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麻池寨铀矿床位于湖南省怀化市,矿化严格受地层岩性控制,赋矿地层为上震旦统留茶坡组中段,赋矿岩性为上、下硅质岩为主的层位之间的硅质板岩。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控矿因素、成矿作用特征、含矿岩系硅质岩与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的关系等研究分析认为,矿化受地层岩性、岩相古地理、古气候、区域构造活动等控矿因素控制,成矿作用具有沉积成岩型铀矿床特点,含矿岩系硅质岩具有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特征,矿床是由多期的、间歇性海底热水喷流将地壳深部的铀带到沉积海盆,在富含有机质的黏土吸附作用下富集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海底热水喷流起主导成矿作用的沉积成岩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太原组沉积时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河南省早二叠世太原组沉积区位于华北盆地南部北秦岭褶皱带栾川—固始深断裂以北地区,当时的沉积盆地受华北地块西隆东倾的构造古地理控制,是晚古生代华北陆表海盆地或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的一部分,发育了一套以碳酸盐岩为主夹碎屑岩和煤为特色的陆表海沉积。太原组岩性以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生物屑灰岩为主,夹薄—中厚层状的泥岩、泥灰岩、细...  相似文献   

3.
马泉金矿床四号矿带位于秦蛉造山带西秦岭中部花岗岩带,属于北中秦岭陆表海盆中段,赋存于高桥一洮坪大断裂西段。经矿床特征分析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成矿溶液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有少量变质水加入。文章总结了矿床控矿因素、围岩蚀变及找矿标志,探讨了矿床成因,认为属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东秦岭泥盆纪成矿海盆中一种(准)同生热水蚀变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赋存层控铅锌矿床的东秦岭泥盆系内发育一类特殊岩石——方柱黑云岩。野外和室内的研究表明,它是与火山及热泉活动有关的异常地热海盆中的一种特殊沉积相。矿物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也为其原凝灰质沉积岩经过热卤水“浸泡效应”(soaking effect)形成方柱黑云岩类的成因提供了可靠信息。据此推测秦岭泥盆纪层控矿床成矿海盆的异常地热背景和热水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5.
秦岭式层控铅锌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秦岭地区泥盆系中的层状铅锌矿床命名为秦岭式层控铅锌矿床,它赋存于细碎屑岩—碳酸盐岩系中并具硅质岩型矿石建造。该类矿床属受改造的热卤水同生沉积矿床,据后期改造程度划分为弱改造型和强改造型两个基本类型。矿床改造的强弱取决于含矿岩系岩性序列的不同和硅质岩的多寡。通过与国外典型层控矿床对比,秦岭式层控铅锌矿床属广义的以沉积岩为主岩的海底喷气沉积矿床,介于以碳酸盐岩为主岩的喷气沉积矿床和狭义的以页岩为主岩的喷气沉积矿床之间,并自成一类——秦岭式层控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6.
北秦岭奥陶系下段庙湾组黑色岩系中,含炭质泥板泥灰岩系Mo-Ni-Ti-Cu-Pb-Zn-P丰度较高,勘查出钼-镍硫化物矿床,在秦岭造山带中尚属首例。矿床产于商—丹带秦岭北部弧后断陷盆地深水沉积环境之中,严格受炭质千枚岩与细晶大理岩之间的韧-脆性构造接触带控制,矿体呈构造透镜体-扁豆体状。具有较强烈的辉钼矿化-磁黄铁矿化-镍黄铁矿化-黄铁矿化-闪锌矿化,伴随石墨化-硅化-铁白云石化-方解石化蚀变。矿体中镍-钼硫化物具有共生特点。矿石类型按容矿围岩划分为炭质千枚岩型、白云岩型和细晶大理岩型,按成矿元素组合划分具有镍-钼型、钼-石墨型、镍-多金属类型。矿床属于黑色岩系为容矿的沉积预富集-变质叠加活化迁移-韧脆性构造改造和热液富集成矿的层控型后生高-中-低温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7.
