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嚣具细节——黑陶在其他地方的古代人还处于茹毛饮血的时代之时,黄河下游的山东先民已经开始把肉烤得喷香诱人,在盛放其美食的黑陶上勾勒纹路,他们已经开始有了饮食审美的需要,高度发达的饮食文明使鲁菜从产生之时就具备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可食用的所有海产品中.海参的食用历史可能是最短的。两宋时期,没有食用海参的记载。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只有对干贝、燕窝的记载。宋李肪等编纂的《太平广记》收集了自汉至宋初的野史500卷,在其卷十“水族”中,提到的水产类食品61种,未见海参。只是在《明宫史》中,才见到对海参烹饪的详细描述。据说,明熹宗喜欢将炙蛤、鲜虾.燕窝、鲨鱼翅、海参诸海味十余种共烩一处食之。而几乎同时的号称中国五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的众多饮食谱中.却未见海参的菜式。按理说,《金瓶梅》故事发生在徐州,而徐州靠海并不很远.又地处京杭大运河南北交汇点.曾是交通枢纽与商埠重镇。如果海参已入菜,那么.拥有金、瓶.梅等5个妻妾的西门庆不会吃不起,也不会买不到,可见,当时海参还只是一种宫廷食品。  相似文献   

3.
思源 《海洋世界》2008,(7):64-67
这种偶然的、经过长途跋涉而酝酿出来的美味一旦被精明的商人所发现以后,马德拉葡萄酒的海上旅程竟然又多出了一倍。 实际上,早在运往美洲和东印度群岛之前,马德拉葡萄酒的味道相当清淡,除了它酸酸的味道之外,并不能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如果航船载着葡萄酒进行一次穿越大西洋、或者赤道的航行会使葡萄酒喝起来更有滋味的话,那么进行两次这样的航行可能会使得葡萄酒更好喝。结果证明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金秋时节,碧波万顷的大海,一艘艘军舰,一列列水兵,蓝披肩,黑飘带,还有那欢快的浪花……。这如诗如画的场面,令人神往。然而,在这诗情画意的水兵生活背后,有许多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又有令人捧腹大笑的生活插曲,构成了人  相似文献   

5.
河豚体形似“豚”,常在河口捕获而得名。浙江一带叫“鬼鱼”,山东,大连等地称“艇巴”。多数栖息于沿岸近海,少数进入江河产卵。据《山海经》等记载,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河豚就是人们所喜食的美味珍品。但河豚内脏有剧毒,有史以来曾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以至被罩上了可怕而神秘的轻纱,使人望而生畏。故我国沿海以往不仅没有专门捕捞河豚的渔业,而且  相似文献   

6.
《礼记·礼运》中言:“麟、凤、龟、龙,谓之四灵。”中国古代将麒麟、凤凰、乌龟和龙称为“四灵”。其中,龙的地位尤为突出,不仅是众人尊崇的吉祥瑞兽,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国有着悠久而丰富多彩的龙文化,根据史料记载,古时,我国各地都广泛流传着与龙有联系的神话传说和故事,经由讲述或记录逐渐融人进人们的宗教活动与日常生活之中。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符号。龙,这一神秘的存在,是在土地上耕种之人的风调雨顺,亦是在大海上涉海之人的精神护佑。  相似文献   

7.
纺锤纺锤属科,为海洋中游速较快的鱼类,这是因为它有一个标准的纺锤形身体。在第二背鳍与臀鳍的后方各有一个由两根鳍条组成的小鳍,这在一般鱼类中是较为罕见的。它们体长在40厘米~100厘米之间。喜食浮游生物,小虾偶尔也是它们的美味。在中国南海、日本、印度洋、东太平洋、非  相似文献   

8.
自从1983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施行起,海洋环保监察成了执法的一项经常工作,做好此项工作是每个执法人员的应尽义务。然而一提执法,有人就认为只有原则性而无灵活性可言。以为执法提及灵活性,无非是拿原则做交易,以权谋私、以法谋利而已。其实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持有此种观点的人,一是对何谓灵活性不甚了了;二是不知灵活性和原则性之间的关系。当然更不会运用灵活性于执法管理之中了。本文仅对此作一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雪花纷飞的北方隆冬季节,可以在春城昆明看到“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的山茶怒放盛况,这是因为山茶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原本生长在南方。但要说天寒地冻的北方海岛上也有山茶竞放,肯定会有人不会相信。但信与不信由不得你,在我国北方山东省的一些海岛,如千里岩、长门岩、大管岛、小管岛,却真真切切地生长着山茶,而且并非人工栽培,纯属自然生长。据传,长门岩岛历史上山茶遍地,覆盖面积占全岛一半还要多。目前尚存430多丛,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有6500多个海岛,总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450多个,住有3600多万人口,0.5平方公里以上的岛屿大多数有常住居民。台湾(含周围岛屿)为省级建制,海南岛设行政区,舟山群岛、厦门为地市级建制,另外长海(辽宁)、长岛(山东)、崇明(上海)、平潭、东山、金门(福建)、南澳、西沙(广东)为县级建制。散布在渤海、黄  相似文献   

