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资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成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实际资料将资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划分为四种主要岩石类型及三种主要沉积相。依据最新的白云岩成因理论,结合先进的室内测试手段,对这几类白云岩进行成因分析,证明资阳地区灯影组白云岩具原生和重结晶两种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2.
四川资阳地区灯影组储层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成资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的岩性主要为具或不具残余颗粒结构的粉-细晶白云岩和白云质岩溶角砾岩,储集空间以次生成因的晶间溶孔、溶洞、角砾间洞和葡萄花边洞为主。现今储层是在长达近六亿年的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经过5个演化阶段后的最终产物,其中沉积相控制着晶粒白云岩储层的展布趋势,所属微相是后期成岩作用的基础;后期埋藏重结晶作用、岩溶作用和构造作用决定着储层内储集空间的具体分布形式。  相似文献   

3.
四川资阳及邻区灯影组古岩溶特征与储集空间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通过对资阳地区灯影组钻井岩心的宏观、微观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发现,灯影组曾受到多期不同程度岩溶作用的改造,形成了一系列特征的岩溶标志。根据岩溶期次及与储集空间发育的关系等进一步将岩溶划分为同生-准同生期、表生期、中-深埋藏期、褶皱期四种岩溶类型。现今灯影组天然气的储集空间主要受到岩溶作用的控制,是多期岩溶作用长期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依据岩心、常规薄片及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压汞等资料的研究,四川盆地中部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滩相储层为发育良好的中低孔、低渗的孔隙型储层及裂缝—孔隙型储层。储集岩主要为砂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与具残余颗粒结构的粉—细晶白云岩,储集空间主要包括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溶孔、铸模孔、残余粒间孔、裂缝及溶洞,孔喉配置关系好。储层形成机制研究表明,滩核和滩翼微相有利于储层发育,滩相储层在沉积早期具有典型的宏观非均质性,这为储层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同生岩溶作用控制了早期储层的孔隙演化,表生岩溶作用决定了储层分布的基本特征,埋藏岩溶作用有利于先期孔渗层的优化改造。提出滩相储层的演化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其中沉积—同生成岩阶段是早期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时期,表生岩溶改造阶段是滩相储层大规模增孔时期,埋藏成岩阶段为滩相储层孔隙调整和稳定时期。  相似文献   

5.
关于滩相沉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滩或滩相是碳酸盐沉积中的重要类型,常见的有生物碎屑滩和鲕粒滩。滩一般包容了坝、脊、洲、丘等沉积体。在认识滩时应力求识别出它的具体产出环境(如沿岸沙坝、潮汐三角洲等)和产出状态(形态、大小、展布等)。从列举的现代和古代鲕粒沉积的典型实例中可以看出它们的复杂性,如鲕粒滩不仅发育在台地边缘,也发育于海岸地带,鲕 粒沉积不仅产出于沙坝,也产于潮汐三角洲、沙脊、沙席、潮坪、舄湖等。  相似文献   

6.
李旭兵  刘安  危凯  赵灿 《地质通报》2012,31(11):1872-1877
在对雪峰山西侧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海相地层剖面测量、路线调查及钻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灯影组储集岩物性分析数据,阐述了震旦系灯影组的储集岩岩石类型、储集空间、储集性能、储集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认为震旦系灯影组碳酸盐岩储集岩类型主要为鲕粒滩型与白云岩型2类。储集空间类型为溶蚀孔隙、晶间孔隙和裂缝,孔隙连通性较好。灯影组储集层主要分布于慈利-保靖断裂以北的潮坪相区和台缘相区;湖北秭归一带灯影组一段的高能浅滩相鲕粒、砂砾屑白云岩物性最好,孔隙度最大值为11.00%,平均值为8.26%,渗透率最大值为7.72×10-3μm2,平均值为3.66×10-3μm2,属于Ⅱ型储集层。灯影组白云岩储层在中扬子地区多深埋地腹,盖层及保存条件相对较好,是一套分布广泛的储集岩。深入研究震旦系储层对南方海相油气勘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根据沉积岩相及相组合特征,在鄂北南化地区出露的灯影组碳酸岩中自下而上划分出三种主要的沉积相带;蒸台地、局限台地潮坪和开阔台地泻湖,这一环境演化特征指示相应时期的海平面具有缓慢的上升趋势。层序地层学方面的研究表明,本区灯影组内部可以划分出两个层序,它们代表了晚震旦纪晚期本区海平面在总体缓慢上升的北景上,还发生过次一级的波动。这些次级旋回的延续时间(约几千万年)和相应的海平面上升速率(约几十mm/  相似文献   

