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实例简要说明了Excel软件、Map GIS软件明码文件及辅助软件MGT6在绘制钻孔柱状图中的应用.实例采用某矿区实际钻孔回次进尺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利用Excel软件和Map GIS软件生成钻孔回次线明码文件后,进而绘制钻孔回次线,建立钻孔柱状图绘制模板,用Map GIS二次开发辅助软件MGT6进行回次数据输入.钻孔柱状图绘制模板建立后,进行其他钻孔柱状图绘制时可直接输入回次进尺而成图.  相似文献   

2.
图元重叠和压盖是GIS数据中经常遇到的现象,针对MAPGIS 6.x平台系统所提供的查询方式由于频繁地逐个图元提问,而不能满足用户快速查询的需要。这里首次提出了图元列表查询技术来解决叠盖图元的查询问题,并给出了它的实现流程,讨论了关键实现技巧。图元列表查询不仅可在列表中直观地列出用户指定位置处所有叠盖图元的基本信息,还可进一步详细查询各个图元的信息(属性信息、图形参数信息),查询快速、操作简便。最后用实例证明了该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Map GIS软件中的投影变换相比国外以及其他的软件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中国的国情。以"用户文件投影变换"功能的具体操作为例,介绍了在地理基础、地质、灾害中的应用,辅助该功能在投影图及地形地质图中大量各类数据的整理及归并示意图,讲解Map GIS投影变换系统在区域性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就如何利用Map GIS投影变换系统增加工作精度节省工作时间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把GIS用于电信基站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应用MicrosoftVisualBasic6.0作为开发平台,利用ESRIARC/INFO软件中的MapObjects组件技术,结合基础的地图数据库和基站的属性数据库完成了整个电信基站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该系统功能主要体现在基站内点、线、区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管理,基线的维护、查询和量算,以及规范基站管线设备图的编辑和制图等功能。其中,对GIS图形编辑功能的扩展开发,实现基站管线的编辑和制图功能是系统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樊文有  谢琼 《地球科学》2002,27(3):319-322
随着城市信息化建设特别是GIS应用的发展,对大比例尺数字图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往的测图软件往往着重于制图的需要,很少考虑GIS应用的需求。在MAPGIS平台的基础上,根据系统性、兼容性、扩展性和开发性等原则,详细探讨了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的整体结构、数据组织、工作流程,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数字测图系统。该系统具有野外数据采集、输入、处理、联接成图、编辑与修改及绘图等淡啤酒,在输入地物图形的同时,可以输入图形属性信息,输出符合国家标准图式的图形,并自动生成和维护拓扑关系。输出成果数据可以直接进入GIS系统,进行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实施要求明确指出以GIS为平台,满足矢量、栅格和与之关联的属性数据管理,具有输入、编辑、查询、统计、汇总、制图、输出,以及更新功能。就MAPGIS在土地调查中建库中数据采集、属性数据采集、分幅数据接边、投影变换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基于MAPGIS组件的二次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顺平  王海龙 《地球科学》2002,27(3):285-288
组件式GIS是GIS与组件技术相结合的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和组件式GIS的基本概念,并简单介绍了组件式GIS的基本优点及MAPGIS组件开发平台的组成和功能划分。阐述了使用MAPGIS组件进行GIS应用软件二次开发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以及在VB中使用MAPGIS组件对象的基本步骤,并以VB为开发环境,结合MAPGIS数据管理组件、图形显示组件、图形编辑控件、属性编辑控件等,给出了一个具有图形显示、地理属性数据编辑等功能的实例程序,演示了如何使用MAPGIS组件进行GIS应用软件的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5,(5)
为了减少水井普查成果编图的工作量,本次以MAP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为基础,利用其强大的图形处理与投影变换能力,实现了水井普查成果批量编图的功能。通过"投影变换"子系统内的"用户文件投影变换"命令实现了水井点图元批量编图;通过"输入编辑"子系统内的"根据属性标注释"命令实现了批量导入水井注释。结果表明,该工作可大大减少水井普查成果编图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于军  龚绪龙  常影 《江苏地质》2016,40(4):646-652
基于Map GIS K9-TDE平台,以数据库技术、GIS技术、3D地质建模与可视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综合构建了集城市地理、基础地质、水工环地质、地质灾害、物化遥等多专业、多源数据融合与管理、可视化分析、模型评价及辅助决策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者提供综合化、智能化的计算机工作平台,实现城市地质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及社会的宗旨。  相似文献   

