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兆鼐同志是我国著名的火山岩地质和火山岩金矿地质专家 ,他在火山岩、岩浆作用及其与资源环境关系等领域造诣颇深 ,曾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多个重点项目 ,建树颇多。他是南极长城站中、新生代火山岩研究的早期开拓者之一 ,是火山岩研究的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他在世时 ,除全身心投入各项科研工作外 ,还积极参加地质学会及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的群众性学术交流工作 ,曾先后担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和第 2届岩石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在任期间 ,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他的不幸逝世 ,对岩石学界和专业委员会 ,都是不…  相似文献   

2.
何镜宇     
何镜宇先生1922年11月17日出生于北京。他是我国著名的沉积岩石学家。194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理学院地质系,后在察哈尔省和北京地质调查所工作。1950年起在清华大学、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岩石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曾任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何先生曾在清华大学地质系协助池际尚教授首次开了沉积岩石学课,随后参加筹建北京地质学院,并担任矿物学和岩石学教学工作,编写了第一本《沉积岩石学》教材,并与张瑞锡先生一起创建了北京地质学院沉积岩实验室。1956~1957年他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和苏联科学院合组的黑龙  相似文献   

3.
《地质论评》1983,29(5):495-495
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5月21—25日在北京召开了火山岩分类命名小组扩大会,会议由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沈其韩同志主持,参加这次会议的分类命名小组成员和扩大会代表共30人。 1980年11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火山岩会议决定在岩石学专业委员会之下成立火山岩分类命名小组,并责成该组对会议中提出的分类意见和存在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并在适当的时间提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等10个单位主办和20个单位协办的“全国火山作用与资源、环境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8月14日至16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吉林省副省长刘淑莹同志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做了讲话。会后进行了长白山火山地质考察。来自全国科学研究院(所)、高等学校以及生产单位的13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前出版了会议论文集,共有167篇论文,其内容主要包括了火山岩、火山地质学、区域岩石学和年代学(特别是新生代火山岩的测年方法)、火山岩地球化学、物理化学和形成机制、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5.
新书要览     
火山岩、火山作用及有关矿产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编(李兆鼐、王碧香主编),地质出版社,1993,16k,243p 这是全国第二届火山岩会议(1991年10月)征集的论文中遴选的部分论文选编。内容包括火山地质学、区域岩石学和岩类学,涉及火山岩地区矿产资源与火山作用和火山地热作用的关系,火山岩地球化学、物理化学和形成机制,并反映了我国的“七五”期间在重要成矿区带、关键地质单元和前沿领域有关火山岩、火山作用和矿产资源、环境的研究成果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岩石学报》1999,15(4)
1999年8月14日至16日在长春召开了“火山作用与资源、环境学术研讨会”。这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全国性岩石学专业会议,也是一次跨世纪的全国性大会,以往我国召开过火山岩和火山作用的全国性会议共5次,这次应是第六届大会。这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等10个主办单位和19个协办单位经过了较长时间共同筹备组织召开的。直接承办这次大会的单位是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吉林省地质矿产厅、长春科技大学和吉林省地震局,他们为会议的召开以及长白山地质考察,付出了极大精力,出色地完成了会议的一系列组织工作和…  相似文献   

7.
单林  刘晓东 《岩矿测试》1985,(4):288-294
闽、浙、赣三省境内广泛发育一种特殊的中新生代中酸性火山岩,具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次火山岩的特征。对该岩石的认识,看法不一,如江西相山主体岩石曾先后被定名为黑云母微花岗斑岩、自碎次花岗斑岩、凝灰熔岩和酸性碎屑熔岩等,1980年北京铀矿地质研究所又定名为碎斑流纹岩,并将赣杭构造带西南端玉华山等其它六个火山盆地的该岩石统一定名为碎斑流纹岩。正确认识这种岩石的岩性特征和成因机制,不仅对火山岩岩石学和区域地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该岩石与铀矿有一定的成生联系,  相似文献   

8.
《地质论评》1992,38(4)
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与河北省地质学会主办、其它16个单位发起的第二届全国火山岩会议于1991年10月16日至20日在天津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共163人,分别代表了12个系统116个单位,来自各工业部门、各专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地质科技人员。这次会议是一次“生产、教学和科研”三结合的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火山岩、火山作用及其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和论文摘要  相似文献   

