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解会存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4,(2):36-39
刘庄煤矿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北部,是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阜阳新建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800×104 t/a,于2003年初开工建设,已于2006年10月16日建成试生产,因为煤矿开采引发了强烈的采空塌陷地质灾害,严重破坏了地质环境,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对刘庄煤矿地面塌陷发育特征的发育研究,评价刘庄煤矿地面塌陷的稳定性并进行稳定性分区,进而评价建设用地适宜性,对合理规划、探索创新对塌陷区的治理方法、发掘塌陷区的土地资源、加快塌陷区的综合治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林毅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4,(3):62-67
北部湾大道位于灰岩分布区,灰岩为石炭系天子岭组,岩溶发育,表层被第四系冲积层覆盖,岩土稳定性较差。通过分析工程沿线地质环境条件,采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AHP-FUZZY)对岩溶地面塌陷进行综合评判,并依据评判结果进行岩溶地面塌陷发育强弱分区,进而对未来岩溶塌陷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4.
铜陵市朝山地区岩溶塌陷形成条件与地面稳定性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陵市朝山地区岩溶塌陷灾害是安徽省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从该区基岩岩性、覆盖层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和人为影响等方面入手,利用钻探和地下水长期观测等技术手段,通过岩溶塌陷的影响因素分析,查明了研究区岩溶塌陷形成条件,评价了地面稳定性。得到主要结论如下:区内岩溶塌陷的分布受断裂控制,90%以上的塌坑位于距断裂20 m区域内;区内岩溶塌陷的发生与基岩岩性密切相关,CaO含量高有利于塌陷的发生;区内塌陷多发生于多元或二元结构地层区域;矿山排水是区内岩溶塌陷的主要诱发因素。最后在查明区内岩溶塌陷形成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经验指标法对朝山地区地面稳定性进行评价分析,确定研究区为易塌陷区,须重点监测与防治。 相似文献
5.
地面塌陷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塌陷是地质灾害的一种,具有发生突然、地点隐蔽的特点。多发育在人口相对较多、经济较发达的城镇或工矿区,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严重。根据地面塌陷的形成机理我国一般将其分为岩溶塌陷、采空塌陷、黄土湿陷三种。它们的形成除自然因素外,往往与...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地面塌陷类型,危害成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文才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9(4):42-47
本文对地面塌陷的类型,危害与成因以及影响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地面塌陷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通煤矿开采多年,已属煤炭资源高度危机矿区,地面塌陷危害严重,严重制约着矿区及周边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分析地面塌陷现状及其危害的基础上,提出治理总体思路及近、中、远期预防对策及治理规划,以实现矿区资源枯竭后的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8.
9.
10.
隐伏岩溶地面塌陷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3,20(3):50-52
由于矿山疏干排水、近年来在许多地区产生严重的地面坍陷、地面沉降、开裂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本文以铜陵某区地面塌陷为例,初步探讨隐伏岩溶地面塌陷的分布规律、成因特点,对塌陷进行预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1.
"低碳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目标。在阐释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淮南市建设低碳城市面临的关键问题,为该市低碳发展提出建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安徽淮南小孙岗遗址是淮河中游地区一处紧邻淮河的堌堆状遗址,其文化性质属于双墩文化,炭化植物种子AMS 14C测年数据显示,遗址年代约为7200~6800cal.a B.P.。本文通过对该遗址2012年9月至12月试掘时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发现了丰富的双墩文化时期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菱属残块,葡萄属、柿属种子,栎属、枣属、桃属、梅等核壳,炭化稻米以及一些杂草种子。炭化稻米的发现表明淮河中游地区在距今7000年前后属于水稻栽培区,而大量野生植物资源的存在以及各类植物遗存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采集是小孙岗先民获取植物性食物资源的主要方式。综合同时期已发掘遗址的动、植物考古资料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采集、渔猎是双墩文化时期淮河中游地区先民的主要生业形式,稻作农业在当时仍只是一种辅助性的生业活动。 相似文献
14.
安徽淮南煤田南北缘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安徽淮南煤田南北缘 3条主要断裂 (舜耕山断裂、阜凤断裂、尚塘集断裂 )分带性的野外观察和室内化学成分测定结果表明 :由断裂带外围原岩至断裂带中心的化学组分如SiO2 、Al2 O3 、CaO、MgO、TiO2 的含量、灼失量等表现为渐次递增或递减的趋势 ;而Na2 O、K2 O、Fe2 O3 的含量等则呈现单峰或双峰、多峰的变化。这些特点不仅与构造岩本身的组分有关 ,而且也与断裂的力学性质、风化程度等因素有关 ,反映了 3条断裂均是在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压性断裂 ,且 3条断裂都处于晚期的演化阶段。淮南煤田南缘断裂带中应力矿物的形成以及南北缘断裂带中Fe2 O3 含量的变化特点 ,说明淮南煤田南缘的断裂较之北缘断裂的生成深度大 ,且滑脱距离远 相似文献
15.
淮南市土坝孜地区岩溶塌陷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南市土坝孜街道居民区近年来多次发生地面岩溶塌陷,规模较大,给区内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并有可能危及其他水利、电力设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内地面岩溶塌陷发育状况、形态特征以及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对其防治对策提出可供操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