10.
地理信息系统及图形数据库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由计算机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组成,为多学科提供服务的新兴学科。GIS的应用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五个部分构成,其软件系统应具备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存贮与管理、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可视化表达与输出等五项基本功能。图形数据库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光栅扫描矢量化方法,对地质矿产和地物化遥资料及其它地质资料进行数字化,按照图层划分方案建立关系属性表,属性库建立的目的主要是从矿产预测角度出发,对有预测意义的属性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1.
程丽华  方国武 《安徽地质》2006,16(3):234-236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桌面出版技术革新,地图出版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于合理使用地图出版的各种制图软件,本文进行了分析,并对Corel DRAW、方正智绘、Map GIS、Auto CAD、Map INFO、Arc/INFO、Photoshop等软件在地图制作及出版过程中数据转换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工作的全面展开,海量数据随之产生,但目前尚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或认可的评价系统。笔者在对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系统详细设计的基础上,选用国产流行的GIS软件(MapGIS6.7)为工作平台,完成了评价系统软件的二次开发,进行了土壤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介绍了评价所需要的软、硬件配置条件和选择方法,探讨了在评价过程中,实现图形输入、筛选因子、确定权重、计算评价属性值、形成评价图和进行空间属性分析等的基本技术要点和工作流程,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库(实测数据、图形数据),评价系统,属性统计和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技术电信基站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信基站管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为基础开发平台,应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作为开发语言,通过调用ESRI公司ARC/INFO软件中的MapObjects组件,实现了基站内点、线、区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管理,基线的维护、查询和量算,以及规范基站管线设备图的编辑和制图等功能。其中,对GIS图形编辑功能的扩展开发,实现基站管线的编辑和制图功能是系统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成图过程中,为最大程度地保留原始数据信息,通常采用Map GIS软件的三角剖分功能绘制平面等值线图。由于布点原因,图幅边部未能有效控制,往往造成图面完整性较差。通过Surfer软件的离散数据网格化,对非均匀分布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原始成图数据进行插值,并利用其白化功能,对插值数据进行扩边处理,减少离散数据网格化的外推区域。利用Map GIS软件中三角剖分对扩边后的数据和原始数据制作地球化学图件,解决了三角剖分绘制平面等值线图不能完整充填图幅的问题,保证了地球化学图件的原始性、真实性与完整性。  相似文献   

15.
MapGIS作为基础软件,自身相对功能比较完善。本文结合具体的实际项目,重点密切结合运用了Excel,CASS,MapGIS这三种工具;尤其是Excel的公式编辑功能相当强大,统一格式的操作方便快捷,从而最终将手工依次输入的工作转换成系统性地一次性录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GIS在非点源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Visual Basic开发环境及Map Info MapX控件建立了一个非点源污染评价系统,并以浙江省剡江流域为试验区对其非点源BOD年负荷量进行了模拟计算,从系统的结构及运行过程,包括数据的输入、模型参数的提取、结果的可视化等方面分析了GIS在流域非点源污染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将GIS技术应用于流域非点源污染评价能够有效地获取模型参数,增加了数据和评价结果的直观性,为流域非点源污染治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地矿点源信息系统的整体框架下,采用新一代面向图形对象的可视化语言IDL(5.2版)和VisulFoxPro6.0作为开发工具,在微机上开发出一个实测地质剖面图编绘系统.该系统由数据输入与处理、绘图和结果输出等三大部分12个功能子模块组成.系统以现场采集、室内输入和数据库调用等几种方式获取绘图数据;采用基本图元法生成并建立岩石花纹符号库,采用逐步计算的方式完成基本图元的生成和定位,从而实现产状变化地层中的岩石花纹填充;并采用开放数据库连接技术实现绘图程序与外接数据库的通信.  相似文献   

18.
基于LongruanGIS3.0开发的电子地质报告系统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图形处理系统和文字表格处理系统三部分。在介绍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功能实现和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该软件的几方面优势:具有数据共享、数据集成、自动成图、功能开放的技术优势;具有开放的数据交换格式以及将CAD与GIS软件结合起来的强大图形编辑、查询、空间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19.
利用GIS的强大空间数据架构功能,将各类水文物探数据与空间数据相关联,建立了基于GIS技术的综合水文物探系统。水文物探数据量大,而且复杂多变,本系统利用新兴的GIS技术和数据库功能对水文物探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高效地管理空间与属性数据,实现了图形编辑、空间分析、数据的查询与统计、专题图绘制、以及数值模拟等功能。利用本系统可对图形进行空间处理分析,对各类数据进行各种查询,实现图形和数据的互动,并对所获得的数据制作各种专题图,并且通过数值模拟具体、直观的再现观测实体的空间位置与相应的属性,为综合预测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移动GIS技术在地质灾害数据采集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移动GIS技术基于PDA(掌上机)及WinCE作为软件运行的软硬件平台,掌上机具有进行野外数据采集的很多独特优势。将这种独特优势与传统数据采集技术相结合,现场采集地质灾害数据,并以数字化技术延伸至野外,从而可有效地解决目前地质灾害数据采集面临的反馈信息严重滞后,采集信息不完整,在数据采集手段上存在的记录内容随意、记录格式不规范及野外使用不方便等问题。该系统采用ESRI的ArcPad Application Builder二次开发软件,对ArcPad进行面向地质灾害数据采集领域的功能定制,使系统集成了GPS或手工定点的空间信息在基础地理底图的显示、地质灾害点属性信息通过友好的界面实现录入及数据的入库以及野外采集到的空间及属性信息与室内ArcGIS软件平台顺畅的数据交流功能,实现了利用移动GIS技术与地质灾害预警预报过程中地质灾害数据采集的全程数字化操作,并摸索了一套完成的工作流程。这种技术的采用有望对传统野外地质灾害数据采集手段带来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