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1成矿地质背景攀西地区是我国钒钛磁铁矿床集中分布区,其地处康滇地轴中段,从最古老的太古界至新生界地层均有出露[1]。伴随区域发育的一系列近南北向的深大断裂,从北到南分布有太和、白马、红格、攀枝花等钒钛磁铁矿田,显示了区域深大断裂对区内基性-超基性岩体及相关矿床的控制作用。本文基于红格矿田近几年深部找矿勘探成果,开展采矿平台野外调查、钻孔编录和室内样品分析研究,总结完善红格钒钛磁铁矿  相似文献   

2.
<正>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床处于扬子地台西缘,康滇地轴中南段,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研究认为钛磁铁矿在空间上和成因上均与含矿母岩有着密切关系,其成矿过程与成岩过程紧密相关(刘英俊,1979)。攀枝花含矿母岩的岩石类型主要有浅色-深色磁铁矿辉长岩和块状钛铁氧化物矿石,本次研究通过野外观察,显微镜下鉴定以及扫描电镜对主要含矿岩体进行了分析测试,对作为重要金属氧化物之一的钛铁矿在组构和成分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白马铁矿及及坪矿段位于扬子板块康滇地轴中段的南北向安宁河断裂带上,是该地区具代表性的钒钛磁铁矿矿床。为查明矿床地质特征、矿体产出特征,并为矿区的进一步找矿勘探提供地质依据,本文在矿区勘查工作的基础之上,总结了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岩体岩相学特征和矿体特征,并初步剖析了矿床的成矿规律,评价了矿床的找矿远景。分析认为,矿床含矿岩体自下而上可分为六个岩相带,反映其经历了显著的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工业矿体主要产于岩体中下部的斜长橄辉岩—斜长橄榄岩相带,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床属于晚期岩浆结晶分异型矿床。矿床现采矿深度以下垂深800m以上,仍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4.
四川康滇地轴钒钛磁铁矿以大、中型为主,均分布在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中,该类型铁矿分为基性岩浆分异型和基性一超基性岩浆分异型2个亚类。对区域矿产三大成矿系列时空演化规律和钒钛磁铁矿含矿岩体的成矿系列进行了阐述,并从地质构造条件、含矿层状岩体的侵住、岩体生成时代及形成深度、围岩性质对成岩成矿的影响、岩浆来源、岩浆演化特征、岩体和矿床的成因等方面对钒钛磁铁矿成矿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四川省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床位于攀枝花境内,是我国最大的钒钛磁铁矿床。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康滇地轴中段,区内各时代地层出露较为齐全,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主要形成一系列以北西-北西西向、南北向为主的断裂,区内岩浆岩十分发育,以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和基性-超基性岩为主。本文基于最新勘察研究成果,以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为依据,来探讨四川省攀枝花  相似文献   

6.
<正>大石棚钒钛磁铁矿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会理县,是近年来利用地面磁法发现的一个全隐伏中型钒钛磁铁矿床。本文通过数据处理和解译特征,分析隐伏钒钛磁铁体的磁异常特征。大石棚矿区位于扬子板块西缘康滇地轴铁铜成矿带中段。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灯影组和观音崖组、侏罗系及第四系。按断裂构造的展布方向可分为东西向、南北向、北东向和北西向四组。据其相互切割关系看,东西向形成较早,南北向稍后,北东向、东西向为前二者的配套构造。研究区未见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质学报》2015,(4):492-495
棕树湾钒钛磁铁矿位于攀枝花米易县白马钒钛磁铁矿西侧,是近年来执行四川省基金项目新发现的勘查成果。岩矿体走向北东南西向,控制长3 600 m,斜深600m,规模已达大型。总结分析该矿床区域和矿区地质、地球物理、含矿岩体及矿床地质特征,探讨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认为:该磁铁矿床以钛铁矿为主,并伴生钒钛等元素,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该矿床属岩浆晚期结晶分异型钒钛磁铁矿矿床。  相似文献   

8.
《四川地质学报》2022,(4):492-495
棕树湾钒钛磁铁矿位于攀枝花米易县白马钒钛磁铁矿西侧,是近年来执行四川省基金项目新发现的勘查成果。岩矿体走向北东南西向,控制长3 600 m,斜深600m,规模已达大型。总结分析该矿床区域和矿区地质、地球物理、含矿岩体及矿床地质特征,探讨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认为:该磁铁矿床以钛铁矿为主,并伴生钒钛等元素,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该矿床属岩浆晚期结晶分异型钒钛磁铁矿矿床。  相似文献   

9.
<正>1区域地质背景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康滇地轴中段西侧边缘。矿区的地层发育齐全,从最古老的太古宙至古元古代的深变质到中深变质岩系、中元古代的浅变质岩系直到未变质的沉积盖层震旦系及古生代、中生代地层都有较广泛的出露,另有少量新近纪及第四纪沉积零星出露(马玉孝等,1999)。攀西古裂谷的形成演化为含矿岩浆的活动提供了营力和空间,为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及容矿空  相似文献   

10.
<正>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区(简称攀西地区)属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内带(马玉孝等,2003),区内构造-岩浆活动频繁,成矿类型丰富,其中尤以钒钛磁铁矿床最为著名,区内从北到南主要分布有太和、白马、红格、务本、攀枝花等多处大型-超大型钒钛磁铁矿床,形成我国著名的攀西钒钛磁铁矿矿集区。关于钒钛磁铁矿的地质特征,前人做过大量研究,但对于与钒钛磁铁矿相关的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体的成因以及成矿过程仍存在争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区域(尤其是深部)找矿潜力的认识,区域面临着"有没有找  相似文献   

