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用m-氨基苯甲酸作原料,经溴代、重氮化、还原脱氨、酰氯化和酯化反应等步骤,合成了六种新型的三溴苯甲酸的溴代和非溴代芳酯,即;双(2,4,6-三溴苯甲酸)-2',3',5',6'-四溴-1',4'-苯二酯,2,4,6-三溴苯甲酸-2',3',4',5',6'-五溴苯酯,2,4,6-三溴苯甲酸-2',4',6'-三溴苯酯,2,4,6-三溴苯甲酸-4'-溴苯酯,2,4,6-三溴苯甲酸-4'-甲基苯酯和2,4,6-三溴苯甲酸苯酯.通过对产物中碳、氢、溴元素的定量分析以及红外吸收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的研究,验证了合成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由邻羟基苯甲酸、1,4—苯二酚和溴素起始,经溴代、氧化—溴代、形成酰氯和酰化等步骤,合成了三种新的多溴代邻羟基苯甲酸—2,3,5,6—四溴—1,4—苯二酯。通过对产物溴含量、IR和1HNMR的分析,验证了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以1,4—苯二酚和不同的短链脂肪酸为基本原料,经溴代、加成、形成酰卤和酰化等反应,合成了六种新的溴化脂肪酸—2,3,5,6—四溴—1,4—苯二酯。通过对产物的碳、氢、溴等元素的定量分析,以及红外吸收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的研究,验证了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报导合成了四种新的单取代苯甲酸多溴代芳酯:4-溴苯甲酸-2',4',6'-三溴苯酯,双(4-溴苯甲酸)-2',3',5',6'-四溴-1',4'-苯二酯,双(4-羟基苯甲酸)-2',3'5',6'-四溴-1',4'-苯二酯和双(2-羟基苯甲酸)-2',3',5',6'-四溴-1',4'-苯二酯。  相似文献   

5.
由2,2—双(羟甲基)—1,3—丙二醇开始,经溴代,磷酰氯化,和酰基化等步骤,合成三种新的2,2—双(溴甲基)—1,3—丙二醇和多溴代酚的环状磷酸酯,即:5,5—双(溴甲基)—1,3—二氧—2—磷酰基—2—(2,4,6—三溴苯氧基)环已烷;5,5—双(溴甲基)—1,3—二氧—2—磷酰基—2—(2,3,4,5,6—五溴苯氧基)环已烷;双[5,5—双(溴甲基)—1,3—二氧—2—磷酰基]—2—(2,3,5,6—四溴苯氧基)环已烷。通过对产物元素分析,IR和质子NMR测定,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6.
溴是合成化学工业和感光底片的重要原料。近几十年来,由于溴大量用于制备内燃机抗震添加剂和新型的高效灭火剂,因而其需用量日益增加。我国目前溴的产量亦亟待提高。世界上现今生产的溴,虽然约有70%是来源于海水,但沿用的方法和工艺,远非经济、合理。这是因为三溴苯胺法、Ethyl-Dow法和迭经改进的空气吹出法,都是先把海水泵提入反应塔,添加大量的化学试剂预行酸化,然后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加工处理。这些方法设备庞大,操作繁复,试剂和能量的消耗亦多。显然,如能选用某种高效的溴吸着剂,将其直接置入浩瀚的大海中,或装入柱内使其通流海水,通过吸着、富  相似文献   

7.
溴素生产技术及溴系列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溴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是海洋化学工业的主要分支,由它衍生的种类繁多的无机溴化物、溴酸盐和含溴有机化合物在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中有着特殊的价值,随着我国主导工业的发展,正在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之中。1 主要的溴素生产技术路线溴素的工业生产始于19世纪中叶,随着溴系列产品越来越重要的贡献,国内外制溴业生产技术的研制开发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之中。1.1 成熟的水蒸汽蒸馏法及空气吹出法我国溴素生产目前全部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空气吹出法。其原理均为用氯气作氧化剂将溴离子氧化为游离溴后再用水蒸汽蒸馏和空气吹出方式进行提…  相似文献   

8.
海水中溴的测定,迄今多用容量法。考虑到具体样品中溴含量的起伏,提出更低检出限的方法是有意义的,故光度法也早被建议使用。该法灵敏、简易,但准确度稍逊。近年来溴的比色测定法研究日多,对小量溴的测定,酚红法常受推荐。此法可在大  相似文献   

