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梧州市金山顶金矿产于黄塘、铁冲等岩体外接触带的EW向断裂中,赋矿围岩为寒武系黄洞口组的碎屑岩及矽卡岩。矿区金矿以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主,EW向层间断裂是矿区主要容矿构造,成矿元素的矿化富集受其顶底板围岩岩性、岩脉侵入的产状和规模等因素影响。文章介绍了金山顶金矿地质特征,并对其矿化富集规律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2.
白音哈尔金矿共发现金矿化(脉)体10余条,分别赋存于近南北向、北北东、近东西向三组构造破碎带中.矿化体规模不等,以4、2号脉(群)规模较大,初步认为白音哈尔金矿矿床成因类型为石英脉一蚀变岩金矿,金以自然金的形式赋存于多种矿物中.矿化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产于华力西晚期石英闪长岩中,围岩有一定蚀变.  相似文献   

3.
陈国强 《福建地质》2007,26(4):229-234
仙游牛头山金矿化体产于侏罗系上统南园组第二段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及沉凝灰岩中。与北北东向断裂带、片理化带以及牛头山锥状火山关系密切。区内金矿化范围大,已见金矿化脉(体)12条,组成规模较大的北东、近南北向矿化带,找矿远景好。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呼玛县西部兴隆-基座山地区为瓦拉里-兴隆金矿带中重要的金矿化集中区。区内水系沉积物测量主要组合异常区地质特征与呼玛矿集区已知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地质特征具有可比性,在岩性条件、构造环境、矿化蚀变等方面和矿集区矿床地质特征相一致。区内水系沉积物及土壤测量均发现存在Au、Ag、As、Sb、Bi、Cu组合异常,异常分带清晰,具有明显的浓集中心。水系沉积物主要异常元素组合与矿集区已知浅成低温热液金(银)矿床周围异常元素组合相一致,金异常及其伴生元素异常均受次级断裂构造、岩体与地层接触带及破碎带控制。依照类比结果,区内划分了3个异常远景区,对部分远景区进行工程揭露,发现蚀变矿化带金含量明显增高,局部可见金矿化体,表明区内寻找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陈龙  赵元艺 《地质通报》2017,36(1):112-126
博洛(Boroo)金矿是蒙古国发现的首个岩金矿床,同时也是该国开采规模与黄金产量最大的金矿。该矿矿体主要产于博洛近水平断裂带内,整个矿化带(Au异常≥100×10~(-9))长度超过2000m,宽度400m,局部厚度达100m,主要围岩为博洛花岗杂岩、变质沉积岩等。矿床主要矿化类型有金-硫化物、金-石英脉型矿化2种,与中国典型超大型造山型金山金矿具有较多相似点,判定其为造山型金矿。距博洛金矿35km处产出同类型且储量相近的大型金矿—盖特苏尔特(Gatsuurt)。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产出环境、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在矿床邻区内划定3个找矿战略靶区,这对中国企业在蒙古寻找同类型金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萨恨托亥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和静县萨恨托亥金矿床位于1:50万萨恨托亥金异常、1:20万金-白钨矿重砂异常和1:1万Au3异常中心域内,产于萨恨托亥压扭性断裂带中.上志留-下泥盆统大山口组第三岩性段的含铁白云石砂岩和泥灰岩是区域金异常的主要异常源.矿化(矿致)异常沿Ⅰ、Ⅱ、Ⅲ号断裂破碎蚀变带分布,金矿体产于Au3-2子异常内.元素组合为Au、Ag、As、Sb、Bi,该异常重现性好,异常元素之间相关性高,相互套合良好,属于多元素组合异常.矿床元素组合显示头晕特征,表明矿体处于矿床前缘部分.因此,深部可能存在规模更大、品位更高的矿体.  相似文献   

7.
云南维西大宝山铜(银)多金属矿区通过近年的地质勘查,探明的铜资源量已达中型规模。在以铜、银为主的找矿过程中,发现矿体中有金矿化显示,经进一步调查证实,本区铜(银)矿体中金矿化普遍,且有一定强度。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区的金矿勘查成果,研究认为,该区金矿找矿潜力较大,今后应重视金矿的综合勘查。  相似文献   

8.
秦岭若干重要类型金矿床(体)快速定位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西部秦岭地区八卦庙、双王、煎茶岭3种重要类型金矿床为例,在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基础上,开展若干新方法新技术的找矿试验,研究发现,八卦庙式金矿岩石的烃含量与其金品位大致成正相关关系;而且金矿化强度和规模越大,相关系数值也越大;据此根据石英脉的烃含量对隐伏金矿床(体)和金矿化规模进行预测。双王式金矿原生晕的前缘晕元素为B、As,Sb,Hg,近矿晕元素为Au,Ba(-),尾晖元素为Mn,Bi.通过原生叠加晕垂向研究预测,双王和八卦庙金矿现有的金矿体向下延伸还较大,在矿床的深部存在有盲矿体。剪荷岭式金矿的矿石铅同位素平均值比围岩要小,铅同位素曲线的低峰区往往就指示矿体所在;预测区的^206Pb/Pb,^208Pb/^204Pb比值变差椭圆图的形状和轴向斜率与已知矿区趋于一致,并且两者的变差椭圆图形大部分重叠,说明存在有同类型金矿体,以上研究成果为同期或后来的勘探工作或矿山采矿所验证。  相似文献   

