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QK综Ⅰ孔岩石地层及生物地层特征,对上新世晚期-早更新世过渡时期泥河湾盆地古环境进行初步探讨。泥河湾古湖盆地在早更新世发育形成雏形,并随着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古湖逐步发育成型过渡时期古湖呈动荡式扩张,并伴频繁剧烈波动。古湖水体盐度逐渐增高,局部短暂淡化。季风活动加强,气候由炎热干燥向寒冷干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晚三叠世是桂林热带岩溶、岩溶洞穴强烈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早休罗世,气候条件仍然有利,热带岩溶继承发育,但因碳酸盐岩被晚三叠世内陆湖盆堆积物覆盖,一定程度上减低了热带岩溶发育的强度。中侏罗世至白垩世,气候干旱炎热,降雨王少,“三水”活动不强烈,岩溶、岩溶洞穴不发育。晚白垩世,广泛发育内陆湖盆,岩溶作用有一定改善,但因仍处于干旱、炎热环境,湖水浅,堆积迅速,不利于大型洞穴的形成。第三纪是本区热带岩溶、岩溶洞穴强烈继承发育时期。除了利用、改造以前形成的洞穴之外,相应地发育了一些新洞穴。古漓江在此时期形成并强烈深切,地下岩溶相应强烈发育。第四纪以来,主要是反复利用、改造以前形成的岩溶洞穴,使之发育得更加复杂、完善。  相似文献   

3.
以青藏高原西南部塔若错的34cm浅湖芯为研究对象,对其沉积物样品进行总有机碳、无机碳、总氮、微量元素、正构烷烃含量及碳氮比等多项指标的分析测定。采用过剩210 Pb和137 Cs计年法对该湖芯进行了定年和沉积速率研究,获得了近300年的连续湖泊沉积环境序列。在明确了各指标气候环境指示意义的前提下,综合对比分析湖芯中各项气候环境指标,并结合定年结果重建了塔若错湖区近300年来的气候环境变化。结果表明:塔若错湖区气候环境变化可分为3个明显阶段:早期为1705~1778年,该地区气候环境温暖湿润,湖区植被广泛发育;中期为1778~1860年,湖区处于小冰期末次阶段,气候环境寒冷而湿润,植被发育受阻;后期为1860年至今,为小冰期结束后偏暖干化时期。其中,后期又可分为3个亚阶段:1860~1924年,湖区气候环境稍暖且干旱,植被稍有发育;1924~1969年,湖区气候环境呈现偏冷干特点,植被发育暂缓;1969年至今,湖区气候回暖,环境干旱化有所缓解,植被开始逐渐发育。在气候冷暖变化上,该湖芯记录与古里雅冰芯记录和青海湖湖泊沉积记录都有较好的可对比性,只是在起讫年代上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4.
正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以南30公里,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地貌集广东丹霞山的悬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险、美于一体,还兼有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绚丽多姿,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其面积广阔、造型奇特、色彩缤纷、观赏性强举世罕见,实属大自然之鬼斧神工的杰作,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东南缘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气候、水文、构造与地形条件具有发育超大冰川或滑坡堰塞湖及高能洪水的潜力。对高能洪水沉积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回顾,以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广泛分布的高能洪水地貌和沉积证据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该流域高能洪水沉积物的主要沉积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最后对该流域高能洪水的地貌效应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流域高能洪水形成的巨型边滩以涡流型边滩居多,其次为点状边滩和吊坠型边滩,未见牵引型边滩;就沉积特征而言,该流域高能洪水巨型边滩的内部沉积以水平叠层为主,波纹及交错层理层、粉砂层、斜坡沉积和粗砾平行层理层亦见分布;高能洪水等极端地表过程在青藏高原及雅鲁藏布江的泥沙输移及地貌演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丹霞地貌与雅丹地貌都是具有重要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地貌类型,但二者的成因和特征有所不同,现以分别概述。一、丹霞地貌(一)命名来由、特征与分布丹霞地貌是风景观赏地貌的一个重要类型,也是由我国学者命名的地貌名称。1928地质前辈冯景兰先生将红色砂砾岩层命之为“丹霞层”,1939年陈国达教授以广东省仁化丹霞山为例命名“丹霞地貌”,形容红色砂砾岩层地区所具有的天然美风韵,此后大家均延习而用之。丹霞地貌具有雄、险、特、奇、秀、幽的自然美。其形态有方山、奇峰、赤壁、峡谷、丹岩、石林、石塔、峭壁等独特地貌景观和造型各异的“形…  相似文献   

