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推导了GPS无线电掩星振幅观测反演地球大气技术中Abel积分变换中的天顶补偿项 ,定性地说明了天顶补偿项对计算过程和反演剖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深空探测器和射电源的信号通过地球大气和电离层时相位发生抖动,对地面观测系统如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的测量精度产生极大影响.基于日本SELENE工程的两颗小卫星Rstar和Vstar 4测站长达1 yr的同波束VLBI观测数据,考虑视线方向不同仰角的影响并利用投影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首次得到天顶方向的双差分电离层电子总量抖动统计数据.利用结构函数分析研究了6条基线的双差分电离层电子总量抖动的统计特性,并反演得到4个测站的统计特性.首次解算出天顶方向双差分电离层电子总量抖动的均方根与角距离的关系模型.6条基线天顶方向的双差分电离层电子总量抖动的均方根σ(单位为TECU)和角距离θ(单位为?)的关系模型为:σ=0.50928θ+0.39534,由基线反演出4个测站天顶方向的关系模型为:σ=0.36595θ+0.27974.  相似文献   

3.
低年组和高年组1.大气折射.天顶距(Z)的定义是从天体到观测者的天顶的角距离(在天顶时 Z=0°,在地平时 Z=90°)。大气折射效应会使天顶距的测量值(Zm)与实际的天顶距(Zt)相比有所减小,减小的值为 R(以角秒为单位)。下表可以用于海平面处温度为10℃时的观测。对于小于某个值 ZF 的天顶距Zm,一个近  相似文献   

4.
在光电等高仪和Danjon等高仪观测中,都要把多次记录时刻的平均值所对应的天顶距归算到过等高圈的天顶距,这是极为重要的一项系统改正。本文用一个公式表示等高观测中的这一项系统改正。众所周知,恒星的天顶距随时间的变化是不均匀的。换言之,天顶距的加速度不为零,因此,记录的平均时刻所对应的天顶距并不等于各记录时刻的天顶距的平均值。这二个值之间有一个差数,它随着方位的不同而不同,在等高观测的归算中必须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我国研制的照相天顶筒的各部分,并讨论了照相天顶筒在真空状态下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不同的方面讨论了照相天顶筒在未来工作中的作用,因而认为,照相天顶筒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内将一直是有用的,在我国应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7.
低年组 1、天顶观测。 解答:恒星在天球上的运动速度与该恒星赤纬的余弦成正比。当恒星位于天顶时,其赤纬和观测地点的地理纬度相等。可得:  相似文献   

8.
1957年9月北京天文馆建成时,老馆大厅的天顶绘有我国著名美术大师吴作人、艾中信先生创作的大型天顶壁画《中国古代天文神话》。后来由于历史原因,壁画被毁,没能成为文物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对流层天顶延迟(Zenith Tropospheric Delay, ZTD)估计精度,基于传统对流层天顶延迟建模思路,提出Saastamoinen, Askne和GPT3多模型融合的对流层天顶延迟估计方法。分别采用Saastamoinen和Askne模型估计干延迟和湿延迟,并引入GPT3模型提供温度、气压、水汽压、大气加权平均温度和水汽垂直递减率等气象参数。利用全球大地测量观测系统(Global Geodetic Observing System, GGOS)Atmosphere和国际GNSS服务机构(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 IGS)提供的亚洲区域2016~2018年66个IGS站的对流层天顶延迟数据对本文方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以GGOS Atmospheres数据为参考时,Sas+Ask+GPT3模型精度(均方根为4.53 cm)较同等条件下的Sas+Ask+UNB3m和Sas+GPT3模型分别提高约29%和19%,以IGS对流层天顶延迟数据为参考时,Sas+Ask+GPT3模型精度(均方根为4.35 cm)较另两种模型分别提高约25%和14...  相似文献   

10.
王志强  吴斌  周旭华  李军 《天文学报》2003,44(3):318-323
GPS气象学是GPS应用的一个新领域,天顶延迟的精确测定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由于GPS测站的垂直位移与天顶延迟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所以海潮对精密测定天顶延迟的影响不可忽略.本文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2001年第010天到040天的GPS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显示这种影响大约在几毫米.以位于近海的上海测站和位于内陆的武汉测站为例,最大影响可达±7 mm和±1 mm.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利用Monte—Carlo方法对湍流相位屏模拟进行验证和分析。给出加入次谐低频补偿相位屏与直接谱反演相位屏的对比结果,并分析了在考虑内外尺度时次谐低频补偿方法的有效性。此外,给出了基于天文观测的多相位屏的湍流分层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天文成像进行数值仿真,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三轴无盲区望远镜机架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地平式、赤道式、双水平式机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三轴机架方案,在相对保持机架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可克服天顶盲区的问题.文中重点讨论了该机架的结构设计、跟踪模式以及卫星飞出天顶区后方位轴和高度轴的速度问题,推导了坐标转换和速度,加速度公式,并对实际卫星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这种三轴机架方案能够有效克服地平式机架的天顶盲区问题.  相似文献   

