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6年5月到7月间,用北京天文台60/90/180厘米施米特望远镜在紫外波段(Kodak103a-O UGZ)用多次露光法以赤经α_(1950)=16~h23~m,赤纬δ_(1950)=-24°38′为中心,继续对蛇夫-天蝎暗云区进行耀星观测,得多次露光底片11张,共做了46个不同露光的观测,有效观测时间11小时.从这些资料中发现两颗新的大变幅快变星,从变光情况看它们都属于耀星。此外,在处理耀星资料的时候,发现M4边缘有一颗新的RRc型变星,用我们已有观测资料进行测量处理,初步定出了它的周期,画出了它的光变曲线,将有关资料这里一并发表.  相似文献   

2.
1975年春夏用紫金山天文台40公分双筒望远镜和北京天文台40公分双筒望远镜对蛇夫一天蝎暗云区进行了照相观测.在测量的26片(对)单点及多点露光底片上发现了11颗新的快变星及星云变星。其中一颗是耀星,一颗是金牛座T型变星,其余可能是星云变星.介绍了资料处理方法并给出了新变星的光变曲线和证认图.  相似文献   

3.
1977年我们继续对Sco-Oph区进行联合照相观测.使用北京天文台施密特镜和紫金山天文台及北京天文台的双筒拆光镜。经过闪视和测量,共发现两颗新耀星和15颗新变星。结果见表1.给出每颗星的辨认图和大部份星的光变曲线,周期和类型。  相似文献   

4.
在闪视用紫金山天文台40厘米双筒望远镜对金牛暗星云区进行的耀星观测底片的时候,在一处比较透明的地方发现了一颗周期非常短的变星[图1]。我们把这颗变星编号为ZB33。其坐标是赤经α=4~h30~m8,赤纬δ=+23°36'(1950)。从我们得到的资料看,它可能是一颗新变星。借助附近的浪多特(Landolt,A.U.,1967,A.J.72,8,1012)的光电B星等标准序列,对1977年12月11日晚的一组6张多次露光底片用Iris光瞳光  相似文献   

5.
<正>本论文包含对4个课题的研究:红外暗云、致密冷核的碎裂和氘化、极超致密电离氢区和红外尘泡.它们不仅属于大质量恒星早期形成的范畴,而且反映了不同演化阶段的典型特征.主要内容如下:(1)关于红外暗云的研究,我们利用IRAM(Institut de Radioastronomie Millim′etrique)30 m望  相似文献   

6.
王家骥 《天文学报》1996,37(4):352-360
本文通过统计比较,并用更完善的模型作成员概率的最大似然估计,对昴星园天区耀星的成员性进行了新的细致的讨论,指出Mirzoyan等根据Jones的自行成员概率估计得出的非成员耀星呈现团心集中强烈趋势的现象,是由于Jones对成员概率的普遍低估以及对外围恒星成员概率的一定程度高估加上在中心附近观测误差和错误显著增加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耀星是红矮星早期演化的一个必经阶段,这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取决于恒星的质量。在年轻和比较年轻的疏散星闭中,都含有大量耀星,它们的光度分布是疏散星闭年龄的标志。在昴生闭中已发现大量耀星,对它们的自行,测光和分光资料进行深入的统计研究,对于解决疏散星闭及矮星起源和演化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狮子AD(AD.Leo)是一个耀变十分频繁的耀星。本文通过对观测的分析,认为该星宁静期光度有高、低态之分,低态很可能是由大面积低温区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12CO(1-0)、13CO(1-0)与C18O(1-0)分子谱线成图观测数据,并结合ATLASGAL (The APEX(Atacama Pathfinder Experiment) Telescope Large Area Survey of the Galaxy)尘埃连续谱巡天观测结果详细地研究了9个红外暗云(Infrared Dark Clouds, IRDCs)中团块的物理性质与运动学特征.给出了红外暗云的速度区间,以及在红外暗云所对应的Spitzer (Spitzer Space Telescope) 8μm辐射背景上叠加了与红外暗云轮廓基本吻合的13CO和C18O积分强度分布图. 9个红外暗云中有8个呈纤维状结构.在这些红外暗云中共找出51个致密团块,质量偏大的团块大部分聚集在红外暗云的枢纽位置.质量统计直方图中表现出明显的双峰结构,进一步证实纤维状分子云物质输送的图景.12CO(1-0)计算所得的典型激发温度Tex...  相似文献   

