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SGI工作站为基础,在工作站上进行紫外线指数、舒适度指数、穿衣指数的预报并建立预报系统,预报结果在微机上以图形和表格方式显示.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和T106数值预报产品,制作海南省生活指数预报,界面友好,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2.
以SGIS工作站为基础,在工作站上进行紫外线指数,舒适度指数、穿衣指数的预报并建立预报系统,预报结果在微机上以图形和表格方式显示,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和T106数值预报产品,制作海南省生活指数预报,界面友好,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环境气象预报系统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介绍了本系统对各种资料(包括常规气象资料、空气污染物浓度资料)进行计算处理并取得各种指数值(包括空气污染指数、穿衣指数、风寒指数、城市火险、中暑指数、负离子浓度、霉变指数、舒适度指数、紫外线指数等)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人们衣着的多少与大气环境的状况息息相关。根据大气温度、风速、总云量等气象要素计算得到穿衣指数,它可指导公众的衣着多少、种类。  相似文献   

5.
运用大明山景区3个自动站2008~2014年的资料,分析景区的气候特点,结果显示6至8月是景区降雨最密集的时段,天坪站具有明显的多雨趋势,5至9月是人体感觉最舒适的季节。大明山景区适宜旅游的天数占73%,9月和10月是大明山旅游景区最适宜旅游的月份。大明山穿衣指数春秋跨度大,春季为一至四级,秋季为二至五级;夏冬季穿衣指数跨度小,夏季为五级,冬季为一级。同月份大明山景区和南宁城区穿衣指数等级相差2~3个等级。对大明山雾凇指数的研究表明,景区雾凇主要出现在12月和1月,得出雾凇出现时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基本特征,并设计了雾凇指数,为进一步完善大明山旅游气象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提升旅客在广州旅游时的舒适体验,并为当地旅游资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广州市5个国家级气象站的常规气象资料计算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K)、穿衣指数(ICL)和综合舒适度评价指数(CCI)。揭示广州气候舒适度区域性等级差异、多时间尺度变化和全年舒适期时段的特征。【结果】 从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K)和穿衣指数(ICL)来看,广州市北部地区较南部地区的舒适感更高,极闷热持续时间更短,天气转凉的节奏更快;上述3个指数的四季均值年际变化表明广州市有偏热的趋势。综合气候舒适度评级指数分析表明,广州市的春、夏、秋3个季节的舒适度有转差趋势,冬季的舒适度有提升趋势;另外,广州市属于冬适型城市,冬季无寒冷,以舒适到较舒适为主,夏天闷热很不舒适,春秋为过渡季节较舒适。【结论】 广州气候舒适具体时段为10月上旬—5月上旬,舒适至较舒适日数年平均可达205.66 d,且广州市北部地区较南部地区气候舒适时段更长。  相似文献   

7.
利用白山市各观测站1981—2019年的逐日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及平均日照时数计算白山市逐月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穿衣指数,选取熵权法对12个月的3项指数进行权重分配,从而建立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并分析白山市旅游气候资源优势.结果表明:白山市5—9月为舒适期,10月为较舒适期,3月、4月、11月为较不舒适期,1月、2月、12月为不舒适期.6—8月白山市平均舒适天数为63 d,舒适和较舒适的天数占比达95.7%.  相似文献   

8.
根据清远市7个气象站1981—2010年逐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资料,以人体舒适度指数、穿衣指数和高影响天气集中时间段为指标,对清远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清远市旅游气候资源丰富,南部旅游区适宜旅游时间集中在2—3月和9—12月,旅游不舒适期主要集中在7—8月;北部旅游区适宜旅游期主要集中在3—4月和9—11月,不适宜旅游期主要集中在冬季和7—8月。通过计算分析穿衣指数得出:夏季到清远市旅游穿衣以短衣、短裤为宜;春末或初秋宜穿长裤、长袖T恤或薄套装;秋末或初春天气较寒凉,比较合适穿薄羊毛衫或夹克衫;冬季适合穿毛衣、西服套装或皮夹克。另外,若在北部旅游区冬季夜晚外出或到高海拔旅游区出游时,要提高穿衣级别。  相似文献   

