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264.6km~2,分为8个景区,由于各景区陆续、分别开展地质遗迹调查工作,时间跨度较大,使用调查参考规范不同,导致公园内地质遗迹分类方案和评价标准不统一,不利于公园内地质遗迹的开发保护。本文基于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数据,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对地质遗迹进行了类型划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等级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公园内主要地质遗迹共有368处,分为地质(体、层)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矿物与矿床、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环境地质7大类;地层剖面、构造形迹、古生物遗迹等16类;全国性标准剖面、区域(大型)构造、中小型构造等22亚类。具有重要观赏价值和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主要为中新元古界剖面类、花岗岩地貌类、石英砂岩地貌类、古生物类、构造形迹类等景观类型。通过综合评价分析,公园有世界级地质遗迹46处,国家级地质遗迹23处,省级地质遗迹58处,县级地质遗迹241处。上述研究以期为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安徽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集花岗岩地貌、变质岩地貌、火山岩地貌、构造地貌及丹霞地貌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区。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公园的主要地质遗迹成因进行了探讨,并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相关规定对公园地质遗迹资源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是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前提,是地球科学与资源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和方向之一。作者依据国家有关规范要求,针对陕西省汉中黎坪省级地质公园的三大类地质遗迹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汉中黎坪地质遗迹资源具有类型丰富、价值高、观赏性强的总体特征,并从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科学性和观赏性五个方面对宝塔灰岩网纹状构造地质遗迹、中华震旦角石等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以及石脊地貌地质遗迹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地质遗迹资源进一步保护与利用提供了依据,为地质公园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贵德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遗迹综合评价是保护和利用地质遗迹的重要科学依据。本文在系统阐述青海省贵德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与特征的基础上,依据国土资源部《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系统和改进后的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对贵德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公园地质遗迹丰富多样、形态典型、景观奇特、保存良好;地质遗迹可分为8个大类,16个亚类;地质遗迹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科普价值、美学价值、康体价值以及旅游开发价值,其中尤以水体景观、峰丛地貌和黄河奇石最为典型,属于国家级资源。研究结果不仅为地质遗迹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而且对于正确认识贵德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状况,深入进行地质遗迹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忠慧 《地质论评》2012,58(6):61183-61192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以前寒武纪古老地层、岩浆岩等地质遗迹和褶皱山、断层崖和峰林等地貌景观最为典型.在前寒武纪不同时期、不同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地层、岩浆岩等构成了嵩山的山基和山体,成为嵩山地质地貌景观的基础.本文结合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资料,重点探讨了园区内前寒武纪典型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科学内涵,研究表明:距今2.6~2.5Ga,俯冲洋壳、亏损岩石圈地幔和下地壳部分熔融分别形成新太古代TTG、大洋拉斑玄武岩和Ⅰ型花岗岩,并堆积了新太古界登封岩群;在约2.5 Ga,(洋—陆)板块碰撞引发大规模变质变形;在2.5~2.3Ga期间,为嵩山群滨海—浅海沉积;在2.3~1.9Ga期间,伸展环境下形成钟长花岗岩、伟晶岩和基性岩墙;在约1.85 Ga,又一次褶皱造山;在约1.75Ca,伸展环境下形成石秤和摩天寨钾长花岗岩体;中—新元古代形成了五佛山群被动陆缘沉积.以上成果有助于将嵩山地区独特的地质科学内涵与地貌景观、生态资源、人文景观有机结合,为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地质遗迹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四川光雾山—诺水河国家地质公园是米仓山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岩溶地貌、峡谷地貌以及流水地貌为代表,可划分为地质地貌景观、地质剖面、地质构造、水体景观4大类、10小类共计171处地质遗迹景点。通过对各类地质遗迹进行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地学意义。研究表明在该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米仓山构造带、地貌学、岩溶地质学以及水文地质学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研究对于系统认识地质遗迹状况,建立地质科普示范基地,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72-678
四川光雾山—诺水河国家地质公园是米仓山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岩溶地貌、峡谷地貌以及流水地貌为代表,可划分为地质地貌景观、地质剖面、地质构造、水体景观4大类、10小类共计171处地质遗迹景点。通过对各类地质遗迹进行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地学意义。研究表明在该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米仓山构造带、地貌学、岩溶地质学以及水文地质学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研究对于系统认识地质遗迹状况,建立地质科普示范基地,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秦宁县 ,面积 492 5平方公里 ,由石辋、大金湖、八仙崖、金铙山四个园区和泰宁古城游览区组成 ,是一个以丹霞地貌为主体 ,兼有花岗岩、火山岩、构造地貌等多种地质遗迹 ,集科学考察、科普教育、观光鉴胜、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9.
