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结合智能移动终端、网络通信技术的国土资源管理移动办公系统使得工作人员摆脱了对地域、时间、网络的依赖,随时随地展开工作。能够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高办公效率,提升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主要应用内容,同时分析遥感监测技术在国土资源监测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及目前存在的问题。阐明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推广,遥感技术必将成为国土资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测绘技术在现代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起到技术支撑的作用,充分利用测绘技术能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现就结合沧县实际,浅谈一下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测绘技术装备也得到迅速发展,现代测绘技术装备在自动化、高效化方面的能力越来越突出,获取的数据类型也更加多样化。利用现代测绘技术装备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本文结合现代测绘技术装备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范例,给出了相应建议,旨在提高现代测绘技术装备的应用能力,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6.
航空遥感技术是城市国土资源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航空遥感技术在合肥市国土资源综合调查中的应用效果, 并讨论了合肥市国土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用传统的常规方法对国土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管理、分析和统计,既费时又效率低下,使得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严重滞后,制约着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系统,能存储、分析和处理海量的地理空间数据,能为国土资源的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阐述GIS在国土资源管理的应用现状,挖掘出GIS在国土资源管理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如何更好地让GIS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测绘事业局积极开展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技术、地学空间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和建设工作,建立了以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  相似文献   

9.
结合徐州市“数字国土”建设情况,介绍基于C/S和B/S模式的“数字国土”体系构建,并从土地资源管理和矿产资源管理两方面,探讨“数字国土”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效果,分析“数字国土”建设对国土资源管理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
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基层国土部门务必首先考虑的问题。根据个人工作实践,对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队伍素质建设谈几点粗浅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中GIS与工作流的集成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图文一体化已成为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基于模型级图文一体化的集成方式基本上解决了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GIS图形系统和工作流审批系统的开发相对独立的问题。模型级图文一体化的集成方式代表了GIS与工作流技术集成的发展趋势。本文以江苏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基础平台中GIS与工作流的集成为实例,研究了该电子政务平台中GIS的体系结构及GIS功能的划分,并从数据集成、用户权限角色集成、功能集成、用户界面集成等四个方面对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实现图文的一体化。并在模型层次对GIS与工作流的集成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eCognition软件,利用面向对象信息提取技术来获取村庄尺度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数据的技术方法。本项研究中的实验区主要地物包括麦田、旱作物、荒地、苗圃、道路、水体、建设用地和树木等类型。通过设置不同的分割参数并目视判定待识别地类的轮廓分割效果,获取适用于村庄尺度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的最优分割参数,并通过分类精度对比说明面向对象信息提取相对于传统分类方法的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含山县土地整理耕地质量评价及其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是改善土地利用条件,提高土地质量的有效措施,对土地整理后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是土地整理重要工作之一。从耕地质量的内涵和土地整理项目的基本要求出发,选取耕地自然条件和耕地利用条件2个基本因素和12个影响因子,将特尔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各因子权重,构建基于土地整理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采用传统的土壤调查与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土地整理复垦过程中耕地质量时空格局变化,得出整理前、后耕地质量的级别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土地整理,研究区的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和级别发生了很大变化,整理后一级、二级、三级质量的土地比整理前分别增加了7.20%,11.95%和0.65%,四级、五级则分别减少了15.65%和4.16%,整理后的耕地质量总体水平是整理前的1.291倍。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生态学理论和国土资源信息集成研究不足的现状,该文以二调图斑为管理单元,以构建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全要素指标体系标准库为管理核心,研究了现阶段土地资源业务数据的集成整合方法,探索了土地资源全要素管理技术路线及其系统实现,并以都江堰市为例进行了应用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实现基于二调图斑的土地资源全要素管理,不但能够满足对于土地资源多种类型数据集成与整合,而且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相关业务工作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5.
谢宏全  管启程 《测绘科学》2012,37(6):83-84,90
赣榆县作为东部沿海城市城镇化发展尤为突出.本文选取1987年、2000年和2009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利用ArcGIS软件数字化功能对城镇建成区进行提取,并将3期提取结果进行叠加分析,通过城镇扩展面积比重、城镇扩展指数、城镇用地扩展强度指数、城市紧凑度指数和城市用地分形维数模型对城镇扩展动态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中的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凤  吴信才 《测绘科学》2007,32(1):132-134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是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与电子政务相结合的产物.政务系统中的安全与维护,信息共享与保密性的关系、开放性与保护隐私的关系、互连性与局部隔离的关系,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分析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网络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国土政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在物理隔离安全背景下,提出解决内外网数据交换的安全岛理论。安全岛充当信息“渡船”有效地解决了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中信息发布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建设用地资源潜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建立了适用于北京市的建设用地资源潜力评价体系:制定了“先筛选,后评价”的建设用地评价思路和工作流程.建立了可利用建设用地筛选模型;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综合利用GIS技术,开发建立了北京市土地资源和建设用地综合决策分析平台.研究发现只有保障了空间数据质量,可利用建设用地资源潜力评价的准确性和可持续性才能得到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采用Flex技术,基于NewMap Server进行WebGIS系统的开发,设计并实现呼伦贝尔市级国土资源"一张图"信息监管平台。系统克服数据来源多样、数据格式异构、数据基准不一致等问题,实现土地利用、矿产、地籍等多种数据的复合显示、查询、分析、输出、国土综合应用等功能,为国土管理部门提供管理、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9.
国土资源部启动的全国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项目,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卫星影像,从中提取出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基于作者近几年从事该项目研究与应用的实际,分别以SPOT系列数据、TM数据及QuickBird等中、高分辨率数据作为试验数据,进行影像不同融合算法试验,旨在研究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在动态监测项目中的应用,并对融合结果进行定性、定量两方面的比较分析,探讨适合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多时相ASAR数据的地表覆盖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曹云刚 《测绘科学》2007,32(5):103-105
本文选择了位于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覆盖范围大约100×100km2的区域,使用四个不同时期内的ASAR图像数据进行地表覆盖分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同种类型的地物在同一景雷达图像上的后向散射系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其后向散射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却是一致的。根据地物后向散射系数的这种时相特征,我们对研究区的地表覆盖进行了分类,结果显示使用该方法能有效地区分草原、草甸、裸岩、水体、终年积雪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