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迄今所知,中国和西亚地区有几条可能的日食记录发生在 B.C.1400至 B.C.1000,其中主要被保存在出土的中国殷商时期的卜辞中。但它们都没有完整的年月日纪日。其中有一些需要进一步证实它们是不是日食。有些明确的日食纪事需要考订它们发生的时日。这些研究对历史学、天文学都是有意义的。文中对先秦时期的日食记录进行了讨论。本文依据 P.V.Neugebauer 的方法计算给出了 B.C.1399至 B.C.1000四百年间的日食表。为了研究殷墟出土卜辞中的日食记录,本文并计算列出了殷商时期安阳—殷商首都全部可见的日食。此外,介绍了 Dr.R.R.Newton 在这方面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长曲线方法在天体物理学中广泛使用,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在日珥的光谱研究中,闵纳尔特(M.Minnaert)和斯洛布(C.Slob)首先用H_a 和 HeD_3两条谱线的强度画出生长曲线.布鲁克(H.A.Brück)和摩斯(W.Moss)重复了他们的工作.不久前,麦耳尼科夫和茹拉甫列夫用两条巴耳未(Balmer)线的强度决定生长曲线.这三项工作的共同点是仅根据两条谱线观测强度的比较,得出日珥的生长曲线.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考虑日珥  相似文献   

3.
北京天文学会主办1983年8月2日一1983年8月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报告题目报告人1.相对论性天体—55斗332.毫秒脉冲星PSR 1 93夕十2抖3.我国的高空科学气球及脉冲星观侧4.脉冲星辐射的几何研究5,强磁场下逆康普顿散射及在脉冲星中的应烤6.脉冲星光学辐射的逆康普顿散射机制夕.脉冲  相似文献   

4.
仙王座 DQ 星,即 BD54°2452,亦即 HD 199908,是一颗盾牌座δ型变星,为沃尔克(M.F.Walker)于1951年9月底在立克(Lick)天文台所发现.该星光变周期不到两小时,变幅在0.1星等以下.发现后不久,斯特鲁维(O.Struve)用威尔逊山天文台1.5米反光望远镜作光谱观测,看出其视线速度约在每秒20公里范围内变化.发现者又于次年8月间在立克台作了9晚的光电观测,发现它的变幅在0.078至0.041星等间变化.沃尔克在上述两年间一共测得该星17次极大亮度时刻,求得其变光周期为0.0788650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由S.J.Aarseth发展的Ahmad-Cohen方法,以及在VAX780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  相似文献   

6.
十八个致密电离氢区的2.5cm连续谱观测在上海天文台佘山站25m望远镜上于1990年8月完成.望远镜指向精度为20〃,在该波段当仰角为77°时效率为68%,空间分辨率为4.′2.所用接收机中心频率为11.95GHz,带宽为500MHz,系统噪声温度平均为130K.经校准的噪声管用于定标,每次观测同时测量.观测采用等待式或位置调制,所有源在测量时仰角在28°以上,系统误差在10%以内.观测结果经大气吸收改正转换为流量密度.结合Parkes 64m望远镜在6cm的观测结果和气体星云中射电连续谱的一般规律,对结果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苏联测地星表(CGS)进行了较全面的统计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统计了CGS星表的内部精度,并分析了该星表的误差分布特性.主要结果列于表3和表4.2.利用1098颗CGS和FK4_(sup)的公共星,计算了CGS与FK5星表的系统差.CGS星表相对于FK5星表的系统改正,分别列在表7-9中.3.CGS星表中恒星位置和自行参数误差较大(相对于KF5星表)的一些星,分别列于表10.1、表10.2和表11.对这些大的误差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在这基础上我们指出了在使用CGS星表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Ⅰ.变周期的食变星经过长期观测的食变星,其中有不少的周期是经常在那里发生变化.有的从主极小定出的周期和从次极小定出的周期,也不相同.如果有充分的长期观测资料,我们可以定出一些食变星位相公式中的线性项和周期项.本文认为食变星周期的变动,可以产生于两种不同的原因.第一,假设食变星轨道长轴,在轨道平面上作等角速度的转动.第二,假设食变星系统围绕着在它轨道平面内  相似文献   