黑色岩系中海底热液SEDEX矿床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黑色岩系是含硫化物和有机质较高的暗色泥质岩、硅岩、碳酸盐岩组合,黑色岩系中以海底热液喷流作用形成的矿床是国际研究热点。因为海陆变化、壳幔作用以及全球构造变动均导致黑色岩系和SEDEX矿床的演化,所以研究湘黔张家界—遵义地区有机物从保存、埋藏、生烃、排气到过成熟,均与微生物的生命代谢、内生地质作用、成矿机制同步谐动,地球化学影响和生物成矿作用与全球性的气候变迁、缺氧事件相关联,而且以上研究集中体现在事件地质学的成因解释、热水喷流沉积作用、生物矿化与金属矿化、矿物成因与环境影响、铂族元素矿物、黑色页岩石煤与金属矿化、元素地球化学影响等方面。研究数据充分显示了特定的地质背景、成矿环境、生物作用机制在黑色岩系SEDEX矿床成岩成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凡口大型层控铅锌矿床位于广东省北部,中上泥盆纪湘、桂、粤海盆的东部边缘。产于加里东运动后中上泥盆系近底部的碳酸盐岩中。有关它的成因曾提出过礁控成矿、成岩改造及火山成矿等见解。笔者两年来做了较多研究工作,本文将对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于以讨论。  相似文献   

9.
秦岭造山带黑色岩系与金属矿床类型及成矿系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岭造山带黑色岩系划分为南、北、中三个带,北带分布于北秦岭,以秦岭杂岩为基底的岛弧火山岩与花岗岩带到二郎坪弧后边缘海盆带,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类似的沟、弧、盆构造体系,产出沉积-变质-构造-热液改造型镍-钼小型矿床.中带分布于南秦岭北部,环绕岛链古隆起形成深水-半深水滞留断陷局限盆地,发育与热水沉积有关的黑色岩系,赋存沉积轻微改造型超大型钒矿床和沉积-构造-热液改造型大型金-钒矿床.南带分布于南秦岭南部,扬子板块北缘早古生代沉积区局部拉张环境发育裂谷式断陷盆地,发育巨厚的硅质-泥质-重晶石互层岩系,形成沉积改造中型含钼-钒矿床和热水沉积大型毒重石-重晶石矿床等.解剖了秦岭黑色岩系容矿的典型矿床特征与成矿作用,划分了矿床成因类型,建立了黑色岩系容矿的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0.
木文指出:303地区铀矿成矿的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北部、东北部、西北部的碳硅泥岩和含矿主岩本身;有机碳是铀的主要沉淀剂和富集剂;矿化形成于氧化-还原过渡带和弱还原带中;成矿年龄为124—107Ma,属成岩成矿为主的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1.
四川黑水-平武地区位于扬子地块北西缘之可可西里-松潘前陆盆地之松潘边缘海成锰盆地,系四川省重要铁锰成矿带之一。研究区内的三叠系菠茨沟组中已发现了一批大、中型锰矿床。研究区菠茨沟组具有碎屑岩型与碳酸盐型两种沉积类型,锰矿层均产在钙质岩石与碎屑岩交替变化部位。研究表明,陆棚浅海及水下洼地为锰矿沉积的有利环境,极薄层状钙质岩石与碎屑岩沉积相的频繁演替是野外重要的找矿标志。黑水县下口地区和平武县虎牙地区为研究区最有利的锰矿找矿预测靶区。  相似文献   

12.
