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知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的不断推进以及行业发展环境的不断复杂化,通过对组织的知识进行审视、管理,创建以知识为核心的竞争力,成为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应对复杂环境变化、实现创新发展的最佳选择。知识管理是网络新经济时代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兴管理思想与方法。管理学者彼得·杜拉克早在1965年即预言:"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管理大师德鲁克也曾说过:"21世纪的组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知识资产管理已成为勘察设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通过理论学习与应用分析相结合,梳理了城市水务设计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基础条件,分析总结出实施知识管理的研究思路和关键技术,提出了城市水务设计企业构建知识管理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中所创造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是勘察设计企业宝贵的财富,更是企业发展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当前,如何运用知识管理的思维和方法,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管理和用活这些知识资源,已经成为摆在勘察设计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认证(以下简称"升级版")在GB/T19001-2016第7.1.6条款  相似文献   

4.
<正>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院")成立于1973年,是全国优秀勘察设计企业(院)、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业务范围涉及项目规划咨询、工程勘察设计、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工程监理等技术服务和装备制造、地产置业等。东风院因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创立,伴随着东风汽车工业的飞速发  相似文献   

5.
水泥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水泥院")是我国水泥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的主要成员之一。天津水泥院创建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大型工业设计院之一,2000年国务院勘察设计企业改制后,天津水泥院进入中央企业工委,曾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10家设计院之一,2005年伴随企业重组的步伐,天津水泥院进入中央企业——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6.
正勘察设计企业做工程总承包的优势主要在技术和产业链前段的把握,勘察设计企业出身的项目管理人员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勘察设计企业做工程总承包的优势。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成功实施需要6项关键能力:项目统筹能力、设计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采购管理能力、专业分包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4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发布的《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十四五”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指出:“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推进设计引领的数字化工厂建设、推进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加强全过程工程管理系统建设、加强企业运营管理系统建设、强化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建设、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等。”[1]当前,设计院资质趋于综合化,业务范围大而全导致项目类别繁而杂,专业人员配备多,沟通成本攀升,项目管理难度加大。如何高效、高质量、低成本实施勘察设计项目管理,成为设计院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及行业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的组织形态和管理模式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实施知识管理、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如何通过知识管理驱动创新发展,成为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未来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期,本刊特别策划了"知识管理: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报道,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提升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知识管理水平,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不同的员工在不同的工作业务场景下,究竟需要什么知识,知识需要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才能被再利用,如何方便快捷地应用知识创造新的知识,都倒逼着知识的管理思维进一步向知识创新服务思维转化。本文立足于勘察设计行业的知识管理需求与存在的问题,基于中国知网多年来在知识管理技术层面的积累,构建了面向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企业知识管理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勘察设计行业提供面向创新、面向决策、面向业务工作场景的一体化知识管理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0.
知识管理是提高企业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勘察设计企业如何做好知识管理工作,使知识管理工作围绕主营业务,为生产一线提供切实的支撑,是知识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西南院")成立于1956年,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为综合甲级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成效:2016年上半年,中建西南院落地项目总合同额约44亿元,地下空间牵头为合作的工程局带来了超过30亿元的业  相似文献   

12.
<正>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知识创造过程和知识的应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活动。当今,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将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应用,企业的组织形态和管理模式也将面临转型。勘察设计行业是高度依赖知识积累和知识创新创造价值的行业,无论对企业的短期典型指标——降低成本,为客户创造价值,还是长期典型指标——提高技术竞争力、人才竞争力,知识管理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设计企业知识管理的难点设计工作的核心是提供优质稳定、体验良好的产品。产品品质对设计师个人能力的依赖度过高,不利于保持质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是设计企业管理的痛点之一。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勘院")是一家以岩土工程为特色、多专业协同发展,为国家基础建设和城市运营管理提供集成技术与特色服务的科技型工程咨询公司,在坚持推进转型发展的道路上,如何改进公司的知识管理成为上勘院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准确把握知识与知识管理的内涵知识是一个常用概念,其核心要义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成果。知识的价值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最著名的要数16世纪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随着当今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被进一步认为是资源、资本、财富,是无价之宝。知识的价值获得了空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勘院")是中国建筑旗下唯一一家以勘察为主业的企业,是中建设计集团的成员之一。建院60年来,西勘院紧随国家改革步伐,从事业单位转制企业,从单一的勘察测量向岩土工程一体化延伸、向设计施工总承包转型。近两年来,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大幅下滑,西勘院的主业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同时随着国家投资体制的改革,尤其是PPP模  相似文献   

15.
水电顾问集团北京院是中国水电行业最早成立的大型勘测设计研究院,也是全国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百强企业。北京院管理信息系统是由理正第二代管理信息系统和微软MOSS2007系统全面集成的综合系统,主要包括:企业信息门户系统、综合办公、知识图档、人力资源、经营管理、技术质量、项目管理系统、Exchange邮件系统、LCS消息系统。尤其在生产项目管理方面摸索出一套针对大型项目管理的计划分级编制、审批、执行、汇总、变更的应用模式,并对设计过程进行了有效控制。本项目顺利实施得益于我院对信息化项目的精心组织和策划,也充分体现了理正第二代管理系统平台在系统规划、系统集成、系统快速开发等方面的强大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从知识管理的理论出发,围绕勘察设计企业的知识管理现状,分析勘察设计企业建设知识管理系统的必要性、阐述勘察设计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环节,提出建立勘察设计企业协同设计和知识管理为核心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深圳分院(以下简称深圳电子院)改制,实行内部员工持股,于1997年3月开始准备,1998年8月注册登记完毕,历时一年半。深圳电子院改制更名为深圳市电子院设计有限公司,于9月12日正式挂牌,成为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第一家由事业改为企业的设计单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原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53年,是中央管理的10家骨干勘察设计单位之一,是我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专业齐全的电子工业专业设计企业,也是国内最早开展微电子工程设计、研发的单位。具有国家认证的工程咨询、工程设  相似文献   

19.
正王素卿钱蒙等出席并讲话胡萍作主旨报告娄宇作工作报告本刊讯近日,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以下简称"电子院")第三届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王素卿、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丁文武、国投集团副总裁钱蒙等出席并讲话;电子院院长胡萍作主旨报告,副院长娄宇作工作报告并主持会议。2010年~2014年,电子院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认定为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笔者接触到的很多蓬勃发展的勘察设计企业,无一例外地都采用了加盟合作模式。勘察设计行业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人力资本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贡献至关重要,管理灵活、激励充分的加盟合作模式有利于快速地为勘察设计企业吸收优秀人才和团队。然而,随着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日益成熟和企业规模的持续扩大,相对松散的加盟合作模式也面临着进一步优化改造的需要。如何用合伙人制度寻求"智合",是勘察设计企业塑造体制优势、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