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書報述評     
一地質地文及構造地質學之基本觀念及其與中国地層學之關係 葛利普著中國地質學會誌第十六卷(丁氏紀念卷)第127—175頁,民國二十六年。又北京大學地質系研究錄第十三號。Fundmental concepts in Geology and their Bearing on Chinese stratigraphy, by A.W.Grabau, Bull.  相似文献   

2.
復刊词     
《地质论评》1957,17(1):1-1
中國地質學會於1922年發刊了外文季刊“中國地質學會會誌”,1936年刊行了中文雙月刊“地質論評”。這兩種刊物在國際和國內地質學界起了很大的宣傳推動作用。直到1952年,由於集中出版,中國地質學會改出一種中  相似文献   

3.
書報述评     
一地質地文及構造地質學名詞(一)外動力地質,地形,天文地質等學名詞。國立編譯館編訂: 國立編譯館所譯之地质學名詞共分七部;此乃爲其中之一,全書共二百四十九頁。其編譯凡例有七,颇為詳盡,參閱原  相似文献   

4.
地質界消息     
《地质论评》1938,3(5):547-554
第十八届國際地質學会消息第十八屆國际地質學會自經上次理事會議决在英京伦敦舉行后,倫敦地质學會即着手筹備一切,并聯合其他科学机关团  相似文献   

5.
黃汲清 《地质论评》1937,2(6):533-558
(一)導言 國際地質學大會(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是世界各國地質學機關及地貿學者所组織的以促進地質學及其相關科學的進步爲目的的一個國際學術機關。自一八七八年開成立大會以来已開了十七次大會。照大會章程每三年開會一次,  相似文献   

6.
SECRETARY   《地质学报》1929,8(1):1-10
第一條 本會定名為中國地質學會 第二條 本會以促成地質學及其關係科學之進步為宗旨第三條 本會會員分為下列五種  相似文献   

7.
斯行健 《地质论评》1939,4(1):43-58
本文所說的是要從地質學上來敍述『各地質時代植物之演進及其當時之環境』。從地球成功以後一直到現在,地質學家把它分爲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靈生代  相似文献   

8.
林文英 《地质论评》1938,3(5):469-496
緒言公路地質學研究之範圍,以地形土壤及材料三者為主。其定義與內容,在拙作「公路地質學之初步研究」(載「中國建設」  相似文献   

9.
在我國地質科學面前,擺着巨大和重要的任務。为了進一步發展國民經濟,便必須增加礦產的開採量。成千上萬的蘇聯地質工作者正在勘探着地下的蕴藏,为了要把地下的財富用來为人民服務。在這些地質工作者之中,便有不少国立莫斯科大學地質系的畢業生。搬到列寧山的新校舍來,對於我系無異於再次的誕生。假如说我们從前是在非常狹窄擁擠的情况下工作的話,那末在這個科学之宮中,我系便到了擴展本身活動的一切可能性了。现代地質學一方面與矿產的研究和勘探聯系着,另一方面又与工程建築上的問题聯系着。這一點已在我系新的教學計劃中反映出來了。现時我們對未來專家的培養,是從下列四方面來進行的:地質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  相似文献   

10.
一小史1876年在美國費城(Philadelphia)舉行百年紀念展覽會,會中陳列歐美各國的地質圖多件,頗得地質學者的贊賞。他們想:如能召集各國地質學者聚於一堂,共話地球往事,是何等有趣而  相似文献   

11.
黄懿 《地质论评》1940,5(5):441-448
林格崙(Waldemar Lindgren)爲鑛床學(Mineral Deposits)一書之作者,此書於我國各大學中之習地質或鑛冶者,莫不熟讀,而奉為圭臬者也。林氏之名,早已稔悉於世界地質界及鑛冶界。1933年秋華盛頓第十六屆國際地質學會,先生任大會主席  相似文献   

12.
《地质学报》1930,9(4):329-330
一本會爲紀念趙亞曾先生於民國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考察西南地質在雲南殉難並爲鼓勵中國地質學者從事專門研究以貢獻於地質學及古生物學之進步起見募集基金以二萬元爲額無論是否滿額每年以所得利息爲補助金名爲紀念趙亞曾先生補助金  相似文献   

13.
編後     
謝家榮 《地质论评》1936,1(3):381-384
丁師在君先生是地質學的大師,中國地質的創造者,他在事業上學術上的功績和貢獻,已由章師演羣及李學清黄汲清諸先生在本刋裏說得狠清楚,毋須編者在這裏賛辭了。以這樣一個大師,竟溘然長逝,不克見到他所手創事業之發揚光大,這是如何遗憾!而在整個地質學術上說,又是如何重大的損失!  相似文献   

14.
書報述評     
一地質地文構造甯鎭山脈地質 書爲李毓堯李捷朱森合著 國立中央研究院地質學研究所印行附甯鎭山脈地質圖一册共十輻本著第一篇曰系統地質,實即本境地質之重要結論也。第二篇曰區域地質,内分三章:第一章爲甯鎭弧形山脈西段地質,調  相似文献   

15.
張咸恭  吳淑华 《地质论评》1957,17(3):380-380
根據中國地質學會本年二月第二次代表大會的决議,經常務理事會討論,成立了學術委員會,負責組織並推動地質學術活動的工作。學術委員會由王鸿禎、程裕洪、孫雲鑄、宋叔和、金耀華、李春昱、岳希新、張文佑、任績、谷德振、翁文波、邊兆祥、關士聰、彭淇瑞等十四人組成。最近學術委員會進行了座談,初步討論了學術活動的計劃,並將學術委員劃分為四個小  相似文献   

16.
尹贊勳 《地质论评》1957,17(2):253-253
蘇聯地質學最偉大的旗幟奥勃魯契夫院士調查研究蘇聯、特別是西伯利亞的地質,留下了莫可比擬的豐功偉績。他曾好幾次來到中國,對中國地質學也有獨特的貢獻。他於1956年6月19日逝世,到現在已經一年了。不但蘇維埃社會主義祖國的人民以  相似文献   

17.
地質界消息     
中國地質學會發起丁氏紀念基金,因各方慷慨樂助,自動捐輸,不數月已達四萬二千餘元,而繼起參加者,尚大有人在,具見諸君子對於提倡地質學術之熱忱,本會同人,毋任感荷。茲先  相似文献   

18.
一、绪论 1.土质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土質學是以“土石”为研究对象。土質學是研究土石的物理技术性質,土石的生成条件和变化因素及评定和提高土石性質方法的地質科学。所谓“土石”,既包括松软的土,也包括了坚硬的岩石,是二者的混称。所谓“物理技术性質”,是指在設計建筑物时需要研究和利用的土石特性(如压缩性、力学强度、渗透性等)而言。  相似文献   

19.
孫以諫 《地质论评》1957,17(4):441-450
地質學報1956年第1期內,發表了莊前鼎先生的“煤的新分類法及成分特性的圖解研究”一文,引起我們極大的興趣。近來,在地質學報和其他類似的雜誌上,很少看到關於討論煤分類和煤質研究這類問題的文章。在這種情況下,莊先生提出這方面的問  相似文献   

20.
馬溶之 《地质论评》1940,5(6):521-532
引言土壤學於科學中最爲幼穉,四十年前始自獨立。在昔每視爲地質學之一部,因土壤既爲岩石風化而成,則性質應與母岩相似。1897年Dokuchaiev始闡明土壤一自然體,受環境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