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郯庐断裂带南段张八岭群变质岩的原岩时代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别造山带东缘郯庐断裂带上分布着绿片岩相变质的张八岭群。对于它们的原岩时代长期没有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而其变形与变质原因也一直没有明确的认识。本次工作中选择了该带上8处张八岭群变火山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它们的原岩时代为748~750 Ma,属于新元古代中期的南华纪,为扬子板块下部盖层而非前人认为的变质基底。结合张八岭群的变形与变质特征及前人白云母40Ar/39Ar定年结果,并与大别造山带进行对比,本文认为大别造山带东南缘张八岭群的变形与变质是造山带内俯冲与折返的结果,而其东缘郯庐断裂带内张八岭群的变形与变质是碰撞造山期该断裂带左行走滑活动所致。这些认识再次为郯庐断裂带起源于华北与扬子板块的碰撞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也支持其造山期起源于陆内转换断层或斜向汇聚边界。 相似文献
2.
为厘定哀牢山岩群的时代和大地构造归属,选取哀牢山岩群中的花岗质片麻岩(SM-15)、花岗闪长质片麻岩(SM-22)、同变形的花岗质岩脉(SM-18)及紧邻哀牢山岩群的变质砂岩(NO-1)为研究对象,运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对其进行定年。结果显示,样品SM-15中有岩浆锆石和变质锆石2类,岩浆锆石的年龄集中于722~740Ma之间,变质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9.9±0.5Ma。样品SM-22中2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原岩年龄为232.3±4.3Ma;后期变质重结晶年龄为29.2±0.4Ma。样品SM-18中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7.19±0.36Ma,代表变质年龄。样品NO-1中的碎屑锆石年龄分4组:246~276Ma、600~800Ma、800~1000Ma和1000Ma以上。以上年龄数据表明,哀牢山岩群中至少包括元古宙岩浆岩(722~740Ma)、二叠纪末—三叠纪初岩浆岩或地层(235~255Ma),以及新近纪岩浆岩(27~32Ma),是一个复杂的变质岩带,而不是以往认为的全部属于元古宙扬子地台的结晶基底。哀牢山岩群的主变质时代集中在27~32Ma之间,哀牢山岩群现今的面貌主要在这一时期成型。 相似文献
3.
江苏东北部晚太古代东海群,分布于郯庐断裂以东至海域,邵店—桑墟断裂北西侧,北延山东境内。基岩断续见于赣榆县、东海县、新沂县和宿迁县及海域中的秦山岛及平岛等地。以东海县出露最多,赣榆县次之,一般在残丘及冲沟内零星出露,或为人工采石坑所揭。东海群是苏北变质岩系最古老的地层,由一套经历中深变质及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的片麻岩—混合岩组成。间夹数量不等的浅粒岩、变粒岩、片岩、石英岩、大理岩及斜长角闪岩类。总厚约13000余米。本文主要讨论东海群变质岩系的变质建造和原岩建造,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东海群是混合岩一片麻岩变质建造。根据 相似文献
4.
判别变质岩的原岩性质的方法较多,本文只介绍用尼格里值编成图解,籍以判别变质岩原岩性质的有关方法及计算尼格里值的程序。众所周知,用常规方法计算尼格里值较为烦琐。为此,笔者特将其计算方法用袖珍电子计算器编成程序,这样便可尽快而准确的获得所需的尼格里值。 相似文献
5.
6.
7.
