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以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不杂矿集区东部的色那有利成矿区为研究区,基于Hyperion高光谱遥感数据,开展蚀变矿物提取研究;提取出褐铁矿、绿泥石和高岭土3类地表蚀变矿物波谱端元,并利用光谱角填图方法进行填图。野外验证结果显示,填图结果与野外调查基本吻合,矿物分带特征明显,并根据蚀变矿物分布情况划定了2个斑岩型矿床重点勘查区。  相似文献   

2.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以下简称"高分遥感")数据信息丰富,能较好地用于识别微观岩性、构造等控矿信息。为了开展高分遥感数据在海拔高、基岩裸露的西藏荣勒地区的控矿信息提取研究,首先利用WorldView-2高分遥感数据确定最佳波段组合,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地层、岩性、岩体、构造、接触带等与铜多金属成矿密切相关的控矿信息进行解译;然后,利用ASTER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与矿化相关的铁染、铝羟基和镁羟基等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最后,综合区域铜矿成矿规律,通过人机交互解译,构建了岩浆热液型铜矿控矿信息遥感找矿模式,圈定出5个找矿靶区并通过野外查证发现了较好的矿化线索,为推进当地找矿进程提供了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高分遥感数据可以满足我国西部高海拔环境恶劣地区的矿产资源勘查和资源评价需求,彰显了高分遥感快速、高效、可靠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3.
矿山环境高光谱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综合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高光谱技术在矿山次生矿物识别、重金属浓度反演、p H值定量估算、污染植被信息提取等方面的应用,总结了基于高光谱遥感提取有关氧化和脱水状态动态分析、气候变化追踪等信息的研究进展,展示了高光谱技术在矿山环境调查监测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研究表明,含铁硫化物及其氧化矿物标准光谱库的建立具有重大意义,推动了酸性矿山环境高光谱遥感研究;对矿山环境地质作用与光谱响应之间关系的认识逐渐深入,促进了高光谱地质应用模型的开发;高光谱数据蕴含着丰富的矿山环境地学信息,具备提取多方面重要信息的潜力。最后结合当前欧美发达国家开发高光谱小卫星的实际,指出今后矿山环境高光谱遥感研究将从矿物及矿物成分识别转向矿物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性质反演、从短期调查向长期监测、从航空向航天、从单一矿山向成矿区带或大型矿集区转变。  相似文献   

4.
运用多光谱遥感数据进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对圈定找矿预测区具有重要意义.采用ASTER数据及其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原理,对滇东南马关都龙锡矿含矿岩体分布区分别提取了方解石化、白云岩化、绿泥石化等3类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所提取的蚀变异常与野外调查发现的矿化点吻合性好,蚀变信息可靠,对指导找矿有较好的效果,为该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相似文献   

5.
甘肃红山地区重要控矿地质单元GF-1数据遥感解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分一号(GF-1)卫星图像在地质找矿领域的应用性能,查明甘肃红山地区的成矿地质环境,利用GF-1图像对红山地区的控矿地层、构造和岩体进行遥感解译。在收集、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验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红山地区的成矿地质特征和规律,总结区内与多金属矿密切相关的地质体,建立该区重要控矿地层、控矿构造和控矿岩体的GF-1图像解译标志;通过分析重要控矿地质单元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解析和挖掘典型矿床的控矿地质要素特征,整合典型矿床所处地质环境和控矿及赋矿要素信息,综合剖析典型多金属矿床的多源异常特征,构建找矿模型;开展找矿应用,圈定遥感找矿有利地段。经野外查证,新发现铜、钼、铁、锌等多金属矿化线索,均位于GF-1图像解译的重要控矿地质单元区,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表明国产卫星数据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地质矿产勘查领域。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土资源部领导指示,为总结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勘查开发过程中,在践行地质找矿新机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及和谐矿山建设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和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组织调研组,于今年8月中下旬赴西藏进行了专题调研。其间,调研组多次召开座谈会,分别听取了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六队、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拉萨市国土资源局、墨竹工卡县政府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实地考察了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勘查区、采区及选场。在此基础上,调研组对甲玛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本期刊发调研报告《甲玛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矿产资源开发多目标遥感调查与监测是“十一五”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加强矿产资源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根据《2006年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计划(草案)》(国土资发〔2006〕101号),该项工作已于2006年启动,将在各个省(区、市)选择部分成矿区带、矿集区和规划区作为工作区,利用遥感手段对工作区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状况进行调查和监测。其成果主要是为辅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整顿和规范矿…  相似文献   

