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东地区强震活动的特点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华东地区的特定构造体系入手,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华东地区Ms≥5.5地震的活动水平和时空分布特征;从图像演变角度入手,分析了中强震活动的规律,并对华东地区未来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1989年4月16日至5月4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境内先后发生4次6.0级以上强烈地震。地震的强度大、频度高、余震多、持续时间长。截止5月26日统计,共发生M≥1.0级以上的地震14907次,其中3.0~3.9级150次;4.0~4.9级25次;5.0~5.9级3次。这次6.7级强震群的宏观震中位于县城东南的小坝村附近人烟稀少的大山区,震感范围波及三省、区的十余县,震中烈度Ⅷ度,震中区的房屋少数倒平,多数倒塌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西南地区1900年以来M≥6.0级强震资料出发,对强震活动的群体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强震活动呈现出明显的群体特征,在时间分布上表现为活跃期与平静期相交的周期性,在活跃期M≥6.0级地震活动的丛集特征显著,并且符合非线性加速发展过程。在空间分布上强震活动在活跃期表现为具有主体活动地区、群体迁移、由局部区域向整体地区发展等特征。根据这些研究结果分析认为,西南地区自1988年开始的最 相似文献
4.
对大同地震后山西强震活动趋势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6—1976十年间,华北强震迭起。本文将率先发震的邢台震群与大同地震进行对比。发现多种相同之处。然后又分析了华北强震成组活动特征在山西的表现。结果显示,山西近年发生与大同地震成组的强震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6.
计算了1587年以来的华北地区200个5级以上地震发生日的月相,其结果表明二者的相关性不明显,但分布在华北境内的中国东部重力梯级带上的101个较强地震,却与朔望日有着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8.
通过霍山地区地震地质调查和研究,发现晚第四纪以来该地区丰富的构造变形现象:盆地边缘断裂构成断层三角面;隆起区发育一系列的北东向断裂,含断层泥;盆地内中更新统中发现多期变形遗迹,共同显示晚第四纪以来构造变形的继承性和统一性.文中结合各观测点变形物质的微观、超微观变形分析和断错物质系统测龄结果分析,对研究区构造新活动期次、断层滑移特性、古地震事件等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结果表明,该区断裂在晚第四纪曾有过多期粘滑活动.最后结合地震层析成像等深部探测成果对研究区地震的深部介质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对比研究了国内、外9次6级以上强震群,发现强震群序列具有强度大、频度高、中强余震频繁、余震衰减起伏大、持续时间长、中强震前小震活动显示平静的特点。与主余型地震相比震群型地震b值大、p值小,最后一次主要地震发生后序列衰减变慢,多数地震的余震具有共轭分布特征,主要地震的震源深度和破裂方向呈多样性,地震破裂具有继承性。新疆伽师强震群与乌兹别克斯坦加兹里强震群不但在分段上极为相似,而且随时间的发展在能量释放的分配形式上也极为相似,且余震都呈共轭分布,主要地震迁移呈多侧扩展型,强震前中、小地震表现平静。从频度及强度上看,这两次强震群第一组强震发生后余震频度及强度较低,第二组强震发生后余震频度及强度较高,第三组强震发生后余震频度及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4.
15.
在1974年溧阳5.5级地震和1979年溧阳6.0级地震之后,作者对华北北部的中期地震趋势进行了研究,发现溧阳两次地震与华北北部地震有呼应关系,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1.华北板块边界带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云南省大理地震区干旱与地震发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些统计相关方程,并将其应用于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云南省大理地震区干旱与地震发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些统计相关方程,并将其应用于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华北地区6个应力台站实测资料的分析处理,并结合近几年华北地区发生的四个5级以上地震,从总体应力场角度对华北地区的相对应力与地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讨论。发现华北地区5级以上中强震与各单点应力状态的变化无明显关系,而对于整个区域的平均应力状态的变化却密切相关,这种关系不但表现在水平空间各方向正应力的变化,而且表现为正东西方向和正南北方向的剪切应力变化,二者对华北强震的发生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