川西高原地区的典型地质遗迹数量众多、类型多样,极具美学观赏和旅游开发价值。由于长期缺乏系统性调查研究,仅有部分地质遗迹分布区建成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旅游开发利用程度差异程度较大,不能满足川西高原全域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及整体发展需要。依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2017),通过调查及系统资料收集,对川西高原地区地质遗迹的主要分类、分布规模、空间区划等特征进行研究,基本确定该地区的地质遗迹共分为三大类、十一类、二十四亚类;整体分布区划分为三个地质遗迹分区(川西北高原地质遗迹分区、横断山高山峡谷地质遗迹分区、邛崃山-大雪山极高山地质遗迹分区)和十三个地质遗迹小区(石渠丘状高原-高平原地质遗迹小区、壤塘-黑水中起伏高原地质遗迹小区、若尔盖湿地地质遗迹小区、金沙江中游峡谷地质遗迹小区、沙鲁里山极高山冰川地貌地质遗迹小区、雅砻江中游峡谷地貌地质遗迹小区、九寨沟-黄龙高寒喀斯特地貌地质遗迹小区、雪宝顶极高山冰川地貌地质遗迹小区、汶川-茂县峡谷地貌地质遗迹小区、四姑娘山极高山冰川地貌地质遗迹小区、丹巴矿山地质遗迹小区、贡嘎山极高山冰川地貌地质遗迹小区、踏卡矿山地质遗迹小区),为后续挖掘旅游开发价值并进行全域旅游开发提供了必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四川地质学报》2022,(2):347-352
川西高原地区的典型地质遗迹数量众多、类型多样,极具美学观赏和旅游开发价值。由于长期缺乏系统性调查研究,仅有部分地质遗迹分布区建成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旅游开发利用程度差异程度较大,不能满足川西高原全域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及整体发展需要。依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2017),通过调查及系统资料收集,对川西高原地区地质遗迹的主要分类、分布规模、空间区划等特征进行研究,基本确定该地区的地质遗迹共分为三大类、十一类、二十四亚类;整体分布区划分为三个地质遗迹分区(川西北高原地质遗迹分区、横断山高山峡谷地质遗迹分区、邛崃山-大雪山极高山地质遗迹分区)和十三个地质遗迹小区(石渠丘状高原-高平原地质遗迹小区、壤塘-黑水中起伏高原地质遗迹小区、若尔盖湿地地质遗迹小区、金沙江中游峡谷地质遗迹小区、沙鲁里山极高山冰川地貌地质遗迹小区、雅砻江中游峡谷地貌地质遗迹小区、九寨沟-黄龙高寒喀斯特地貌地质遗迹小区、雪宝顶极高山冰川地貌地质遗迹小区、汶川-茂县峡谷地貌地质遗迹小区、四姑娘山极高山冰川地貌地质遗迹小区、丹巴矿山地质遗迹小区、贡嘎山极高山冰川地貌地质遗迹小区、踏卡矿山地质遗迹小区),为后续挖掘旅游开发价值并进行全域旅游开发提供了必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广东阳山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阳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个综合性的地质公园,由六个园区组成。园区内地质遗迹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岩溶地貌、花岗岩地貌、水体地貌遗迹、构造遗迹。文章介绍了阳山国家地质公园内主要地质遗迹资源的特征,并对其突出价值进行了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2.
宝天曼地质公园是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园区,其独特的地质遗迹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近年来已成为著名的旅游和科普基地。由于对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重视不足,该地质公园已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论述了宝天曼园区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认为该园区的主要保护对策为对现有地质遗迹进行清理、复原和建设,使其展现地质构造、地貌景观的科学内涵,形成具有观赏价值的科普景点。  相似文献   

13.
