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裘善文 《地理科学》2009,29(6):938-938
中国著名沙漠学家吴正教授,作为1959年中国科学院组建治沙队的首批队员,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潜心中国沙漠的调查研究和室内外观测试验,取得丰硕成果,成绩斐然。新世纪以来,继出版风沙地貌与治沙工程学(科学出版社,2003)科学专著后,今又出版了中国沙漠及其治理(科学出版社,2009)一书。这是一部全面、系统总结中国沙漠50年的科研与实践成果写成的经典科学论著,由科学出版社于2009年4月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2.
由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王涛研究员主编的《中国沙漠与沙漠化》一书,已于2 0 0 3年1 2月由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对我国50多年在沙漠与沙漠土地以及沙漠化防治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正如获得2 0 0 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所盛赞的“《中国沙漠与沙漠化》一书的出版是国家科学事业成熟的标志。……不要把这件事仅仅看成出版了一本书,它代表一门科学或者一种自然现象,例如沙漠科…  相似文献   

3.
中国沙漠科学的五十年   总被引:20,自引:20,他引:20  
王涛  赵哈林 《中国沙漠》2005,25(2):145-165
50多年来,在几代沙漠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沙漠科学从无到有,在从填补沙漠研究空白并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沙漠化研究又以其创新性和系统性的理论进展,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实践成果,极大地充实了我国的沙漠科学,为我国北方地区国民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一大批科研成果和上百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过去20 a来,北方约有 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治理,12%的沙漠化土地有所改善,局部地区出现"人进沙退"的新局面。已形成了以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林业局等有关研究所为主体的国家级沙漠和沙漠化研究机构,汇集了一批优秀的沙漠和沙漠化科学家,创建了我国比较完整的沙漠和沙漠化科学及其研究体系,在风沙物理与沙漠环境、沙漠形成演变与全球变化、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沙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沙漠化遥感与信息系统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数据。在全国主要沙漠和沙漠化地区设有一批长期野外试验站(点),已为国家在有关沙漠开发利用和沙漠化防治方面的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理论依据。我国沙漠科学研究和实践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得到了政府、地方民众、科学界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4.
《中国沙漠》2023,(4):I0001-I0001
《中国沙漠》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沙漠学与相邻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沙漠科学论文。设置的栏目有沙漠与沙漠化、古气候与环境演变、生物与上壤、天气与气候、水文与水资源、生态与经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沙漠》2019,(4):220-220
《中国沙漠》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沙漠学与相邻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沙漠科学论文。设置的栏目有沙漠与沙漠化、古气候与环境演变、生物与土壤、天气与气候、水文与水资源、生态与经济。1.来稿要求1)撰稿人应在写稿前广泛查阅沙漠学科有关资料,了解研究动态,以保证论文水平的提高或具有开拓与创新的方法与理论。2)论文以不超过10 000字为宜,要求论点明确、主题突出、数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相似文献   

6.
陆大道 《地理学报》2005,60(2):349-349
横亘于亚洲中部的天山山系是一个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我国境内的天山东西绵延1700公里,贯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境。庞大的山系及其周围广阔的绿洲、沙漠、戈壁区域,构成为一个处于干旱区的巨大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干旱区的精华在绿洲,但干旱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7.
杨喜林 《中国沙漠》2009,29(3):433-437
 通过对中国沙漠地区十字花科植物标本鉴定和文献考证,对《中国沙漠植物志》十字花科3属,14种,1亚种和1变种的名称做了订正,包括枝芥属和对枝芥,爪花芥属及福海爪花芥和大花爪花芥,念珠芥属及短果念珠芥、蚓果芥和直毛蚓果芥(变种),短梗厚壁荠,垂果四棱荠,薄果荠,新疆庭荠,倒卵叶庭荠,沼生蔊菜,异蕊芥,棒果芥,灰毛糖芥,芝麻菜(亚种),无包芥。  相似文献   

8.
《中国沙漠》2022,(5):258-258
《中国沙漠》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沙漠学与相邻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沙漠科学论文。设置的栏目有沙漠与沙漠化、古气候与环境演变、生物与土壤、天气与气候、水文与水资源、生态与经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朱俊凤 《中国沙漠》2004,24(4):518-518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人民币,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大范围沙尘暴不断侵袭我国的北方地区,严重影响了当地民众的正常生活,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国家的密切关注。在这种形势下,由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沙漠》2007,27(1):0-0
朱震达,男,汉族,1930年6月20日生于浙江海宁。195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56年8月至1958年11月在前苏联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进修流水侵蚀地貌与沙漠地貌。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原兰州沙漠研究所的创建人和奠基者。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原地理研究所沙漠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原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沙漠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原兰州沙漠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理事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沙漠科学高级顾问,世界自然保护协会生态学会理事,国际沙漠开发委员会(IDDC)委员,第三届国际沙漠大会(TIDDC)主席,世界实验室(WL)沙漠化研究负责人,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沙漠》2013,(2):634
《中国沙漠》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能反映沙漠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沙漠学与相邻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沙漠科学论文。本刊设置的栏目有:沙漠与沙漠化;古气候与环境演变;生物与土壤;天气与气候;水文与水资源;生态与经济。  相似文献   

