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退役后的尾矿坝是否安全,主要决定于坝体和坝基的渗漏、坝体土的渗透变形和坝体的稳定性。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出发,以东北地区754矿尾矿坝为例,对退役尾矿坝的环境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对退役尾矿坝的环境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时,渗流计算可不考虑正常情况下的渗流问题。鉴于尾矿坝与普通坝的不同,坝体稳定性分析的计算方案应增加地震叠加洪水时的情况,在对一些组成复杂含有夹层的土层进行参数分区时,应遵循"就粗"原则。  相似文献   

2.
尾矿库是矿山的重大危险源,而尾矿坝是组成尾矿库的要素之一,尾矿坝的稳定性状况直接关系着整个尾矿库的安全。该坝址区属中高山河谷地貌,通过对坝址区进行工程勘察,查清了该场地地层构成及工程特性,通过分析钻孔注水试验、压水试验和试坑渗水试验数据,得出了场地水文地质参数,对坝基地基承载力、坝基渗漏及渗漏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坝基渗漏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2008年"9.8"山西襄汾尾矿溃坝事故造成281人遇难的特大灾害给中国尾矿坝(库)的安全管理烙上了一次深刻的印记。据有关研究,尾矿溃坝事故造成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坝体的稳定性不足和违规建设等。笔者以通天坪金矿尾矿坝(库)为例,进行库坝稳定性、建设程序和安全防治措施分析,以增强对尾矿库建设安全和管理的重视。甘肃徽县通天坪金矿尾渣堆积坝地基土为强度很低的粉质黏土,承载力特征值为80~100kPa,高度20.0m,初期坝采用粉质黏土堆筑,后期的堆积坝以初期坝为基础,生产期间用压滤干尾砂采用上游式尾矿筑坝法堆筑。尾渣堆场地段地下水较丰富,地下水位埋深在地表附近呈溢出泉出露,坝基土和坝体均为持水性强、渗透性差的黏性土体,不仅地形呈约为10°的斜坡,坝基土体也呈5°~10°倾斜状分布。由于对软弱的地基土未做处理,坝基和坝体排水措施不力,导致投入运营不久坝体和坝前地表发生隆起、开裂、塌陷等变形破坏,严重影响了坝体的正常使用。经后期的补充勘察,提出的地基加固、坝体排水等补救措施实施后,经近2年的监测,坝体稳定,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4.
大型高尾矿库隐患治理是"十三五"期间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之一。高应力下尾矿材料的细观结构和宏观力学特性演化、大型尾矿坝沉积规律及复杂条件下高尾矿坝的劣化理论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为揭示尾矿细观结构特性,对尾矿材料进行了光学显微镜观察、电镜扫描和CT扫描处理,建立了尾矿材料的三维重构模型;为揭示高压下尾矿材料的力学特性,对尾矿进行了高应力三轴试验、高应力渗透固结联合试验,研究了高应力下尾矿材料的强度、渗透和固结特性;为揭示尾矿的沉积特性,进行了尾矿材料的大型模型试验,得到了矿浆流动、淤积形态、尾矿料物理力学性质的空间分布以及夹层结构在空间内的分布规律;为揭示高尾矿坝的失稳机制,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对高压下尾矿的强度准则进行了讨论,高尾矿坝的稳定性分析建议使用强度折减法;为揭示尾矿的排渗设施淤堵机制与服役性能,进行了尾矿-土工布渗透试验以及微观观测,发现细粒尾矿更容易产生物理淤堵,且化学淤堵程度与溶液中离子的种类和浓度有关;为了推进尾矿坝风险管控技术,搭建了尾矿库重大风险评估监测系统平台,以便实现尾矿库基础数据的提取、实时风险预警等智能化功能。通过以上坝体劣化理论研究、溃坝灾害评估与预警,提升了我国大型高尾矿库筑坝与灾害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5.
