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1.研究所的宗旨和研究活动希腊所处的地区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地震带之一,承受欧洲每年地震释放的总能量的50%。特别是1978年塞萨洛尼基破坏性地震序列之后,希腊政府采取了长期减轻地震灾害计划的积极步骤,于1979年制订了一项法规,并于1981年公布了该法规的组织计划(规章)。希腊工程地震和地震工程研究所(ITSAK)就是按照该法规在希腊马其顿的首都塞萨洛尼基建立的。该所最多时将雇用约90名研究人员,他们中大多为工程师、地震学家和电子专家。根 相似文献
4.
地震工程研究所与国际地震工程学会已经开始实施一项联合计划 :编纂一部相互影响 ,以网页为基础的世界易受地震袭击地区住房建筑类型百科全书。该计划将使世界各地的工程师、建筑师和其他专家们能及时进行信息交流 ,并提供改进易受地震损害的住房的方法 ,从而减轻未来的经济损失 ,拯救生命。迄今为止 ,从各国收集到的实例将成为该网站的基础 ,读者可点击www johnmartin com/EERI浏览。这项计划的制定者希望把该网站建成该领域博学之士的社团。事实上 ,下一步的计划是通过培训和示范计划等活动组成这种团体 ,这样 ,那些积极从事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5.
6.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加快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重要意义,我们建立内部网站,发布内部信息。通过网络服务器以宽带接入方式访问Internet,快速查询国际上有关地震工程、工程振动、防震减灾等方面的科研信息,及时公布和交流最新科研成果,为促进地震工程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化了工作环节。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很幸运总有一些目光长远、勤勤恳恳、积极努力的人,团结同辈,用严肃的和科学的态度面对科学疑难,解决那些威胁我们生命和幸福生活的难题。这些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必须等待时机成熟,与其他科学和社会的进步步伐相一致才能实现。我们的保护性措施可以抵抗一些自然之力,但我们必须从实践经验中不断学习,并依托确正的理 相似文献
8.
1台阵网建设日本建筑研究所(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Japen,BRI)成立于1942年,原为日本财政部建筑司领导的一个建筑研究组,1948年更名为建筑研究所,2001年成为独立行政法人机构。1952年日本十胜冲发生 相似文献
9.
张雪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4)
应韩国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邀请,以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薄景山副所长为团长的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代表团一行7人,于2001年9月20日至2001年9月24日访问了韩国,并参加了第二届中韩地震工程学术讨论会。 韩国地震工程学会于 2001年 9月 21 日至 9月 22日在公州大学召开了《2001年秋季地震工程工作会议暨学术会》,同时,于 2001年 9月 22日召开了《第二届中韩地震工程学术讨论会》。在此学术讨论会上,我方代表作6篇报告,韩方作了5篇报告。报告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地震工程4篇,岩土工程4…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地震信息中心(EIC)在日本国立大学联合地震观测台网的地震预报项目中发挥着中心作用,并对所有在日本观测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存档。EIC还建立了一个数据库,并开发软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引言
日本是多地震国家,长期的防震、抗震以及震后救灾等为日本在防震抗震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他们具有一套良好的防震抗灾体系,大大减少了震灾带来的损失。这一体系由政府、学会、建筑单位及居民共同参与形成,是从政策制度到施工、监察的完整体系。这一体系是以能积极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为主的防御型抗地震体系。 相似文献
15.
16.
第六届国际地震岩土工程大会于2015年11月1-4日在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市召开。本文介绍了大会概况;阐述了大会设置的21个专题,并综述了场地效应和小区划,斜坡、河堤、大坝与废弃物填埋场,地震危险性与强地面运动,土壤液化与侧向扩展共4个重要专题分会的交流内容;通报了国际地震岩土工程及其问题技术委员会(TC203)全委会内容和决议事项;论述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与亮点,包括新西兰坎特伯雷地震灾后重建催生了岩土工程共享数据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土壤液化与侧向扩展研究成为国际岩土地震工程一大热点研究领域;提出了在液化机理、液化势评价、液化后变形和基于性能的抗液化工程设计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运动颗粒模拟方法实现了对斜坡破坏的全过程数值模拟;"Ishihara-Idriss-Finn演讲特别分会"成为本次会议一大亮点;2010-2011年新西兰坎特伯雷地震序列(CES)发生后,美国与新西兰开展了非常紧密的合作调查与研究工作,并在地震序列认识、灾害快速评估、确保稳健恢复的政策与规划分析等方面取得了多方受益的科学进展。 相似文献
17.
18.
也许不久,很可能在今后10年之内,东京及其周围地区将发生一次强烈的地震。大火将在四处燃烧,靠近东京湾的许多低洼地带被海浪淹没。耸立在震后废墟上的将是一些崭新而明亮的摩天大厦,这些大厦在过去15年内已在东京的地平线上到处林立了。当受到地震的冲击波袭击时,这些大厦将颠簸摇晃,写字台和桌椅板凳会沿着地板滑动,人们将跌跪在地。但是最后,这些摩天大厦却是最安全的地方之一,依然耸立着几乎未受损失。而在它下面,成千上万的小型建筑却被夷为一片废墟。这并不是某些世界末日的预言者所随意描绘的图画。这是东京的许多地震专家所作出的冷静而实际的预测。他们想计算出下一次大 相似文献
19.
日本阪神地震以后,日本政府吸取了阪神地震应急响应太慢的教训,投入巨资(约300亿美元)来加强日本的地震监测系统和地震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1925年成立于东京帝国大学。其前身是1892年设立的文部省震灾预防调查会。关东大震灾改变了人们对地震学基础研究和震灾防御必要性的认识。为开展新的研究,1994年决定将该所办成附属于东京大学的全国开放型研究所。所内设立4个研究室和5个中心,教授和助教授定编50人。由于该所的研究计划可从其主页上见到(http://www.eri.u-tokyo.ac.jp/Jhome.html),这里打算介绍两点:防灾性强的卫星通信地震观测系统作为全国开放型的本研究所,已和其他大学共同将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