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系统矿物学与矿物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濮  翁玲宝等 《现代地质》1992,6(4):411-417
系统矿物学是矿物学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对已发现的全部矿物种的特征及其分类体系进行全面的综合系统研究。它具有完全性、系统性、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学科特点。文内分析了1979年底以前的矿物种、1980~1989年新矿物和我国发现的新矿物在系统矿物学晶体化学分类体系中大类和类中的分配,探讨了控制矿物种数的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并提出了系统矿物学当前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2.
我国稀土铌钽矿物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高新技术原料用的稀土铌钽是国家发展的支柱之一, 稀土铌钽矿物学研究在与国家的技术进步同步前进。 通过研究,已经获得了我国产出的全部百余种稀土铌钽矿物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稀土配 分、结晶参数、共生组合和产状成因的全面系统的鉴定描述成果;发现了多种稀土铌钽新物,并提出许多新规律和新理论,建立了易解石和褐钇铌矿两个新的矿物族;确定了稀土铌钽铁锰钨的复杂氧化物的晶体结构关系;确立变生矿物学为矿物学研究的一个特殊分支,探讨了稀土次生富集的离子型稀土矿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3.
概括述评了近年来矿物学的重要进展和发展趋势,重点对矿物显微构造分析、矿物环境研究、天体矿物研究、粘土矿物研究和矿物应用研究作了详细介绍。也对新矿物、矿物相变热力学、矿物结晶学、矿物计算物理学、矿物测试新技术和矿物化学同位素分带研究等做了简要介绍,最后指出矿物学研究的5个趋势。  相似文献   

4.
王文魁 《现代地质》1992,6(4):399-403
矿物晶体形貌学在我校的创建和发展基本上是我国这一学科沿革的缩影。彭志忠教授1959~1965年开创了《晶体测量》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填补了我国矿物学中一个分支学科的空白。后来中断了。1982年以来得以恢复并引入微形貌学的内容,从而不仅建成了较完善的现代《矿物晶体形貌学》学科,亦促进了我国矿物学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找矿矿物学     
近20年来矿物学领域重大成就之一,就是奠定了矿物标型作为矿床的成因信息和找矿标志,并随着找矿勘探工作中的应用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产生了一门新的矿物学分支——找矿矿物学。 1、找矿矿物学产生背景  相似文献   

6.
纳米科技的发展与纳米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综述了新兴的纳米科技,介绍了纳米固体及TEM,STM和AFM研究方法。纳米科技的发展,开创了纳米矿物学研究的新领域。纳米矿物学研究促使矿物学者认识改造自然界进入一个新层次,将使地质学科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兆麟 《广东地质》2004,19(1):1-13
第18届国际矿物学大会于2002年9月在英国爱丁堡召开。大会总报告主要内容涉及矿物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阐述了矿物学现在和将来在环境科学中的作用。还介绍了“矿物中流体及固体包裹体”、“环境矿物学与人体健康”与“地壳熔融及硅酸盐岩浆演化过程”三个领域的研究概况。各国学者在不同领域从理论、研究方法及机制方面作了较详细的阐述。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三者具有机联系和相互制约,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制定应保证及维持与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最后对当前地质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胜荣 《地学前缘》2013,20(3):46-55
成因矿物学是现代矿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矿物与矿物组合的时空分布、矿物各内外属性间的关联、矿物形成与变化的条件和过程、矿物与其介质间的相互作用及相应的宏微观标志、和矿物成因分类及矿物成因信息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矿物发生史、矿物标型学、矿物温压计、矿物共生分析和矿物成因分类共同构成本学科的理论体系。其中,矿物标型学是该体系的核心。以陈光远先生为代表的中国矿物学家,在20世纪下半叶,创新性地开展了成因矿物族的研究,建立了完善的成因矿物学理论体系,提出矿物标型六性和矿物学填图的四化法则,提出变质岩、花岗岩、铅锌铁金辰砂萤石等矿床的矿物成因标型和找矿标志,有力地指导了中国的地质研究和找矿实践。进入21世纪以来,矿物学填图参数和方法被进一步发掘和完善,矿物磁学和近红外谱学等便捷填图手段得到广泛应用;大纵深蚀变矿化和矿物标型分带规律得以揭示;矿物标型的地球动力学、构造动力学和矿物系统的演化意义得到深度阐释;成因矿物学作为环境与生命过程研究的指导思想,逐步形成了环境与生命矿物学新分支,将矿物个体发生及矿物标型的思想用于对鱼耳石和有孔虫等生物矿物环境响应的研究,将矿物生物交互作用思想用于土壤能量系统修复研究,将矿物环境耦合思想用于生物有机质对矿物自组装结构和过程的调控研究以及海洋矿物对海洋及大气环境的指示研究等,极大地丰富了矿物发生学和矿物标型学的理论。今后应注意有关成果的系统整合,加强矿物个体发生史的实验研究,保障原创性成果的产出;要注重国际交流,使我国成因矿物学的成果真正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药材矿物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的药材矿物学是矿物学研究领域中正在形成的分支。其研究对象包括由矿物组成的和或多或少含有矿物成分的中药材。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以矿物学理论和方法对作为药材的矿物的成分和特性进行研究,并向中药学和中医学渗透,从而探索和讨论矿物药材与其药理疗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矿物学》的数字化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升莲 《安徽地质》2004,14(4):259-261
随着高教改革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必将成为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和现代教育的特点,展现了数字化技术在矿物学教育中的优势及前景,建议采用非沉浸式或半实物虚拟仿真的方法实现矿物学中虚拟教学的方案.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在现有条件下实现矿物学的数字化教学.  相似文献   