9.
四川南江地区灯影组白云岩优质储层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东  王国芝 《现代地质》2011,25(4):660-667
南江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优质储层主要为潮坪或粒屑滩环境成因的藻白云岩、粒屑白云岩和重结晶成因的粉-细晶白云岩,现存储集空间都是与溶解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相关的晶间(溶)孔、粒间溶孔、特大溶孔、缝合线溶孔和残余岩溶孔洞等。通过对原生和后生控制因素研究表明,灯影组优质储层是经过5个演化阶段后的最终产物,主控因素为表生期大气淡水岩溶作用及深埋期埋藏溶蚀作用。原始的沉积微相和岩石类型控制着岩溶作用的强度,埋藏溶蚀作用主要是对岩溶孔洞进行溶蚀扩大或充填破坏。  相似文献   

10.
曹建文  梁彬  张庆玉  淡永 《地质通报》2012,31(11):1902-1909
黔中隆起及周缘地区的上震旦统灯影组经历了震旦纪末的桐湾运动,发生了古风化壳岩溶作用,形成了一系列的岩溶储集空间。通过样品物性测试、薄片分析、野外观测等手段,从岩性、沉积相、白云岩化、构造等内外控制因素对岩溶储集空间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虽然灯影组属于低孔低渗储层,但较强的水动力环境形成的藻(屑)白云岩仍具有较高的孔隙度。白云岩化作用使储层的孔隙度增大,增加了岩石的可溶性;沉积间断使岩石经历了大气淡水的风化淋滤,形成了以裂缝及孔洞为主的储集空间。灯影组古岩溶储层在研究区内具有良好的发育条件,将为中国南方寻找深部油气资源提供极为重要的场所。  相似文献   

11.
资阳地区震旦系古岩溶作用及其特征讨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向芳  陈洪德  张锦泉 《沉积学报》2001,19(3):421-424
在资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的白云岩地层中发现了四川盆地又一含气区块,通过对地层资料、露头特征及构造史的分析研究,证实该储层为古岩溶作用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对古岩溶的分带性、旋回性及岩溶地貌特征进行了讨论,从而为储层特征研究及勘探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早学  张焱林  陈铁龙  周向辉 《地质通报》2012,31(11):1878-1885
中扬子地区震旦系广泛发育碳酸盐岩,是靠下部的海相组合中最有希望取得突破的油气勘探目的层系之一。通过走廊大剖面油气地质调查及野外露头地层剖面的测制,结合前人成果,对壶瓶山-走马地区灯影组地层及沉积相重新进行了研究,根据地表露头系统的岩石及铸体薄片和储层物性样品等的鉴定测试分析认为,该区灯影组主体为碳酸盐岩,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个岩性段。灯影组底部与下伏陡山沱组整合接触,顶部与上覆牛蹄塘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累计地层厚度242~339m,属局限台地潮坪-开阔台地-台缘斜坡沉积环境。其中,储层厚度为210.4m,占地层总厚度的72.7%;储集岩类主要为颗粒白云岩、泥晶白云岩、砂屑白云岩及鲕粒灰岩等。储集空间有晶间孔、粒间溶孔及裂缝等;孔隙度一般值为0.69%~2.66%,最大值为3.52%,平均值为1.52%;渗透率最大值为6.2812×10-3μm2,平均值为0.3000×10-3μm2,属低孔低渗-特低孔低渗储层;主要孔喉类型为小喉道和微喉道。总体而言,灯影组储集性能较差,储层属Ⅲ类储层,但该组构造裂缝较发育,可改善储集性能,故该组储层有可能成为较好的储集层。若其上具良好的盖层和圈闭,可望发现一定规模的工业性天然气藏。  相似文献   

13.
王爱  钟大康  党录瑞  彭平  毛亚昆  任影  杨强 《现代地质》2015,29(6):1398-1408
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 方法,通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手段,分析川东地区震旦系灯影组钻井、岩心和露头剖面样品的镜下岩石学特征,研究川东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储层的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灯影组白云 岩储层主要发育在灯二段和灯四段,主要储集岩类型为微生物白云岩、颗粒白云岩和距两期风化壳0~200 m范围内的角砾白云岩和溶孔白云岩;储集空间以次生的孔、缝、洞为主,主要为粒间溶孔、粒内 溶孔、次生晶间孔、构造裂缝、溶洞等。沉积环境是影响灯二段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其有利储集相带主要是位于水动力能量较强的或有利于造礁生物繁殖的高能颗粒滩和微生物云坪沉积环境;溶蚀作 用,特别是古岩溶作用是灯四段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早期的桐湾运动形成了灯影组的大规模孔洞,而其后的构造运动则建立了研究区内特别复杂的孔隙-洞穴-裂缝系统。  相似文献   

