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是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存储、管理和分发应用的基础,为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提供本底数据库。本文从甘肃省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和"天地图·甘肃"等现有成果,从数据库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接口设计,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地理国情展示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为全面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测绘发展战略研究和测绘发展"十二五"规划均提出了地理国情监测的发展方向,本文全面总结了地理信息资源、对地观测体系、测绘人才队伍等方面地理国情监测能力的建设进展,以及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有关情况,分析了地理国情监测的地区差异,对做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冯存均 《测绘通报》2016,(1):121-124
开展水土流失遥感监测,对水土流失情况及其防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预防监督和治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地理国情监测框架下,利用多源多时相多分辨率异构数据,综合利用各类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研究形成了一套准工程化的水土流失分布提取及统计分析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某县级研究区;同时将高分辨率彩色航片、各类基础测绘等数据应用于水土流失变化驱动力分析,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未来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工作的开展,地表覆盖、高精度地形地貌数据等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也将为水土流失监测提供更直接、更丰富的数据支撑,进一步提高监测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4.
自然保护区作为地理国情信息内容的一部分,由于其自然环境的敏感性,被国家列为禁止开发区域,引起政府及公众的广泛关注,不仅急于了解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内容,更希望了解自然保护区资源开辟的相关信息,如打造生态绿色旅游环境等内容。如何全面实现动态监测地理国情,如何高效利用地理国情信息成为时代赋予测绘工作者的新使命。本文针对上述需求,建立了规范化的自然保护区监测设计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近今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网略的普及,我国的地理国情监测综合应用现代检测技术,针对地理国情变化统计、分析的技术体系研究,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测绘技术,在综合和应用遥感技术、大地检测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结合先进的测绘技术,全面地对我国的地理形态进行动态监测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凌娜  余跃平  曾正祥 《测绘》2013,(1):32-35
为建成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技术支撑体系,初步实现基础地理信息化,数据获取实时化,数据处理自动化,测绘产品多元化。建立国情监测数据管理的测绘体系构架,为社会提供多尺度、多形式、实时有效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完善地理国情监测的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本文对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管理进行了研究,探讨如何通过数据库的模式对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进行高效能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周天祥 《东北测绘》2012,(3):221-223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已经有了很好的成果资料积累、技术基础和人才梯队,但是要形成一个完整的地理国情监测体系还需要科技创新和实践探索。目前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已取得的基础测绘成果及其与地理国情监测相关方面探索出的成功经验,准确把握地理国情监测的重点和难点,创新思维,勇于探索,破解难题,为全面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8.
剖析了地理国情和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明确了测绘地理信息与地理国情监测的关系,分析了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优势和劣势,对今后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是国情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然地理国情、人文地理国情、经济地理国情的普查和监测等内容。总结中国第一次中国地理国情普查和重点专题国情监测的成果,提出了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新需求,并重点探讨了地理国情的内容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表达创新。建议在国情内容中增加地面沉降和形变、地表透水性、人文和社会经济信息;在技术创新方面,提出自然地理国情监测要充分利用基础测绘成果,通过行业共享和转换获得人文地理和社会经济地理国情,通过众源数据验证各类地理国情的现势性,基于对地观测传感网开展地理国情更新。在地理国情的成果表达方面,提出地理国情的分类需要上升到本体、矢量和栅格数据模型可用于一体化表达国情数据、地理国情普查的统计成果和监测模型要面向用户需求发布通用指数。对地理国情的服务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地理国情监测已经成为测绘与地理信息发展的重要工作,必将对测绘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介绍了地理国情监测的基本概念;从全面普查、动态监测、统计分析、定期发布4个方面论述了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任务;并从城镇化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4个方面阐述了地理市情监测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地理市情监测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地理国情普查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首要任务,其成果作为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可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空间依据。本文在简要介绍地理国情普查背景和成果内容的基础上,阐述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宏观决策、减灾防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应用构想。  相似文献   

12.
安艳辉  王勇 《测绘科学》2015,(11):115-118
针对现有经济地理国情监测时效性较差、方法较为单薄等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利用卫星参考站用户频数与当地GD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的思路:利用2012年至2013年上半年的江苏省CORS服务数据,结合2012年人均GDP,综合分析得出两者相关性高达0.94,并结合地统计学处理方法做格网化处理,分析江苏省当年经济建设的现状和热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获取江苏省经济热点分布的相关信息,相关性参数可以作为江苏省经济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一个敏感相关量观测值,供系统分析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把基本农田纳入地理国情监测内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农田是“吃饭田”、“保命田”,保护基本农田关乎国计民生、社会稳定,把基本农田纳入地理国情监测内容符合国情需要,也能起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的实效性与时效性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把基本农田纳入地理国情监测内容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对监测的内容与方法提出了想法.  相似文献   

14.
地理国情主要包括表示地球表面自然形态所包含的要素,如地貌、水系、植被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与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改造自然界所形成的要素,如居民地、道路网、经济文化和行政标志等社会经济要素。地理国情监测、统计分析和发布是维护国家尊严、让国民了解我国国情的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开展我省地理国情监测,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我单位从2009年开始进行了地理国情监测的实践研究,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完成了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地理国情监测实践研究,初步达到了地理国情监测的目的,探讨地理国情监测的开展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表覆盖分类成果是地理国情监测重要的成果之一,其成果的生产与检查占据了国情监测工作的绝大部分工作量。本文通过对国情监测中地表覆盖分类成果质量检查中几个典型问题地分析,总结和讨论了造成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理国情监测是目前业界关注热点问题之一。3S技术综合集成应用在地理国情监测中有着重要的基础和技术支撑作用。本文探讨了地理国情监测主要任务和3S技术应用地理国情监测框架,并针对重庆地区的特点提出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通过资料收集、数据生产获取了2005-2015 10年间四期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以此为研究对象,从监测要素流向,城市空间扩展,交通、水域、林草地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再以其他资料进行验证,并对监测成果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数字表面模型DSM由于其对地表空间形态的真实反映,成为土地利用变化检测中的重要数据资源。本文系统分析了DSM数据的特点,建立了一个基于Oracle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实现了海量DSM数据的有效管理以及信息的更新;另外,本文还设计了通过DSM进行差异检测的算法,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城市建设中发生的变化,是适用于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