10.
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留下的思考苏梅克一利维9号誉星(HLg)1994年7月憧击木星南半球后,几个月以来人们一直在关注着木星上的撞击点。在浩瀚的资料中今天文学家最感兴趣的是碰撞后抛出的残骸构成的羽状物,以及在撞击点上空形成的暗云。最近天文学家正在对暗云...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统计比较,并用更完善的模型作成员概率的最大似然估计,对昂星团天区耀星的成员性进行了新的细致的讨论,指出Mirzoyan等根据Jones的自行成员概率估计得出的非成员耀星呈现向团心集中强烈趋势的现象,是由于Jones对成员星成员概率的普遍低估以及对外围恒星成员概率的一定程度高估加上在中心附近观测误差和错误显著增加而造成的.本文根据Stauffer等对更完整的样本估计的成员概率,以其中成员概率大于0.5的星为成员星,重新计算了昂星团内成员耀星在红矮星中占的比例(相对数量),表明了相对数量在MV<8.0时随星等变暗而增大,而MV≈8.0时开始稳定在64%左右,直至样本完整性的极限(MV≈11.5).因此,昂星团内无明显耀发活动的红矮星占该星团内红矮星总数的1/3左右或更少.  相似文献   

12.
利用对暗分子云L1211的C^18O(J=1-0)分子发射谱线的首次观测,计算得到了它的核的物理参数,结果表明间分子云处在维里平衡状态下所得到的核的质量要大于暗分子云处在局部热动平衡状态下所得到的核的质量。同时,暗分子云处在维里平衡状态下所得到的外流力要大于暗分子云处在局部热动平衡状态下所得到的外流力。但是如何恰当地选择N(C^18O)/N(H2)的值,则上述两种质量和两种外流力之间是彼此相互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暗云L1211的C^18O(J=1—0)分子发射谱线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俞志尧 《天文学报》1995,36(3):261-278
本文作者首次对暗云L1211的C^18O(J=1-0)分子发射谱线进行了观测,发现了暗云L1211致密核的C^18O(J=1-0)的宽翼发射谱线和它的结构,得到了核区C^18O(J=1-0)分子的谱线轮廓图、强度分布图、速度分段积分等高图、速度位置图。  相似文献   