12.
《中国沙漠》2013,33(1):312
20081《中国沙漠》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能反映沙漠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沙漠学与相邻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沙漠科学论文。本刊设置的栏目有:沙漠与沙漠化;古气候与环境演变;生物与土壤;天气与气候;水文与水资源;生态与经济。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沙漠》2012,32(2):586
《中国沙漠》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能反映沙漠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沙漠学与相邻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沙漠科学论文。本刊设置的栏目有:古气候与环境演变;沙漠与沙漠化;生物土壤与生态;天气与气候;水文与水资源。1.来稿要求1)撰稿人应在写稿前广泛查阅沙漠学科有关资料,了解研究动态,以保证论文水平的提高或具有开拓与创新的方法与理论。2)论文以不超过10 000字为宜,要求论点明确、主题突出、数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相似文献   

15.
《中国沙漠》2011,31(3)
《中国沙漠》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能反映沙漠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沙漠学与相邻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沙漠科学论文。本刊设置的栏目有:古气候与环境演变;沙漠与沙漠化;生物土壤与生态;天气与气候;水文与水资源。1.来稿要求1)撰稿人应在写稿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是全球变绿的重要贡献者,生态工程的实施是该区植被恢复的重要原因,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工程,沙漠化治理对植被年际变异的贡献有待研究。基于1982—2021年长时序植被指数(NDVI)、气象和沙漠化分布等数据,分析了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不同自然单元NDVI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在沙漠化区与邻近地带植被对照区的差异。结果显示:(1)1975—2020年研究区域沙漠化总面积先增加后降低,2000年沙漠化面积最大,表明2000年后沙漠化治理成效显著。(2)1982—2021年研究区内44.5%的面积NDVI显著增加,5.8%的面积显著减少,即研究区内植被恢复为主,主要分布在河套平原、科尔沁沙地、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新疆南部和准噶尔盆地及天山。沙漠化区显著增加面积比例(45.7%)略高于邻近地带植被对照区(41.7%)。(3)1982—2021年沙漠化区年变绿速率(0.0055)显著大于邻近地带植被对照区(0.0036),该结果在2000年前后存在差异,2000年前沙漠化区年变绿速率(0.0043)显著小于邻近地带植被对照区(0.0056)。2000年后与整体结论一致,沙漠化区年变绿速率(0.0073)显著大于邻近地带植被对照区(0.0067)。(4)降水和空气比湿等水分因素是沙漠化区及邻近地带植被对照区NDVI变化的主导因素,个别自然单元风速影响因素更大,且NDVI与风速相关性较高。沙漠化区NDVI与水分的相关性较邻近地带植被区低,风速则相反。研究结果将为沙漠化治理成效的评估和未来沙漠化治理措施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库布齐沙漠生态治理的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睿  杨国靖 《干旱区地理》2020,43(5):1391-1400
以典型生态脆弱区—库布齐沙漠为研究区,基于耦合度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8—2017年库布齐沙漠生态治理的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状况进行动态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8—2017年,库布齐沙漠生态治理的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呈现出较高水平的平稳态势,耦合度大多维持在0.819 8~1之间,且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交替变化态势。(2)2008—2010年,库布齐沙漠生态治理的生态系统参数贡献度小于其社会经济系统参数贡献度,而2011—2017年则正好相反,且两个系统的参数贡献度时序变化呈逐年递增趋势。(3)2008—2017年,库布齐沙漠生态治理的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逐年增长,其耦合模式经历了从失调衰退类、过度发展类到协调发展类的变化,且不同年份耦合模式类型差异显著。(4)2008—2012年,系统耦合度处于高位状态,但耦合协调度却不处于高位。2013—2017年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未来库布齐沙漠化地区应以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关键突破点,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国梁 《中国沙漠》1992,12(3):42-45
通过对中国沙漠地区植物标本鉴定和文献改证,对《中国沙漠植物志》禾本科有1族、1属、13种和1变种名称需要订正。它们是:小麦族、披碱草属、冠芒草、芦苇、小画眉草、獐毛、小花獐毛、小獐毛、新疆獐毛(变种)、甘蒙雀麦、垂穗披碱草、披碱草、圆柱披碱草、莜麦、西北针茅、野古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沙漠与沙漠化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王涛 《中国沙漠》2008,28(1):1-7
50多年来,中国的沙漠与沙漠化科学从无到有,在填补研究领域空白,并以其创新性和系统性的理论进展, 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实践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学科发展的同时,又为北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一大批科研成果和150亿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效益。已形成了以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林业局有关研究所为主体的国家级沙漠和沙漠化研究机构,汇集了一批优秀的沙漠和沙漠化科学家,创建了我国比较完整的沙漠和沙漠化科学及其研究体系,在风沙物理与沙漠环境、沙漠形成演变与全球变化、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沙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沙漠化遥感与信息系统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在全国主要沙漠和沙漠化地区设有一批长期野外试验站(点),已为国家在有关沙漠开发利用和沙漠化防治方面的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理论依据,得到了我国政府、地方人民、科学界乃至全社会的普遍认可。通过对已有沙漠与沙漠化研究和防治实践的回顾与总结,就我国沙漠与沙漠化科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做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