9.
蒋溶 《岩矿测试》1982,(1):文前II-文前II
岩石学、矿物学和分析工作都是地质工作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解放以来,我国地质事业突飞猛进,为这些学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促进了它们的发展。 现在从事岩石、矿物、分析工作的人员已数以万计,他们在生产方面已为国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发现了许多新矿物、新的矿床和新的岩石类型,议定了岩石分类命名,完善和创立了新的分析方法,丰富了有关学科的理论,密切了科研与生产的联系。 1979年以来,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和矿物学专业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对我国十多产于长英质火山岩中的块状硫化物矿床进行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有关矿产资料,对该类矿床产出的区域地质,火山地质,火山岩石学与岩石化学,矿化等成矿地质特征和控矿标志作了系统的总结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浆岩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以中酸性火山岩、次火山岩与戍矿作用为中心内容的学术会议,于1985年11月13日至18日在杭州召开。这是一次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学术讨论会,是火山岩地质工作者的一次盛会。到会的185名代表,分别来自地质矿产部、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核工业部、建材部、中国科学院,地质院校(系)和有关编  相似文献   

12.
全国火山岩、次火山岩与成矿作用学术会议于1985年11月13日至18日在杭州召开。它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浆岩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首次学术会议。来自全国101个单位的185名代表向大会提交了233篇论文。它们反映了我国地矿部、冶金部、有色地质总公司、核工业部、建材部、化工部和中国科学院、地质院校(系)等各个系统在本学科中的最新成就。  相似文献   

13.
由本会岩浆岩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火山岩、次火山岩与成矿作用学术会议,于1985年11月13日至18日在杭州举行。这是一次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185名,来自地矿部、冶金部、化工部、建材总局、核工业部、有色金属总公司、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和有关编辑出版部门的共计101个单位,是近几年来我国火山岩地质工作者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4.
《地球科学》2015,(1):168
<正>马杏垣院士是国内外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学家之一,曾长期担任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兼地质研究所所长.他在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坚持实践第一,勇于开拓创新.他在科学研究和治学领域,学风严谨、为人师表,培育了几代地质学者,为我国地质研究和教育事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2019年5月将是马杏垣院士百年华诞的日子,为了  相似文献   

15.
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于2004年11月19~24日在海南海口市举办。会议共收到摘要230余份,与会人员250余人。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变质岩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岩浆岩专业委员会等8个单位为会议主办单位,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世伟 《地质与资源》2009,18(4):241-244
通过在本区长期从事区域地质调查与研究的实践及认识,结合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实际资料,运用火山喷发旋回、火山岩岩石学、岩石化学、地层古生物及同位素地质测年等方面的研究与对比,将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划分了6个火山喷发旋回,分别对应6个火山岩石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17.
姜福芝  王玉往 《地质论评》1999,45(7):1019-1027
柴达木盆地周边火山岩十分发育,形成巨大的环状火山岩带。本文着重于研究火山岩的时空分布、产出古地理环境、以及它们的岩石学和岩石化学,以指出其产出构造环境和演化地质历史。根据火山成矿作用与铜多金属等矿产的密切关系和该区火山岩含矿特征,探讨了其含矿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岩石矿物学杂志》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属地质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报道内容包括:岩石学领域的专题性或区域性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岩类学、岩理学、实验岩石学、宇宙岩石学、工艺岩石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矿物学领域的描述矿物学、理论矿物学、材料矿物学、应用矿物学、宝玉石矿物学、环境矿物学、矿物药学、矿相学、新矿物及矿物中包裹体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岩石学、矿物学有关的边缘交叉学科中的构造岩石学、岩石大地构造学、岩石…  相似文献   

19.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岩石矿物学专家刘俨然研究员 ,因病于 2 0 0 0年 9月 2 9日在成都逝世 ,享年 82岁。刘俨然系河北省沙河县南旺村人 ,1 943年 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同年参加地质工作。在半个世纪的地质工作中 ,他长期致力于岩石矿物的研究工作 ,为四川矿物岩石学研究工作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 30周年时曾荣获模范工作者称号。对他的逝世我们表示沉痛哀悼。刘俨然研究员逝世$四川省老科协地质分会  相似文献   

20.
姬红星 《物探与化探》2007,31(3):218-220
新疆西天山艾肯达坂组火山岩的岩石学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等研究证明,本区火山岩由基性火山岩和中性火山岩组成,火山岩均属于钙碱性系列,二者均具有低钾、富钠的特点。这些火山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属于轻稀土富集型,明显地表现为轻稀土元素配分曲线陡倾,而重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相对平坦的特征。这些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特征证明本区火山岩形成于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