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淳安县国土资源局严格建设用地规划审批,严格耕地占补平衡,严格耕地保护措施,“三严”严出了建设年年搞,耕地年年增的可喜局面。一是严格控制占用耕地搞建设。该局积极参与旅游规划修编、城市建设规划修编,严格把好土地利用规划关,对旅游开发、房地产开发、经济园区建设用地,哪怕投资瑞多、项目再大、效益再好,如要侵占耕地的,都一律红灯一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正>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以下简称"三条控制线"),是美丽中国建设最根本的制度保障。近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完成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就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解决三条控制线多头管理、交叉冲突等问题作出安排。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相似文献   

3.
在国土空间开发三条红线的控制下,如何对已有的工业园区的建设规划,特别是选址进行调整优化,以适应国土空间开发的需要,是目前摆在园区建设部门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本研究通过对评价区域进行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优质农用地评价和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耕地保护等原则,对工业园区现有选址进行了调整优化,优化后的选址方案更加符合生态保护、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广西的西南部,闻名遐迩的远古花山壁画得到较好的保护,给人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里的国土人则在保护中开发,在利用中保护,既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又切实保护好耕地.目前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740公顷,保护率达89.2%,保护率超过全区指标的2.6%;人均耕地面积0.13公顷,比全区人均耕地面积多0.045公顷;2001~2005年,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面积701.87公顷,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建设用地补充耕地平衡并逐年结余,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以下简称三条控制线),是美丽中国建设最根本的制度保障。近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完成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的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解决三条控制线多头管理、交叉冲突等问题作出安排。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顺应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6.
贺州市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落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连续7年全面实现了该市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有效地保证了该市中央新增投资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占补指标需求。2009年以来,该市国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安徽省怀宁县紧紧围绕"保发展、保资源,保环境"这条主线,以耕地保护为抓手,积极打造生态保护网。一是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加强基本农田基础建设,与各乡镇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二是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把建设占用耕地审批关。建立国土、发改、建设等部门项目用地预审制,把好项目立项、选址、用地预审等各个关口,严格审批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国家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收缴情况,用于"反哺"的土地资金也越来越多。根据《2005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指南》,将落实在重点区域的基本农田整理方面,既保证补充耕地任务的完成,又加大基本农田整理力度。山西省一直十分注重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坚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9.
城镇是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主要空间载体,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重要手段.第三次国土调查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调查,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底图底数.通过梳理,第三次国土调查对城镇开发边界底数支撑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管理、土地成片开发以及耕地保护等方面.具体研究方法为运用Arcgis 10...  相似文献   

10.
<正>位于乐都区雨润镇汉庄村的金鼎水泥有限公司在初期选址时,为减少投资,圈定的用地范围基本上是便于施工和花费较少的优质耕地。为让优质耕地高效利用,原乐都县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积极引导企业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走节地发展之路,该公司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尽量减少耕地空间的占用。该公司加大投资,开山挖土、使用未利用地和农村宅基地,未利用土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面积占项目用地总面积的43.58%,有效地保护了耕地。而  相似文献   

