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湖南耒阳上堡花岗岩风化壳型铌钽矿床铌钽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耒阳上堡花岗岩风化壳型铌钽矿床有三种类型铌钽矿石:钽铌铁矿矿石(类型Ⅰ)、铌金红石矿石(类型Ⅱ)和细晶石-钽铌铁矿矿石(类型Ⅲ),铌钽矿床中的铌钽主要赋存在独立矿物钽铌铁矿、铌金红石、细晶石中,其次赋存在铁锂云母中。在Ⅰ类型矿石中铌钽矿物所含铌占有率为46.36%,钽为50.94%,在Ⅱ类型矿石中铌钽矿物所含铌占有率为43.37%,钽为56.44%,在Ⅲ类型矿石中铌钽矿物所含铌的占有率为48.81%,钽为66.37%。在云母中所含铌钽较高,铌占有率为5.71%~17.2%,钽为2.33%~12.52%。  相似文献   

2.
福建大坪花岗斑岩体位于永定县城南部的大石凹—蓝地火山喷发盆地,具斑状结构,基质呈霏细结构、细-微粒结构。文章运用电子探针(EMPA)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等技术,对大坪岩体ZK10001钻孔中不同深度的岩石样品进行了矿物和岩石化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坪岩体岩性为黑鳞云母碱长花岗斑岩,属于过铝质钙碱性花岗岩,具有较高的分异演化程度,Nb2O5和Ta2O5含量达到了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工业品位。铌钽矿物主要与黄玉、萤石的集合体呈稀疏浸染状、星点状产于基质间隙内,其次以星点状存在于石英和长石斑晶中。矿石矿物赋存特征与宜春钽铌矿床类似,可能具有一定的可选性和经济价值。大坪岩体的铌钽富集特征不同于斑岩型铜、钼矿床,与花岗岩型铌钽矿床也存在较大的差别,铌钽的富集过程经历了深部斑晶阶段和浅部基质阶段两阶段岩浆结晶分异作用,F等挥发分促进了铌钽在结晶残余岩浆中富集,在基质间隙间沉淀。大坪矿化岩体的发现暗示斑岩型铌钽矿床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魏均启  朱丹  王芳  李健  鲁力  潘诗洋 《矿物学报》2021,41(3):319-326
通过全岩化学分析、显微镜下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及矿物自动定量分析(AMICS),查明了断峰山铌钽矿床的矿石物质组成和铌钽赋存状态.矿石Nb2O5品位为0.0112%~0.0117%,Ta2O5品位为0.0033%~0.0084%,主要矿物组成为钠长石、石英、白云母、黑云母及高岭石等,矿石中的铌钽矿物主要有钽锰矿(Ta/Nb=2.94,Fe/Mn=0.45)、钽铌锰矿(Ta/Nb=0.51,Fe/Mn=0.56)和铌锰矿(Ta/Nb=0.11,Fe/Mn=0.82)3种.矿石含Nb2O5量为0.0112%~0.0117%,含Ta2O5量为0.0033%~0.0084%,该矿床为花岗伟晶岩类铌钽矿床.铌在铌锰矿、钽铌锰矿和钽锰矿分布率分别为48.76%、37.26%和13.99%.钽在钽锰矿、钽铌锰矿和铌锰矿的分布率分别为62.65%、28.96%和8.39%.铌钽矿物粒度主要分布于16~75μm之间,矿物单体解离度较低,占24.47%.  相似文献   