14.
磨溪地区震旦系地层埋藏深,油气资源丰富,是川中地区油气增产的关键,为进一步深化对灯四段储层的地质认识,本文以岩心及薄片观察资料为基础,结合测井及生产资料,分析磨溪地区灯四段储层地质发育特征及其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磨溪地区灯四段储集岩主要为凝块云岩、藻叠层云岩、藻纹层云岩和砂屑云岩,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晶间溶孔为主,少量裂缝,储层类型为裂缝-溶洞型,裂缝及溶孔对储层渗透率起决定性作用。灯四段储层的形成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三者控制,沉积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基础,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控制这储层的分布和储层物性的好坏。岩溶作用及储层物性与岩性分布对气藏的形成分布具有控制作用,丘滩相发育的凝块云岩和藻叠层云岩以及被岩溶作用强改造的高孔渗透段是气藏分布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灯影组是中国最为古老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地层,也是年代最老的含气储集层之一,灯影组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过多期次的岩溶作用改造,而表生岩溶作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本文以野外露头以及钻井岩心样品的宏观、微观特征为基础,以不同结构组分进行微区取样的多参数实验分析方法为辅助手段,对灯影组白云岩表生岩溶作用进行了研究。灯影组表生岩溶作用主要发育在三个层位,即灯四段顶部,灯二段顶部以及灯二段中、下部。其中桐湾Ⅰ幕和桐湾Ⅱ幕构造运动是造成灯二段顶部以及灯四段顶部表生岩溶作用的主控因素,而灯二段早、中期的表生岩溶作用主要受气候等原因引起的大规模海平面升降所控制。  相似文献   

16.
Hydrothermal mineral assemblages and related hydrothermally enhanced fracturing are common in the Precambrian Dengying Formation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Petrographic and geochemical analyses of core samples show that the hydrothermal dolomite reservoirs of Dengying Formation consist of four main types of pores in the reservoir facies. These include: 1) hydrothermal dissolution vug(or pore), 2) intercrystalline pore, 3) residual inter-breccia vug(or pore), and 4) enlarged dissolved-fracture. There are three different fabrics dolomite in hydrothermal dolomite reservoirs, namely, saddle dolomite, fine-medium dolomite and micritic dolomite. Micritic dolomite is the original lithology of host rock. Saddle dolomite with curved or irregular crystal faces was directly crystallized from hydrothermal fluids(average temperature 192°C). Fine-medium dolomites are the products of recrystallization of micritic dolomite, resulting in abnormal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light depletion of δ18O, significant enrichment of Mn-Fe and 87Sr/86Sr, and positive Eu anomaly. A model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hydrothermal dolomite reservoir facies is proposed here, which incorporates three fundamental geological controls: 1) extensional tectonics and tectono-hydrothermal events(i.e., the Xingkai Taphrogenesis of Late Sinian-Early Cambrian, and Emei Taphrogenesis of Late Permian), 2) hydrothermal fluid storage in clastic rocks with large thickness(e.g., Nanhua System of Chengjiang Formation and part of Doushantuo Formation), and 3) confining bed for hydrothermal fluids(such as, the shale in Qiongzhusi Formation). The supply of hydrothermal fluid is critical. Large basement-rooted faults and associated grid-like fracture system may function as the channels for upward migration of hydrothermal fluid flow.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above-mentioned faults(including the conversion fault), especially transtensional sags above negative flower structures on wrench faults can serve as a key target for future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17.
威远气田震旦系灯影组古岩溶与成藏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威远震旦系灯影组为一套浅海相潮坪环境下沉积的藻白云岩沉积,其发育的古岩溶特征具有纵向上的多期性和横向上的不均性。根据古岩溶的特征,笔者将其划分为成层间岩溶,风化壳岩溶和缝洞系岩溶三种类型,并对其不同的判别标志进行了详细研究和论述。层间岩溶为碳酸盐岩地层在沉积期或成岩早期因抬升暴露地表,受到大气淡水渗入淋滤所发生的岩溶作用;风化壳岩溶系指碳酸盐岩地层长时间受到大气淡水的淋滤作用,由于淡水的渗入和循环,使地表被改造为岩溶型地貌,并伴随着风化壳形成而发育的岩溶;缝洞系岩溶是指碳酸盐岩地层进入埋藏期后,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在地层中不断排出压释水作用下,碳酸盐岩中发生的岩溶。威远构造的灯影组的震四1顶的层间岩溶和震四2顶的风化壳岩溶,成为威远气田气藏的主要储集层。尤其是震四2顶风化壳岩溶发育时,形成一个古潜丘,孔洞发育的潜丘属于古圈闭类型,有利于油气的早期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弄清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优质储层的形成条件,为该区油气的后期勘探和开发布署提供理论支持。以岩心观察、铸体薄片观察、地球化学测试资料、钻井资料和测井资料等生产测试资料为基础,对优质储层的形成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储集空间是由次生的孔、洞和缝组成,其中,沿藻纹层分布的溶孔、溶洞和溶缝是优质储层。研究表明优质储层是在沉积、成岩和构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藻坪微相是基础,桐湾构造运动提供了必要的有利条件,表生岩溶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