7.
192 8年冯景兰等将丹霞山的红色地层及粤北相应地层命名为“丹霞层”。 1938年陈国达在粤北考察时修正了冯氏的层位划分 ,研究了仁化丹霞山的地形发育 ,首次提出“丹霞山地形”的概念。 1939年陈正式提出“丹霞地形”的地貌学名词 ,解放后又经过有关专家补充完善 ,将丹霞地貌定义为陆相巨厚层、厚层 ,产状平缓、节理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 ,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相对高度 >10m ,陡崖坡度 60°以上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丹崖赤壁地形。广西典型的丹霞地貌地形如今均为广大…  相似文献   

8.
正丹霞地貌是在中国发现并由中国专家命名的一种特殊地貌类型。目前在中国已发现780多处丹霞地貌,而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的丹霞景观到底是凭借什么脱颖而出,并被人们称之为"丹霞之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处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丹霞的胜地,感受"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雄奇曼妙景观,撩开那层神秘的面纱。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包括资江  相似文献   

9.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高原西端,具高寒缺氧、气候多变、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植被稀疏、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危害区域大等特征。如果我们仅仅看到青海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而忽视干旱缺水问题对农牧业生产、经济发展、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构成的威胁,这对青海省的认识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提起广西桂平,人们想到更多的是中国佛教基地之一的西山,却不知,在这滋养着浓厚宗教文化氛围的土地上,还发育着多姿多彩的地质遗迹景观,除了西山的花岗岩,还有丹霞、喀斯特、砂岩等地貌汇聚桂平,独具特色,各表一枝。笔者此次带领大家去广西桂平国家地质公园西山园区,看那厚重粗莽唐突的花岗岩,感受经大自然风雨洗刷、佛教文化熏染后,它所呈现出的奇特的姿态和韵律。  相似文献   

11.
白银市"四旱"气候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白银市4站1957—2000年44年的降水资料,计算了“四旱”干旱指数,分析了各旱段干旱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全市每年都有干旱发生,即每年至少有一站发生某一干旱。在4个旱段中,春旱频率最高,春末夏初旱次之,干旱频率从甫至北增加;全市90%的年份降水偏差一致,但南部的降水比北部多一倍且稳定性较好。另外初步分析了“四旱”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2.
黄土沟谷是黄土地貌中最有活力、最具变化、最富特色的对象单元,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以及触目惊心的侵蚀状态也让区域内沟谷地貌的形成、发育及演化问题成为研究中焦点及前沿性科学问题。近年来,诸多学者采用地学测年法、特征表达法、监测模拟法力图实现对黄土沟谷发育演化进程中“过去-现代-未来”的科学认知。这些研究在相当程度上丰富了黄土沟谷发育过程的认知。本文梳理了黄土高原沟谷地貌演化相关研究的现状,并从黄土高原地貌演化、黄土沟谷发育、基于DEM的沟谷信息提取与表达等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梳理与分析。此外,本文提出“黄土沟道剖面群组”概念与方法,试图从新的视角审视黄土沟谷地貌发育演化过程。沟道剖面在黄土沟谷发育演化进程中传递物质能量和累积地形动力,并通过径流节点的串联实现剖面群的连接与组合,形成独特的剖面“群组”模式;该沟道剖面群组是集黄土沟谷地貌特征与过程于一体的综合信息集成体,其三维空间结构是对黄土沟谷地貌发育演化的高度抽象与映射,并可望进一步丰富黄土高原数字地形分析理论与方法体系,为黄土高原黄土地貌成因机理与空间分异格局带来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甘泉丹霞峡谷群位于陕北丹霞地质遗迹景观带的中部,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为典型的狭缝式丹霞景观。通过野外调查、实测和研究发现:甘泉丹霞峡谷群地质遗迹景观的造景地层为下白垩统洛河组风成相紫红色碎屑沉积岩,岩石呈厚—巨厚层状;垂向节理较为密集,NE—NEE向、近SN向和NW向节理控制了峡谷群的发育。景观类型以负地形的波浪谷(波浪状凹槽与凸起间或分布)为主,辅以丹霞崖壁、一线天、壶穴、象形石等;景观类别与众不同,为具有国际对比研究价值的黄土覆盖型,主要沿洛河支流展布;景观美学上呈现“窄狭、多弯、纵高、陡峻”+“巨厚、均一、韵律、多彩”特征;景观价值上具有科学研究、科考探险、旅游休闲、科普教育等复合多元的多种功能。由于甘泉丹霞峡谷群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区和经济欠发达区,未来应加大地质遗迹科研力度,划定地质遗迹保护区,明确地质遗迹保护措施,推进地质遗迹科普教育,开展地质文化村建设,以达到持续保护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河流地貌学研究河流动力的侵蚀-搬运-堆积过程(源-汇系统)、河流地貌的时空演化,及其与地球内部构造活动和地球表层气候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介绍了河流地貌学与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的关系、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前沿问题和研究机遇。河流侵蚀、搬运和堆积在构造-气候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是地球内部和外部相互作用的重要纽带。随着高精度数字地形模型定量分析、地表侵蚀速率的定量测定、沉积物测年以及地貌演化数值模拟等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促进了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流域地形、水系发育、河流地貌动力过程、河流地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构造、气候和人类活动等的响应和反馈的研究。未来除了更深入地理解流域尺度物质和形态的变化规律和机制外,加强河流地貌过程的定量表达,将流域地貌研究与表层地球系统的热点科学问题相联系,进一步开展学科交叉,服务于国家战略,才能提高河流地貌学、乃至地貌学科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林志 《国土资源》2006,(1):40-43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玛多县境是黄河源区的主要片区,这里因处于三江源区青藏高原腹地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高寒多风干旱的气候,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20年来,由于大气环境的逐渐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如草原开发和过牧等因素,玛多县境内黄河河段、湖泊、湿地及草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西宁市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的护坡现状,并结合该地区气候寒冷干旱黄土高陡边坡发育,地质环境脆弱的特点,提出生态护坡是西宁市的理想护坡措施;并提出西宁市护坡植物种的筛选原则和护坡植物组合的搭配原则。  相似文献   