4.
河南商城县老母猪石山钽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老母猪石山钽铌矿区位于大别山北麓,秦岭-大别造山带核部,秦岭褶皱系东秦岭褶皱带的东延部位。区内钽铌矿赋存于大红口岩组下段钾长浅粒岩中,钽铌矿含钽铌矿物为铌铁矿、铌铁金红石和富钛赤铁矿。钽铌矿石具有含钽铌矿物粒度细、高度分散的特点。老母猪石山钽铌矿床为一变质成因矿床,本文侧重研究分析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控矿因素,这对豫南地区寻找该类型钽铌矿等稀有金属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铌钽矿研究进展和攀西地区铌钽矿成因初探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王汾连  赵太平  陈伟 《矿床地质》2012,31(2):293-308
铌钽矿主要产出类型包括伟晶岩型、富Li-F花岗岩型、碱性侵入岩型、碳酸岩型及冲积砂矿型。前2种类型以钽为主,后3种则以铌占主导。铌和钽大多以铌钽独立矿物(铌铁矿、钽铁矿、细晶石、烧绿石等)呈浸染状分布于含矿岩石中,也有部分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分布于云母、榍石、霓石、钛铁矿等矿物中。关于铌钽矿的富集机制,一些学者认为可由富F-Na和稀有金属(铌、钽等)的花岗质熔体经结晶分异作用形成;另一些学者则根据铌钽矿化与岩石的钠长石化、锂云母化等紧密共生的特点,认为铌钽的富集是岩浆期后流体交代早期形成的花岗岩所致。攀西(攀枝花-西昌)地区的铌钽矿床(化)基本上都是沿着断裂带分布,矿体赋存于印支期碱性岩脉(碱性正长伟晶岩)中,有少数存在于碱性花岗岩中,与区域上邻近的正长岩体及花岗岩体关系密切。其矿石矿物主要为烧绿石、褐钇铌矿等。初步推断,攀西地区的铌钽矿与二叠纪地幔柱活动有关。碱性的正长岩体及花岗岩体与广泛分布的峨眉山玄武岩、辉长岩均是地幔柱岩浆活动的产物,长英质岩体(包括正长岩体和花岗岩体)是富铌钽岩石的母岩体。碱性伟晶岩脉(如炉库和白草地区)是碱性岩浆逐步演化的产物,含矿的碱性花岗岩是花岗质岩浆分异演化的结果。此外,在该地区的铌钽矿床中,铌钽矿物几乎都富集在钠长石化发育的地段,说明后期的热液交代对铌钽的富集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因此,攀西地区铌钽的富集是岩浆结晶分异和岩浆期后热液交代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江西黄山铌(钽)矿床中铌钽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葛源黄山铌(钽)矿位于赣杭构造带灵山花岗岩体的西侧,矿区内发育黑云母花岗岩、钠长石化花岗岩、萤石石英脉、伟晶岩4种岩性。通过详细的岩相学观察、铌钽矿物的电子探针化学组成、元素面扫描分析,揭示了黄山铌(钽)矿中铌钽的赋存状态及灵山岩体演化与铌钽富集过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山铌(钽)矿中铌钽矿物主要为铌铁矿和铌铁金红石,铌铁矿交代了早期形成的铌铁金红石,期间发生了如下置换关系:3Ti~(4+)→2(Nb~(5+)+Ta~(5+))+Fe~(2+)。黄山铌(钽)矿主要富Nb,与松树岗铌钽矿相比,含矿岩体中F、Li的质量分数较低。F可以降低固相线温度,延长岩浆结晶分异的时间,增加岩浆的结晶分异程度。Li会增加Nb、Ta的溶解度,但是对Ta的效果更明显。因此,黄山铌(钽)矿的岩浆演化程度低于松树岗铌钽矿,后期岩浆—热液演化阶段的流体作用较弱,导致黄山铌(钽)矿以富Nb为主。  相似文献   

