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地球是迄今所知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美好家园,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是人类共同的节日,是呼唤人们尊重地球、保护地球和善待地球的日子。今年,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这一主题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地球是浩瀚宇宙中一颗璀璨的行星,自然资源是地球母亲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在不断利用和消耗各种资源,然而,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地球—生命—人类”系统的平衡能力与物质的生产和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在地球资源与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去谋求人类文明的目标,否则,就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自工业革命以来相当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一直认为大自然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尔后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如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和生态破坏等等,都与人类这种有失偏颇的认识有关。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的发展,人类给予地球的负载变得越来越沉重。如何善待地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和谐广西,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广西是人口大省(区),却是经济弱省(区)。作为欠发达地区,不仅发展...  相似文献   

2.
今年4月22日,是第36个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在这个全人类共同的节日里,希望人们尊重地球、保护地球、善待地球;希望人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资源基本国策,更好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的母亲。人类依赖地球提供的一切自然资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灿烂文明。千万年来,无论是刀耕火种的蛮荒古代,还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来自地球资源。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地球的负载变得越来越…  相似文献   

3.
地球,人类唯一的家园 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牵动全人类心灵的特别的日子.当这一天来临的时刻,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共同的心愿--善待地球,保卫家园!  相似文献   

4.
地球.人类唯一的家园 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牵动全人类心灵的特别的日予。当这一天来临的时刻,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共同的心愿——善待地球,保卫家园!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GIS     
《地理信息世界》2007,5(2):24-24
GIS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的英文缩写,它是构建“数字城市”和“数字地球”的核心技术,有专家甚至称其为地理的一门语言,它对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地球、发展地球和保护地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地球上人类活动中80%以上的信息都与地理位置有关。例  相似文献   

6.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4月22日)是呼唤人们尊重地球、保护地球和善待地球的日子,更是我们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日子.今年,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4月22Et)是呼唤人们尊重地球、保护地球和善待地球的日子,更是我们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日子。今年,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3维GIS技术进展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球空间信息是人类探索和认识现实世界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一起被认为是当今世界的三大新兴技术,其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日益深远和广泛。从口语、文字、地图到地理信息系统和虚拟地理环境等多种地球空间信息表达与传播形式的变革,无不深深地显现出各种技术进步的烙印。  相似文献   

9.
正四月,花开成海;四月,春深水长。50年来,每年4月22日,人们都会深刻思索与地球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永恒的命题。地球是生命的摇篮,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数千年人类文明史,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然而,毫无节制地攫取地球膏脂,毫不顾忌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这些短视的行为正导致气候变化加剧和生物多样性丧失。许多地方雾霾锁城、蓝天不再,许多河流失去往日的清澈,许多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10.
<正>连日来,中国首部硬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口碑炸裂,影片不仅警示人们更加关注地球生态环境,还给出了一个充满家园情怀的中国式解决方案:采用科技手段带着地球去流浪。许多国外媒体也对这部影片给予了高度关注,《纽约时报》称影片表现出地球能幸免于难是全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科幻源于现实。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加剧,地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严峻。不可否认,我们正在经历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灾难:极端天气频繁、冰川消融、永久冻土层融化、珊瑚礁死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环境污染加剧,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地球生态正处于“临界点”,恢复地球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讯、交通事业的飞跃进步,极大地拉近了地球的空间距离,强化了世界各国、各地的依存度。偌大地球,现在被人们称之为“村”——地球村。地球日,自然就是地球村全体“村民”的共同节日了。之所以设这个节日,就是希望提醒全体“村民”,不管大国还是小国,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都要牢记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做一个负责任的地球村居民。大家在关注自己利益的同时,更要尊重和关注地球村居民的整体利益,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地球,促进人类社会和平、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期导读     
<正>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第100期踏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如约而至,在晶莹洁白的世界里绽放了。100期,凝结了老一辈创刊人多少心血,多少叮咛与重托;100期,又蕴含着中青年编辑们多少辛勤,多少期待与梦想。在这特别的一期里,我们特邀自创刊以来,一直参与陈述彭院士主持创办、经营《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相似文献   

14.
<正>人类自诞生起,从未停止过对地球的探索和认知,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探索更好的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近几十年以来,全球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减少、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臭氧层遭到破坏、土地退化与荒漠化加剧、环境恶化及自然灾害频发等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引发了全社会广泛关注,迫切要求人们用新的视角和新的技术研究地球的现状和演化规律,推动资源、环境和灾害等问题的解决。于是,以研究地球各圈层特征的地球科学首当其冲,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是联合国国际地球年,今年4月22日是第39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与国际地球年中国行动的宣传口号是“认识地球,和谐发展”。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母亲,是我们的美好家园。地球给予我们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辛勤耕作、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4月22日,我们都会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地球和谐相处这一永恒的命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母亲为我们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一切物质需求。但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却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尤其是矿产资源,伴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地球是人类乃至万物目前赖以生存的唯一空间.改善日益恶化的地球环境,提高地球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人与地球的和谐,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我们国土资源部门的崇高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18.
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人类每天在地球上进行着各种生产制造活动,取之于自然,还之于自然。在人类对自然进行改造的同时,大自然也给予了回馈。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提高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随着浅地表矿产资源勘探程度加大,人们的目光逐步从地表、浅地表向深部大型、超大型矿床资源转移。然而,要寻找深部  相似文献   

19.
 首先让我们向跨越世纪的人们欢呼 ,并致以千禧之年的祝福 !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迅猛发展 ,正在改变着人们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朝发夕至 ,假日旅游的活动半径扩大了 ,天涯若比邻 !地球村民的交往更加近乎了。人们正努力跨越数字化的鸿沟 ,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上至电离层、下至莫霍面 ,复盖气、水、生物和岩石圈层 ,构筑起全新的人类圈或智慧圈 ,去重新认识 2 1世纪信息社会的大舞台。地球系统科学与空间技术、信息科学 ,彼此交叉渗透 ,正在孕育崭新的地球信息科学 ,推动着“数字地球”的浪潮。  相似文献   

20.
晴朗的夜晚,当你仰望那深邃的苍穹、满天的繁星,会作何遐想?这是个有着150亿年历史、纵横达100多亿光年、散落着几百亿颗星球的宇宙!很难想象,它究竞有多少奥秘。而人类迄今所知晓的是,唯有我们立脚的这颗星球地球上,有蓝天白云、高山流水,有秀林嘉木、奇花异草,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充满勃勃生机。仅此而言,能不珍爱地球,这茫茫宇宙中的唯一绿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