9.
豫西柳林地区地表存在大面积矿化和明显的区域化探金异常。为确定深部金资源远景,在蚀变矿化带上进行了放射性γ测量和电测深物探研究。测量分析显示,金矿化带具有低电阻率、高极化率、高放射性γ组合异常特征,这一组合异常特征为该区良好的金矿找矿标志。通过地表放射性γ测量及采样分析,圈出地表金矿化异常带,再利用高密度测量推断其深部矿化,共圈定了5条矿化体,估算金资源量6458kg,预测其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龙王江锑金矿位于湘西雪峰山NE向弧形剪切构造带与湘中白马山--龙山EW向构造岩浆岩带的复合部位,为赋存于前寒武系浅变质岩系中的剪切带型锑金矿.在分析湘西龙王江锑金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区及外围280km2进行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发现所圈定的10余处具有一定规模的Au-Sb-As元素综合异常,除有与已知矿床(点)相吻合的异常外,还有多处具进一步找矿潜力的新异常.其中,南江坪综合异常经控制性钻探验证,见矿情况与化探推断意见完全一致,预测该异常金资源量达5t以上,表明矿区及外围类似的综合异常找矿前景良好.因此,该区及类似地区在化探工作中关注Au元素异常的同时,加强对Au-Sb-As综合异常的研究将有助于寻找金矿或锑金矿.  相似文献   

11.
金矿立体地球化学探测模型与深部钻探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部资源地球化学探测科学问题的的焦点是元素大深度垂向迁移机理和立体地球化学探测模型的建立。本文以胶东蚀变岩型金矿和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钻孔岩芯和地表联合取样获得的数据, 建立千米深度立体地球化学探测模型。蚀变岩型金矿立体地球化学模型显示, Au、S和Hg与金矿密切相关, 分布模式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Au的立体几何分布模式兼具矿化剂元素S和远程指示元素Hg的双重特征, 金异常和矿化剂元素硫与矿体倾斜方向一致, 反映了成矿过程中流体沿控矿构造的轴向运移; 金异常与类气体元素汞在垂向上一致, 而且出现从矿体到地表的连续贯通式异常, 反映了流体沿微裂隙和纳米孔的垂向迁移。卡林型金矿立体地球化学模型显示, Au、As、Sb、Hg、Tl和S在不整合面都显示高含量特征, 与深部层状主矿体分布一致; 在矿体上覆地层中都存在弱异常, 显示了明显的成矿流体沿隐伏微小断裂垂向迁移特点; 所不同的是Sb和Tl元素在不整合面附近显示了最高的元素含量, 而Sb和Hg在近地表均显示了明显高的异常特征。立体几何模型清晰地显示了矿体的展布特征和范围, 而且金及其伴生元素垂向迁移在地表形成清晰异常, 为利用金及伴生元素和矿化剂元素进行深部矿体三维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对指导深部金矿勘查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胶东蚀变岩型金矿地表完全被土壤覆盖区的穿透性地球化学微细粒级土壤采样, 金属活动态提取分析圈定的异常, 经深部钻探验证, 胶东焦家成矿带五一村3200 m钻探, 在2428.00~3234.16 m深度发现6层矿化体, 其中高品位矿体位于2854 m深度; 上宫金矿地表基岩出露, 采集断层泥或裂隙岩石样品, 可以清晰探测深部异常, 经2000 m钻探, 在1312 m处发现高品位金铅锌银矿体; 贵州水银洞采集地表细粒级土壤, 能够直接有效地揭示深部金矿体, 经500~1500 m钻探验证, 在300~1500 m深度新增金资源量203 t。  相似文献   

12.
在铜鼓县九峰地区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合成矿元素特征参数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利用盒须图法确定异常下限,圈定单元素异常,圈定2处Au-As-Sb综合异常。经异常查证,在韧性剪切带旁侧派生的次级断裂带内发现金矿化体2条。金矿化体受韧性剪切带控制,与圈定的化探综合异常位置较吻合,初步认为是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九峰地区中部具备金矿成矿地质条件,金矿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3.
湘东北小坑桥金矿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勇 《地质与勘探》2016,52(6):1048-1056
本文探讨小坑桥矿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地层、构造、岩浆岩等与金的成矿关系。结果表明,冷家溪群黄浒洞组地层对金的成矿作用贡献大,金矿化体主要产在近东西向断裂破碎带的拉张裂隙中。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显示,成矿元素Au异常规模较大,强度值高,具有2~3级浓度带,浓集中心明显,异常形态呈近EW向展布,与后来发现的含金蚀变体基本吻合。从元素组合特征看,Au、As、Sb为矿区的特征元素组合,与金成矿关系密切。元素垂向分带显示,Au、Sb特征元素出现在中部和下部,暗示矿区深部很可能存在隐伏金矿体。  相似文献   

