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傅成铭  邱林 《新疆地质》2006,24(2):192-196
在分析了十红滩矿床地质构造背景、主要断裂和褶皱构造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吐哈盆地十红滩矿床具有断块构造活动的特点,并将该区划分为4个不同特点的断块区,论述了各断块构造的地质特征和对地下水及铀矿化的控制作用;将盆地演化与铀矿化划分为盆地基底形成、沉积建造形成、盆地改造及铀矿化3个大的阶段和若干次级阶段,指出了盆后构造对铀矿化的分布和矿体的产出状态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了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地质构造、含矿地层和水动力环境对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控制作用的基础上,认为艾丁湖构造斜坡带、断块构造及次级断裂、褶皱是铀矿化定位的标志,辫状河相砂体为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层间承压水和地球化学环境的变异部位是成矿物质沉淀的重要场所,并对有利的成矿区段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十红滩地区区域水地质特征及侏罗系中、下统含水层的水地质特征,对矿床南、北矿带含矿含水层岩性、水动力、水地球化学进行了重点研究,系统分析了矿床水地质和水地球化学条件,认为构造、沉积环境、煤层、岩石的渗透性等因素对铀矿床的形成及分布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吐哈盆地地质概况;十红滩铀矿区找矿目的层地质和砂体特征;重点对层间氧化带的纵横展布规律、地球化学分带性及前锋与铀矿化的关系作了阐述;对十红滩铀矿床南、北矿带的空间分布、形态、规模、物质成分、铀存在形式及南、北矿带差异做了研究。通过分析,最后得出十红滩铀矿床控矿因素是层间氧化带、鼻状隆起(南矿带)和北西向断裂构造(北矿带)、同时说明了局部铀矿化产出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叙述了十红滩铀矿区找矿目的层地质和砂体特征;重点对层间氧化带的纵横展布规律、地球化学分带性及前锋与铀矿化的关系做了阐述;对十红滩铀矿床南、北矿带的空间分布、形态、规模、物质成分、铀存在形式及南、北矿带差异做了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得出十红滩铀矿床控矿因素是层间氧化带、鼻状隆起(南矿带)和北西向断裂构造(北矿带)同时总结了局部铀矿化产出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吐哈盆地十红滩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一个重要的铀矿成矿基地,铀矿床主要产于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的砂体中。根据吐哈盆地构造演化以及十红滩-八仙口地区砂岩样品碎屑物颗粒的微观特征分析,探讨了该地区砂岩碎屑成分对蚀源区构造作用的微观响应。结果表明:岩屑中见矿物定向排列现象,石英颗粒见有波状消光、云片状消光等特征,显示出碎屑物蚀源区的构造作用十分强烈。碎屑组分统计投图表明,碎屑物源区处于切割弧、过渡弧及缝合造山带等不稳定的构造区,砂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较低,表现出近物源沉积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控制因素与成矿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十红滩铀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该铀矿床为一典型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其形成主要受铀源、构造、目的层沉积体系、层间氧化带发育程度、地下水动力变异等因素控制。在总结这些控制因素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十红滩铀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靶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傅成铭 《铀矿地质》2005,21(2):85-91
在分析了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地质构造、含矿地层和水动力环境对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控制作用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艾丁湖构造斜坡带、断块构造及次级断裂、褶皱是铀矿化定位的标志, 辫状河相砂体为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提供了有利的空间, 层间承压水和地球化学环境的变异部位是成矿物质沉淀的重要场所, 据此对有利的成矿靶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将瞬变电磁法应用于吐哈盆地十红滩地区铀矿勘查,采用分离回线装置方式进行测量,划分了找矿目的层的结构、埋深、厚度及空间展布特征,基本查明了矿区基底隐伏断裂及褶皱构造位置,研究认为解释出的构造与砂岩型铀矿成矿关系密切,对该地区铀矿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后期钻孔验证,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在矿床的形成中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成矿过程,某些细菌从 U6+还原成 U4+过程中获得生存能量,在铀矿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十红滩铀矿床容矿层岩石的不同地球化学分带中细菌的分布特征研究,分析和探讨了不同细菌的生命代谢特征与铀迁移、富集成矿的关系,建立十红滩地区铀矿微生物的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1.
吐哈盆地西南缘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其砂岩型铀矿控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属吐哈盆地艾丁斜坡带西部,其新构造格局表现为东西方向由新构造褶皱造成的隆凹相间,南北方向由新构造断裂造成的三级斜坡相连。据此可进行新构造单元划分。十红滩北矿带受由新构造断裂造成的断裂挠曲控制,南矿带受由新构造褶皱造成的坡中坡转折区域控制,沉积盖层中分布的新构造断裂局部排泄源也参与了对砂岩型铀矿化的控制作用。此三类新构造控制了十红滩矿区及其外围砂岩型铀矿的分布。  相似文献   

12.