9.
现今人们特别关心天气 ,收看天气预报已经成为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但是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 ,生活质量的提高 ,常规的天气预报已不能满足需求。气象部门开展了针对需要的专业气象预报 ,气象指数预报是其中的一种。气象指数预报在发布指数等级的同时 ,还加了预报提示。按照气象指数预报 ,人们可以避开那些对人身体健康和活动不利的气象因素 ,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 ,很方便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早晨起床后 ,想要到户外锻炼身体 ,先看一下晨练指数预报 ,预报提示是否适宜晨练。要去上班了 ,看看上下班天气预报 ,预报提示是否要带上雨具。再看…  相似文献   

10.
根据韶关国家级气象站常规气象资料,采用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温湿、风寒、穿衣及综合舒适度评价指数对该区近55年生态旅游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韶关适宜生态旅游的时长达8个月,最适宜月份为3—5、10—11月,且翁源、新丰适宜月份较中北部市县多1~2个月;韶关四季分明,较适宜生态旅游季节为春季和秋季,其次是冬季和夏季,且南部翁源、新丰适宜性最佳;韶关近55年来生态旅游适宜性均处在较好状态,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温湿、风寒及穿衣指数年际变化均表明韶关地区略有向暖趋势。  相似文献   

11.
CI指数及SPEI指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应用中存在的不足,首先对CI中SPI指数等权累积降水进行合理的非等权处理及MI指数的优化,得到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然后利用1962—201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164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适用性效果。结果表明: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物理意义明确,解决了原CI指数对干旱开始时间、旱情发展中不连续加重现象和旱情解除时间滞后等不足,特别是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涝急转现象反映及时准确;设计的多时间尺度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与SPEI指数相关系数平均达0.8以上,说明得到的多时间尺度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旱情的分析评估能力较强。经过适用性对比分析证明,月尺度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江苏和安徽省应用效果要优于SPEI指数,湖南、江西和湖北省月尺度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10—4月间的评估效果更好,SPEI指数在5—9月更优。因此,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分析与监测、预报预警等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关于青藏高原季风,现有研究分别从近地层的热低压、气旋式环流切变以及风场的涡度和散度等角度定义了高原季风指数,但现有指数均更多地关注高原空间场的对比,而没有考虑风场的冬、夏转换特征。因此,在之前的工作中,基于风场季节变率指数,从高原近地层冬、夏风场对比的角度定义了一种新的高原季风指数,这里对该指数进行改进和简化,以便于其的进一步推广。为了验证改进的效果,使用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计算高原季风指数,并比较了不同高原季风指数年变化和年际变化的差异及其与夏季降水相关的差异。结果表明:(1)改进后的高原季风指数物理含义清楚,弥补了原指数计算复杂的不足。(2)物理基础的差异使得新指数在8月达到峰值,不同于其他指数在6月达到峰值。整体而言,不同高原季风指数和高原降水的年变化特征均有较高的一致性。(3)新指数能够较好地表征高原季风与高原夏季降水东、西反相的相关系数分布特征,且不同于其他指数在高原一致的相关系数分布特征,对于高原地区降水,尤其是高原东南部人口相对密集地区的降水预测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春元  罗义  王刚  谢文锋 《气象科技》2022,50(3):412-419
利用ERA 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2015—2019年中南地区航空器空中报告,对比分析7个指数在中南地区空中颠簸的适用效果,结果表明:①不同指数有无颠簸之间的值域重合率,Brown指数最低,其次是Ellrod1和Ellrod2,能够从指数值判断颠簸的强弱及存在与否,空报率较低;MOS CAT和L P指数值域重合率过高,容易造成较高的空报。②Ellrod1、Ellrod2和Brown计算的颠簸区与空中报告的位置对应最好,Dutton和HTG表现不稳定,MOS CAT和L P指数计算范围偏大,适用性较差。不同指数计算侧重点不同,当热力因素占主导时,HTG指数计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长春市的气候特点及实际着装情况 ,研究了长春市着装厚度的计算方法 ,给出了长春市着装厚度与穿衣指数、服装款式的关系 ,经一年试用 ,其预报方法稳定可靠 ,实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Lu Riyu 《大气科学进展》2002,19(6):1004-1028
利用在特定区域上平均的夏季(6、7、8月)平均850hPa位势高度异常,我们定义了两种指数,分别用来描述夏季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的偏移。对于东西向指数,平均的区域为副高的西侧(110°-150°E,10°-30°N);对于南北向指数,平均的区域为副高的西北侧(120°-150°E,30°-40°N)。发现这两种指数是相互独立的。基于南北向指数的合成分析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吻合得相当好。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将这两种指数与国家气候中心公布的副高指数进行了比较,发现尽管有一些微弱的差别,本文定义的指数与国家气候中心的副高指数大致具有相似的年际变化,因而本文的指数与国家气候中心的指数也对应着相似的环流和降水型。进而,对本文的指数与国家气候中心的指数对应的环流(降水)型之间的不同进行了分析,表明本文的指数比国家气候中心的指数能够更好地描述对应的环流和降水型。一个重要的结果是,不论根据本文指数,还是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指数,东西向指数(或西伸指数)都比南北向指数(或北界指数)对应着更显著的降水异常,特别是在东亚地区和菲律宾海。 这两种指数还可以用来描述副高在夏季里的季节推进,即,北移和东退。副高在7月中旬迅速北移和东退。发现在副高平均处于偏北或偏东的夏季里,北移  相似文献   