滇西哀牢山变质岩系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哀牢山-红河构造带是滇西地区最著名的带状变质带之一,其主体由哀牢山深变质岩系(哀牢山岩群)组成,一直被认为是扬子陆块古元古代结晶基底.本文选取哀牢山深变质岩系内的花岗片麻岩(11 ALl7-1和11AL09-1)和石英岩(11AL08-1),以及邻区的花岗岩(11ALl2-1)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花岗片麻岩11 ALl7-1有岩浆和变质两类锆石,两者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700±6Ma(MSWD=1.4,n=14)和27.4±1.2Ma(MSWD=1.9,n=3),代表原岩形成时代和变质年龄.花岗片麻岩llAL09-1岩浆锆石206 pb/238U年龄为220±3Ma(MSWD=3.1,n=14),变质锆石年龄为31.2±2.3Ma(MSWD =6,n=5),分别代表原岩结晶时代和后期变质年龄.石英岩11AL08-1中所有锆石具有核-边结构,92颗锆石核部年龄集中分布在6组,分别为493~528Ma(n=42)、635 ~ 640Ma(n=2)、701~784Ma(n=44)、976 ~980Ma(n=2)、1839Ma(n=1)和2487Ma(n=1).92个核部分析点具有高的Th/U比值(>0.23),指示岩浆来源.最年轻一组的42个核部年龄加权平均值为509Ma,代表石英岩原岩的最大沉积时代.7颗锆石变质边年龄为26~ 75 Ma内,代表变质年龄.花岗岩11 ALl2-1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750±4Ma(MSWD =0.6),代表岩石形成时代.这些年龄表明哀牢山变质岩系是一个原岩复杂的变质杂岩带,它的原始物质至少包含新元古代~ 700Ma岩浆岩、~509 Ma沉积地层及220 ~ 240Ma的岩浆岩和地层,而不是以往认为的古元古代结晶基底.现今所见的哀牢山岩群“古老”岩石面貌主要是由地质历史上的浅变质或未变质的地层和岩浆岩在新生代26~31Ma发生变质变形作用改造的结果.哀牢山变质带的源区物质特征和主要岩浆事件与扬子陆块西缘十分相似,具有亲扬子的构造属性. 相似文献
8.
9.
阿尔金高压变质岩带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68,自引:30,他引:68
阿尔金构造带存在两条高压变质岩带,一条为高压变泥质岩带,出露在阿尔金中段北部红柳沟-拉配泉东西向蛇绿混杂岩带之中的贝克滩东侧,东西向展布约几公里;另一条为榴辉岩带,出露在阿尔金南缘的江格萨依南-米兰河上游一带的北东向隆起带上,断续延伸约200km.区域构造背景、高压变质岩石的变质历史及顺时针型P-T轨迹和年代学研究表明,这些高压变质岩石的形成应与板块俯冲、碰撞活动有关,它们分别代表了显生宙初塔里木板块东南缘的两次俯冲-碰撞活动.这一成果为阐明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系的早期演化及板块增生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弓长岭太古代条带状硅铁建造中的长英质变质岩为该地层的标志层(K和K_S层)。原岩恢复表明二矿区黑云母石英钠长变粒岩(K层)为含火山灰的中酸性火山熔岩;而岭东区的石榴云母石英片岩(K_S层)为含火山灰的泥砂质沉积岩,二者不能对比。据此,本文补充和完善了该区地层剖面。它表明弓长岭硅铁建造生成于大陆边缘的陆棚浅海环境,其铁矿层赋存于一海进层序的中上部。该建造的沉积岩组合特征与绿岩带不同,而与典型的高级区表壳岩组合类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活动论的大地构造学说为指导,对贵州新元古代至今约870百万年的地质记录进行了构造-建造的划分。以威尔逊旋回及造山作用不整合界面为依据,将其分为武陵、扬子—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5个构造层,并简述了它们的基本特征;按控制原型盆地动力背景的不同,划分出10个亚构造层,分别注明它们在地壳结构中的所处部位——盖层或基底。依据一定地质时期和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有成因联系的岩石共生组合不同,分别划分出沉积建造49个、岩浆建造9个,并指出它们的含矿性。从而建立了贵州构造-建造完整体系,为重塑贵州地壳构造演化和探讨成矿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14.
