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利用1951-2010年大连雷暴资料,通过数理统计、Mann-Kendall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大连市雷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60 a年大连市年平均雷暴日较多,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较大,年雷暴日呈增加趋势,每10 a雷暴日增加0.5 d。初雷日明显提前,终雷日明显推迟。雷暴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集中出现在5-9月,而6-8月占近6成;夏季多于秋季,冬季最少。逐月平均雷暴分布与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呈同相单峰形,7月雷暴出现高峰值,10月雷暴锐减。雷暴出现频率以02-06时为最高,16-20时为最低。雷暴日数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存在不显著的2-4 a和14-16 a振荡周期,并且在1972年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2.
镇江雷暴气候特征及天气学预报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暴是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影响。雷暴的发生发展地域性强,因此加强镇江本地雷暴特征的研究和预警工作十分必要。利用镇江市1959--2010年的雷暴气候资料,通过气候倾向率、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其周期性、时空分布特征及年(代)际、季节变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镇江市雷暴呈现出市区少、周边地区多的特点,其中句容雷暴发生频率最多且持续时间长。2)镇江市平均雷暴日数存在4a、6a、10~12a左右、准20a的长周期振荡信号。从长周期分析,镇江市近几年的年平均雷暴日数处于偏多周期时段。3)年平均雷暴日数距平,20世纪60年代、70年代、21世纪的00年代是正距平,特别是2006--2010年连续5a的平均雷暴日数都大于气候值,是雷暴频发时期;80年代、90年代为负距平。1963年的雷暴日数最多,有53.3天;1979年的最少,为15天。通过对1999--2008年镇江市地面观测资料的194个雷暴天气过程个例进行统计分析,对影响镇江市的雷暴天气系统进行了分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报镇江市雷暴天气的思路,为开展雷暴预报预警业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广宁县1960~2009年50年的雷暴资料,用数理统计、突变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了广宁县雷暴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广宁县为雷暴多发区,50年平均雷暴日数为89.14 d,最多124d,最少60 d。年雷暴日数年际变化较大,总体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63 5 d/年。全年各月均可出现雷暴,4~9月最多;11、12、1月最少。日间任何时次都会出现雷暴,13:00~20:00为高峰期,01:00~03:00和07:00~09:00为低发期。初雷平均日期是2月15日;终雷平均日期是10月20日,平均雷暴持续期238 d。通过突变检验,发现广宁县年雷暴日数在1985年发生了由多变少的突变。 相似文献
5.
6.
采用数理统计、线性趋势、复Morlet小波变换、M-K突变检验和滑动平均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恩平市1962—2017年气温和降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恩平市近56年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极端显著,在1993年发生由偏低向偏高的突变,并包含13、9、4年左右的多重周期变化。气温波动的幅度先增大后减小,气温冷和暖的年份相对集中。年、汛期、前汛期、后汛期降水均呈递减趋势,在1999年年降水发生由偏多向偏少的突变,并包含20、13、10、5、3年左右的多重周期变化。年降水呈Weibull分布,50年一遇年降水对应重现期的雨量阈值为3 665.6 mm。近10年年平均气温呈自东向西降低分布,年平均降水呈自西南向东北递减分布。 相似文献
7.
8.
利用1969-2008年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哈巴河、布尔津、阿勒泰市、福海、富蕴、青河等7个气象站雷暴天气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雷暴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阿勒泰各地年平均雷暴日数为12~24d,西部比东部多,北部比南部多,高山地区较多,平原地区较少;雷暴天气集中出现在5~8月,各地雷暴的年变化都为单峰型,峰值在7月;各地雷暴日数年代际变化均为线性减少型;小波分析显示出各地雷暴年变化都存在16d的震荡周期;雷电灾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加重。 相似文献
9.
临清市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1961-2000年临清市气象资料,统计了40年临清市雷暴日数年际、年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雷暴日数可以划分为三个变化阶段;春、夏、秋季是临清市雷暴发生季节,雷暴主要出现在夏季,占全年的78%,其中7月份更是雷暴高发期,该月雷暴日数超过总日数的1/3;临清市雷暴出现时段比较集中,15-22时出现雷暴约占总数的90%. 相似文献
10.