11.
Surfacemineralogyisoneofthemodernbranchesofmin-eralogy.Theresearchoftheinterfaceofmineral-liquid,namelythestudyonthereactiono...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一世纪的矿物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陈丰 《矿物学报》2001,21(1):1-13
根据20世纪矿物学已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已经意识到尚未解决的问题,预测21世纪矿物学基础理论研究将在分子轨道理论和分子模拟、三维矿物物质、矿物表面和界面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研究将借助更为快速、准确、精细的测试手段和仪器。应用于地球科学领域,21世纪矿物学将对诸如造山带(高压变质、蛇绿岩等);深部地质(组成、物理性质);古生物和现代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在地质过程中的作用;全球变化(风化、沉积、纪年)等方面的研究作出特殊贡献。同时21世纪矿物学在矿物材料研究方面将为人类的生活带来广泛、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The mineralogy and chemistry of banded iron formations (BIF) of Archaean high grade granulite gneiss belt of Tiruvannamalai area are presented here. The BIF of this area is chemically different from those around the world. The iron formations and associated granulites are of different origin namely metasedimentary and metavolcanic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XAS)在环境矿物学中的应用与进展,尤其是在矿物载体催化剂的环境催化活性研究、固-液界面的微观机制研究、毒性痕量元素在矿物中赋存状态的研究、核废料的矿物处置研究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最后指出,XAS对推动环境矿物学的发展、优化环境矿物材料和原料的工艺流程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我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其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纳米科技与粘土矿物学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科技已在地学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粘土矿物学在材料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必要建立“纳米粘土矿物学”这一学科,其研究手段与纳米科技一致,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纳米粘土矿物微粒矿物学、纳米粘土矿物体系物理学、纳米粘土矿物化学、纳米粘土矿物材料学和纳米粘土矿物加工学。本文进一步对纳米粘土矿物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聚合物/纳米粘土矿物复合材料的产业化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矿物学发展现状及我国矿物学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善  刘金秋  迟振卿 《地质论评》2016,62(4):970-978
矿物学是地球科学的基础学科,历史悠久,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以及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也深深影响了矿物学本身。本文从多个方面总结了矿物学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矿物学的优先领域和重点发展方向,并对矿物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广西合浦清水江高岭土矿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合浦清水江高岭土矿床属花岗岩蚀变型.在区域地质背景概况调查及矿区地质特征、矿石自然品级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在矿区内7个不同地点采集样品并分离提纯.样品的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表明黏土矿物主要由高岭石和伊利石组成;热分析显示了矿物的相变过程;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高岭石为片状;其化学成分以比较低的铁、钛含量为特征;漂白作用对黄色和红色黏土的白度改善非常明显,小于2μm的颗粒分布占80%左右.这些特征表明广西合浦清水江高岭土的品质优良,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