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焕庭 《热带地理》2005,25(3):289-292,F0003
自秦朝至宋朝(221BC~1279AD),古广东经济与文化发展深受中原与海外的影响,利用本地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业和文化事业,在中国占有重要的地位。粤中广州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在广东乃至岭南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促进广东乃至岭南其他各地区的发展,而粤北自宋至隋经济文化处于广东领先地位说和唐宋时期除粤北外岭南大部分地区还比较荒凉落后之说都不能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2.
香港历史地理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徒尚纪 《热带地理》1997,17(2):203-211
本文在复原香港古代文明和地方建置基础上,阐明香港自古以来即为中国领土,鸦片战争以后被英国实行殖民统治的空间扩张过程、市镇发展、经济崛起、特殊政治舞台和特殊文化风格等历史地理变迁;指出香港成为世界性经济大都会,主要因素在于香港区位、华人资本、人力、技术流入、机遇,以及中国人民刻苦经营和辛勤劳动结果,而不是英国殖民主义胜利。  相似文献   

3.
王骥 《地理教学》2005,(10):1-4,11
文化中心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和其它事物一样有其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而其规律的形成、变化、发展有其相关因素的影响。相关因素的变化,文化中心也会随着发生变化。文化中心与社会经济、社会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来说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繁荣,在一定地域内,文化中心形成在经济地域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影响经济发展和繁荣的条件一般是生产力和自然环境。即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地区和优越的地理环境,在相应的生产力条件下,就能形成地域的经济中心。但是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环境的变化,就会使得原先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出现变化。如:原先是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由于气候的变化而变得干旱,甚至是出现沙漠,那么该地区的经济条件的优越性也不复存在了,经济中心就会发生迁移。  相似文献   

4.
5.
陈桥驿  王守春 《地理学报》1994,49(4):383-385
评《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陈桥驿,王守春(杭州大学地理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区域地理研究的重要性为国内外许多地理学家一再强调。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开展区域研究,应当是历史地理学发展的一个方向。《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邹逸麟...  相似文献   

6.
梅州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梁锦梅 《地理科学》2001,21(4):381-383
通过分析梅州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提出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及由此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造成梅州经济发展的缓慢的主要因素,加强植树造林来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保障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复杂度是近年来演化经济地理学的重要议题之一,其关注产业结构转型和内生增长路径,有助于理解区域经济结构转型过程,对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等理论深化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介绍了经济复杂度的理论背景,梳理了演化经济地理视角下经济复杂度的内涵、概念及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回顾了经济复杂度的主流测度方法,并基于产业多样化与产品空间理论探究了经济复杂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而回顾了经济复杂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区域收入差异和创新等方面的实证研究进展,发现绝大多数文献证明了经济复杂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区域可以从提升产品空间密度的思路出发,通过提升产业生产和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复杂度提升。中国经济复杂度高于相同收入水平的其他国家,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特殊性,这为经济复杂度理论研究提供了案例,且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区域经济地理研究发展历程评述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区域经济地理研究历史悠久,是传统地理学初期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该文旨在描述我国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的发展历程,认识我国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的优良传统,从而探讨其继承和发展问题.我国的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经历了起源、描述与分析、区域研究体系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区域经济地理学建立与应用4个阶段,前2个阶段逐步深入形成了中华文化范畴内的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特色,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研究基础,后2个阶段继承传统与引进学习并重,在解决区域经济地理问题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评述区域经济地理研究所经历的独特过程,分析其在当今我国经济地理研究中发挥的作用,探讨继承与发展等对现实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三次地理要素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刘清春  王铮 《地理研究》2009,28(2):430-440
关于地理要素对经济差异的影响,国际上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为了探讨地理要素对中国经济差异的影响程度,在Krugman的关于城市聚集的两大自然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影响经济差异的三大地理要素,分别为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交通和区位要素以及人力资本和研发水平要素,并通过建模,从全国和三大地带的尺度上细致地分析了各地理要素对经济分异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了验证和充实,这为揭示地理环境作用提供了主要依据,扩展了国际上Sachs等人关于地理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认识。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在各地理要素中,影响经济差异最大的为交通便利性指数,影响程度为0.374,因此交通基础建设投资应继续加大。  相似文献   

