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相山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成矿综合模式由成矿模式和成矿后的变化改造因素构成.江西相山矿田是我国目前品位较高、矿量丰富的火山-侵入杂岩中的热液脉型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根据相山矿田铀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探讨了成矿作用机制和成矿后的隆升剥露,建立了相山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此模式表明,矿田东南部的铀矿遭受了强烈剥蚀,矿田西...  相似文献   

2.
相山矿田铀多金属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山矿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我们在铀矿勘探过程中,于相山矿田西部河元背、牛头山等矿区深部陆续发现多金属(Pb、Zn、Ag等)矿化现象,呈现出多金属矿的找矿前景.通过与银山、紫金山等多金属矿区对比分析,认为相山矿田具有良好的铀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文章对矿田的区域构造背景、深部地质环境、小岩体活动及控矿构造等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相山矿田的中心部位或深部,可能存在大规模的铜铅锌银等多金属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矿田构造学是介于构造地质学和矿床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从构造分析出发,把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研究矿产的形成条件.矿田构造在理论上和实际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重视.在全国性的地质学术会议及有关专业讨论会上,都对矿田构造给以应有的注意.武汉地质学院及其他地质院校都先后开设了矿田构造课程.矿田构造学是建立在构造地质学和矿床成因学的基础上.大地构造和区域构造是控制成矿的重要先决条件,它决定矿带、矿田  相似文献   

4.
运用静水称重法、X射线粉晶衍射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全岩化学分析、环境扫描电镜、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等测试手段,对老挝田黄石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老挝田黄石含有多种高岭石族矿物,并以地开石为主.Fe3+为老挝田黄石呈黄色的致色离子.样品中高岭石族矿物颗粒直径为3~5μm,呈假六方片状,表面平整,呈三维堆垛或叠瓦状紧密排列.样品中矿物颗粒越小,结晶程度越好,自形程度越高,样品的透明度越高.微量元素分析可对老挝田黄石与田黄进行产地区分.老挝田黄石中Ga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田黄,而Co、Rb、Ni等元素的质量分数明显低于田黄.Co-Ga、Rb-Ga、Ni-Ga元素的投点图能较好区分老挝田黄石和田黄.老挝田黄石样品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且轻稀土元素的分馏明显.  相似文献   

5.
广西大厂锡矿田是一个锡石—硫化物多金属矿田.本文根据矿田已获得的大量地质、物探、化探和遥感资料,运用以数量化理论为主的多种数学地质方法研究矿田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对矿田进行1/万的锡矿床统计预测,定量地圈定找矿远景地段.  相似文献   

6.
江西冷水坑矿田银铅锌矿床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西贵溪冷水坑矿田是国家级银资源基地.本文在系统研究冷水坑矿田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分析主要控矿因素和成矿系统人手,初步建立了冷水坑矿田成矿模式.认为冷水坑矿田矿床类型主要有两类:即斑岩型矿床和层控叠生型矿床.结合矿田成矿特征和成矿模式,进行了成矿预测,提出冷水坑矿田小源区、麻地-燕山区和闽坑-岭西铅锌区3个成矿预测区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为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余铁矿田含铁岩系地层物质系统沉积的地球化学环境是一个氧化相-弱氧化相-弱还原相-还原相的演变过程.矿田经历了澄江-加里东构造旋回的多期次、多方向、多型式褶皱构造改造.新余铁矿田矿层和舍铁岩系的各种成矿地质特征以及矿田东、中、西段构造特征是铁矿的沉积成岩作用以及构造演化历史的物质反映.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分析矿田成矿地质系统的内在规律,总结新余铁矿田矿层和舍铁岩系变化特征,矿层顶板、底板和含铁岩系标志层特征以及矿田东、中、西段构造特征.解释新余铁矿田单层矿"红绸舞式"褶皱的成因,为铁矿勘查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矿田构造指在矿田范围内,控制矿床形成、改造和空间分布的地质构造要素的总和.中国和其它文明古国的古代矿工们早就从实践中认识到构造对找寻矿石的指示意义.随着采矿业和地质科学的发展,从20世纪初期开始进行近代矿田构造研究,并逐步形成了矿田构造学这一地学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9.
矿田构造的解析是研究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的重要手段 ,也是遂昌银 -金矿田研究的一个较薄弱的环节 .将地质力学的体系分析与板块理论相结合 ,首先对矿田成矿地质特征作了简要描述 ,提出矿田内存在早、晚两期矿化作用 ,即 :吕梁期 (Ag -Au)和燕山期(Pb·Zn -FeS2 ,Au -Ag) ,并在此基础上 ,确立了矿田控矿构造体系为陡倾折面体系、格状叠改体系以及川字型断裂破矿体系 .然后 ,通过鉴定不同成矿期矿田所处板块环境 ,确立了控制矿田的区域应力场 ,进而分析了不同期控矿构造体系的板块驱动机制 .  相似文献   

