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行业,建设数字中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事关数字中国的建设进程,意义重大。新形势下,我国建筑业正面临市场之变、技术之变、竞争之变,如何以数字化转型赋能行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当前,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系统性难题,系统性难题需要系统性解法。近日,  相似文献   

2.
《中国勘察设计》2023,(6):12-1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数字化转型事关数字中国建设进程,意义重大。当前,我国建筑业正面临全新的市场之变、技术之变、竞争之变,如何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企业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期,本刊特别策划了“数字化转型在行动”专题报道,邀请行业专家及行业企业代表等分享他们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思考及实践,以期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3.
<正>当今时代,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也是工程技术的大势所趋,企业的数字化发展甚至是未来几十年自身生死存亡的关键。勘察设计行业作为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行业,近些年由于技术创新不明显、服务质量局限等原因,其技术优势正在逐渐丧失。数字化转型正是勘察设计企业摆脱“红海竞争”、创新商业模式、重塑竞争优势的契机,也是企业提高运营效率、提升服务价值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设计单位作为传统的实体企业,实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更是势在必行,这既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国家"十四五"数字强国战略的提出,"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在工程设计领域已成为普遍共识。在行业头部企业已经开始利用自身优势加快向数字产业延伸的时候,广大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却显得步履维艰。由于在资金、人才、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劣势,工程建设行业中小企业长期以来总体信息化水平偏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众多中小企业不得不直面生存挑战,却也成为他们下决心转型的契机。然而,数字化转型的征程远比预想的还要艰难,往往刚起步就落入困局,以下三种境况就颇具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正>在全球步入数字经济时代,各行业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建筑产业唯有积极拥抱数字化,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弯道超车、产业转型升级。然而,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数字建筑平台的赋能下,行业监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等都将发生新的变化,重构建筑产业链中的各种关系和组织形态,使建筑生态与外部环境发生协同共振,形成建筑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助推建筑产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7.
正当勘察设计行业各大领军企业陆续从企业数字化逐步向数字化企业升级时,广大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却仍显得步履艰难。据勘察设计行业BIM应用现状调查显示,在将近700家受访企业中,对软硬件、BIM人才及技术培训有持续投入的仅占10%,40%的企业因受限于业务收益,尚未展开大规模人才及技术投入,50%的企业在数字化人才、软硬件、教育培训方面投入均为零。BIM技术人才的招募、融合与培养是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当今世界处于从工业经济迈向数字经济的加速变革期,我国经济也正处于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数字化转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勘察设计行业过去传统粗放发展模式下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经营效率增长停滞不前、人才吸引力持续下降、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产业链环节割裂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行业未来健康发展的障碍。面对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机遇以及“新基建”、智能建造的发展要求,勘察设计行业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人均效率、应对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 互联网时代,在新技术推动下,数字化转型方兴未艾.工程建设行业在过去的40年里已经发生了几轮数字化转型.AutoCAD的问世,开启了计算机辅助制图时代,引领了整个行业由手工绘图转向CAD;第二波转型发生在20年前,BIM技术被推向市场,此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协同与互联带动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第三波云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萌发,大数据的形成、理论算法的革新、计算能力的提升以及网络设施的演进,驱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深入到各行各业,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亦不可避免。产业互联网将整个商业社会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加速转型,数字化成为驱动发展的新要素、新引擎,相关企业也正在顺应趋势加速推进转型探索,以数字化能力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管理,再造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勘察设计》2023,(6):14-1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作为工程建设的龙头,设计企业要紧紧抓住数字化变革的发展机遇,用数字化构建设计企业发展新动能,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时代设计企业面临新变革需求当前,建筑行业及其企业的发展逻辑正在发生改变,提质增效的数字化改革成为行业当下的发展重点,设计企业作为行业发展的重要一环,面临着来自业务能力、模式改变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多重挑战。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BIM、物联网、机器人、VR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但是,数字化转型是不是迫在眉睫?转型究竟转什么?如何做才能转成数字化?本文针对这些疑问,结合广联达的实践经验,阐述了数字化转型的三个维度和两项工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勘察设计企业正在从战略上逐步进行数字化转型,以求在数字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在分析了勘察设计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基础上,对勘察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了SWOT分析,构建了勘察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分析模型,提出了勘察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作为工程建设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数字化转型对于我国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正>在消费升级拉动、行业环境驱动、产业发展倒逼、技术革新推动等综合因素作用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核心方向。对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意味着业务模式、运营模式、商业模式必须以数字化为特征,并且要发生实质性的形态变化,而不只是将数字化作为技术手段,只是将过去的业务变得信息化,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1月,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数字建筑白皮书》。在我看来,数字建筑不仅仅只应停留在理念层面,它更应该是一个企业甚至是行业的发展战略,成为企业以及项目发展计划的一部分,成为行业每一名从业人员的切实行动。应该看到,企业的数字化实践在过去的两年中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也碰到了很多困难与阻碍。那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数字建筑的内涵是什么?数字建筑应如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了数字中国建设“2522”整体框架,提出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勘察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和企业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8.
过去一年,我们见证了中国工程建设行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快速发展,也目睹了行业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而做出的创新变革.纵使在后疫情时代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中国工程建设行业在不断快速反应、重新调整和持续优化后,依然取得了稳步增长的优异成绩.根据住建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为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1%,...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发展,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专篇中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随着“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和“新基建”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企业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就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作出全面部署。与其他行业企业主要关注自身的管理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不同,传统设计院作为智力密集型的技术服务企业,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西南院")始建于1950年,是我国勘察设计行业成立时间最早的大型综合甲级建筑设计院之一,隶属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公司业务由设计咨询、总承包和投资三大板块组成,拥有19个专业化研究集群,分支机构遍布全国10多个省市地区。近年来,中建西南院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