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地质雷达在隧洞内的探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祁明松 《地球科学》1993,18(3):352-357
  相似文献   

3.
地质雷达探测的波场分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黄南晖 《地球科学》1993,18(3):294-302
  相似文献   

4.
温世儒 《地质与勘探》2020,56(5):1031-1039
为了研究粗粒混合钠盐盐渍土的地质雷达探测适用性,在室内制作了2×1.0×1.5m的人工模型箱,通过人工配制的方式调配了4组具有不同含水率和含盐量的模型填土;采用900MHz的屏蔽式天线对模型填土进行探测并由此获得相应的探测图像,通过图像特征对探测适用性进行初步判定;为了对初步判定进行验证,以西安市杨凌北部黄土台塬区为实验场地进行现场探测,综合分析表明:含水率是影响探测适用性的主要因素,当含水率大于35%时,不论含盐量多少,探测图像模糊不清,均具有“斑点状”特征,难以进行有效判读,且回波主频集中,主频不超过中心频率的1/3,低频特征明显;当含水率低于20%时,含盐量的增加会显著提高电磁反射的强度,探测图像反射明显,图像清晰可见,可判性良好。研究内容能为粗粒混合钠盐盐渍土的地质雷达现场探测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5.
探地雷达在金沙遗址考古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沙遗址是四川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重大发现.介绍了探地雷达方法在金沙遗址地下文物和文物文化层探测中的应用,其研究成果与开挖验证结果相吻合,肯定了探地雷达方法在科学考古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探地雷达是一种无损探测技术,数据采集速度快,图像直观,在地下考古探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以北京市通州区古墓群为目标,利用探地雷达首先在已发现但未开挖的古墓上进行探测,分析探地雷达图像中古墓的的典型异常特征;在未知区域进行探测,找出图像中有古墓反射特征的异常区域,并用洛阳铲进行验证.通过验证,探地雷达探测结果与实际开挖验证的结果比较一致.实践表明,探地雷达技术对探测古墓遗址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余中明  丁强 《地质找矿论丛》2006,21(10):182-184
地质雷达(GPR)探测技术在浅层地质勘探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文章针对消除干扰的方法、关于防空洞探测、关于公路路面检测和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地下岩溶探测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研究古代铜矿采冶遗址区的地质环境,对指导当今矿业开发及地质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安徽省南陵县古铜矿采冶遗址古环境的变化及古采冶对当今地质环境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矿产资产开发中应重视的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9.
安徽南陵古铜矿采冶遗址,位于长江南岸的沿江丘陵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铜的采掘地及冶炼地,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其采掘、冶炼规模都比较大(相对于古代而言)。南陵在周代为吴越之地(这从正在发掘的牯牛铺吴国  相似文献   

10.
地质雷达在探测南方岩溶地区堤坝隐患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广东、湖南等省5个溶岩地区堤坝隐患地质雷达探测及其影像特征研究,指出:在我国南方岩溶地区堤坝隐患探测中,地质雷达可以解决坝体白蚁巢、溶洞、土洞隐患探测;坝体岩体性界面划分;坝体断裂探测;水库坝体浸润线和库底防渗土工膜完整性检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古代矿业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古代矿业历史悠久,原始社会时期旧石器时代有繁昌县人类活动遗迹及和县猿人,新石器 时代肥东出土石斧及蒙城尉迟寺遗址;奴隶社会青铜器时期,合肥市出土商代陶器,铜陵市狮子山铜矿木 鱼山采铜遗址上溯到西周,凤凰山铜矿金井洞采铜场遗址始于春秋;封建社会进入铁器时代,战国银、金、 大理石开发利用,西汉丹阳铜闻名全国,并有金、石膏矿的开采,两汉时皆采冶铜陵铜矿及大别山砂铁矿, 东汉至南北朝矿业缓慢发展,隋、唐矿业繁荣,宋、元继续发展,明、清已出现资本主义矿业的萌芽。  相似文献   

