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9月12日—14日,第20届国际声学成像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饭店召开,这是中国首次主办这一类的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俄罗斯等19个国家的教授、学者、专家共一百多人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59篇,其中我国学者提交的论文为68篇,占43%。这次大会是由中国声学学会、中国电子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医学成像技术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委员会共同发起的。会议主席由我国现任东  相似文献   

2.
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所属七个协会中的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和国际火山学与地球内部化学协会于1977年8月9日至19日在英国达勒姆联合召开了学术讨论会。在此之前,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于8月6日曾召开特别会议,通过了接纳我入会的决议。我国应邀派出以顾功叙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了这次联合学术讨论大会,并参加了在联合大会期间两协会分别召开的各种行政会议,这些会议包括非正式会议(即座谈会)、各专业委员会议和理事会会议。会后,代表团还在英国参观访问了几个大学和科研单位。现将会议概况及其涉及的有关内容和问题扼要介绍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活动构造研究中获得的相关速率是解释活动构造运动方式和幅度的重要基础,同时也能够提供检验和建立有关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的必要参数。原地宇宙成因核素年代学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加速质谱的出现而逐渐发展并不断广泛应用于地学,特别是地表过程以及活动构造研究中来的。由于仪器测试费用高以及处理流程比较复杂,国内早期相关研究没有得以广泛开展,然而目前正呈现逐渐升温的趋势。在样品采集以及精细野外地质调查测量的基础上,活动构造研究中的活动断裂运动速率,活动构造区的河流水系侵蚀下切速率以及古地震事件,活动火山喷发事件等均可以通过原地宇宙成因核素年代学定量约束。文中在概述原地宇宙成因核素年代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该年代学在活动构造研究应用中的最新成果和资料,重点介绍了基于原地宇宙成因核素年代学方法获取和解释活动构造研究中相关速率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地球物理测井北京(1990)国际讨论会于1990年5月28日至30日在燕郊中国海洋石油测井公司举行。与会代表127名,其中外国来宾31名,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匈牙利、法国、新加坡、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 28日上午9时,中国石油学会测井学会主任、中国海洋石油测井公司总裁段康先生致开幕词,中国石油学会领导尤德华先生和翁文波教授在会上讲了话。接着,由中国石油学会测井学会副主任、本次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谭廷栋教授主持会议,开始宣读大会论文。  相似文献   

5.
第十届国际声发射大会于1990年10月22—25日在日本仙台召开。国际声发射大会由日本无损探测学会(Japanese Society of NDI)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参加这次大会的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147名代表,其中包括国际知名的声发射学术权威,如哈迪(Hardy,美国)、  相似文献   

6.
肖佐 《地球物理学报》1983,26(6):598-598
<正> 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第十八届大会于1983年8月15日至27日在西德汉堡举行。这是每四年一次的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界的学术盛会。会上,有五次综合报告及廿一个学会间交叉的学术报告会。联合会所属的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地震和地球内部物理协会(IASPEI)、火山和地球内部化学协会(IAVCEI)、地磁和高空物理协会(IAGA)、气象与大气物理协会(IAMAP)、水文  相似文献   

7.
1999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将于7月18~30日在英国Birming-ham举办4年一度的学术大会,从这届学术大会的主题可以对目前国际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热点有所了解。在这届学术大会上将安排4个大会报告;火星与地外生命的搜寻,地幔...  相似文献   

8.
2010年10月23日—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国际岩石力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第6届亚洲岩石力学大会上,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召开理事会议,正式批准地壳应力与地震国际专业委员会成立。该国际专业委员会挂靠在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委员会主任由地壳应力研究所谢富仁研究员担任,委员包括国际岩石力学学会现任主席Hudson教授、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大会,于2008年12月1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大会收到论文220篇,经评审,从中遴选了170多篇汇编出版了<国际地震动态: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专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系统的单位的26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  相似文献   

10.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学术讨论会暨IAG 成立125周年纪念大会于1989年8月2—12日在英国的爱丁堡举行。这次会议是国际大地测量学界的一次盛会,有44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名代表参加。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主席米勒(Mueller)、副主席托尔格(Torge)和 Kautzle-ben、秘书长路易斯(Louis)以及国际上的许多著名大地测量学者参加了大会。中国代表共6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上海市地震局和国际地磁学与高层大气物理学协会(IAGA)联合发起的国际地磁学学术讨论会,将于1990年4月17日至20日在上海举行。 目前报名参加国际地磁学学术讨论会的已有美国、玻利维亚、巴西、英国、加拿大、智利、中国、哥斯  相似文献   