吐哈盆地西南缘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7,自引:1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巧生  李占游 《中国地质》2003,30(2):186-191
通过对近几年来十红滩地区铀矿勘查资料及找矿成果的综合研究,系统阐述了吐哈盆地西南缘十红滩矿床的地质构造、含矿岩系沉积环境、砂体分布、层问氧化带发育特征等铀成矿条件,对矿区南、北矿带控矿层间氧化带分带性、矿体形态、规模、空间展布、铀存在形式、成矿年龄及铀成矿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进一步总结了区域砂岩型铀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指出吐哈盆地西南缘随着找矿工作进展可望成为大型地浸砂岩型铀资源基地,并对指导天山造山带及类似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十红滩矿床西山窑组第三岩性段的铀矿化特征人手,通过与第三岩性段的铀富集有关的构造、古气候、岩相古地理、水文地质和地球化学及有效还原剂等因素的探讨,认为十红滩第三岩性段的铀矿体的形成主要为含铀(砂体)建造的存在、含铀含氧水的长期补给以及有效还原剂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详述了十红滩铀矿床的岩石、矿石物质组分和结构构造及其空间展布特点,据此讨论了本区成岩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机制、找矿和地浸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十红滩铀矿床首采段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保侠  李占双 《铀矿地质》2003,19(4):193-202
本简述了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的区域、矿区地质特征,重点对矿区、首采段层间氧化带空间展布规模、分带性、前锋与铀矿化的关系做了研究;对首采段含矿砂体的空间分布、结构构造特征和铀矿体的展布规律、形态特征、厚度在空间上的变化情况以及铀矿石物质组分、铀存在形式等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赋矿位置及矿床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昆仑—汶川地震系列与巴颜喀喇断块的最新活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主要的地震活动区之一。最近十多年来,在青藏高原中部连续发生了1997年西藏玛尼Ms7.5级地震、2001年青海昆仑山Ms8.1级地震、2008年3月新疆于田Ms7.3级地震和5月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及2010年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它们相继发生于青藏断块区巴颜喀喇断块四周边界活动断裂带上,是该断块最新活动的结果。发生于断块南北边界断裂上的3次地震都是走滑断裂错动的结果,发生在断块东南端的汶川地震则是挤压逆冲断裂的产物,而西北端的于田地震则呈现出张性特征,它们共同反映青藏断块区巴颜喀喇条状断块向东南方向滑动的最新活动。自1900年以来,青藏断块区和巴颜喀喇断块的强震活动表现出多期活动和区域性转移的特征,20世纪早期Ms7.0级以上强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在青藏断块区北部边界构造带,中期转移到高原南部喜马拉雅板块边界构造带和断块区南部断块,最近十多年来则在巴颜喀喇断块及周缘边界断裂上活动。青藏高原这种块体活动和地震活动与澳大利亚-印度板块对亚洲大陆的推挤作用相关,因而,青藏高原和巴颜喀喇断块的强震活动与澳-印板块边界苏门答腊强震活动相对应。目前苏门答腊地区强震活动仍在继续,因此,近期对巴颜喀喇断块及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的强震活动和强震危险性仍需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7.
赵希刚 《西北铀矿地质》2003,29(2):42-46,57
通过对已有的物化探资料进行重新整理、分析解释,结合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理论和已知的控矿地质因素,研究和认识十红滩地区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区域特征,在此基础上,划分了控矿次级构造单元,研究氧化还原带定位,确定地震地层层序,分析铀源及铀的活化迁移等。  相似文献   

18.
两淮煤田基底断块构造格局与含煤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安徽两淮地区1:20成重磁资料向上延拓处理,所反映的深部构造信息表明,上地壳下构造层存在着明显的断块构造,晚古生代三角洲体系的分布、岩相古地理和聚煤规律均反映了这一基底断块构造存在及其活动.基底断块构造是造成淮南、淮北煤田聚煤作用明显差异的主要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新构造编图的基础上,发现十红滩铀矿床上第三纪构造运动与层间氧化带、铀矿化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并揭示了相互间的时空规律,为指导下一步地质找矿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勘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从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演化、区域构造背景、构造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苏亥图地区发育7条北东向断层和3条近东西向断层,主断裂为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了煤系的展布,将煤系地层切割为北东走向的断块状。根据煤系与构造形态之间的关系,苏亥图地区构造控煤类型可划分为单斜断块型和逆冲褶皱型两种,其中以单斜断块型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