10.
王思源  肖骑兵 《地球科学》2000,25(4):410-415
矿田构造的解析是研究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的重要手段, 也是遂昌银-金矿田研究的一个较薄弱的环节.将地质力学的体系分析与板块理论相结合, 首先对矿田成矿地质特征作了简要描述, 提出矿田内存在早、晚两期矿化作用, 即: 吕梁期(Ag-Au) 和燕山期(Pb·Zn-FeS2, Au-Ag), 并在此基础上, 确立了矿田控矿构造体系为陡倾折面体系、格状叠改体系以及川字型断裂破矿体系.然后, 通过鉴定不同成矿期矿田所处板块环境, 确立了控制矿田的区域应力场, 进而分析了不同期控矿构造体系的板块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1.
铜陵矿集区矿田构造垂直分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铜陵矿集区内矿田构造分类及其控矿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空间分布位置将矿田控矿构造带划分为浅带、中带和深带3个层次,其空间配置为浅带"行、列、汇"构造样式、中带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体系和深带"隆中凹"构造,三者在空间上构成了矿田构造的垂直分带.以上覆地层厚度估算矿田各层次控矿构造带的深度大约为浅带0~1 km;中带1~3.0 km;深带>3.0 km.三个层次的控矿构造带分别控制了热液脉型、矽卡岩型和层控矽卡岩型等主要矿床类型.浅、中、深控矿构造带在不同的矿田常具有不同的组合形式,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是两两组合,当三者复合产出时则构成完整的矿田构造垂直分带.矿田构造垂直分带的发育程度往往决定矿田的成矿特点,是控制成矿系列和"多层楼"成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2016年是前苏联导师、矿田构造学奠基人В.M.克列特尔教授专著《矿田与矿床构造》问世60周年(中译本58周年),草撰此文以兹纪念。В.M.克列特尔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首部《找矿勘探学》,于1956年又出版了《矿田与矿床构造》。1957年应邀来我国讲学,并为《矿田与矿床构造(中译本)》作序。他的讲学内容被整理成《普查勘探讲话》,并于1958年公开发表。В.M.克列特尔教授的论著在中苏(俄)两国广为应用、影响深远。笔者有幸于1956年师从В.M.克列特尔教授,攻读副博士学位,深受教益。五十多年过去了,回顾矿田构造学的发展历史,以"矿田与矿床构造研究演进态势浅析"为题,将其初步划分为四个阶段:Ⅰ.继承–萌发阶段(1930~1949);Ⅱ.创建–奠基阶段(1950~1969);Ⅲ.应用–发展阶段(1970~1989);Ⅳ.深化–完善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Ⅰ、Ⅱ两阶段主要论述В.M.克列特尔、ф.И.沃尔弗逊等前苏联构造学家对矿田构造学研究所做出的重大贡献;Ⅲ、Ⅳ两阶段论述了我国以翟裕生院士为首的研究团队对矿田构造学所做出的创造性贡献。最后,对铀矿田深部找矿研究谈了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3.
玲珑和焦家矿田是胶西北地区最负盛名的两个金矿田.目前有关这两个矿田成矿研究的成果已十分丰富,但是,成矿后隆升剥蚀程度的研究尚属空白.为此,利用最近兴起的低温热年代学技术,对两个矿田成矿后剥露程度进行了尝试研究.结果表明,玲珑矿田锆石(U-Th)/He年龄主要为80~100 Ma,焦家矿田锆石(U-Th)/He年龄主要为90~105 Ma.这些年龄与前人运用其他方法获得的成岩成矿年龄不同,其不是本区岩浆-热液成矿事件的年龄,而是成矿后花岗岩隆升剥蚀的热年龄.基于锆石(U-Th)/He年龄制约,估算本区成矿后隆升剥蚀速率大致与全球造山型金矿剥露速率相当(大约60 m/Ma).玲珑矿田总体比焦家矿田成矿后多剥露了600~900 m,焦家矿田深部找矿潜力应比玲珑矿田大.   相似文献   