湖南前震旦系铀矿化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应龙 《铀矿地质》1990,6(1):11-18
湖南前震旦系冷家溪群和板溪群是一套浅变质沉积岩,主要由各种板岩、变质砂岩、凝灰质板岩组成,夹有基性、中-酸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现已落实铀矿床3个、矿(化)点14个。铀成矿年龄为85—50Ma,最晚者16Ma。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前震旦系铀矿化属岩浆岩源及沉积(变质)岩源中-新生代大气降水热液成因;铀矿化受断裂构造控制;凝灰质板岩、砂质板岩及角岩等是矿化有利的围岩。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卫星图象信息为依据,结合野外调研,提出并确定了华北块体北缘存在:块体缝合线,褶皱-逆掩断层带,后孤碰撞带(断裂带),台槽过渡带,岩浆弧,以及燕山-喜山期的NNE向岩浆活动带、断陷带(断陷盆地)等双重构造的新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华北块体北缘与深成岩浆岩,燕山期岩浆活动带(包括火山岩带)有关的铀矿化作用的独特构造环境及“岩浆”型,断陷带中和面型等主要铀矿床成矿模式和铀成矿带的划分及其划分依据作了研究和探讨。并以铀矿床的实例作为佐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研究了西秦岭南带中志留统“硅、灰、泥岩”型层控铀矿含矿岩系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查明了本区中志留世各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着重讨论了铀矿田内控矿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相碳硅泥岩含铀沉积建造中产有重要铀矿床。这些建造是:地台区(或准地台区)及构造过渡区稳定型及过渡型含铀建造;地槽区活动型含铀建造。属前者的有中国各地台边缘及其相邻构造带中,发育在前寒武基底之上的,震旦-寒武纪以炭质页岩和碳硅泥岩过渡型沉积为主的含铀建造,以及发育在加里东褶皱基底之上的以碳酸盐沉积为主的晚古生代含铀建造。活动型含铀建造主要有发育于加里东冒地槽沉积区的寒武-志留纪炭质页岩、炭硅质页岩建造及早中志留世硅质岩建造及碎屑岩-硅灰质岩建造。文中还评述了我国碳硅泥岩主要含铀层的分布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外生铀矿床成矿铀质来源与资源评价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功 《沉积学报》1987,5(3):59-65
概述了外生铀矿床的基本特点,即近源、浅成、层控、有机萃取、多阶段成矿、多种成因类型。根据成矿作用和矿床成因,把外生成矿的铀质来源分为:1.同生铀源;2.再造铀源;3.后生铀源等三类。着重讨论了外生铀矿资源评价的若干问题,即铀源岩石的原始铀丰度及活化丢失情况;花岗岩类铀源岩的岩石化学标志;各种铀源地质体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外生铀矿成矿省、成矿带的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17.
18.
华南热液铀矿成矿作用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地区基底铀背景值较高,区域热液铀矿形成于晚中生代-古近纪(K-E)的地壳拉张期。区内各类型热液铀矿床在成矿时代、温压条件、矿物组合及热液蚀变等方面有一定的共同特征,根据热液铀矿床的分布可划分为三大成矿带。铀成矿与伸展构造关系密切,且成矿流体、物质可能为不同来源;铀成矿期铀主要以碳酸铀络合物形式运移。  相似文献   

19.
赣西卡林型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维基 《地质找矿论丛》2004,19(3):173-176,195
赣西卡林型金矿床产于扬子板块东南缘萍乡-高安坳陷带内,赋矿围岩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和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细碎屑岩和不纯碳酸盐岩,金矿体产于断裂破碎带、层间破碎带、不整合面、密集裂隙带等构造部位,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金成矿受地层岩性、构造等因素的控制,重点找矿远景区是坳陷带内两大推(滑)覆构造对冲带南侧的金矿化异常区.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丹江口、谷城、郧县及邻区河南浙川等地广泛分布的灯影组碳酸盐岩,几乎均系较深水或深水环境下的产物。按照沉积作用特征将其分为6种成因类型,即重力流沉积、滑坡滑塌沉积、较深水静水沉积)。浅水机械沉积和生物沉积(藻)碳酸盐岩及少量陆源碎屑岩。它们组成了5种不同的剖面结构(岩相序列)。根据各种类型剖面的空间分布对灯影期沉积古地理进行了恢复。该区在灯影期系一总体呈北西向延伸的被动大陆边缘,西北部发育藻礁沉积,推测北部淅川附近存在碳酸盐水下高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