光雾山—诺水河国家地质公园以喀斯特地貌景观为导向性景观,包括地表喀斯特和地下喀斯特。其地质遗迹资源划分为地质地貌、地质剖面、地质构造、水体景观4大类、9类10小类共计171处地质遗迹景点。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采用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对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可得出有中峰洞1个国家级景观资源,燕子岩峰丛、太极天坑绝壁、王家洞等48个省级景观资源;有长坪瀑布、红军洞等91个市级景观资源。根据这一等级划分,对景区保护和监测形成框架体系。研究成果对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四川地质学报》2022,(3):510-515
光雾山—诺水河国家地质公园以喀斯特地貌景观为导向性景观,包括地表喀斯特和地下喀斯特。其地质遗迹资源划分为地质地貌、地质剖面、地质构造、水体景观4大类、9类10小类共计171处地质遗迹景点。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采用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对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可得出有中峰洞1个国家级景观资源,燕子岩峰丛、太极天坑绝壁、王家洞等48个省级景观资源;有长坪瀑布、红军洞等91个市级景观资源。根据这一等级划分,对景区保护和监测形成框架体系。研究成果对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四川地质学报》2022,(Z2):126-133
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是青藏高原上第一个申报成功的世界地质公园。青藏高原的崛起,造就了公园内的繁多的冰川冰缘地貌。论文从昆仑山地质公园的自然地理、地质景观分析入手,研究了公园重要冰川冰缘地貌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和成因演化,进行了地质遗迹景观的国际对比分析与评价,充分展现了这些遗迹重要的科学价值。在此基础上,针对公园客观条件的局限性,对公园保护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针对公园保护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科学研究,坚持先保护后开发的原则,制定保护法规,进行科普宣传,实行分级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孙华 《山西地质》2013,(6):59-62
山西平顺天脊山国家地质公园2011年11月由国土资源部审定为第六批具有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的地质公园。公园内包括通天峡、天脊山和神龙湾3个景区,主要地质遗迹景观96处,其中国家级地质遗迹4处,省级地质遗迹39处,地方级地质遗迹56处。主要的地质遗迹为岩石地貌景观、流水侵蚀地貌景观、构造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大类的泉水景观、河流景观和瀑布景观,其中最重要的地质遗迹景观是流水侵蚀地貌景观和瀑布景观.  相似文献   

17.
北京延庆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遗迹是地质公园的核心,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类型。本文对北京延庆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类型进行了划分,对地质遗迹的价值进行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从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进行分析。定量评价选取综合评价方法,将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打分法等评价算法相结合,最后进行加权处理,计算出北京延庆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的综合得分。通过对北京延庆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的评价,为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的开发与规划提供了理论保证,使北京延庆地质公园得到永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地质遗迹景观的评价对于地质公园的有效保护及合理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确定研究区域范围的基础上,对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景观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小岩湾石海、泰安石林、天坑、溶洞、瀑布等几个重要地质遗迹景观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进而提出了地质公园旅游开发与地质遗迹保护的对策,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思路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董茜  李江风  方世明  马筱 《地球学报》2015,36(6):799-806
湖北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是以(秦岭)造山带地质构造为特征的构造地貌及山地生态综合性地质公园。公园内地质遗迹和景观类型多样,共包括地质(体、层)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矿物与矿床、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景观7个大类、20个类共100多处地质遗迹景点,其中世界级地质遗迹景观共计5处。在前人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就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的地貌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岩石学、化石及古生物等方面的地学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湖北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种类丰富,具有较高的科研、科普价值,园内多处地质遗迹具有全球对比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沂蒙山地质公园以蒙山为主体,由9大园区组成,是一个多种地质遗迹资源并存、综合性的大型地质公园。园区内既有代表性的地质构造剖面、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又有恐龙足迹化石、地质灾害遗迹,同时还是金刚石的典型产地。该文在对区内主要地质遗迹资源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内容及保护措施,对该区地质遗迹合理保护开发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