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桐木沟热水沉积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东秦岭桐木沟热水沉积铅锌矿床中碳、氧、硫、锶和铅等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碳、氧和硫分别源于海相碳酸盐和海水硫酸盐;铅和锶源于基底地层。  相似文献   

2.
广西上林钒矿位于大明山背斜南东翼,矿体赋存于塘丁组(D1t)中下部,目前已达大型矿床规模。早泥盆世早期,海水由南西进入该区,形成了早泥盆世早中期的滨海碎屑相沉积;早泥盆世晚期(塘丁期)海水加深,由郁江期的浅海潮下带发展为台间海槽相,沉积了灰黑色含钒炭质泥岩夹薄层硅质岩及泥晶灰岩。上林钒矿属海相热水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3.
鄂西白果园银钒矿是典型的黑色岩系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矿化主要见于震旦系陡山沱组第4段下部黑色页岩
中,银钒矿化具有较强正相关性;岩(矿)石的常量元素及氧化物分析结果表明,黑色岩系沉积环境处于大陆边缘,物源主要来自于
陆源;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Eu和Ce的负异常,分配模式及相关元素特征显示成岩成矿过程中以正常海水沉积作用为主,有轻微
的海相热水沉积参与;微量元素特征同样指示成岩成矿的主要物质来自于陆源,但也有热水沉积的显示。综合研究认为白果园银
钒矿为较典型的低温热水沉积成岩成矿的黑色页岩型矿床;最主要的成矿作用是沉积成岩作用,最有利的成矿部位是沉积古地理
环境大陆边缘附近的浅海陆棚泻湖环境,成矿是在较为缺氧还原的条件下发生的,海相热水的参与以及生物(有机质)作用对矿化
富集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热水沉积矿床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热水沉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地质作用.它是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释放到近地表至地表所发生的以沉积为主,包括复杂的结晶、交代、充填等作用及其形成物的总称。热水沉积矿床在时间上主要形成于元古代、晚古生代和现代.而古生代又集中于泥盆纪。成矿金属主要来自矿体以下沉积柱岩石或基底岩石的淋滤。热水沉积成矿流体的水主要来自于海水和大气降水.成矿模式主要是盆地压实卤水模式和海底热液对流模式。目前热水沉积矿床研究存在这样一些问题: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在地球上是否具普遍性,热水沉积成矿作用中的物质来源.整个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的驱动力是什么,成矿流体的来源和如何运移等,这些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因此.今后的研究趋势是加强对热水沉积矿床的地质环境和深部背景、对成矿流体地球物理化学界面、对热水沉积盆地尤其是热水沉积盆地中热水沉积矿床岩相的研究以及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建模研究。  相似文献   

5.
广西高龙金矿床存在热水沉积事件的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龙金矿石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表明 ,矿床存在热水沉积事件 ,热水沉积对金的富集成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北方超大型热水沉积硫化物矿床产于秦岭中段和阴山西段两区,主要类型为多金属及硫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世界中元古界和古生界( 主要为泥盆系) 中的SEDEX 硫化物矿床基本相同:成矿时代为1-4 ~1-2 Ga 和0-4 ~0-3 Ga, 均产于克拉通边缘盆地中;矿体延长达千米以上,具多层性特征;富硫化物矿石为块状条带状,矿物组合简单,有显著分带性;硫同位素组成为海相硫酸盐型,铅同位素为混合程度较高的均匀性铅等。研究表明,中国北方的SEDEX 矿床与世界同类矿床有相似的形成条件,即形成于大陆边缘演化中的破裂晚期至聚合初期,受地热异常岩浆侵入冷却退变质作用系统控制。同生期热水沉积成矿形成了矿床的基本规模。后生期成矿元素的活化富集及矿体的加厚作用,对于形成巨大规模和高品位矿石的超大型矿床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对铜峪沟铜矿床成因的再认识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峪沟铜矿床从发现经普查到详查和多次专题研究,对其矿床成因的认识经历了矽卡岩型、沉积一变质热液改造层控型到热水沉积型矿床等多次演变。经此次勘探工作的研究,认为它是火山岩一黄铁矿型矿床,并对本矿床的成矿地质环境和找矿前景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桂平锡基坑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矿床成因、成矿机理作了探讨,认为该矿床属热水沉积 构造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矿床.并认为有相同成矿地质条件的锡基坑外围具有寻找中一大型规模铅锌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其形成主要与热水沉积作用有关。成矿后,在后期的碰撞造山过程中,由于南北向挤压,矿床强烈变形,含矿岩系发生构造置换,矿体显示出“似层非层,似脉非脉”的特点。更晚期的断裂构造活动造成矿带差异性抬升及剥蚀。因此认为矿床为热水喷流沉积-构造改造型矿床。据此提出了驼路沟钴矿床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南秦岭凤太盆地金矿与铅锌矿的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凤太盆地八卦庙金矿和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的矿床地质、矿床地球化学、流体地球化学的研究,发现两类矿床δ(30Si)分布范围与海底喷流沉积成因硅质岩的硅同位素接近,表明其属热水沉积成因。矿床δ(34S)比较接近,但铅锌矿矿石中硫源来源更广。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特征显示两类矿床均具有热水沉积特点,金矿的样品更趋向于火成岩,表明受后期岩浆热液影响更大。经过流体包裹体测温,金矿床均一温度变化范围大,具有多期次多阶段的特征。矿床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金矿床与铅锌矿床在成矿物源、成矿流体特征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相似性,反映出热水喷流作用与两类矿床成因有密切的关系,但二者又存在差异。结合成矿地质背景,认为铅锌矿的形成与定位受区域热变质改造和动力作用控制,而金矿的形成主要受晚期岩浆热液活动控制,由此建立了金矿与铅锌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莺-琼盆地横向沉积分布、纵向沉积序列、动态沉积过程,以及浅海重力流的沉积特征与形成机制。南海北部莺歌海盆地黄流组发育了浅海背景下的大型重力流沉积,琼东南盆地发育了半深海沉积环境下的陵水组、三亚组、梅山组海底扇。其中浅海重力流沉积的主要特征体现在:①沉积规模大小不等,且展布形态存在较大差异; ②海平面变化造成沉积特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③浅海重力流沉积通常不具备扇体亚相分异; ④浅海重力流的水道沉积砂体迁移快、堆积厚,表现为水道富集且多期次叠加。莺-琼盆地物源演化与对比揭示了源-汇过程及不同物源输入的动态时空变化,主控因素包括物源供给、相对海平面变化、差异沉降、古地貌(古坡折及坡度)等。   相似文献   