11.
FLUS模型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应用前景广阔。本文通过在FLUS模型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训练模块中引入空间自相关因子来改进模型,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基于2009年、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和一系列驱动因子对改进的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利用该改进的FLUS模型模拟了2035年研究区在3种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格局。结果表明:①引入空间自相关因子后各地类发生概率分布的预测精度更高,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水体和未利用土地的拟合优度ROC值分别从0.819、0.928、0.885、0.855和0.861提高到0.857、0.934、0.890、0.863和0.978;②改进的FLUS模型的模拟精度有一定的提高,Kappa系数从0.732提高到0.744,FOM系数从0.077升到0.106;③情景模拟表明,3种情景下珠江三角洲建设用地和林地均将增加、而耕地均呈减少趋势。但不同情景下模拟的土地利用格局也存在显著差异:基准情景下,建设用地明显扩张且大幅侵占耕地。耕地保护情景下,耕地面积保持在合理水平,建设用地蔓延扩张趋势得到遏制,土地利用布局总体趋向合理。生态保护情景下,耕地、林地和水体得到较好保护,建设用地布局更为合理,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威海市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不足,补充开垦耕地难度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日益迫切。近年来,威海市重点从农村增减挂钩、城市盘活存量、投资严控标准三方面入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挖掘土地潜力,用最少的土地催化最大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丁字湾地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划9大核心区之一,是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建设的焦点,发展远景广阔。本文选取2005年、2010年、2016年三期TM影像进行遥感解译研究丁字湾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丁字湾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2005—2016年间建设用地、草地的面积显著增加,水域、海域面积大幅减少。土地的转移主要发生在"建设用地与耕地、耕地与水域、养殖盐田与海域、草地与养殖盐田"之间。城乡建设的不断发展,也给丁字湾地区带来了海岸侵蚀、海水入侵等生态环境负面影响。建议在湾口地区开展"退围还海、退养还滩、退耕还湿"等海岸整治修复工作后,发展人地环境和谐的生态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济南市泉水补给区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其景观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估算了泉水补给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变化,重点分析景观变化对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进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1)20世纪90年代以来,泉水补给区耕地和草地景观面积呈减少趋势,林地、园地和建设用地景观面积大幅增加,其中,以林地面积增加最大;从景观类型转化看,耕地与其他景观类型相互转化较为密切,特别是与建设用地和园地之间的转化;林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草地和耕地;(2)泉水补给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主要由林地和耕地景观生态服务价值构成,其变化对该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起决定作用;从生态服务价值构成类型来看,该地区土壤形成与保护服务功能单项价值所占比重最大,约占总服务功能价值的20%;(3)90年代以来,该地区总生态服务价值呈增加趋势;从单项服务价值变化来看,水源涵养、废物处理和食物生产服务功能价值则呈现出减小趋势,其中,以水源涵养减幅最大,为4.01%,主要是由该区建设用地增加,地面硬化面积增多而引起的。研究认为,济南市南部山区作为重要的泉水补给区,其生态服务功能尤为重要,特别是水源涵养功能,因此,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功能价值的降低应在今后南部山区开发过程中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保护,逐步增加泉水补给区的整体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中巴经济走廊的规划和建设离不开对走廊沿线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及变化过程的科学认识。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可为区域土地资源管理、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和潜在风险评估等研究提供可靠的预测数据。本文通过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SD)和未来用地模拟模型(FLUS),并结合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和区域的生态环境政策等设置多种情景对中巴经济走廊进行土地利用模拟,充分发挥2个模型在宏观土地需求模拟以及微观土地分配上的优势。首先根据2009—2015年的历史数据构建并验证了区域土地利用SD-FLUS模型,然后模拟了2016—2030年中巴经济走廊区域惯性发展、投资优先以及和谐发展3种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① 历年的总量模拟相对误差均小于9.00%,2015年喀什和巴基斯坦模拟的总体精度均达到90.00%以上、Kappa系数达到0.90以上,说明SD和FLUS耦合模型能有效模拟中巴经济走廊土地利用变化格局,适用于其土地利用变化的情景模拟;② 到2030年,不同情景之间的土地利用存在明显的差异。在3种情景下建设用地均扩张,和谐发展情景扩张速度居中,该情景下喀什建设用地增加了235.17 km2,巴基斯坦增加了4942.80 km2,而扩张最快的投资优先情景下,喀什建设用地增加了265.23 km2(惯性发展情景仅增加163.71 km2),巴基斯坦建设用地增加了5918.91 km2(惯性发展情景仅增加2861.84 km2);巴基斯坦和谐情景下的耕地增量(4768.60 km2)不到增长最多的惯性发展情景的一半,喀什耕地在和谐发展情景增加了604.44 km2,不到投资优先情景的3/4;3种情景中只有和谐发展情景下的林地得到了有效的恢复。总体而言,和谐发展情景兼顾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3种情景中最理想的情景。模型模拟结果可为中巴经济走廊的可持续性研究和生态环境评估等提供一定的数据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本研究以北京市高速公路网10 km缓冲区为研究区域,利用缓冲区分析、空间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探讨了高速公路周边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 北京市高速公路周边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建设用地、耕地、林地为主,土地利用变化以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入最为显著;② 空间变化上,各缓冲区内土地利用变化以林地、耕地、建设用地的相互转移为主,随着与高速公路的距离增大,土地利用类型从以耕地、建设用地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林地、耕地为主;③ 2005-2015年,各类景观的景观指数变化差异明显,其中水域的斑块密度与分离度指数变化幅度最大,耕地的形状指数增加最快,建设用地的分离度指数减少最多,这与相应的土地利用变化密切相关;④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北京市高速公路网对周边景观格局的影响范围约为6 km,其中林地转入建设用地以及建设用地与耕地的相互转移是引起公路周边景观空间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与关键环节,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引导和刚性管控作用,而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城市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高效能空间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工作基点。随着当前“三区三线”的划定,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已进入关键期,经过两轮试划,问题和矛盾也已充分暴露出来。鉴于此,本文以龙口市为例,分析如何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解决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衔接不到位、建设总规模超标等问题,总结出县级城市应该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突出地域特点、文化特色,编制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确保规划能用、管用、好用。  相似文献   

18.
耕地占补平衡监管系统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分析了耕地保护监督主管部门的业务流程、已有数据和信息化建设现状,提出了基于BPM的山东省耕地占补平衡监管系统建设任务和总体架构,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互联互通的业务审批系统,结合3S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手段,采用影像判读与外业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全省统一的耕地保护动态监管网络体系,提高了山东省新增耕地备案效率和质量,为数字赋能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遥感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土地资源需求的增长与有限的土地资源量之间的矛盾 ,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 ,土地资源在高强度的开发中发生快速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人与土地资源的矛盾更加尖锐 ,成为当前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 ,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大面积粮食高产、稳产区。本文在利用遥感和 GIS技术对 1985~ 2 0 0 0年间全区土地资源进行动态分析 ,特别是在对耕地资源数量的定量分析基础上 ,结合区域土地资源的结构变化特点 ,深入研究其时空过程及动态变化规律 ,探索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动态平衡的措施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 ,为区域农业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