9.
太阳p模频率随太阳磁活动的变化被称为频率漂移.频率漂移被认为是起源于太阳近表面的一个薄层受到的扰动.利用磁活动指数和太阳模型来计算频率漂移的方法之前已经建立起来了.在这种方法中,频率漂移值依赖于磁活动强度和扰动源位置.磁活动强度正比于磁活动指数.扰动源的位置之前被认为是固定的.研究了扰动源位置的变化.利用观测的太阳p模震动频率和Ca II指数,发现了扰动源的位置可能是随着太阳磁活动而变化的.在太阳活动极大时,扰动源位置较深,而在太阳活动极小时,扰动源位置较浅.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利用太阳帆进行大偏心率伴飞卫星轨道控制的方法.伴飞卫星围绕其惯量主轴做角速度恒定的自转,其惯量主轴在惯性系内指向保持不变.对伴飞卫星的控制分为轨道面的控制和轨道面内控制两部分.在控制过程中,优先考虑轨道面内的控制,在轨道面内控制不能进行(或者因为几何原因不能进行轨道面内控制)时,进行轨道面的控制.通过滑膜控制方法(Sliding Mode Control)计算轨道面内控制需要的控制力的方向和大小.得到需求的控制力要求后,推算出在控制过程中太阳帆相对于伴飞卫星主体的角度解析表达式.通过控制太阳帆的方向得到所需的不同的控制力.整个控制过程只针对伴飞卫星,主星处于自然飞行状态.最后对于这种控制方法进行数值验证.在无摄运动状态下通过控制系统进行伴飞轨道的轨道调整和误差消除,在考虑4阶非球形引力和第三体引力摄动情况下进行伴飞轨道的轨道维持.数值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控制方法伴飞轨道能够保持轨道误差小于5 m.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密近双星中的 X 射线源的发射机制.本文提出:在致密星(中子星或黑洞)的吸积所形成的 X 射线发射区中,电子对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模型可以定性地说明 X射线双星所具有的几个一般的观测特征,即:1.它们的 X 射线光度都在10~(36)—10~(38)尔格/秒范围中.2.X 射线能谱为幂形式,或热韧致形式.3.热韧致谱的温度数量级为10~K.4.当光度涨落时,能谱形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磁制动作用下太阳在主序阶段质量流失对自转角速度在主序前半程和后半程随时间的演变的影响.根据推导给出了理论结果.理论结果表明:磁制动作用对自转角速度的影响在主序前半程比后半程影响更大.计算了在主序前半程(1×10~9–5×10~9yr)和后半程(5×10~9–10×10~9yr)内角速度演变的数值.数值结果表明:无论在主序前半程还是在后半程自转角速度随时间逐渐减慢.最后详细讨论了给出的理论和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13.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北京天文台密云工作站的东-西16面天线干涉仪系统(工作频率146兆赫),并将仪器参数的实测结果与理论予期值相比较.第一旁瓣5%,瓣宽5.4.方向瓣在天球上的位置也都与理论预期相差不大.第二部分描述了宁静太阳及其缓变成分的观测.在太阳活动下降期没有发现米波太阳视直径的变化.第三部分分析了 I 型源的观测结果.米波源的高度我们测定在过日心径时为光球之上0.24R☉.检查不同类型噪暴源按日心径的分布,得出随着高度的增加 I 型源的噪暴成分比起连续的增强辐射下降得要迅速.在与光学现象的对应上,噪暴的起始似乎与耀斑的发生的相关性不强.噪暴源却与谱斑区的平均耀斑指数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1991年5月16日发生在2.5GHz和2.6 GHz的射电尖峰辐射的持续时间,偏振和准周期振荡等特点作统计分析,详细报导了尖峰辐射的左旋偏振和右旋偏振在2.5,2.6GHz和3.1 GHz上的贡献.在这3个频率上,大量尖峰辐射不仅迭加在微波爆发的上升和极大相上.还迭加在微波爆发的下降相上.值得注意的是,在2.5 GHz和2.6 GHz处,也迭加在发生在主微波爆发后的小爆发上.尖峰辐射持续了17分钟.描述了发生在2.5GHz和2.6 GHz上尖峰辐射的不同时间尺度的偏振反转.统计分析表明在2.5 GHz以及2.6 GHz频率上的尖峰辐射的偏振反转有不同特点,在2.5 GHz频率上的尖峰辐射偏振反转比2.6 GH早1.5分钟,并且在2.5 GHz上尖峰辐射偏振方向反转更多.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一种新型的太阳X射线耀斑.