14.
新疆金地球化学块体内资源潜力预测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拓  王庆明  郑启平 《新疆地质》2003,21(3):298-302
新疆地域广大,成矿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极好,有着巨大的找矿潜力.据统计,在新疆已知岩金矿床中。有70%是通过区域化探直接或间接发现的.本以谢学锦院士1995年提出的地球化学块体理论为指导,利用区域化探信息系统和新疆已有区域化探数据,从地球块体角度对新疆金矿进行了资源潜力预测和找矿方向探讨.全疆共圈定金地球化学块体27个,并对各金地球化学块体基本特征及其与已知金矿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剖析.研究表明。金地球化学块体规模及浓集度越大、块体结构越复杂,其金资源量和资源潜力就越大;反之越小.在综合研究基础上。按金资源量由大到小的顺序,将新疆各地区金资源潜力大小和金矿主攻地区排序为西天山、东天山、西准噶尔、阿尔泰、西昆仑、东准噶尔和阿尔金地区.  相似文献   

15.
老挝爬奔金矿床存在两类金矿化,即产于二叠系灰岩及其接触带上,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碳酸盐化低温热液型原生金矿化和产于凹陷地形中,与原生金矿化伴生的红土型金矿化。两类矿化在空间上紧密相关,空间结构自上而下为红土型金矿化和碳酸盐化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区土壤地球化学Au异常区、红土型金矿以及原生型金矿体常具"三位一体"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黄美 《地质与勘探》2016,52(5):854-864
广西田东县那矿金矿位于滇黔桂金三角,属于卡林型金矿。本文在对那矿金矿区进行1∶10000地质填图的基础上,基本上查明了其成矿地质背景,结合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选取Au、As、Sb三种元素为成矿指示元素。通过土壤地球化学数据分析,对矿区内指示元素异常的特征、分布与地质现象进行对比分析,进行异常解释评价。研究结果显示:那矿金矿区中三叠统百逢组中上部粉砂质泥岩、泥岩、泥质粉砂岩是赋矿层位;坡表谷背斜与坡表谷断裂的复合部位为成矿有利部位;硅化、(褐)黄铁矿化、毒砂矿化、高岭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岩化等蚀变为金的矿化标志;圈定的Ⅰ号异常带是矿致异常,其Au元素异常规模大、品位高,是该区找矿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17.
云南镇康县小干沟金矿为石英脉型金矿,金矿体主要产于上三叠统牛喝塘组玄武岩之构造破碎带中。该矿床的成矿条件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小干沟金矿的矿化元素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地表浅部以金为主,中深部出现钨、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化,显示了该矿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西天山博故图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铁 《地质与勘探》2015,51(2):275-283
博故图金矿床位于西天山石炭纪—二叠纪裂谷带中,其矿体赋存于构造破碎带内的大哈拉军山组火山碎屑岩、石英钠长斑岩及辉绿岩中。矿体受东西向基底断裂和北西向次级张扭性断裂带控制,对围岩没有选择性。与金矿化紧密相关的蚀变类型为硅化、黄铁矿化、毒砂矿化、泥化、绿泥石化。依据火试金分析结果圈定金矿体42条,矿体长45~1050 m,斜深34~670 m,平均厚度1.31~9.49 m,最大35.2 m,平均品位1.2~3.46×10-6,最高品位40×10-6,矿床平均品位2.01×10-6,金资源量(控制+探明+推测)达大型,矿床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金矿带上发育金、砷、银、钼等元素异常,矿体位于激电高极化率异常梯度带上,物、化探综合勘查成果显示Ⅰ号金矿带及其外围仍有很大找金潜力。  相似文献   

19.
尕尔穷矿区具有三种类型矿化:产于斑岩型中的铜钼(金)矿化、产于矽卡岩中的铜金矿化和产于构造破碎带中的铜金矿化,三种矿化类型同属斑岩成矿系统。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结果表明,矿区存在R-1、R-2和R-3等三个主要异常,三个异常区的元素分布特征大体相似,R-1由异常浓集中心向外具有Cu-Mo-Se-Te-(Bi)-Pb-Zn-As-Sb-Tl的元素分带现象,这种元素组合及分带具有高温→中低温成矿演化的特点,特征与斑岩成矿系统很相似,具有寻找斑岩型矿床的潜力;R-2异常区Te、Se、Sb、Pb、Zn等外围元素在此范围内较弱的异常和Cu、Mo的强异常表明此异常区遭受剥蚀程度较大;R-3异常区是与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有关的斑岩型矿化、矽卡岩矿化和构造破碎带中的矿化,其中以矽卡岩型和构造破碎带中的矿化的找矿前景最好,深部斑岩型矿化也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多拉金矿田中,金及其他指示元素次生晕很发育,各元素次生异常明显呈线形.主要元素组合为Au-Pb-Zn-Bi-As,其中Au、Pb和Zn为最近程指示元素,Au和Pb、Zn异常空间吻合很好,并能直接反映原生金矿化的存在.结合Pb、Zn和Au等次生异常浓集中心的分布及对控晕控矿主要因素的初步研究,认为在矿田内继续找到新的较大规模的工业矿床大有希望.并优选出几个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