12.
第22届IUGG(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国际大会于1999年7月18日至7月30日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由伯明翰大学作为东道主承办了这一地学界享誉最高的世纪末的最后一次盛会.大会由来自几十个国家的3600多名代表参加,共收到论文5000多篇,其中...  相似文献   

13.
第二十九届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大会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大会(GeneralAssemblyof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SeismologyandPhysicsoftheEarth’sInterior(IASPEI))于(1997年)8月18日~28日在希腊第二大城市萨洛尼卡举行中国(包括台湾)、美国、俄国、英国、法国、德国、希腊、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等40多个国家约800多位学者出席了大会,我国国家地震局团组(24人)、中国科学院(4人)、地质矿产部(1人)、高等院校(1人)和山西省科委共引人前往参加大会共收到摘要约1500篇,其中我国67篇.大会…  相似文献   

14.
《地震地质》1992,14(4):332
> 由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局、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共同发起,由中国国家地震局主办的“第二届大陆地震国际会议,于1992年10月7~10日在北京召开。来自我国地震、地矿、石油、冶金、化工、建筑、煤炭、水电及有关大专院校的代表近300人和来自2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国外学者60余人参加了大会。国家地震局局长方樟顺致了开幕词  相似文献   

15.
方熠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19(2):295-295,310
2004年6月7日至6月11日,第一届《国际环境和工程地球物理会议》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隆重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长江水利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美国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学会和长江大学协办.大会主席为中国地质大学王家映教授,执行主席为来自美国的XIA Jiang—hai博士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于晟教授.大会名誉主席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刘光鼎院士.这是近年来在中国召开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环境和工程地球物理学术会议.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法国、日本、韩国、瑞典、泰国和中国及香港、台湾等共16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名科学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向大会提交了110多篇论文和摘要.  相似文献   

16.
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IUGG)第 2 3届大会 2 0 0 3年 6月 2 9日~ 7月 11日在日本札幌举行 .大会以“行星地球的现状”为主题 ,强调对地球系统过程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和新技术在地球物理科学中的应用 .IUGG所属的国际大地测量协会 (IAG)、国际地磁学与高空物理学协会 (IAGA)、国际水文科学协会 (IAHS)、国际气象学与大气科学协会 (IAMAS)、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 (IAPSO)、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 (IASPEI)、国际火山学与地球内部化学协会 (IAVCEI)等组织了相应的学术交流活动 .大会安排了 4个主题报告 (U…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等离子体鞘套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5月4日至5月10日在杭州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20多个单位的老中青科学技术人员6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老科学家朱岗昆、龙咸灵讲了话并作了学术报告,给与会者很大的启发。会议采取大会与分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术交流。宣读了论文、报告35篇,论题广泛,讨论深入。主要内容是:关于国际地球物理参数、再入物理学、尾流的化学物理性质等方面的评述和动向;再入飞行器的环境流场分析与  相似文献   

18.
《国际地震动态》2004,(6):46-46
“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将于2 0 0 4年7月1 0—1 4日与“第三届大陆地震、紧急救援暨巨灾保险国际会议”同期在北京举行。中国地震学会于2 0 0 4年6月5日就最新的会议日程、报到地点、注册方法、会后地震地质考察等事项发布了“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报到通知”。欲全面了解有关内容的同志可以登录中国地震学会的网站(网址:http ://www ssoc org cn)进行浏览。“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最新消息$中国地震学会办公室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岩石圈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联合会间岩石圈委员会、国际地科联构造委员会、环太平洋能源与矿产资源理事会和国际第四纪地质研究联合会新构造委员会共同组织的国际大陆岩石圈构造演化与动力学学术讨论会——第三届全国构造会议,于1987年8月24—2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美国、英国、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于1957年2月5日至9日在北京联合举行。大会总结了中国解放后七年来地球物理学各个方面的工作,并由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央气象局、地质部地球物理探矿局、石油工业部和国际地球物理年中国国家委员会介绍了工作概况并分组宣读论文和交流经验,通过会章,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