12.
稀有金属在现代高新技术和国防建设中具有重要用途,属于国家战略性矿产。山东省已发现多个稀有金属矿床(点),主要分布在威海、青岛、泰安、枣庄等地区。山东省内稀有金属矿床按其成因主要分为滨海沉积型、花岗伟晶岩型以及滨海澙湖沉积型3种稀有金属矿床。本文总结了山东省稀有金属矿产勘查及开发利用现状和供需形势,论述了3种成因类型典型稀有矿床的地质特征,划分了找矿远景区并提出了相应工作手段,为今后稀有金属矿产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浊积岩为容矿围岩的金矿床是世界上一种重要类型的金矿床。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浊积岩金矿床的分布、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作者认为,浊积岩金矿床在我国分布广泛,其成矿时期横跨晚太古代至中、新生代,并具有一些独特的成矿特点,因此,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西天山金属矿产十分丰富,是我国重要的Cu、Au 等多金属成矿带。金属矿床的形成及其成矿特点与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在拉张大地构造背景下主要形成与中基性和中酸性火山岩有关的Cu、Fe、Au 等矿床,次为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Cu、Mo、W、PbZn 等矿床及与基性、超基性侵入岩有关的CuNi 矿床。在挤压大地构造背景下,主要形成与重熔型花岗岩有关的斑岩型、矽卡岩型和热液型Cu矿、Au 矿等,次为沉积改造型PbZn 矿和Cu 矿床。文中还讨论了大地构造演化的不同时期金属矿床形成的主要特点,并据大地构造背景等成矿条件对西天山北部进行了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15.
大的喷气沉积型矿床可能由穿过盆地沉积柱进入基底岩系的热水对流房排放到海底形成。热液对流模式已经取得多方面地质地球化学证据及流体动力学的定量检验。喷气成矿作用是在很长地质历史时期中广泛发育的一种重要成矿作用。大陆边缘断裂槽中的深囟水盆及相邻的碳酸盐台地上的沉陷洼地都是有利的成矿环境。  相似文献   

16.
本溪盘岭地区铜、铅锌矿床类型主要有沉积-变质矿床、沉积-强烈改造矿床、沉积-变质 (改造 )-岩浆热液叠加矿床、后成矿床 4种类型。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沉积环境、沉积相、矿区构造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矿床 (化 )明显受沉积环境、地层的岩性、岩相的控制,并受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成矿条件有 4种:矿床原始沉积条件;成矿物质来源条件;后期改造富集条件;成矿的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条件。通过成矿条件分析,本区海湾浅海环境的氧化-还原的环境是铜、铅锌有利的沉淀场所,富含有机质的薄层互层带是矿物赋存有利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中朝古元古代层控铅锌矿床属海底喷气沉积铅锌矿床。以地层对比与含矿层位为基础,以铅、硫同位素为重要信息,结合后期地质事件对矿床的影响与矿床主要成矿阶段的不同,将这类矿床划分4个类型:受变质沉积层控铅锌矿床(大栗子式)、受改造沉积层控铅锌矿床(张家堡子式)、变质热液改造型层控铅锌矿床(检德式)和岩浆热液叠生型层控铅锌矿床(青城子式)。从成矿氛围、矿体、伴生矿与共生矿、矿物组合、结构与构造、蚀变、地球化学特征、稳定同位素、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远景评价10个方面比较,发现它们每一项都是既有相同点,又有相异点,证明了大类型的相同和小类型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平顶山市的高岭土矿主要为沉积型,可分为瓷土型、焦宝石型、木节土型等三类,产于石炭系、二叠系中。该文介绍了平顶山市高岭土矿的地质、矿石、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工艺物理性能等特征及其应用前景,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高岭土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已发现高岭土矿床18处,分为沉积型和风化残积型2种类型.沉积型高岭土矿受沉积作用的控制,石炭系-二叠系是其主要赋矿层位,广泛发育于鲁中地区北部的各煤田中.风化残积型高岭土矿则以中、小型矿床和矿点的形式零星分布于鲁南和鲁东各地.本文总结了山东省高岭土矿的成矿特征和成矿模式,通过典型矿床详细介绍了高岭土矿的矿体特征和...  相似文献   

20.
辽东硼镁石型硼矿床赋存于早元古宙富铁、硼火山沉积岩建造中,表现出明显的地层岩性控矿性。硼的成矿作用是多期的,沉积成矿作用是基础,变质成矿作用对原始沉积矿床起了改造和富集作用,构造变形作用使硼矿体发生了重就位。硼矿床的硼质来源以火山源为主,陆源为次,矿床成因属叠生层控变质火山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