7.
安徽金寨县沙坪沟钼矿区铌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珊  王波华  王枫  遇祯 《岩矿测试》2013,32(2):269-277
安徽金寨县沙坪沟特大型钼矿在勘察过程中发现部分样品的铌含量达到100~350μg/g,钽矿化不明显,目前该矿床即将结束勘探工作,查明铌、钽的赋存状态及其有关物质组分,以确定其是否为钼矿伴生矿床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矿区的样品应用化学分析、光薄片岩矿鉴定、单矿物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等大型现代仪器相结合的分析手段,研究了岩石中铌、钽的赋存状态.化学分析确定钼矿体上部石英正长岩及碱长花岗斑岩中铌平均含量为172.9 μg/g,钽平均含量为10.6 μg/g;钼矿体中正长岩及花岗斑岩中铌平均含量为84.5 μg/g,钽平均含量为5.2 μg/g.该分析表明本区为单一原生铌矿化,且铌矿化主要发生在钼矿体上部石英正长岩中;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未发现独立铌钽矿物.单矿物及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铌主要赋存于榍石蚀变的金红石中,钽矿化不明显.金红石呈它形粒状-半自形板状,结晶粒度<0.2 mm,集合体呈榍石假象,Nb2O5平均含量为9.224%.铌在各矿物中的分配计算显示,金红石中铌占有率为75.13%.综合分析表明本区铌钽矿化强度弱,不具有工业价值,不能成为钼矿的伴生矿种选矿开采.  相似文献   

8.
铌和钽在特殊合金鋼、噴气工业、无綫电技术以及其他工業部門有广泛而重要的用途,因此寻找铌和钽的矿物原料资源应該是我們目前的迫切任务之一。铌和钽的重要矿石是钶铁矿-钽铁矿族矿物及黃綠石-細晶石族矿物,至于其他多数的铌钽酸鹽矿物或钛铌钽酸鹽矿物,如褐钇钶矿、钶钇矿及黑稀金矿等,一般只是作为钇族稀土类元素的资源来进行小規模开采。因为象褐钇钶矿这些矿物,一般比较分散,很少形成規模巨大的矿床;同时由于这些矿物的化学組成相当复杂,在分离及冶煉方面存在有一定的困难。尤其象黑稀金矿或复稀金矿等含钛高的矿物,铌、钽和钛的分离、提取,是一个尚待研究的問題。  相似文献   

9.
福建南平花岗伟晶岩中的铌钽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瑛  陈成湖 《福建地质》1999,18(3):113-134
铌钽矿物是福建南平花岗伟晶岩中最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物,其种类较多,根据晶体结构和成分的差异,可分成6大类,即:铌铁矿-钽铁矿类,重钽铁矿类,锡锰钽矿类,细晶石类;褐钇铌矿类;铌(钽)-铁金红石类。铌铁矿-钽铁矿还可进一步分成6个在。不同各类铌钽矿物产于不同类型伟晶岩或同一类型伟晶岩的不同矿物组合带。在详细讨论了各类铌钽矿物的产状,成分,物理性质及晶体结构等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它们的地球化学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内蒙锡林浩特石灰窑铌钽矿床是我国最近发现的一处大型稀有金属矿床.通过详细分析该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其成因,主要获得如下认识:1)该矿床矿石属于碱性花岗岩系列;2)矿石中的铌钽矿物主要包括铌锰矿、铌钽铁矿、铌钽锰矿、锡锰钽矿和细晶石;3)该矿床可能是前期花岗岩岩浆结晶和后期热液交代综合作用的产物,热液交代是铌钽铷主要成矿阶段;4)从铌钽铷矿化成因和富集规律可知,金属矿化与钠长石化、云英岩化密切相关,且矿体赋存于蚀变花岗岩中,分布上严格受北东向构造的控制,因此,钠长石化、云英岩化的花岗岩是寻找上述稀有金属的直接找矿标志,同时石灰窑燕山早期花岗岩出露地段很可能是寻找稀有金属矿的有希望地区;5)围绕石灰窑花岗岩主岩体周围寻找晚期侵位的钠长石化花岗岩小岩体的隆起和浅部部位,是寻找钽铌铷矿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苏州善安浜超大型钽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善安浜地区钽矿找矿的突破,是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近几年开展国土资源大调查所取得的重大成果.该矿床为碱性长石花岗岩型钽矿床.矿体赋存在隐伏花岗岩体隆起部位的顶部,自上而下分为三个矿体,呈上钽下铌关系产出.矿石类型主要为钠长石花岗岩型,次为少量花岗伟晶岩型.矿石主要有益组分为钽、铌,伴生有益组分为锂、铷、铯、锆、铪.钽、铌主要赋存在铌铁矿-钽铁矿中,铌铁矿-钽铁矿主要嵌布在长石、石英等矿物颗粒间,矿石可选性好.估算的资源量:钽达超大型矿床规模,铌达中型矿床规模.该矿床的发现不仅对苏州西部稀有金属矿地质找矿有重要指导意义,亦为平原区隐伏矿床的找矿研究提供了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通过对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头道桥铌钽矿床地质条件的分析,对矿床的成因进行初步探讨。矿床产于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次火山岩中,主要含矿岩性为流纹岩、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和花岗斑岩等。岩石普遍受到交代蚀变作用,主要为钠长石化、硅化、高岭土化等。载矿矿物为烧绿石,在岩石中呈浸染状及细脉浸染状分布。矿床成因为与酸性岩有关的火山热液型矿床,目前国内还没有开发利用过这种类型的铌钽矿床。  相似文献   