赵立敏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2):44-46,69
在调查高腊梅水库大坝所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震及水文地质等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坝体、坝基及坝肩的工程地质特征,对坝体的稳定性、填筑土的渗漏,坝基及坝肩岩(土)体的渗透等问题进行了评价.对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危害及应采取的加固处理措施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徐宗昌 《地下水》2012,(5):212-214
南沟门水库位于陕北黄土高塬南部的黄土梁峁区,坝基为二迭系砂岩夹泥岩、第四系湿陷性黄土及砂砾石等。左坝肩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基岩强风化带的渗透问题,防渗帷幕深入岩面以下30 m;坝基存在表层堆积的砂壤土、黄土、古土壤的湿陷问题和下部砂砾石层、基岩强风化带的渗透问题,对湿陷性土层进行工程处理或清除,对砂砾石层采用结合槽截渗处理,防渗帷幕垂直厚度应大于25 m;右坝肩存在斜坡表面土层的湿陷性问题和沿三级阶地砂砾石层、基岩强风化带的绕坝渗透问题,建议翻碾处理湿陷性土层,用砼墙对砂砾石层进行截渗处理,防渗帷幕应深入岩体表面以下20 m。  相似文献   

7.
某拟建坝基覆盖层深,层厚变化大,物质多样,物质分布不均,坝基沉降量大,不均匀沉降显著.采用分层总和法和三维数值模拟,对心墙坝和面板坝两种坝型的坝基沉降变形进行分析评价.发现两种坝型的坝基覆盖层沉降变形和不均匀沉降均未超过规范量值,但面板坝沉降量和沉降差皆优于心墙坝.  相似文献   

8.
针对尾矿坝安全监测需要对尾矿坝地下水位进行预测及时分析尾矿坝稳定性的问题,提出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神经网络建立尾矿坝地下水位的预测模型。首先采用自相关分析选择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多维输入变量进行降维和去相关处理,最后利用提取的主成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对某尾矿坝地下水位进行预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主成分分析处理后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不仅简化了网络的结构,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而且提高了网络泛化性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运用标贯法和seed简化方法对坝基的抗震液化进行了分析判别,发现坝基中粉砂和细砂层存在严重液化问题,中砂层局部存在液化问题,液化深度一般为7~9m,最大液化深度可达13.2m。依据坝坡稳定分析结果,确定上、下游坝脚内15m,坝脚外5m为坝基液化处理范围,粉砂、细砂层为主要处理地层。在实际防治工作中,采用振冲碎(砂)石桩或振动沉管砂石桩,结合水平排水对坝基的地震液化进行处理。处理后对各区砂土层的密实度及饱和砂土的地震液化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处理厚的坝基基本上达到了基础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李铎  白云  魏爱华 《水文》2016,36(5):46-49
水库坝基渗漏不但损失水库蓄水量,更重要的会引起大坝渗透变形失去稳定。应用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计算坝基渗漏量和分析渗透稳定,较好地解决了周边与底面边界的不规则问题和垂向上地层的非均质问题,提高了计算精度。以青海省哇沿水库为例,在充分分析水库坝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坝基渗漏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模拟了设置不同深度防渗墙时的渗漏量和坝后出溢段水力坡度。评价了大坝的渗透稳定性,为防止哇沿水库发生渗透变形,设置防渗墙深度应大于50m。当防渗墙深度为50m时,水库渗漏量为12 012m~3/d。  相似文献   

11.