17.
高原丰碑     
2008年,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队第五工程处立足青海煤勘市场,克服高原恶劣气候和环境条件,充分发挥地勘人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巍巍的青藏高原上树立了一座“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丰碑。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地壳水平差异运动的GPS观测研究   总被引:25,自引:8,他引:17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580多个GPS站点的观测资料为基础,通过消除青藏高原的整体刚性运动,将GPS水平速度场归化到“青藏高原整体固定”的参考框架下,使青藏高原内部不同区域的水平差异运动得以获得最大限度的突出。所得速度场图像显示:①以玛尼-玉树-鲜水河断裂为界的青藏高原东南部区域,最突出的内部水平形变表现为一条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挤出式顺时针“流滑带”。而这一流滑带前缘速度场在青藏高原东南角呈现扇形发散特征,表明整个流滑带起因于高塑性上地壳物质在挤压和重力共同作用下的侧向逃逸;②介于玛尼-玉树-鲜水河断裂和海原断裂之间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总体上表现出比较均匀的左旋剪切带特性,但这种左旋剪切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一带已不再明显,且四川盆地及其以北区域,并未承受强烈挤压。因此,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相对于高原整体,并无明显的东向逃逸。③在整个青藏高原区域内,阿尔金断裂、海原断裂及玛尼-玉树-鲜水河断裂两侧的速度场显示了明显的差异,反映出这三条断裂带现今强烈的活动性。由于位于玛尼-玉树-鲜水河断裂和喀喇昆仑-嘉黎断裂之间的塑性流滑带的独立东向“逃逸”所产生的“拖拽”使流滑带以北区域表现为整体均匀的左旋剪切,而流滑带以南区域呈现了一定的右旋剪切。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城镇体系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育对区域城镇化进程及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基础,导致城镇体系不甚健全。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薄弱,不利于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及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以建制镇以上的镇区和城市市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统计数据与遥感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青藏高原1990-2015年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和规模结构进行时空演变格局分析,并采用重心移动模型揭示了青藏高原城镇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重心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城镇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出“东南密集、西北稀疏”、“大分散、小集聚”的格局;城镇分布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增长特征且总体趋于集聚,在空间上不均衡程度呈上升趋势但2005年后明显减缓;虽然建制镇数量大幅增长,但96.88%的城镇规模在5万人以下,大中小城市发育不足;城镇人口规模重心呈现“先向西南,再向东北,又向西南”的移动轨迹;城镇用地规模重心呈现“先向东南,再向西北,再向东北”的迁移趋势。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及其时空演变特征,为青藏高原新型城镇化及城镇空间格局优化提供基础依据;提出了资料缺乏和统计口径不一致的条件下城镇规模的合理估算方法,对我国城镇化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隆升与西宁市地质灾害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宁市地质灾害的发育与青藏高原的隆升息息相关,第三纪时期的西宁盆地形成演化为地质灾害的发育奠定了特殊的地质基础,昆黄运动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有利的临空条件,是西宁盆地孕灾地貌的定型期,并为崩积层滑坡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两期主压应力方向的调整对结构面产生的构造改造作用是现今盆地内岩质崩滑灾害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