13.
视频CCD观测与低纬子午环原来设计的光子计数狭缝测微器观测有不同之处。在观测数据的归算过程中,应加以考虑的星径曲率改正包括三种改正量;卯酉方向记录时刻的星径曲率改正;卯酉方向天顶距的星径曲率改正以及子午方向天顶距的星径曲率改正。  相似文献   

14.
低纬子午环用CCD测微器观测时的星径曲率改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推导了纬子午环彩和CCD测微器观测时所得测定值的各种星径曲率改正公式。针对云南天文台具体的地理位置,在不同观测天顶距情况下,给出了CCD视场中不同位置的天体通过参考平面(子午平面或卯酉平面)时,星过记录时刻和天顶距测定值的星径曲率改正模拟运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给出了一种研究星像抖动随天顶距变化的观测和归算方法——分组观测与分组二元线性回归方法。这种方法既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星像抖动随时间的变化,又认为由于大气层结分布几何状况的相对稳定,它所造成的抖动随天顶距变化规律亦是相对稳定的。所以这种方法比以往人们所常用的方法要合理些,从而将对于星像抖动量归一化到天顶以及大气湍流结构之研究等工作有所帮助。最后,用这种方法我们分析了滇西宾川选址过程中所得到的拖影资料。  相似文献   

16.
星像抖动随不同天顶距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一种研究星像抖动随天顶距变化的观测和归算方法——分组观测与分组二元线性迴归方法。这种方法既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星像抖动随时间的变化,又认为由于大气层结分布几何状况的相对稳定,它所造成的抖动随天顶距变化的规律亦是相对稳定的。由于这种方法比以往人们所常用的方法要合理些,因而将对于星像抖动量归一化到天顶以及大气湍流结构之研究等工作有所帮助。最后,我们用这种方法分析了滇西宾川选址所得到的星像拖影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低纬子午环绝对测定方法的要求,即在子午方向同时测定天体中天时刻和天顶距;在卯酉方向记录恒星通过卯酉圈的时刻。本文从视栅倾斜的影响出发,讨论了低纬子午环可采用的测微器的视栅形式——垂直狭缝和斜狭缝组合视栅,并对在卯酉方向测定视天顶距的方法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地面GPS观测探测大气可降水汽量的方法和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利用地面GPS观测探测大气可降水汽量(PWV)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在气象学和天文定位上的应用.地面GPS测量的PWV估计的主要误差源来自天顶湿延迟的估计.为了提高天顶湿延迟的估计精度,根据大气湿分量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天顶湿延迟的估算可采用确定性参数估计和随机模型估计.采用这些方法能有效地提高GPS精密定位中高程测量的精度,且其估算的PWV的精度可达1-2mm,足以满足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的需要.简述了大气分布的非球对称性对PWV估计的影响并评述了利用地面GPS测量探测PWV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对于配置光子计数探测器的低纬子午环,在其观测数据的归算过程中应该加以考虑的星径曲率改正包括三种改正量:卯酉方向记录时刻的星径曲率改正;卯酉方向天顶距的星径曲率改正;子午方向天顶距的星径曲率改正。结合测微器的新视栅形式,本文给出了一种旨在解决星径曲率改正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杨戟  曹逸庭 《天文学报》1998,39(3):333-336
用研制的全自动辐射计在97.8GHz上测量南京市内大气的不透明度以及这种不透明度随时间的变化.辐射计记录大气在不同天顶高度的辐射温度,由此测出天顶方向的大气不透明度。在56小时的测量时间内,取得了1400多组数据,拟合得到了在观测时段内天顶方向的大气不透明度在0.2至0.7之间,典型值为0.4,表明测试地点的大气条件允许进行3mm波段的射电天文观测.由于在工作频段内大气不透明度的主要来源是对流层水汽的吸收,测量的不透明度可用来直接反映大气内水汽的含量,并实时校准大气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