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侵检测系统是现今网络信息安全研究的热点,普通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有较高的误报率,为了减少误报率并提高检测效率,首先在入侵检测系统的分析引擎中采用将异常检测和误用检测结合起来降低入侵检测系统的误报率和漏报率,然后再通过漏洞扫描引擎过滤入侵检测系统中无效警报再次降低误报率,最后通过响应界面报警.  相似文献   

2.
安全扫描系统和入侵检测主要功能是保障网络的安全。入侵检测是指面向系统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未经授权行为的识别和响应;安全扫描是对计算机系统或者其它网络设备进行安全相关的检测.以找出安全隐患和可被黑客利用的漏洞。二者方法各有不同,技术都在不断更新,应用前景极具潜力:然而网络安全是一项动态工程,需要随着时间和网络环境的变化或技术的发展不断调整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3.
IDS在广东省气象局安全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入侵检测系统(IDS)的技术与原理,在广东省气象局网络中以旁路方式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并通过策略与防火墙实行联动部署,最终实现入侵检测系统与防火墙共同抵御外部入侵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骨干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周琰 《气象科技》2006,34(Z1):65-68
目前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在方便人们使用的同时,也更容易受到攻击,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通过对现有中国气象局骨干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简要分析,结合当今主流的网络安全防护理论和相关软硬件技术,阐述了在骨干网络中建立集入侵检测系统、安全漏洞扫描、防火墙系统和防病毒系统于一体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必要性,并对骨干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改进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广州市突发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原网络安全架构,分析了存在的安全问题,结合当前网络安全保护要求,设计了一个多方位的网络安全加固方案,主要通过新增安全网关、入侵检测、漏洞扫描、安全审计、上网行为管理等不同功能安全设备和优化调整网络结构、划分虚拟子网、限制访问范围等方式,建立起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该防护体系有效提高了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大大提升了维护保障效率。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中浪涌保护器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楠  闫景东  汪鲁刚 《气象科技》2008,36(3):360-363
针对雷击可能造成的雷击电磁脉冲对计算机、通信设备等微电子设备的危害情况,对雷电的分类、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雷电入侵途径进行阐述和分析.介绍了雷电浪涌保护器(SPD)的类型、组成元器件及主要技术指标;重点介绍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中SPD的选用原则和选型计算,通过对SPD最大持续运行电压、最大放电电流的详细计算,提出参照连接器类型,按照工作电压、工作频率的要求选择正确合理SPD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雷电的种类及雷电入侵有线电视系统途径的分析,提出了如何对系统中的接收天线、前端设备等环节进行雷电防护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气象资料的实时传输及共享对系统稳定、网络畅通有很高的要求。为了安全高效,业务系统也大多建立在Lnux平台上,因此,Linux的系统安全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Linux入侵检测方法作一些简要说明,并给出一些系统安全建议。  相似文献   

9.
罗雅 《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Z1):122-124
对有线电视系统而言,雷电防护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通过对雷电的种类及雷电入侵有线电视系统途径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对系统中的接收天线、前端设备等环节进行雷电防护设计,对雷电防护中的接地技术也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网络化的世界中,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在方便了人们使用的同时,也使得网络很容易受到攻击。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联结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等特征,致使网络易受黑客、怪客、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的攻击。因此,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此推动了防火墙、入侵检测、虚拟专用网、访问控制、面向对象系统的安全等各种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蓬勃发展。防火墙技术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格外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