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业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和过程。人类的进步史就是对矿产从认识到开发利用的历史。从今天看,重新认识矿业文化,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阻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前童镇位于浙江省宁海西南,始建于南宋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江南的小镇,宁静的美丽中叙说着历史的沧桑。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前童古镇独特的气息,因而前童被称之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旅游城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前童,是一个不凡的江南明清时期的民居原版,是一幅古韵浓重的乡村画,更是一段优美动人的江南丝竹小调。它以民居布局奇特、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好及人才辈出而闻名遐迩。说到江南古镇,总不免要和小桥流水相连。似乎唯其如此,才与其相配。同样的小桥流水人家,前童镇却有着与  相似文献   

3.
<正>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时代特征和民族样式。以生态学意义而言,地域风格即自然环境造就了时代特征和民族样式,湖湘文化即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黄土崩塌是临县地质灾害的主要灾种之一,高频发的黄土崩塌给当地人民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危害。在国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今天,如何有效地防治崩塌地质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人类工程活动,尤其是从地下水的渗流模式方面揭示了黄土崩塌发生的机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对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工程建设及村镇建设时防治崩塌地质灾害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义利之我见     
正一篇《疫苗之王》的文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屏了,引发各类媒体对长生生物"问题疫苗"的广泛关注。举国震惊之余,发现类似的事件早已无独有偶,轰动一时的三聚氰胺事件、层出不穷的违法违建、令人堪忧的乱排乱放环境污染现象······一次次触碰底线、一件件触目惊心,引起全社会对"利益""良知""法律"的深刻反思与讨论。从古至今,义、利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人们对于义与利之间的关系也众说纷纭,由来已久。义指道义,利指利益,它们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正"美丽广西·美丽地质遗迹景观"系列游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美丽的地形地貌,是怎样影响鹿寨中渡人民的生活,又孕育出怎样的古镇千年文化?中渡古镇已有1 740多年的历史。三国(公元265年)时建县于此,名为长安县置。古镇在洛江边,这里还有一些古码头。千百年来,中渡的老百姓在这里有滋有味地生活着。近年来,农历五月二十八日中渡城隍庙会有很多外地人慕名而来,在乐游山水的同时,还参与当地各种有  相似文献   

7.
风情与礼仪虽经数千年历史文化演变与传承,分布在各地的彝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与情趣,但当今彝族的生活方式,仍然弥漫着古夷(尼)民族浓郁的遗风,这些风俗,充满了彝族式的古朴风格和独特的审美趣味。少女"换裙"的习俗,普遍流行于各地彝区。彝族少女成年时,父母要为她举行一种神秘的"换裙"仪式,彝语叫"沙拉洛",意为脱下童年的裙子,换上成年的裙子。"换裙"意味着少女跨入了成人的门  相似文献   

8.
正在坦桑尼亚的一个小小山谷中蕴藏着一种美丽宝石,有人说它是"戴着蓝色假面"的精灵,有人说它是游走在奢华与尊贵之路上的冉冉新星,有人说它是比钻石更加珍贵的宝石……它,就是坦桑石。年轻的历史、灵动的颜色、稀有的产出、文化的渲染,都赋予了它今日独特的地位。坦桑石的成长历经坎坷,但浴火重生后绽放出的灿烂光辉,终于冲破重重阻碍,展现在人们  相似文献   

9.
正赏心悦目磷氯铅矿铅,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金属原材料,它以自身柔软、致密的物理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比如人们用它来制造硬币、水管、装饰品等。中世纪的炼金术甚至认为铅可以变成黄金,当然,炼金术士从来没有达到他们的目的。人类使用铅的历史至少超过了7000年,  相似文献   

10.
正古代石里有洞天,诗词歌赋呈眼前。今朝盛世年景好,吟石咏矿出新篇。散发着墨香的《中国古代吟石咏矿诗选》,如一桌丰盛的地矿文化大餐,摆在我的案头,让我忍不住大快朵颐。人类历史就是矿的利用史,也是逐渐认识自然、开发自然的历史。一切人类文化、文明都是从"石"开始的,古代文人、雅士看到了矿石带给人类的福音,对"石""矿"情有独钟,不免发出感叹并咏物寄情,留下了丰富的诗篇。但以诗歌形式描述、赞颂石、矿的专著却没有,其内容都是赋存于不同  相似文献   

