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鼓励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当前,随着城市规划进入精细化调控的阶段,城市设计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尺度渗透到城市规划过程中,且成为城市规划管控的重要环节和主要引导方向。以存量用地更新为主的建成区,要落实城市设计的理念、方案、管控要求,就显得捉襟见肘、障碍重重。因此,如何落实城市设计、实现城市  相似文献   

2.
开栏的话     
<正>去年以来,多位中央领导对中国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等问题作出重要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也明确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这一切,对于盲目追求"新、奇、特"建筑,片面贪大、媚洋、求怪,从而步入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窘境的中国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建筑如何能够继  相似文献   

3.
在近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最近,多位中央领导也对中国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等问题作出重要批示。据悉,住房城乡建设部也将就贯彻落实中央领导指示精神召开相关会议并出台相关政策……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东风。  相似文献   

4.
近期,多位中央领导对中国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等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在全国上下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当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彻底改变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现状,让每个城市、每个乡村都成为能够"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具有独特地域风貌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于近日发布,这是时隔37年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配套文件。住宅推广街区制、明确新建筑方针、强调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推动城乡规划法与刑法衔接……《若干意见》通过一个个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实招"和"时间表",勾画了"十三五"乃至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城市发展的具体"路线图"。此次发布的《若干意见》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多位中央领导对中国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等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在全国上下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当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彻底改变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现状,让每个城市、每个乡村都成为能够"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具有独特地域风貌的美好家园,是勘察设计行业从  相似文献   

7.
窦宝仓 《地下水》2011,33(2):144-145
水系风貌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风貌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水系风貌规划的重要性和对实例的分析研究后,提出了城市风貌规划中水系风貌规划的方法及内容:展现城市风貌的亲水性,满足人们对水的眷恋;赋予水系深层内涵,让水系更具有文化韵味,体现城市风貌;在合理利用的情况下并对其进行有利的保护,让其成为可持续资源.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城市化发展已进入转型时期,存量优化的地位不断凸显。2015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会议强调,我国城市发展要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的原则。盘活存量本质上是以"针灸式"及"小手术"的方式,对城市的基础设施、景观生态、历史风貌、人居环境等方面进行渐进改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传统经济导向的发展观逐渐转变为对  相似文献   

9.
<正>近期,住建部以部令形式下发了《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提出,要通过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办法》的出台,对于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建筑文化内涵深厚、意境幽美,从江南水乡的水墨柔情,到黄土窑洞的铿锵有力,无不体现着中国深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任务,要求通过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同时要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观形象。在具体建筑项目的规划、设计、管理工作中,如何既满足使用功能和节能要求,又满足外观形象特色要求,是需  相似文献   

11.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调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并作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一系列部署。202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落实会议精神方面有何总体考虑?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如何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勘察设计》2014,(8):15-15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部署有效解决棚户区改造中的困难和问题,要求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扎实推进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通知》明确,要进一步完善棚户区改造规划,省级人民政府要抓紧审批棚户区改造规划,将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国有企业棚户区纳入改造规划,重点安排资源枯竭型城市、独立工矿区和三线企业集中地区棚户区改造。要优化规划布局,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城市规划、产业发展等,科学合理确定安置住房布局,统筹中心城区改造和新城新区建设,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七五”计划指出:对城市发展的结构和布局要进行合理规划;要缓和城市供水紧张局面,改善北方和部分沿海城市的供水状况;努力加强城市交通和道路、桥梁建设;积极发展城市煤气和集中供热;要加强城市环境卫生事业;要建成城镇住宅六亿五千万平方米.万里副总理今年四月指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地质矿产部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在城镇规划和建设领域出现了备受关注的新课题——城镇风貌:广西南宁市出台了《南宁市城市风貌分区规划研究和建筑控制导则》;安徽省合肥市举办了2014环巢湖地区江淮建筑风貌设计大赛;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布了《甘肃省省域风貌体系规划》和《甘肃省美丽乡村民居特色风貌图集》等。这是全国各地抵制"奇奇怪怪的建筑",落实城镇建设的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弘扬传统建筑文化,彰显文化自信的具体行动。与此同时,有关城镇风貌的多重解读和多种模式也在关注之列。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缺乏中间联系环节,造成一些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现象丛生;对城市特色建设重视不够,许多城市"千城一面";城市文化传承堪忧,难以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彰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动建造方式创新,以推广装配式建筑为重点,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以来,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三五"装  相似文献   

17.
正"乡村是我国传统经济、文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功能之所以溢向乡村,是缘自乡村拥有特殊的景观资源、生态资源及文化资源。"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同时要更加重视做好城市工作……中国有‘三农’问题,也有‘大城市病’等城市问题"。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绝非简单的"让农民进城",而是要为更多的农民创造更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记者王艺静报道为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推进城市设计工作,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近日,住建部发布《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提出了城市设计的原则、范围以及具体要求。《办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针对城市设计的原则,《办法》要求,开展城市设计应当符合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建制镇)总体规划和相关标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  相似文献   

19.
一、科学发展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内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重要指导作用,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的指南。  相似文献   

20.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解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其本质是要实现有效的径流控制,不仅要从形成雨水径流的源头着手,而且要考虑城市“海绵体”的岩土性质,其渗透能力(降雨渗透系数)、储存雨水能力(地下含水层储存空间大小)及储存雨洪的危险性(诱发环境地质问题)等。这些问题与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密切相关,不可或缺,是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前的最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