从气候学角度,利用屯昌县气象局1961-2000年的气象资料,对屯昌县雷暴天气的一些气候规律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指出屯昌县是雷暴天气的多发区,其雷暴初终日与年降水量趋势有很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Mann-Kendall方法及复Morlet小波函数等方法,分析了恩平市1962~2009年暴雨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恩平市年平均暴雨日数为12.7 d,属于暴雨多发区,暴雨日平均强度为95.0 mm/d。全年各月有暴雨发生,但主要集中在4~9月。暴雨月际分布呈典型的双峰型,主峰在5~6月,次峰在8月。年暴雨日数的年际变化很大,最多的年份达19 d,最少的只有5 d。小波分析显示,暴雨频次存在准9年、准20年的周期震荡,未来几年暴雨仍处于多发期。恩平暴雨具有初、终日推迟的特点,且与年降水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持续暴雨占暴雨总日数的37.4%,1997年7月出现持续7天的连续性暴雨,这也是广东省单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最长记录。突变检验分析表明,1988年为暴雨的突变年份。 相似文献
12.
蕉岭县近45年的雷暴气候基本特征和防御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蕉岭站1965~2009年的雷暴观测资料,通过数理分析、小波分析、突变检验等方法,得出蕉岭县雷暴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蕉岭县年平均雷暴日达64.3d;雷暴日数年际变化大,总体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6196d/年;全年各月均可能发生雷暴,但主要集中在4到9月,约占全年近9成;初终雷平均日期为2月28日和10月6日,80%保证率下初雷出现在2月6日~3月20日,终雷出现在9月21日~11月14日;雷暴日数年际变化存在15到18年的振荡周期;通过突变检验,发现蕉岭县全年雷暴日数在1985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川1985~1994年资料统计分析中川机场雷暴的气候特征:中川雷暴强度较弱、风小、雨少、时间短;雷暴集中出现在5~9月;雷暴日变化明显,以午后到03时居多;雷暴大风移过本站前多为偏南风,后多为偏北风;雷暴可带来降水,大风、扬沙、冰雹等天气,雷暴时能见度一般大于10km。 相似文献
14.
开平市近50年雷暴的气候统计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利用开平站1959-2008年雷暴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小波分析方法,得出开平市雷暴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开平市属于雷暴多发区,50年平均雷暴日72.9d;雷暴日年际变化大,总体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8048d/年;各月均有可能发生雷暴,主要集中在4-9月;日间任何时次均有可能发生雷暴,13:00-17:00为高峰期;初、终雷平均日期为3月4日和10月13日,80%保证率下初雷出现在2月11日-3月27日,终雷出现在9月24日-10月29日;年际变化存在9-13年左右的长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兰州中川机场1986~1995年的气象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揭示出兰州中川机场雷暴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中川机场雷暴集中在5~9月,以高空槽后西风气流中存在冷温度槽形势的热雷雨居多。 相似文献
16.
台山市雷暴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台山市(台山站、上川站)1971~2000年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分析了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陆地的雷暴比沿海多,雷暴主要集中在春夏之交及盛夏季节,相对集中在中午到傍晚出现;简要分析了雷暴时空分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桃仙机场1989——1999年(6-8月)雷暴资料的统计分析,总结了夏季雷暴的气候特征。概括了桃仙机场出现雷暴的7种天气形势,为雷暴预报提供基本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乌鲁木齐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分析了乌鲁木齐地区4个代表站点1971-2007年的雷暴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雷暴日山区多,市区和达坂城区少;37a来各地的雷暴日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逐渐减少趋势,各地雷暴平均活动期出现在4—9月,最多出现在7月,一日当中雷暴主要发生在午后14时至前半夜02时,各地雷暴持续时间以30min之内为多,各地的雷暴活动方位以偏北方向为最少,山区的雷暴持续期最长。该研究为今后进一步做好本地区防雷减灾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