11.
徐彬 《四川地质学报》2014,34(3):385-389
菜园子磁铁矿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康滇地轴中段东缘,江舟—米市断陷盆地带南段,川滇黔相邻成矿区之会理—会东前寒武纪铁铜铅锌银成矿远景区内。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物探异常特征与见矿效果的验证、矿体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的分析,认为菜园子磁铁矿床为与晋宁期中基性次火山作用有关的"火山喷溢(发)—变质热液型"(赤)磁铁矿床。  相似文献   

12.
《四川地质学报》2022,(3):385-389
菜园子磁铁矿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康滇地轴中段东缘,江舟—米市断陷盆地带南段,川滇黔相邻成矿区之会理—会东前寒武纪铁铜铅锌银成矿远景区内。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物探异常特征与见矿效果的验证、矿体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的分析,认为菜园子磁铁矿床为与晋宁期中基性次火山作用有关的"火山喷溢(发)—变质热液型"(赤)磁铁矿床。  相似文献   

13.
根据白马钒钛磁铁矿区试验钻孔井壁岩矿石磁化率与钒钛磁铁矿含量的关系,矿区岩矿石磁化率与钒钛磁铁矿含量的相关性,建立了磁化率与钒钛磁铁矿含量的回归方程。通过此方程的应用可以快速判断井壁岩矿体的钒钛磁铁矿含量,指导采样布设。  相似文献   

14.
峨眉大火成岩省内带的攀西地区发现了攀枝花、红格、白马、太和等超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钒钛磁铁矿矿集区。与世界其他类似的钒钛磁铁矿矿床不同,攀西地区的这些矿床都呈层状赋存在大型层状镁铁-超镁铁岩体的下部和中部岩相带,而不是上部岩相带。最近十多年的系统研究表明,这些矿床形成的主要机制有:①幔源岩浆在深部岩浆房发生硅酸盐矿物的分离结晶形成了富钛铁岩浆;②富钛铁岩浆进入浅部含矿岩体后,钛铁氧化物成为近液相线矿物,较早结晶并经过流动分选,使得钛铁氧化物在下部和中部岩相带聚集成矿。  相似文献   

15.
<正>攀西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钒钛磁铁矿产出区之一(从柏林等,1988),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部分布有攀枝花、红格、白马及太和四大代表性的层状侵入体,均产出有超大型的钒钛磁铁矿矿床。巨厚的钛铁氧化物矿层主要出现在攀枝花、白马、太和岩体的下部带及红格岩体的中部带,然而攀西层状岩体内钒钛磁铁矿矿床的产出位置不同于国外一些典型大型层状岩体,如Bushveld岩体磁铁矿层产出在岩体的上部层位  相似文献   

16.
大庙式钒钛磁铁矿床产于大庙斜长岩杂岩体中,受红石砬一大庙深断裂及次级构造控制,成矿构造以北东向压扭性构造为主,北西向压扭性构造次之。矿体成群产出,具有雁行叠瓦式分布产出规律。物探重磁成果推断成矿系统发育较深,矿田截面形态反映矿体产于中深带。通过对东大洼矿段普查和M24地磁异常验证及该区其它地质勘查项目的开展,认为该区有成为超大型钒钛磁铁矿床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7.
米易新街基性超基性层状侵入体岩石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街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位于四川米易城北约8公里,白马钒钛磁铁矿区的外围。岩体呈北西330°走向侵入二迭纪玄武岩层,沿走向延伸约1.5公里。倾向北东,平均倾角60°左右,展布面积约1平方公里。除南端出露较好外,大部被掩盖,据勘探资料,岩体总厚度约560米,层状构造发育,具有完善的多旋回重复的特点(图1),岩体底板和玄武岩接触,接触面产状和层状构造一致,据岩性、岩石化学及含矿性等特点与本区主要含钒钛磁铁矿基性超基性岩体相似,下部含矿旋回也有钒钛磁铁矿的富集,局部有铂铬矿化,但矿石质量较差,无经济价值。本文主要根据岩石学特征,讨论新街岩体的成因及其与钒钛磁铁矿富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攀西裂谷中南段,区内复杂的构造-岩浆活动孕育了丰富的内生金属矿产,形成了铁、钛、钒、铜、镍、铅、锌、银矿等多金属矿床的集中分布区,其中尤以钒钛磁铁矿矿床最为著名,从北向南分布有太和、白马、新街、红格、务本、攀枝花等多处大型-超大型钒钛磁铁矿床。最近几年,在矿集区内开展的新的找矿勘探工作为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找矿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康滇地轴中南段元古宙主要铀矿化类型划分为四个主要类型七个亚类。初步总结了元古宙铀成矿的基本特征 ,提出铀矿化 (96 0 - 6 0 0 Ma)是晋宁 -澄江运动的产物 ,与该区同层位中铜矿化改造富集时期一致 ;并讨论了康滇地轴中南段不整合面型铀矿床成矿条件评价问题 ,提出中、上元古界不整合面附近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20.
大红山铜(铁)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受控于康滇地轴早元古代裂陷海槽背景下发育的梳状断裂构造系;梳状断裂构造系通过控制沉积盆地、曼岗河组沉积作用、火山活动等间接控制了铜(铁)矿空间展布和定位.大红山矿区外围找矿首先应沿着同沉积断裂寻找古海底洼地.在康滇地轴基底大红山群及同时代含矿火山-沉积建造普遍被中生界覆盖的情况下,同沉积断裂相对于其他标志可能更易于识别,因而可作为区内勘查大红山式铜(铁)矿的重要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