为研究的最新进展,总结了当前路基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贺杰 《广东地质》2012,(1):184-187
从采冶历史、矿业遗迹、基础研究、区位条件、自然风光等5个方面对大宝山矿建设国家矿山公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矿山具备了建设成为高水准国家级矿山公园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济南市的鹊山上设立了3块岩层水准标石的原点组。使用美国Trimble DiNi 12电子水准仪和条码式铟钢水准标尺施测一等精密水准82.2km,二等精密水准30.8km,联测各类水准点35个。对观测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表明.在临盘采油区(以后仓西北采油四队LY18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较明显的沉降区域,年沉降量为54.3mm。建议在其周边增埋地面观测标石,进行加密观测.以掌握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