14.
利用云南天文台色球Hα单色像、SOHO/EITEUV单色像、SOHO/LASCO白光日冕观测、SOHO/MDI光球磁图及Nobeyama17GHz微波射电观测资料对2004年4月11日AR0588中的环形暗条爆发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爆发的暗条呈现封闭的环形。在Hα观测上爆发前有明显的激活态,表现为西半环变粗变厚,断裂出现缺口并缓慢向西南方向上升。在EIT195 观测上,此暗条爆发表现出两条扎根于爆发源区的亮带,其顶部可能是爆发中的暗条,而这两条亮带是暗条的两条腿。该暗条爆发是动力学爆发,但暗条等离子体在爆发过程中也受到明显的加热。(2)该暗条爆发伴随有一个明显的双带耀斑。一个带位于暗条爆发的中心,几乎不动,而另一个带呈环状包围爆发的暗条,展示明显的分离运动。这两个带之间,在耀斑后期出现明显的耀斑后环。(3)这一暗条爆发及耀斑与LASCO观测到的一个快速的、具有典型三部分结构的partialHaloCME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5.
恒星耀发是剧烈的恒星活动过程,对恒星周围行星的大气构成和生命演化有重大影响.恒星耀发的辐射主要分布在光学和X射线波段,其中耀发时X射线波段流量可以增大数十至数百倍.M型耀星是最有可能存在类地行星的宿主恒星,因此,研究M型耀星的X射线耀发分布对寻找宜居的类地行星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也可以为即将发射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Ein...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廿一周峰年期间云南天文台观测到的廿个无黑子区耀斑,得到如下结果: 1.无黑子区耀斑的一般特征是:1) 无黑子区耀斑的自然产率约3%,2) 其卡林顿经度分布有向东飘移的趋势,3) 无黑子区的耀斑多为低能耀斑,4) 无黑子区耀斑产生的背景条件和黑子区耀斑一样,必须在耀斑区的太阳大气中存在异极性磁场结构。无黑子区耀斑都发生在沿大尺度磁场中性线(H_=0)延伸的暗条两侧或其附近。 2.在耀斑前,由于磁场的扰动,使被浮托在H_=0线上的宁静暗条在耀斑前几小时到一两天激活,临近耀斑位置的一段暗条先是发展增大,同时伴随着谱斑增亮,在耀斑爆发前几分钟或与耀斑发展的同时,该暗条迅速衰减乃至完全消失。与此同时,有的无黑子活动区的可见纤维与暗条的交角由大变小,表明活动区所受的力由挤压力逐渐转化为剪切力。本文还粗略地估计了无黑子区耀斑的能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首次对暗云L1211的C~(18)O(J=1-0)分子发射谱线进行了观测,发现了暗云L1211致密核的C~(18)O(J=1-0)的宽翼发射谱线和它的结构,得到了核区C~(18)O(J=1-0)分子的谱线轮廓图、强度分布图、速度分段积分等高图、速度位置图。  相似文献   

18.
宇宙信息     
金牛—御夫巨分子云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大形成区,其中心距离我们大约450光年。在这个分子云中充满了新诞生的正在发生很大变化的恒星。一些小质量或中等质量的恒星被气体和尘埃盘环绕着,就像太阳在它诞生后几百万年时的样子。金牛座XZ的年龄约100万年,在毕星团后面,亮度在10~17等之间变化。最近“哈勃”将它分解成一对双星,两子星的间隔至少有40天文单位,相当于冥王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光球磁场、色球Hα单色像和Hβ速度场等观测资料,分析了1993年5月日面AR7500中3个暗条的演化和动力学行为,得出4个结论(1)3个暗条中两个是右旋暗条,一个是左旋暗条。(2)暗条附近两侧的色球纤维和光球横场几乎平行于暗条长轴,暗条端点处的黑子没有呈现明显的涡旋结构。(3)尖角处因为轴向场取向不同,一直没有发生暗条合并,即使其中一个右旋暗条消失后又重新形成也如此。(4)几天持续存在的左旋暗条,在两天的观测中未出现扰动激活,其中部为杂乱而不明显的运动图案。本文还讨论了可以用暗条的扭曲磁流绳模型来解释暗条的这些动力学行为,以及一些尚待进一步澄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光球磁场、色球Hα单色像和Hβ速度场等观测资料,分析了1993年5月日面AR7500中3个暗条的演化和动力学行为,得出4个结论:(1)3个暗条中两人是右旋暗条,一个是左旋暗条。(2)暗条附近两侧的色球纤维和光球横场几乎平行于暗条长轴,暗条端点处的黑子没有呈现明显的涡旋结构。(3)尖角处因为轴向场取向不同,一直没有发生暗条合并,即使其中一个右旋暗条消失后又重新形成也如此。(4)几天持续存在的左旋暗条,在两天的观测中未出现扰动激活,其中部为杂乱而不明显的运动因素。本文还讨论了可以用暗条的扭曲磁流绳模型来解释暗条的这些动力学行为,以及一些尚待进一步澄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