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城市建设速度较快,人口密度低的区域常常发生违法加扩改现象,传统的违章建筑监测手段存在查处滞后和监管盲区的问题。采用无人机高频率航拍获取多期影像,将多期影像进行对比,判别可疑违章建筑,记录违章建筑信息,为相关执法部门提供影像数据和执法依据。详细分析了违章建筑识别流程和违章判别的关键技术,探讨了多期影像数据管理、影像分析对比技术和变化图斑GIS数据库建立等方面,并对全椒县违法建筑监测系统的设计与主要模块实现进行了介绍,包括影像数据分析模块、数据管理模块、违章建筑监测模块和GIS应用模块。利用全椒市多期影像进行了实验分析,实践证明:通过多期影像的分析比对,可有效判别疑似的违章建筑。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市管理中违章建筑的监测管理难题,本文设计研发了基于GIS与遥感影像的违建智能分析系统。通过不同时期城市定点区域遥感数据的对比分析,同时结合GIS的城市地理空间分析计算与综合处理能力,实现了违章建筑的持续变化监测和查询,可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3.
无人机倾斜摄影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生成的三维影像数据具有直观、逼真、可量测的特点.针对目前屋顶建筑违章数据难采集、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使用三维影像数据结合数字测图软件生产违章建筑数据,生产周期短、现势性强.使用PostgreSQL数据库和ESRI的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管理违章数据,调用测绘部门的房屋分层分户数据服务、各时期影像数据等,构建丽水市违章建筑管理GIS系统,实现违章建筑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更新,为城市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丰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数据源的涌现,以其全天时、全天候的独特优势,为我国多云、多雾、多雨区域进行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源。本文以TerraSAR-X影像为研究对象,首先对SAR影像进行纠正,然后,通过对正射影像构造差异图,最后,结合人工解译,借助GIS手段进行变化信息提取。考虑到SAR独特的成像方式,由于叠掩现象导致纠正后正射影像存在拉花现象,有可能造成部分图斑遗漏。因此,在叠掩区域通过在SAR原始影像进行变化信息发现,从而对遗漏图斑进行补充。通过对比5 m分辨率光学影像监测结果进行精度评估,正确检出率达78%以上。本文通过试验TerraSAR-X影像在贵阳市监测新增建设用地的提取监测能力,为SAR数据在土地资源新增建设用地的变化监测应用进行了可行性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论述卫星遥感影像的特点和用途,并以SPOT 5影像为例,探讨如何获取和利用不同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通过内业判读,结合外业核查获得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进行土地的动态监测.介绍如何通过采取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判读、图斑采集、编制图斑统计表和制作影像挂图,论述遥感与GIS数据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GF-1卫星数据的新增建设用地监测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和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分别作为典型山地、平原试验区,开展了GF-1卫星数据的新增建设用地监测能力试验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基于GF-1卫星数据的新增建设用地监测图斑属性精度,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非耕农用地图斑面积精度,以及最小可监测图斑面积,满足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业务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遥感技术在土地更新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使用遥感影像辅助土地利用更新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以SPOT-5为例,探讨了遥感技术在土地更新调查中的应用。研究发现,经过几何纠正和数据融合处理的SOPT-5遥感正射影像图数据对线状地物和图斑的判别清晰,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利用动态遥感技术监测太原市土地变更情况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应用动态遥感技术对太原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进行了监测研究,通过对单一遥感数据、多源遥感数据组合、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等监测精度的分析,实现了在不同环境下利用不同遥感数据源完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核查变更调查的目的;实现了遥感监测与详查变更调查数据的衔接; 确立了遥感数据在动态变化监测与调查中的可用性,监测变化图斑与详查图斑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矿山遥感监测成果数据编制过程中出现的新增矿山图斑手动编号耗时长、易出错以及规范不明确的问题,基于成果数据提交技术要求的分析结果,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地对新增矿山图斑进行编号并将该过程进行可视化。该流程通过ArcPy站点包实现矢量数据分割、排序、编号以及写入等一系列操作过程;并利用ArcToolbox的定制功能,对该一体化全流程进行封装与可视化,提高其交互性与有效性;并针对ArcPy内部原有的空间排序方式的不完善之处,提出并实现了矿山图斑排序方法的改进。通过对不同县市几十至近千个图斑进行编号验证,自动编号的速度能够达到每秒数十个,且编号效率随着图斑数量的增加而提高。实验结果表明该全流程自动化功能可以为矿山遥感监测成果数据编制工作提供有效支撑,显著降低编号过程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并对其他大量、重复性的遥感监测图斑编号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ArcGIS软件将最新遥感影像和2015、2016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地类图斑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图斑进行叠置分析(以江汉平原XX市数据为例),通过内业比对判读,提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疑似不符地块。结果表明,通过GIS的叠置分析,结合耕地后备资源等外部数据,能核实划定后永久基本农田图斑,保证划入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1.