对海原群的岩石组成、原岩性质和构造环境的研究表明,海原群中云母片岩、石英片岩的原岩是泥质岩、杂砂岩等,大理岩、石英碧的原岩为白云岩一灰岩、石英砂岩或硅质岩,绿片岩和角闪岩的原岩为基性火山岩或次火山岩,蛇纹岩的原岩为超镁铁质岩。变质沉积岩的形成构造环境判别结果表明,它们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介于岛弧与稳定陆缘之问。变质基性火山岩主要亦介于岛弧拉斑玄武岩与板内玄武岩之间,部分显示洋脊玄武岩的特征。认为海原群形成于岛弧一弧后盆地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5.
16.
文章通过对相山铀矿田深部变质岩开展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以探讨相山基底变质岩原岩的属性和形成环境等特征。根据铀矿科学钻孔岩心样品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基底变质岩成熟度较高,显示高镁铁、富硅、富铝,低钠钾的特征,原岩总体呈中酸性。变质岩整体表现出相对富集Ba、U、Rb、K、Th等元素,亏损Nb、Sr、P、Ti等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为明显,且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δEu为0.6~1.1,平均为0.7,小于1,表现为负异常;δCe为2.9~3.9,平均为3.4,表现为正异常。根据变质岩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NASC)蛛网图显示,样品稀土元素含量与北美页岩(NASC)含量相近,推测原岩具有沉积岩的特征。主量元素分布特征表明相山铀矿田基底变质岩原岩成分复杂,推测其原岩主要为一套陆源海相沉积泥质岩、砂岩及粉砂岩系列的浅变质作用类型的陆源碎屑岩,主要有岩屑砂岩、富镁沉积岩、泥质碳质硅质岩,可能有部分火山凝灰岩。根据主微量构造判别图,推测相山基底变质岩其原岩为大陆岛弧构造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碎屑岩。 相似文献
17.
大别造山带变质岩地层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选择近期在大别山及苏鲁地区各类变质岩地层中采用不同测试方法所获得的较为精确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共45个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几点主要认识:1)扬子板块被动陆缘形成于800~700MaB.P.之间;2)根据原岩及折返动力学机制分析,南大别与苏鲁超高压、高压变质岩石是扬子板块被动陆缘(大陆隆)物质残余,在232~221MaB.P.伴随扬子板块被动陆缘俯冲到华北板块之下最大限度时在100km上地幔软流圈深度发生超高压变质作用,同时在较浅的构造层次上发生高压及角闪岩相变质作用。这些超高压、高压变质岩石在220MaB.P.开始折返,然后于206~178MaB.P.快速完成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3)北大别高温变质岛弧在133~122MaB.P.伴随白垩纪花岗岩侵入体活动快速抬升,平均冷却速率达35°C·Ma-1;4)北大别高温变质岛弧与南大别超高压变质陆隆在120~110MaB.P.停止相对运动,归并为一体。 相似文献
18.
古断裂是指在变质岩区与谱质岩层变形和南作用同时发生的,在盖层沉积之前形成的断裂,其与断屋有关的断层岩石在后期骏马理新固结成岩。它是前寒武纪变夺内一种重要的构造现象。通过研究,概括总结了古断裂的特点及识别古断裂构造的各种标志,同时探讨了古断理解构造性质。古断裂构造的研究,无乡下对提高前寒武纪地质发展史的认识及对成矿分析和成矿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云南哀牢山中深变质岩系构造变形特征及演变王义昭,丁俊(云南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所)(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近年区域地质调查和科研成果资料表明,现今表现出挺拔雄伟而年青的哀牢山,是第三纪晚始新世-中新世以后因印度与亚洲大陆强烈碰撞作用的影响,并可能受到... 相似文献
20.
云南哀牢山中深变质岩系构造变形特征及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哀牢山中深变质岩系构造变形特征及演变王义昭(云南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所)丁俊(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近年区域地质调查和科研成果资料表明,现今表现出挺拔雄伟而年青的哀牢山,是第三纪晚始新世—中新世以后因印度与亚洲大陆强烈碰撞作用的影响,并可能受到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