浅议上游法细粒尾矿堆坝问题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陈守义 《岩土力学》1995,16(3):70-76
上游法细粒尾矿堆坝是尾矿处理技术遇到的难题之一。本文对细粒尾矿堆坝的不利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和一般砂性尾矿堆坝条件的对比,讨论了二者在沉积滩形态、坝体剖面结构及土层力学性状等方面的差异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并就如何解决这一辣手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多元回归模型在坝基渗透稳定性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坝的失事事故中,渗透破坏占了30~40%。坝基渗流长期观测资料是病险土石坝渗透稳定性预测的主要依据。多元回归模型是定量处理观测数据的有力工具。本文根据坝基水文地质特征的差异性以及渗流场的非平面性,将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应用于坝基渗透稳定性预测中,给出了在计算机上实现的计算算例。通过对陆浑水库的研究分析,对坝基渗透稳定现状及变化趋势的有了进一步认识,成功地解决了影响水库正常运行的坝基渗流问题,为水库投入正常高水位运行提供了详实的依据。其研究成果与其它方法结论一致,从而证明多元回归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李良振  张延军  秦胜伍  邓浩  倪金 《世界地质》2019,(2):507-512,538
针对尾矿坝边坡稳定性问题,使用三维有限元软件计算,对吉林省集安石墨尾矿坝进行渗流-应力-边坡耦合分析。渗流分析基于三维介质达西定律,通过不断改进工况条件来降低浸润线溢出部位,保证坝体不会发生渗透破坏。同时,尽量降低溢出部位的应力坡降,保证坝体不会发生流砂、管涌等形式渗透破坏。在渗流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渗流-应力-边坡耦合,不断改进尾矿边坡的坡角和高度等要素,得到强度折减法下的尾矿边坡稳定性系数。通过理论计算和验证,提出了一种便于施工的排渗体布置方式,并验证了排渗体的可靠性,为尾矿坝具体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罗长军  胡峰  张磊奇  王会午 《岩土力学》2006,27(8):1305-1311
陡坡水库存在大坝质量差、坝体发育大量裂缝、背水坡出现散浸现象、坝后沼泽化并形成一上升泉以及排水渠和鱼池有絮状析出物、渗漏量增大等问题,这些异常现象都是由坝体及坝基渗流引起的。在阐述坝体和坝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情况下,分析了大坝渗漏成因及大坝的渗透稳定性,指出坝体实际浸润线及坝体渗漏量是不正常的,特别是1987年后当库水位高于194 m,同一库水位呈上升趋势,这是反常的。坝基实际渗漏量异常,存在管涌和接触冲刷问题,尤其库水位低至 193.84 m,坝后上升泉仍有沙沸现象。上述现象表明大坝渗流是危险的,并分析了散浸、析出物、上升泉及沼泽化、坝肩及绕坝渗漏等现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米箭沟尾矿坝加高方案渗流场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箭沟尾矿坝为了进行加高设计而进行了尾矿库区的地质钻孔勘探。基于实际钻孔勘探成果的最佳反演分析各分区-尾矿砂、风化岩体和初期坝堆石体的模型渗透参数和加高设计方案,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应用自主开发的3D-Seepage-Stress程序进行了该尾矿坝加高后渗流场数值分析,得出渗流场各要素分布图。可以看出,在此加高方案下,尾矿坝库区浸润线和溢出点都很高,不利于尾矿坝的稳定安全和运行管理。为此提出了在加高方案设计中加强排渗设施设计的初步方案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陆浑水库坝基渗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厘定坝基渗透模型和边界条件的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坝基渗流场水力坡降和坝基渗透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目前大坝的运行状况正常;水库在缓慢蓄水过程中,截水槽、坝后逸出带和断层破碎带的水力坡降远小于允许坡降,不会危及坝基的稳定性。这为水库投入正常水位(319 5m、327 5m、331 8m)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21,(5)
长武县洪家沟调蓄水库两坝肩、坝基地层岩性为第四系黄土类土及新近系红粘土组成,无基岩出露。因次带来坝基(肩)不均匀沉降、渗漏、膨胀性、坝肩边坡稳定等问题。通过野外钻探、坑探、物探及室内试验资料,对坝基(肩)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总体来说洪家沟调蓄水库坝基(肩)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不制约建坝,经过适宜的工程处理,该工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矿山尾矿坝的渗漏治理,从抗酸稳定性、防渗等级和帷幕完整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尾矿坝防渗帷幕的性能要求,基于矿物晶体结构的理论分析和对纯水与酸性渗透液的对比试验,分析了粘土固化浆液的抗酸稳定性,研究了粘土固化注浆帷幕的防渗特性,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尾矿坝基础防渗中粘土固化注浆帷幕的设计、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通过对实际工程的质量检查,验证了该防渗技术应用在矿山尾矿坝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王清山 《地下水》2019,(3):256-257
以辽宁法库县泡子沿水库为例,针对水库坝基和坝体渗漏问题,通过对坝体和坝基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渗透部位进行处理,主要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和高压喷射灌浆进行处理,处理完后可解决渗透问题,保证水库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某水坝区覆盖层分布广,类型多,深度大.在分析各部位覆盖层成因的基础上,对蓄水前后的坝基渗流场特征和渗漏量进行分析与计算.成果显示,经过防渗帷幕处理后,绕坝渗漏量大幅减少,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