9.
报道一种新的有效催化剂-碘-钒盐和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四溴邻苯二甲酸酐的方法。探讨催化剂的组成配比、用量、温度及废酸循环使用等因素对合成方法的影响。该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和常用的碘、碘-铁催化剂相同,适用于四溴邻苯二甲酸酐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家居、装潢、塑料、电子产品等行业的溴代阻燃剂,用以降低产品的可燃性。主要有3种商业产品:五溴联苯醚(Penta-BDE)、八溴联苯醚(Octa-BDE)和十溴联苯醚(Deca-BDE)。由于其具有持久性和生物毒性,Penta-BDE和Octa-BDE产品已经被禁止生产和使用,并于2009年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而Deca-BDE产品至今尚未在全球范围内禁止使用,并且亚洲是其主要生产基地。随着其它溴代阻燃剂产品的出现,PBDEs的使用量逐渐缩减,但是之前进入环境的PBDEs将长期滞留于此,仍对环境中的生物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主要对海洋环境中PBDEs的来源、污染现状及其对海洋生物存在的潜在健康风险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1.
以苯酚和4—溴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一种尚未见文献记载的新化合物——4—溴苯甲酸—2,3,4,5,6—五溴苯酯,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苯酚的全溴化。此产物可望在阻燃剂方面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正相硅胶、生物胶Bio-Beads、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反相HPLC等层析方法,从小粘膜藻(Leathesia nana)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IR、MS、1D和2D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为4-羟基苯甲酸(1)、3.羟乙酰基吲哚(2)、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醛(3)、3-溴-4,5-二羟基苯甲醛(4)、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基乙醚(5)、双-(2,3-二溴-4,5-二羟基卞基)-醚(6)和3.溴-4.(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基)-5-甲氧甲基苯二酚(7)。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低盐度条件下,二溴海因和碳水化合物水平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和免疫的影响,共3个实验。实验1研究了二溴海因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的影响,发现在0.2、5和20三个盐度水平,随着二溴海因浓度的升高,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二溴海因对凡纳滨对虾的安全浓度随盐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实验2和实验3研究了盐度、二溴海因浓度和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盐度养殖条件下,凡纳滨对虾长期生活于二溴海因环境中,可导致对虾处于应激状态,需要消耗体内较多的免疫因子,血清酚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生长速度下降,而在饲料中适量增加碳水化合物不仅可促进对虾生长又可起到饲料蛋白质节约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用气相色谱测定海水及天然水中溴离子含量的方法,确定了最佳条件。天然海水,稀释200倍后;取10ml稀释水样,用氯胺T为氧化剂,将Br-氧化为溴,在六次甲基四胺催化的条件下,溴与丁酮反应生成溴代丁酮;用环已烷萃取后,用ECD检测器测定。此方法简便快速,对溴离子含量较低的天然水尤为适用。方法与碘量法相对照,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2009,(4):7-7
继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之后,科学家又发现了另一种有强烈温室效应的气体——硫酰氟。硫酰氟是熏蒸工业上使用的一种重要消毒气体,用来杀死害虫、细菌和其他有害生物。最初,硫酰氟作为溴化甲烷的替代品进入熏蒸工业。溴化甲烷曾经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熏蒸消毒剂,但因其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而逐渐淡出熏蒸工业。现在,“替代者”硫酰氟也有了麻烦。研究发现,硫酰氟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36年,比想象中长得多;另外,虽然目前大气中硫酰氟的数量非常之少(其所占比例约为万亿分之15,并且每年增加5%),  相似文献   

16.
从松节藻中分离的含卤素化合物表现出显著PTP1B抑制活性。其中BPN效果最佳。为研究BPN侧链基团极性对其抑制活性的影响,本文以香兰素(1)为起始原料,经过溴代、氧化、还原、傅克烷基化以及酯化等反应,成功合成了新化合物2,3-二溴-1-(2-溴-3,4-二甲氧基-6-((4-硝基苯氧基)甲基)苯甲基)-4,5-二甲氧基苯(10)、4-((3-溴-2-(2,3-二溴-4,5-二甲氧基苄基)-4,5-二甲氧基苄基)醚)苯胺(11)、4-((3-溴-2-(2,3-二溴-4,5-二甲氧基苄基)-4,5-二甲氧基苄基)醚)-4-乙酰乙酸(12)和3-溴-2-(2,3-二溴-4,5-二甲氧基苄基)-4,5-二甲氧基苯甲醛肟(14)。通过1 H-NMR,13C-NMR等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化合物进行了PTP1B酶抑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侧链极性对PTP1B酶抑制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关于从海水中直接提碘的研究,国外始于六十年代初期。但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均属于探索性的工作,未见有成功的报道。1977年,孙玉善、赵鸿本等筛选了一种银基吸着剂,即JA-2型吸着剂,用于天然海水,可同时;吸着碘和溴。  相似文献   

18.
气态膜法海水提溴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聚偏氟乙烯 (PVDF)为材料 ,采用中空纤维气态膜法对影响海水及增浓后海水 (卤水 )提溴的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确定原料液 (含溴海水和卤水 )的温度 T、流速μ、浓度 c以及膜外侧的真空度为影响提溴收率 η、传质系数 k和通量 J的优选因素 ,对此 4因素进行 L16 (44)正交实验。实验结果极差分析表明 :温度是收率和传质系数的首要影响因素 ,而通量的首要影响因素是浓度。在本实验条件下 ,η,k和 J均达最佳时各因素水平分别为 :温度 48℃ ,真空度 60 0 mm Hg,流速 7.81cm/ s,浓度 190× 10 - 6。  相似文献   

19.
对直接溴化法合成六溴苯作了系统的研究,并对文献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包括选择适当的摧化剂及其用量,使反应基本上在室温下进行;利用水汽蒸馏法驱除残余溴,可直接得到无色或近乎无色的纯净产物,而勿需进行还原脱溴,且得率较高。提出一种以溴化物形式回收副产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了用气相色谱测定法.测定海水中苯酚及甲酚异构体的方法。水样进行溴化。溴代酚用石油醚萃取.然后用ECD检测器进行测定。这个方法在快速和准确测定海水中挥发酚方面优于4-AAP法。我们已将这个方法用于黄河口海域挥发酚的调查工作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