13.
平江瑚珮伟晶岩型铌钽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床位于幕阜山花岗岩体南西缘与板溪群片岩接触带伟晶岩密集区。矿化伟晶岩墙大多受NEE向纵向节理控制,并位于幕阜山岩体的边缘。矿区内已发现7个矿体,它们通常呈脉状,延深约100m。矿石为花岗伟晶结构和条带状构造。含铌、钽的矿物主要包括铌铁矿、钽铁矿和绿柱石,它们主要分布于分异晚期的块体带中。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研究表明,该矿床为—岩浆—交代伟晶岩型矿床,成因上与幕阜山花岗岩体有关。  相似文献   

14.
刘莹  谢磊  王汝成  胡欢  车旭东  田恩农  向路 《地质学报》2018,92(10):2120-2137
大湖塘钨多金属矿床位于江西北部三县(武宁、修水、靖安)交界处,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超大型钨矿床,与燕山期含钨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本次研究发现该区还存在含铌钽花岗斑岩,利用全岩地球化学特征、矿物的结构和主微量元素成分、以及锆石和铌铁矿族矿物U- Pb同位素年代学,对比含铌钽花岗斑岩和含钨似斑状花岗岩成岩成矿特征,以探讨两类不同成矿花岗岩的成因及成矿联系。研究得出: WingdingsAB@ 含铌钽花岗斑岩的U- Pb LA- ICP- MS锆石和铌铁矿族矿物同位素年龄分别为146±2 Ma和144±5 Ma,与含钨似斑状花岗岩的成岩成矿年龄(150~140Ma)接近;②含铌钽花岗斑岩全岩的Nb/Ta和Zr/Hf比值分别为1.7和13,云母为含锂白云母,Li2O和F含量最高可达2.1%和3.8%,K2O/Rb2O比值24,而含钨似斑状花岗岩中具有相对较高的Nb/Ta(~4.8)和Zr/Hf(~30)比值,云母也以白云母为主,含有0.32% Li2O和1.5% F,K2O/Rb2O比值88,表明含铌钽花岗斑岩的演化程度比含钨似斑状花岗岩更高;③两类花岗岩中的成矿指示性矿物有明显差异,含铌钽花岗斑岩中包括具有岩浆成因特征的铌铁矿族矿物、钨铌锰矿、锡锰钽矿、含铌钽黑钨矿、含铌钽金红石和富集稀有金属元素的含锂白云母;而含钨似斑状花岗岩中主要体现为热液期形成的黑钨矿、白钨矿、金红石和锡石。本次研究认为,含铌钽花岗斑岩的原始岩浆中富含铌钽钨等元素,高挥发组分和岩浆流体的作用有利于岩浆期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的发生;而含钨似斑状花岗岩中钨成矿作用发生在岩浆作用的后期,与后期流体作用相关性更大,这些信息也验证了大湖塘矿床发生了多期多阶段钨锡稀有金属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5.