16.
三种干旱指数对西南地区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51年1月2011年12月中国160个气象站的月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资料,计算了近61年西南地区18个气象站逐月M指数和季、半年和年尺度的逐月SPI和SPEI指数。参考过去该地区发生的干旱灾害历史资料,研究了三种指数对不同时间尺度干旱的表征能力。结果表明:(1)SPEI指数能抓住降水和蒸发这两个影响干旱的重要决定因素,对西南地区季、半年、年尺度的干旱有较好的表征能力;(2)SPI指数在分析西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时,对年尺度的干旱表征是适用的,对半年尺度的干旱也适用,但表征能力不及SPEI指数,对季节尺度的干旱,春、秋季是适用的;(3)M指数在分析西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时,对年尺度的干旱,部分站点是适用的,对半年尺度的干旱,夏半年是适用的,对季节尺度的干旱,春、夏季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7.
论证了东亚冬季风环流指数IG与冬季蒙古高压强度和南北位置存在显著的同时相关,故IG本质上也是蒙古高压指数。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与IG结构相同的环流指数,从中筛选出一批优化的东亚冬季风指数IM。IM保持了IG结构简单、环流意义清晰的优点,且其格点选择更为合理,与中国同期气温负相关联系更强。因为定义IM的格点与蒙古高压关系密切,故IM也可称为蒙古高压指数。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地区气候因子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应用气候经验公式 ,分别计算内蒙古地区各代表站与旅游活动有关的风寒指数、温湿指数和避暑旅游气候指数 ,分析主要气候因子气温、相对湿度、日照与客流量的关系 ,找出各地适宜旅游季节 ,计算结果表明自治区适宜旅游季节在夏季 ,是夏季旅游气候舒适地区  相似文献   

19.
日照市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选取老、中少人群各50名志愿者进行人体感觉试验,获取实感资料。根据对实感资料及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在综合考虑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合于日照地区的人体舒适度等级及其指数范围。依据T106数值模式输出结果建立了人体舒适度指数MOS预报方程。试用结果及近两年的业务使用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Z指数方法在小流域洪涝灾害预警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敏  黄艳  朱宵峰  夏晓丰 《气象科技》2010,38(4):418-422
Z指数方法在洪涝统计方法中得到广泛应用,考虑小流域洪涝灾害的时空特点,采用任意连续10天法计算的洪涝Z指数更科学,更能反映实际。通过对流域内单站洪涝指数的确定,并与常规月洪涝Z指数的对比,新方法能较好弥补常规方法的缺陷,较好描述洪涝灾害的强度和起止时间,由其计算而得的流域综合洪涝指数,对历史洪涝个例有较高拟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