11.
提要在受控实验条件下,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螺类(椭圆萝卜螺)牧食损害对人工构建的沉水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螺类牧食损害降低了沉水植物的相对生长率及人工构建的群落生物量,且植物的生长率及群落的生物量与螺密度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牧食损害使沉水植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牧食强度的加大,群落中马来眼子菜与苦草的综合优势比迅速下降,而轮叶黑藻与伊乐藻则稳步上升。作者对调节沉水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植物种类的生长特性使伊乐藻与轮叶黑藻在与苦草及马来眼子菜的竞争中占优势,椭圆萝卜螺的牧食损害则加速了这种优势地位的取得。  相似文献   

12.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们生活必需品,醋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关于醋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夏代杜康的大儿子黑塔为了造出一种与酒相媲美的东西,率族人移居到江苏镇江。为了维持生计,黑塔决定先继承父业,以酿酒为生。他在朋友的帮助下,花钱在镇江市长江岸边的一处渔港设了一家作坊。由于黑塔酿酒工艺精良,酒的美味远近闻名,购者甚多。  相似文献   

13.
邓昂 《海洋与湖沼》1979,10(1):90-92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恢复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子1978年11月20日至28日在青岛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该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海洋与湖沼》学报编委会编委,还有来自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吉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川、湖北、河南、青海、云南、山东等15个省市有关科研、教学单位的代表138人。  相似文献   

14.
在林林总总的海洋之谜中,亚特兰蒂斯陆沉大洋的故事引人入胜。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当时或许不会想到,他所描绘的亚特兰蒂斯会有如此经久不衰的魅力——几千年来无数人孜孜以求,试图解析它的真相。时至今日,有关亚特兰蒂斯的传说早已超出了事实的范围,它牵涉到人类的思想和历史。并给众多探秘者留下无尽的遐思。  相似文献   

15.
一位自然科学家在记述“人鱼”时写道:“至于美人鱼,也叫做尼厄丽德,这并非难以置信……它们是真实的,只不过身体粗糙,遍体有鳞,甚至象女人的那些部位也有鳞片。”上海的《文汇报》也曾有过这样一则报道:一些科学家正在竭力设法找到这一当今考古学最惊人  相似文献   

16.
海军为陆军之佐,表里相扶不能偏废,闭关自守患在内忧,海禁宏开患在外侮。内忧之起,陆军足以靖之,外侮之来,非海军不足以御之。——郑观应 郑观应,原名官应,字正翔,广东香山县人(今中山市),是19世纪后期著名的民族资本家。郑观应早年放弃仕途,赴上海学商,曾为洋行和太古轮船公司买办,后又投资轮船公司,曾长期在上海机器织布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洋务企业中任总办。  相似文献   

17.
<正>他认为要摆脱"受人把持终无自强之日"的困境,要提倡西学,以实现"自强御侮"的目的。丁日昌出生于世代务农的家庭,科举考试屡试不第,完全是由于军功和整饬吏治的建议才得到曾国藩的赏识,先被派往广东督办军械,从而显示出其卓越的才能。1863年,丁日昌被李鸿章调往上海督造军火,从而开始其与李鸿章共同发展中  相似文献   

18.
正松江鲈鱼是上海松江的著名特产鱼类,其肉质细嫩洁白,味道极其鲜美,因此驰名中外,备受好评。三国演义中有段故事,曹操宴请宾客,满桌佳肴,唯独缺鱼,曹操着急万分,站在旁边的佑慈,急中生智,献出绝技,在墙上画些鱼,用口一吹,活蹦乱跳的鱼呈现在眼前,此鱼非凡,天下鱼都是两个鳃,此乃四个鳃,这种鱼便是被称为天下第一鱼的松江鲈鱼。松江鲈鱼貌不惊人,甚至于有点丑陋,但它的肉质洁白似雪,肥嫩鲜美,少刺无腥,食之能口舌留香,回味不尽,而且营  相似文献   

19.
新苏格兰外面的一个名叫橡树岛的小岛,是那些做着黄金美梦的掘宝人死也不会忘记的地方。因为传说这个小岛的一个地洞深处,藏有无数的黄金财宝。在200年的漫长岁月中,有的人为了寻找它倾家荡产,有的人则一生苦苦搜索——挖沟、凿洞,但最终仍未如愿以偿。据史料记载,这个小岛最  相似文献   

20.
江泓 《海洋世界》2021,(2):61-65
故事汹涌的海浪拍打着海边的峭壁,溅起白色的浪花。你肯定想象不到,2.45亿年后,这里将变成云南省西部的山区,关于海洋的记忆则储存在岩石之中。当浪花从天而降,冲刷着突出海边的礁石,在礁石上几只怪模怪样的动物趴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像是雕像,它们是滤齿龙。一只齿龙缓慢的向礁石边缘爬去,然后一个猛子扎进海里。潜入大海的滤齿龙一改迟缓的状态,只见它摆动着身后的长尾巴,快速游向珊瑚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