这种耀斑具有以下特征:一个耀斑X射线爆发含有三个相位,在每一个相位中无论X射线辐射的性质,还是X射线源的位置都明显不同.在初相,X射线辐射显示脉冲性,在末相,脉冲性则被缓变性所战胜.在耀斑发展中X射线源慢慢上升,并且自始至终连续释放能量.我们分析了这些特征并对产生这类X射线耀斑的动力学过程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迄今为止,在流星的多种观测手段中,目视观测仍居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强流星雨来临的时候,遍布世界的爱好者绝大多数均使用目视观测.因此,人眼对流星的感知函数在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对人眼感知函数原始数据的测定.然而,对感知函数的数学表达的解析形式一直在探讨之中.作者近年来的研究,不仅给出了一种对人眼感知函数的一元表达,而且给出了二元表达形式,无论在理论还是实测方面,对流星的目视观测研究都有实际的用途.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对宇宙的主要观测都指向物质成分为冷暗物质主导的~CDM宇宙学.在冷暗物质的宇宙中,原初的微小扰动在引力作用下增长为位力化的团块,称为暗物质晕.小质量暗晕最先形成,它们之间的相互并合形成了更大质量的暗晕.并合之后,前身暗晕在当前载晕中会以自束缚的子结构形式存活很长时间,称为子晕.在数值模拟中我们可以对子晕的形成和演化进行详细的研究.这种研究为星系形成演化模型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影响了我们观测上探测暗物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谢基伟 《天文学报》2013,54(1):79-81
自1995年在类太阳恒星周围发现第1颗太阳系外行星(简称系外行星)以来,到目前为止发现的系外行星数目已达500多个.恒星一般诞生在双星系统中,因此在双星系统中发现行星是很自然的.目前的观测统计显示,双星系统中具有行星的恒星比例大概为17%.显然这个比例应该看成一个下限,因为很强的观测选择效应使很多行星观测计划避开了双星系统.目前发现的有行星的双星系统大都为S型,即一颗伴星围绕着里面的恒星-行星系统公转.一般S型的双星轨道间距在100 AU以上,不过目前也发现了4个S型双星轨道间距在20 AU左右.这些系统包括Gamma Cephei、GJ 86、HD41004和HD 196885.除了以上介绍的S型双星,还有一类叫P型,即行星围绕两个恒星公转.P型的双星到目前为止只发现并确认了两例.本论文将主要研究S型双星系统中的行星形成. 在第1章,我们首先概括了到目前为止有关单星和双星系统中行星的观测特征.然后,我们系统地介绍了有关行星形成的理论模型,特别是这些理论模型应用到双星系统中时需要考虑的情况变化.双星系统中,由于伴星的引力扰动,行星形成与之在单星系统中相比变得更加复杂.伴星的引力可以激发起星子的轨道,从而使得它们的碰撞速度增大到大于星子的表面逃逸速度,甚至大于使星子碎裂的极限速度.行星形成的中间(第2)阶段—从星子到行星胚胎,因此变得问题重重和扑朔迷离.我们接下来的内容将主要集中在这个问题很多的中间阶段,看星子能否以及如何顺利通过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观测表明,富星系团内存在着大量的高温热电子.它们将与微波背景光子相互作用.本文考虑了星系团集合使微波背景辐射产生的畸变.我们的理论估计表明,富星系团集合的高温热电子散射背景光子,使背景辐射谱偏离黑体辐射谱.在背景谱的维恩区,畸变小于2.74K黑体峰值强度的1%,这个结果与最近COBE卫星的探测结果是一致的.没有得到Matsumoto所探测到的在700μm附近有相当于黑体谱峰值强度10%的重大畸变.星系作为微引力透镜,对背景辐射的影响不可能探测得到.星系团内热电子的轫致辐射在微波波段更弱.  相似文献   

20.
在凝聚区旋转对称假设下,对1983年6月11日日食日冕凝聚区的光谱进行了分析处理,得到电子密度和温度在凝聚区内的分布.凝聚区中心电子密度比边缘大.不同线对得到的电子密度最大值在1.7~3.5×10~9cm~(-5)之间,而温度场则基本上是均匀的,其值在1.7~2.7×10~6K之间.湍流速度为15~35km/sec.凝聚区与宁静日冕的相对系统流不大于15km/sec.对仪器轮廓的讨论表明其对本身较宽的冕线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