8.
云南宣威煤矿开发遥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0年获取的WorldView -2遥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以GIS平台为支撑,对云南宣威市(羊场、东山、海岱、田坝)煤矿矿山进行调查;结合野外实地查证及研究区矿权数据和地质资料,系统建立了煤矿矿山遥感解译标志,对矿山开采情况进行解译.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煤矿矿山硐口分布明显受含煤地层及断层限制,硐口越界现象较为普遍.建议矿政管理部门充分考虑矿区地形、地质条件,针对硐口越界矿山,变更采矿权范围,促进矿业秩序全面好转.  相似文献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迪木那里克铁矿带是我国西部重要的铁矿整装勘查区,已发现迪木那里克、玉玲和河肃等多个大、中型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找矿潜力巨大。但该区特殊的地质构造和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给矿产勘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综合利用World View-2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和航磁数据,在对区内长沙沟蛇绿构造混杂岩带进行分解的基础上,对典型矿床、重点航磁异常进行剖析,构建集地质—航磁—遥感于一体的沉积变质型铁矿综合找矿模型,精准定位磁铁矿赋矿目的层。结果表明,遥感与航磁方法的结合,可对赋矿岩性、控矿构造和矿化带等成矿信息进行精确定位,有效提高矿产勘查的准确度与效率。  相似文献   

10.
矿山遥感监测评估是通过遥感监测手段获得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矿山环境和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的评判,为改进矿产资源规划、整顿矿业秩序、治理矿山环境等提供依据。根据矿山遥感监测实施效果评估的对象多、内容多、应用面广及难度大等特点,提出了矿产资源监管效果、效率和效益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的评估体系,并根据实验性评估结论提出简化指标体系、侧重连续监测区动态评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矿产资源开发多目标遥感调查与监测基础上,以红格钒钛磁铁矿—拉拉铜矿区RapidEye卫星影像为例,深入探讨了RapidEye卫星影像在1∶50 000矿山开发遥感调查中的可行性。从RapidEye图像的几何纠正精度、合成处理及遥感解译标志来看,RapidEye影像可以满足1∶50 000矿山开发遥感调查的需要,大大提高1∶50 000矿山开发遥感调查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SpacEyes3D平台下矿山三维场景的建模方法,并对三维矿山信息系统的构成及数据库设计进行了研究,利用插件技术在SpacEyes3D平台下进行三维数字矿山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了西藏某铜矿区三维数字矿山信息系统原型。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对于多源异构的大容量数据集,可快速建立矿山三维场景模型,并对矿山各专业数据进行数据集成显示与查询。基于SpacEyes3D平台二次开发的数字矿山信息系统,能动态、逼真地展示矿山的三维场景,为矿山信息管理提供数字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山西省遥感地质找矿为例,以区域地质和成矿理论为基础,通过对ETM+遥感图像进行控矿构造要素、控矿环形要素、色调异常、找矿标志、蚀变矿化异常等遥感要素的解译和研究,从宏观上总结了区域性大型断裂与成矿的关系,提出区域遥感地质找矿模型;在微观上圈定了遥感最小预测区,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找矿预测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可为今后山西省的遥感地质找矿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大力开发,矿山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利用遥感手段进行矿山环境与灾害动态监测成为保护环境和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单一遥感手段在矿山监测中存在的缺陷,开展了天、空、地多源遥感监测技术在矿山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将天基的卫星遥感技术、空基的无人机遥感技术以及地面的热成像、测量机器人等遥感测量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矿山生产、安全、环境、灾害的协同观测。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西藏山南地区活动断层解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从多尺度重新对西藏山南地区活动断层进行遥感解译,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其位置及活动性进行判定。首先,采用具有全天候和穿透性的Sentinel-1雷达图像和光谱信息丰富的Landsat ETM+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并结合高空间分辨率的高分二号遥感影像,提取并分析不同尺度的地质构造信息;其次,将DEM数据与ETM+遥感影像进行融合,获取三维可视化遥感影像,方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活动断层的构造地貌分析;最后,综合雷达遥感与光学遥感各自的成像优势,利用图像预处理、图像增强处理与多源遥感图像融合等处理来降低活动断层遥感解译的多解性与可疑性,明晰了西藏山南研究区的活动断层遥感影像特征。根据活动断层遥感解译标志,在研究区共解译出主要活动断裂带4条,分别为:雅鲁藏布江断裂带、札达—拉孜—邛多江断裂带、桑日—错那断裂带和达吉岭—昂仁—仁布断裂带。研究区的活动断层解译结果表明,综合应用多源遥感数据可以大大提高活动断层解译的准确率与可信度,并为研究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遥感影像信息的辽西钼多金属矿床远景区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西杨家杖子和兰家沟钼多金属矿床基础地质资料的分析,得到地层、岩浆岩、构造及蚀变等主要控矿要素; 结合控矿要素在遥感影像上的相应信息表征,采用滤波、比值等方法提取构造线性体和蚀变等信息; 最后,采用证据权重法对基础地质要素和提取的遥感信息进行证据权重分析和X2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所选取的控矿要素在数学上是可行性的,地质上是有效的,在已知3个大矿集区的基础上,预测了2个小型远景区.  相似文献   