10.
沈小平 《地理学报》2000,55(3):365-374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教育与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在当今经济与环境的全球化过程中,对区域地理课程的需求有了明显上升。区域地理教育的重要性也引起了方面的重视。美国大学区域地理教育的发展与变迁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地理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二是某个区域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以及与美国的关系。在过去30年中,随着近年来亚洲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它在国际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以及亚洲与美国贸易额的的迅速增长,亚洲地理课在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分阶段地研究了广东东部行政区域及其中心的演变过程,认为演变的总趋势是行政系统与自然系统、交通系统、经济系统的耦合。据此,文中提出了历史结论对惠州规划、发展的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裴太昌 《热带地理》1994,14(1):51-55
本文根据稀土微肥在各类农作物大面积喷施所取得高产优质效益的试验资料,分析了粤北丰富的花岗岩风化壳型稀土矿床易被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认为粤北稀土微肥资源具有开发前景,特别是在土地生产潜力低下的石灰岩农业类型地区推广应用,具有使山区脱盆贫致富的现实意义,笔者建议组织有关部门,开创稀土微肥化学工业,为大农业的丰收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历史时期广东省旱涝变化及其层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历史时期广东的旱涝灾害史料建立了该地区1480~1939年间旱涝指数序列,并采用小波分析、功率谱分析对该序列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从历史时期来看,广东的旱涝变化主要存在准7年、15年、23年左右的准周期,不同的历史时期主要影响周期不尽相同。旱涝指数的多尺度分析表明,广东在本世纪整体上将处于偏涝期,但自2000(±5)年已开始进入偏旱期,2010(±5)年左右达到最旱,这种偏旱状况将一致持续到2040(±5)左右,期间也会有较小强度的偏涝期出现。预计2040(±5)年之后广东将有较大强度的偏涝期出现,而且在未来几十甚至百年内的旱涝变化幅度有增大的趋势。由于高层次上的偏旱(涝)期常常包含有若干个低层次上的偏旱和偏涝期,因此在对未来气候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时,离开具体的时间尺度谈气候变化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粤北地区夷平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张珂  黄玉昆 《热带地理》1995,15(4):295-305
本文首先简要讨论了夷平面和多层地形的几个成因模式,然后提出了夷平面的模糊数学识别方法和野外鉴别标志,在此基础上,鉴别出了粤北地区铁四级夷平面,即:英德面(高程300 ̄360m)、仁化面(高程400 ̄470m)、阳山面(高程600 ̄780m)和粤北面(高程1010 ̄1350m),其形成时代分别大致为Q、N1^3-N2、E3^2-E1^2和K2-E3初,其中以粤北面形成的周期最长,代表了华南地区的广泛  相似文献   

15.
陈新光  植石群 《热带地理》1996,16(3):220-225
本文利用粤北石灰岩地区气象站和水文有关的降水资料、经纬度资料和海拔高度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该区域1、4、7、10月和年降水量的推算模式。经统计检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五年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几乎在各个分支都取得了坚实的进步。《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图集的完成显示了历史地图编绘的成就。政区地理研究和地名考释论著丰富,但对其意义的认识尚显不足。人文地理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必将成为最有希望、最繁荣的分支。自然地理研究较集中在气候、地貌、水文方面,深入挖掘文献资料与新手段的运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对整个广东省的经济有极大的影响。目前,其整体水平高于国内其他省份的沿海经济带,但是其内部区域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单要素方面。采用聚类分析法划分了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的结构层次,并分析不同层次的特点。进而揭示了广东省沿海经济带巨大的区域差异给整个区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最后,在分析区域差异及其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广东沿海经济带协调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8.
广东沿海经济高速发展区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琰茂  柯雄侃 《地理科学》1998,18(2):122-128
粤中沿海经济高速发展的典型区域-深圳市人地中系统持续性从1980 ̄1990年逐渐增加,但1991年开始下降;东莞市人地系统可持续性从1980年以后逐渐增强。目前深圳市和东莞市人地系统均处于弱可持续性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