3S技术在城市建设用地执法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004年、2005年和2006年三个时相的QuickBird卫星遥感图像作为信息源,用GIS作为遥感数据处理工具来识别违法地块,利用GPS进行地块实际测量来确定违法用地的位置和面积,以郑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执法检查为例,探讨3S技术在建设用地执法检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两违"综合治理工作因涉及范围广、频率高,亟须采取相应的数字化手段为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支持。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技术特点,可为"两违"执法工作提供实时详尽的高分辨工作底图,加以遥感处理分析,可以达到对监控区域"两违"变化多时相监测的目的。本文设计了一套以遥感监测为主要手段,集成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无人机航测技术,从多源影像获取、多源数字正射影像工作底图制作、"两违"疑似图斑提取与建库到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两违"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辅助城市规划监测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现象愈演愈烈,制止“两违”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一直以来,“两违”执法程序烦琐,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无法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利用遥感(RS)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地违法现象,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构建“两违”执法管理平台,能准确快速地定位“两违”图斑并指导现场执法巡查。本文以石狮市为例,研究了3S(RS、GIS、GPS,遥感(Rern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技术在“两违”执法工作中的实践应用。结果表明,“3S”技术可以全面及时地发现土地违法行为,极大地提高执法效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对地观测数据获取量与日俱增。在对海量遥感数据的特征提取与表征上,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遥感影像解译技术展现出了显著优势。然而,遥感影像智能处理框架和信息服务能力还相对滞后,开源的深度学习框架与模型尚不能满足遥感智能处理的需求。在分析现有深度学习框架和模型的基础上,针对遥感影像幅面大、尺度变化大、数据通道多等问题,本文设计了嵌入遥感特性的专用深度学习框架,并重点讨论了其构建方法,以及地物分类任务的初步试验结果等。本文提出的智能遥感解译框架架构将为构建具备多维时空谱遥感特性的深度学习框架与模型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基于ENVI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用于城市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的主要过程,应用ENVI软件作为试验研究平台对试验区进行了遥感图像分类处理。试验表明,遥感技术是进行城市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遥感图像中出现的水体和建筑混杂的现象,提出了应用监督分类与矢量操作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可得到较好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6.
结合国土行业近几年在遥感技术、管理和应用等方面存在的更新缓慢、精度不足以及目前的遥感数据管理混乱,应用单一,已有的技术成果不完善,遥感信息的潜在价值没有充分挖掘等问题。提出建立遥感影像数据库系统的一些设想,希望能够减少重复投入和重复建设,避免投资浪费,保证数据来源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从业务现状和功能需求着手,对多源遥感影像管理与分发服务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基于插件式框架的遥感影像信息采集技术、基于建模技术的多源遥感影像管理方法、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海量影像快速查询方法以及基于订单的内外网一体化数据分发模式。并依托系统建设案例,实现对多源遥感影像的科学管理和高效分发的集成,验证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图件遥感快速更新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深圳市为例 ,简要介绍了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图快速更新的方法和流程。该方法以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 ,结合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和变更资料 ,采用影像融合和计算机自动变化提取技术 ,同时综合多源信息 ,以人机交互知识解译方式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 ,辅助应用 GPS对变化信息进行外业实地调查 ,从而快速更新深圳市土地利用栅格图。该方法可快速、及时地获取和掌握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数据 ,为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规划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地图院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现代测绘技术,构建了集地理信息采集、处理、贮存、管理于一体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完成了信息化测绘生产基地的构建[1]。多源遥感数据快速自动处理技术应用研究是信息化测绘生产技术应用研究的一方面,主要是利用以信息化测绘生产基地为依托的遥感影像集群数据处理系统完成。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快速自动处理多源遥感数据,并以ADS80数据为例,对集群系统构建前后的效率进行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20.
随着航空遥感测量技术的广泛运用,航空遥感测量技术现已成为我国应急救灾、数字城市建设、国土资源调查、矿山监测、环境监测等重大工程项目开展的重要技术手段与支持[1]。无人机测绘这一新型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以它快速、灵活以及低成本的特点为应急救灾和小面积测绘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本文以无人机搭载的5D mark III相机获取的影像数据为例,研究了无人机数据在PF中快速制作正射影像的关键技术,总结得出了一套科学可行的快速生产正射影像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