14.
陕南镇旬矿田铅锌矿化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镇旬矿田属秦岭泥盆系铅锌一菱铁矿带,矿化在空间上分布于乾佑河南北向古断陷的两侧,产生于泥盆纪.铅锌矿化特征与凤太矿田的诸矿床及西成矿田的毕家山、邓家山等矿床相似.铅同位素组成是均匀的,模式年令略老于含矿地层年令,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为海水硫酸盐型.矿体有沉积似层状和交代不规则状两种形态,主要围岩蚀变为硅化和铁白云石化.矿化与生物灰岩有密切空间和成因联系.因而说镇旬矿田与矿带中其余三个矿田的铅锌矿有相同的成因,成矿模式类似于E. D. Large(1981)和M. J. Russell(1983)提出的喷流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5.
狮子山矿田是安徽铜陵矿集区内最具代表性的大型铜金矿田.矿田内成矿作用极为复杂,多种类型矿床共存.铜矿床和金矿床或各自独立产出,或相互共生或伴生产出,在空间上形成内铜外金、下铜上金的分布规律(储国正,2003).  相似文献   

16.
粤中长坑-茶山矿田共有17个内生金属矿床(点),选择了位处矿田北部的长坑金银矿床、矿田中部和南部的横江和茶山多金属矿床进行重点研究.结果发现,位于矿田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成矿元素的上述三个矿床,自下而上均呈现Cu→Zn→Pb→Ag→Au的分带规律.进一步的研究尚发现,围绕已出露和未出露的两个花岗岩体,矿田的区域成矿...  相似文献   

17.
一、矿田地质概况本矿田位于矿区一级褶皱——五子山复式背斜西南倾没端,与老×矿田同受矿区二级褶皱老卡背斜控制(图1).矿田北以老熊硐断层与老×矿田分界,南至大苍山一带,西至××大断层,东至龙头寨,面积达数十平方公里.矿田因受东西向断层分割,以及矿化特征的不同可分为卡新、鸡心脑、龙树脚三个矿段.花岗岩接触带之夕卡岩型多金属矿床集中分布于卡新矿段若干地区的两平方公里范围内(见图1).现将该矿段的地质概况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找矿勘查历史和地质研究表明,区域成矿带、矿田和矿床的找矿勘查,三个层次目标不同,方法不同,比例尺也不一样.适用于区域成矿带和矿区矿床的找矿勘探技术并不能完全适用于矿田,成矿带和矿床的成矿规律和理论方法不宜直接应用于矿田资源勘查.  相似文献   

19.
引言岩组分析是从微观上研究岩矿形变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深入解决矿床和矿田构造问题,我们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把岩组分析引进到矿床研究领域,侧重于矿田构造方面,力图在配合宏观观察上,从微观方面探讨矿田构造的性质和发展过程、控矿构造、矿化过程及成因等问题. 矿田构造和成矿作用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按其与成矿的时间关系,可把矿田构造分为三大期:①基础构造期;②成矿及成矿期内构造  相似文献   

20.
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铜、金共生与分离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狮子山矿田是安徽铜陵矿集区内最具代表性的大型铜金多金属矿田.矿田内铜、金矿床或矿体既各自独立产出,义相互共生或伴生,铜矿化和金矿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存在既共生又分离的现象.本文选择矿田内代表性铜矿床和金矿床开展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并进行成矿流体中铜、金溶解度的热力学理论计算和1分析,探索铜、金共生与分离的机制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