12.
生产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是缓解矿山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曾于1960年一度闭坑的吉林沂夹皮沟金矿,在新的找矿思路指导下,在矿山深边部及外围地区发现了多处大中型金矿床,生产矿山,特别是大型一特大型矿矿山深边部及外围地区经历了形成矿床所需的各种地质作用,是找矿最有利的地区,矿山开采过程中大量真实的地质记录,成矿理论和近年勘查技术的进展为矿山深边部及外围找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以湖北省房县桥上乡蛤蟆洞新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产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动物化石所反映的动物种群的生活习性为基础,通过GIS的三维成图技术和化石产地自中更新世—晚更新世以来地表抬升的负变换,恢复了哺乳动物群生存时代的古环境。根据古今地貌类型的定量对比得出了研究区自中更新世—晚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地表的起伏程度总体上逐渐增大,但基本形态变化不大;在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哺乳动物生存的区域是一个三面环山—面峡谷的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适合该区森林草原型哺乳动物生存的平缓地带不断遭到河流的侵蚀破坏,因而面积逐渐减少;河谷平地的不断破坏和台地、山前缓坡带的减少是适合森林草原型动物生存环境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沉积剖面旋回层为基础,提出了研究古代浅海沉积环境和古沉积的新方法。这一方法可能定量地、较精确地重现古代浅海的某些沉积环境,揭示沉积环境的演变,并对古沉积学、古构造运动以及成矿规律等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综放工作面覆岩破坏规律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综放覆岩破坏规律,特别是近松散层开采区的实测数据现在还很少。兖州杨村煤矿采用瞬变电磁法对同一工作面的岩柱厚度大于69m的深部开采区和岩柱厚度28~69m的浅部开采区分别进行了采后覆岩破坏两带高度探测,探测结果表明浅部裂缝带高度比深部降低17%~27%,冒落带高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表生异极矿成因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金顶异极矿产于铅锌矿床氧化带中,基于对该矿床异极矿产出特征、颜色环带、不同颜色环带的成份、显微结构以及其他铅锌氧化物的分析,认为异极矿是由硅酸与锌的重碳酸盐溶液反应生成。镜下异极矿集合体纤维交织结构、环带结构、毛粘状结构等显微结构特征分析表明异极矿是表生环境下形成。扫描电镜获得异极矿清晰的单晶体、集合体和晶体间充填物的图像,晶体大小约为100μm~300μm,晶体间片状充填物约为250μm。同时对云南金顶铅锌矿床和异极矿与其他地区铅锌矿床和异极矿产出特征进行比较认为:异极矿一般产出于铅锌矿床表生氧化带,在风化淋滤作用较强环境下产出,对矿床环境和原生铅锌矿床找矿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BOTDR分布式光纤感测原理,选取淮北某矿勘探孔,结合该矿煤层开采过程,对10414工作面采动覆岩变形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包括监测方案选取、感测光纤布设工艺、数据处理分析等。分析了煤层采动覆岩变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开采过程中,上火成岩底部和下岩体之间存在破裂面,下部岩体沿破裂面产生离层,并发生斜向采煤工作面的滑移。下火成岩底部至下岩体受上覆岩体重力作用产生压缩变形,且变形量不断增大。试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基于BOTDR的采动覆岩变形分布式光纤监测方法十分有效,为实现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一种新的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以山西晋城张岭煤田着火区、采空区勘探和着火区探测为例 ,通过对该地区地质构造特征、采空区雷达特征、着火区地温场分布等的描述与分析 ,结合该区钻探、井温测量和气体检测的结果 ,论证了地质雷达与米测温联合方法在煤田采空区圈定和着火区调查中的应用效果 ,并对该方法的应用前景作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矿业权及矿业权市场的基本概念,以及建立我国矿业权市场的重大意义,分析了我国及江西省矿业权市场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江西省矿业权市场建设与管理的10条建议。  相似文献   

20.
索孝东 《物探与化探》2009,33(6):630-634
准噶尔盆地南缘古牧地地区具有丰富的油气勘探潜力,但由于中深层地震成像存在盲区,长期以来对古牧地构造特征认识不清,制约了油气勘探进程.笔者采用高精度重磁和电法CEMP综合物探技术对古牧地地区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有价值的新认识.研究成果表明,古牧地构造为博格达山前褶皱冲断带的前锋构造,受阶梯状断裂控制.古牧地构造纵向上具多层构造特征,其中浅层为紧闭型逆冲倒转背斜,中层为受阶状逆冲断层控制的屋脊状断块,深层为潜山披覆型冲断背斜.重力异常显示古牧地背斜西围斜可能是一完整的背斜构造,古牧地中深层构造和古牧地背斜西围斜评价为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