17.
新疆乌恰县花园铜矿遥感近矿找矿标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ETM+多光谱数据,通过合成、融合、校正等数据处理获得研究区基础图像。在掩模数据处理基础之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铁染、羟基矿化蚀变异常信息,并根据遥感影像进行了有关成矿控矿构造的遥感地质特征"五要素"解译。从遥感地质的角度分析了该矿床的遥感近矿找矿标志,以期为该地区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采用彩色红外航空像片和多种航天遥感资料,运用计算机和光学图像处理技术并结合地质资料进行的多源遥感信息对比分析、线性构造判读、主要含矿地质单元遥感影像特征及其机理分析等,以及据此建立的一套适于该区遥感找矿的工作方法。应用该方法圈定的遥感影像异常区,经野外验证,发现两处锡矿和一处金矿靶区,取得了良好的遥感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9.
遥感蚀变异常是重要的示矿指标。但以往研究对遥感蚀变异常的地质成因及其示矿意义探讨不足,导致对遥感蚀变异常的分析往往具有多解性,影响了遥感蚀变异常在地质找矿中的先导作用。为此建立了能定量解释遥感蚀变异常地质成因和示矿意义的多源数据、多方法协同处理方式。该方式基于不同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多源遥感数据,采用光谱分析与岩矿测试相融合的方法分析不同尺度(不同矿物类型、不同成矿类型、不同地质剖面、不同空间区域)遥感蚀变异常的特征,即利用多光谱遥感宏观分析遥感蚀变异常区域分布特征;利用高光谱遥感分解典型地质体的遥感蚀变异常信息发育模式;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岩矿鉴定和光谱解算准确鉴别蚀变矿物类型并解释其地质成因与示矿意义。通过对北山方山口地区的测试,发现遥感蚀变异常的类型与地表发育的蚀变矿物类型基本一致,且不同成矿类型矿床的围岩蚀变可以被特定的遥感蚀变矿物信息组合有效反映,据此规律进行遥感蚀变异常查证,新发现多处矿化线索,较好地实现了遥感信息向地质信息的转化应用。研究表明,本研究中提出的多源数据、多方法协同处理的方式可有效克服单一数据源或单一方法分析结果的不完备性,提高遥感蚀变异常在地质应用中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20.
地矿部地质遥感中心楼性满等人,几年来通过对全国十多个金属成矿带、百余个金属矿田遥感图像的分析,发现许多金属矿田的矿田构造在遥感图像上有明显显示。他们根据矿田构造的一些主要型式,结合遥感图像上色、线、环组合影像标志,初步归纳总结出8种金属矿田构造的遥感影像模式。在找矿中,可以在遥感图像上通过直接识别这些模式的矿田构造影像,圈定找矿远景地区,以便进行快速有目的的找矿。 目前已在地矿部系统开始推广应用,并已取得一定找矿效果。这8种金属矿田构造的遥感影像模式分别为菱环式、方格式、中心式、串珠式、套环式、条带式、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