铌钽矿物是花岗伟晶岩中重要的稀有金属矿物,记录了伟晶岩岩浆分异演化过程。喜马拉雅中段和东段新近取得伟晶岩型锂矿重要找矿发现。本文针对东段库曲岩体中三处含锂辉石伟晶岩脉和白云母花岗岩产出的铌钽矿物(铌铁矿族矿物和细晶石)进行内部结构和化学组成研究。含锂辉石伟晶岩脉中的铌铁矿族矿物(CGM)为铌锰矿- 钽锰矿,产出均一、核- 边、补丁、不规则分带、振荡环带和复合结构,分为三个形成世代(CGM- I、CGM- II、CGM- III),由CGM- I至CGM- II,铌铁矿族矿物向富Ta、Fe和略贫Y方向演化,体系经历了含Nb、Mn和Y矿物的结晶分异作用,形成了富Ta和Fe的富挥发分熔体或流体,由CGM- II至CGM- III,铌铁矿族矿物Ta/(Nb+Ta)和Mn/(Fe+Mn)值变化不一,反映了复杂的矿物- 流体相互作用。含锂辉石伟晶岩脉和白云母花岗岩中的细晶石产出均一、核- 边和不规则分带结构,分别揭示了富Ta和Ca流体作用、边界层效应或富Nb流体交代、以及动荡结晶环境下流体扰动。细晶石的TiO2、UO2、F含量以及Ta/(Nb+Ta)值可作为岩浆分异演化程度的潜在指示标志,但需考虑晚期热液流体对细晶石化学组成的影响。铌钽矿物研究揭示了库曲不同含锂辉石伟晶岩脉的岩浆特征与分异演化过程。1号含锂辉石伟晶岩脉岩浆相对富Fe,依次经历了含Fe矿物、含Nb和含Mn矿物、以及含Ta和含Mn矿物的结晶作用,局部伴随边界层效应或含Fe矿物结晶,晚期存在富Ta和Ca流体活动,并受边界层效应影响。2号含锂辉石伟晶岩脉岩浆就位后首先经历了含Nb和含Fe矿物结晶,之后经历了含Mn和含Y矿物结晶以及含Nb和含Ta矿物结晶耦合作用,晚期发育富Ta和Ca流体活动,随后发生富Nb流体作用。3号含锂辉石伟晶岩脉岩浆相对富挥发分,就位后经历了含Nb、Mn和Y矿物的结晶作用,以及复杂的矿物- 液相介质相互作用,体系晚期存在富Ta和Ca流体活动。库曲含锂辉石伟晶岩脉经历了熔体、富稀有金属和挥发分熔体至复杂流体(富Ta和Ca流体和富Nb流体等)的演化过程。铌钽矿物的内部结构分带和化学组成特征揭示了库曲岩体中淡色花岗岩和伟晶岩脉经历的岩浆分异演化过程以及晚期复杂的流体活动。  相似文献   

16.
安徽某地伟晶岩是以含钽铍为主的稀有金属伟晶岩,它产于黑云母花岗岩体“港湾”或“前蜂”部位的震旦系中统休宁组砂岩接触变质角岩及蚀变带闪长玢岩中,多沿张裂充填。本文试就稀有元素矿物及其赋存规律进行初步讨论。 1.铌、钽:铌、钽主要呈独立矿物出现,其矿化为铌钽铁矿、细晶石、钽铌铁矿、黄钇钽矿(钇钽矿)等。部份的类质同象分散在锡石中。在造岩矿物中,Nb_2O_5和Ta_2O_5的含量很低。  相似文献   