11.
<正>地处吕梁山深处的山西省临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由于山大沟深、土地瘠薄,该县56万农村人口中,有15万人外出务工,是山西最大的劳务输出县。春节前后,记者走访了该县一些劳务输出大村了解到,当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大量输出,特别是"80后"农民工不愿回乡,农村发展举步维艰,引发当地农民对农村发展前景的担忧。  相似文献   

12.
正"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入地研究""下海探索"在人类认识自然、探索未知领域方面的价值,不逊于载人航天。一首格调轻松活泼的《勘探队员之歌》,展现了勘探队员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抒发了他们的昂扬斗志,鼓舞了多少朴实淳厚、求真务实的地质人。一部《山海经》优秀文化典籍,以神话传说的形式记录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了多少具有特殊含义的崇尚,深刻影响着多少人的思想与行为。"山容海纳",形容胸怀宽广,能像山谷和大海一样容物。出自唐·欧阳詹《送张尚书  相似文献   

13.
陈睿 《国土资源》2007,(8):52-55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十五、十六世纪葡萄牙殖民主义者打着"地理大开发"的旗号,将澳门占为殖民地。直至1999年澳门回归,葡萄牙在澳门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澳门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澳门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底蕴、悠远的历史积淀,其建筑文化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主,兼具葡萄牙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色彩的共融文化。  相似文献   

14.
正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复制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延续、发展的重要文化空间。习近平总书记说城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保护好传统村落就是保护好文化的根基,就是留住可以触摸的乡愁。传统村落不只是一种生活的需求,也是一种文化的需要,文化的价值。临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台州历史文化发祥地,素有"山清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  相似文献   

15.
科学     
科学一词(Science)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原意为知识、学问。科学概念的涵义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的。一般认为,科学是关于客观世界不同领域事物现象的本质、关系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这个定义告诉我们,科学知识不是表面现象,不是孤立知识的汇集而是现象中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它是以概念和逻辑的形式反映世界的。科学来源于社会实践,并随着社会实践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科学和哲  相似文献   

16.
草根的规矩     
到侗乡旅游,在侗区工作,经常听到侗家人提到"款"和"讲款"。"款"是什么,许多人不解,"款"也早已消失了五六十年,但是,"款"的遗风仍然渗透在侗家人的生产生活中,时时刻刻发挥着它的作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岜团景区正在把"讲款"设计成一个观光项目,为游客介绍"款"——曾经在侗族社会历史上存在了几百年的一种民间自治和管理的形式,一种看不见的社会制度。一种社会制度,叙述或者转述难免有点枯燥,不那么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7.
文化高昌     
林志 《国土资源》2006,(2):56-57
无数的事实证明,民族的融和就是文化的融和.文化是社会的精魂和血液,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脉. 德国著名东方文化学者克林凯特有一段话令人深思:"几乎没有哪个绿洲,在文化面貌上像吐鲁番这样丰富多彩……它像一块海绵,从各个方面吸收精神内容与文字形式,而并不一定要把它统一化和规范化."历史的吐鲁番像图书馆像博物馆,像一个国际化的大舞台,兼收并蓄,包容大千,演绎着多种文化形态扮演角色的鲜丽活剧,最后融合成一种宽容的国土文化正因为此,西域把最壮丽、最沉厚、最有历史资望的交河古城和高昌古城两座古城,给了吐鲁番.  相似文献   

18.
"安铺八音"是流传于广东省廉江市古镇安铺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它选取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八音"乐器,结合佛教法器清磐、法铃、木鱼,形成了一种新的器乐配置方式,带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其"八音队"表演融入民俗传统仪仗道具,以其"仪仗礼俗"式的"行乐"演奏为主,反映了当地文化特色和审美旨趣。  相似文献   

19.
越过地平线     
我们生活在同一星球上,由一个决定我们生活的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关系的微妙而错综复杂的网络,把我们联系在一起,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所有生命依存的生存系统、对彼此作为整个人类大家庭的一分子、以及对我们子孙后代承担更大的责任。——利菲·安南  相似文献   

20.
<正>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特指精神财富,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多年来,随着对测绘精神的不断宣传和弘扬,测绘文化已成为中国文化组成部分中很显眼的文化现象,并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在大众面前。进一步加强测绘文化建设是测绘与地理信息(以下简称"测绘")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测绘行业符合时代特点的根本要求。测绘行业基层党组织应把握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在发扬光大测绘文化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让先进的测绘文化不断渗透和滋养测绘事业取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