17.
丁绵绵  车旭东  饶灿  李晓峰  李伟 《地质学报》2023,97(11):3825-3845
稀有金属铌钽在我国华南存在多时代成矿特征,前人对其最晚成矿期晚白垩世成矿事件报道较少。本文以浙东南的吴小垟铌矿床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调查、岩石学、矿物原位微区分析和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确定矿床铌成矿岩体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成岩成矿年龄分别为89.2±0.8 Ma和86.5±1.0 Ma,揭示了该区存在晚白垩世花岗岩侵位及其相关铌成矿事件。铌除了以独立矿物的形式赋存在铌铁矿、铌铁金红石、铅烧绿石中,还有部分铌赋存于黑云母中。在岩浆-热液作用下,云母类型发生了从铁云母→黑鳞云母→铁锂云母的变化。铁云母Nb含量最高可达1253×10-6,黑鳞云母-铁锂云母铌含量最高至794×10-6,黑云母极度富铌的特征,指示该花岗岩具有非常好的铌找矿潜力,富铌黑云母可以作为一种铌钽找矿指示性矿物。综合上述矿物学特征,得出吴小垟矿床存在两阶段铌成矿事件:岩浆期原生铌铁矿族矿物、原生富铌黑云母和铌铁金红石的形成;以及后期热液作用下铌从岩浆和原生含铌矿物中迁移出形成次生的含铌氧化物。  相似文献   

18.
陕西煎茶岭金矿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煎茶岭金矿原生矿为微细浸染型金矿。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约占3%。黄铁矿多以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分布于碳酸盐中,其粒度极为细小,多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脉石矿物约占95%,以碳酸盐、石英为主。矿石中金品位为7.78×10-6,金矿物为含银自然金。金矿物的粒度分布于0.154~2.304μm,一般为0.384~0.768μm,可能还有更细的次显微金存在。黄铁矿是本矿床中金的最主要载体矿物,约有86.18%的金以包裹体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  相似文献   

19.
李家堡子铌钽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含矿花岗伟晶岩侵位于太古宇鞍山群通什村组变质岩系,形成于吕梁期,受NE、NW两组断裂控制.含铌钽花岗伟晶岩属于白云母型,岩石类型属铝过饱和,岩石化学成分富钠低钾钙铁镁.稀有元素中Ta最为富集,Ta2O5 0.0005%~0.44%,是国内同类型矿床中含钽品位最高的矿床.目前已探获332+333级别矿石量达到中型储量,有望成为大型铌钽矿床.  相似文献   

20.
喜马拉雅造山带内广泛分布着淡色花岗岩,近期研究表明多个岩体与稀有金属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喜马拉雅东部拉隆岩体中花岗质伟晶岩发育有铌钽成矿作用,主要赋存在铌铁矿族矿物中。本次研究考察了该岩体的伟晶岩,观察了这些铌铁矿族矿物的产状,并对它们的主量、微量元素成分进行了分析。根据岩相学特征的差异,拉隆伟晶岩被分为边部带、过渡带和核部带。铌铁矿族矿物大多出现在过渡带中,具有明显的核边结构,根据产状和Ta#[Ta/(Ta+Nb)]可将铌铁矿族矿物分为两类,第一类矿物成分均一,自形程度好,晶体内部缺少内部结构。第二类矿物自形程度差,分布于第一类矿物的边部、填充于第一类矿物的裂隙或交代其核部,并发育有一系列的亚显微结构(包括韵律环带结构、交代结构、溶蚀孔洞结构和裂隙填充结构)。第一类铌铁矿族矿物是Ta#较低(0.08~0.34)的铌铁矿,而第二类为Ta#相对较高(0.45~0.60)的铌铁矿和钽铁矿。这两类铌铁矿族矿物的稀土配分模式相近,Eu呈强烈的负异常,δEu的范围为0.001~0.020。配分曲线总体呈海鸥型,四分组效应不明显;LREE/HREE值范围为0.016~0.044,反映出重稀土元素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