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教研室于1986年8月23日至25日举行了1986年地球物理科学讨论会,以纪念地球物理专业成立30周年。23日上午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出席者200余人。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第一任地球物理教研室主任傅承义教授,因病未能出席大会。曾对本专业的创立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老  相似文献   

2.
《地球物理学报》2000,43(4):433-434
2000年1月8日,国际著名地球物 理学家、我国地球物理事业的主要奠基 人和先驱者傅承义院士永远离开了我 们,他为地球物理科学和教育事业做出 的卓越贡献,我们永远怀念. 傅承义先生原籍福建闽侯, 1909年 10月7日生于北京.他自幼天资聪颖、 勤奋好学. 1929年以理化、数学两项银 杯奖的优异成绩从北京汇文高级中学 毕业.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 系,留校做研究生,从事核物理实验和 研究工作的同时,还从事教学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北 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昆明成立西南联 大.1938年…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月1日以(1990)球会字第05号文予《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傅承义教授提出由于年岁已高,要求辞去地球物理学报主编职务,并推荐刘光鼎教授继任。经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四届第六次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同意傅老辞去学报主编的要求,任傅老为名誉主编;聘刘光鼎教授任主编;并授权刘光鼎教授根据学会跨部门、跨行业的特点和工作需要,遵照会章尽快完成编委会的组建。为此,1990年2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10会议室召开了《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主编刘光鼎,副主编黄绪德、钱绍新,编委(以姓氏笔划为序):王仁、牛毓荃、刘振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地球物理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9年10月9日到10月14日在安徽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了1989年综合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曾融生教授主持,来自全国104个单位的32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我国地球物理界近年来一次较大型的综合性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5.
2009年10月10~14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5届学术年会暨纪念傅承义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大会在合肥市召开。本次年会参会人员共700多人,《CT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派专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分9个会  相似文献   

6.
值《地球物理学报》创刊40周年之际,我们谨向热心支持本刊发展的广大地球物理工作者和其他有关学科的科学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提高学报质量,面向世界,几百名科学工作者为本刊评议稿件。他们之中有老一辈科学家,也有优秀的中青年学者,主编傅承义教授对每篇稿件都严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傅承义教授曾将地球科学的主要任务深刻而形象地概括为:资源、灾害、环境及认识地球.地幔对流的研究不仅在“认识地球”方面占有一席重要之地,而且在本质上与前三项有密切联系.例如,它为了解若干灾害(火山爆发,地震成因等)提供物理背景与理论基础.因而可望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在目前阶段,就地幔对流  相似文献   

8.
计算地球物理进展学术讨论会于1984.11.5—11.9在福州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福建省地震学会联合举办的,有31个单位72人参加,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傅承义教授和常务理事曾融生教授参加了会议并作了报告,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王宠教授也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大会收到论文53篇,其中33篇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9.
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傅承义先生,1909年10月7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傅承义先生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七年,于1940年赴加拿大和美国留学,1941年获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1944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1947年5月回国。解放后,傅承义先生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任研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92年2月18日在北京科学会堂,为本会创始人之一、理事长翁文波教授举行了八十寿辰的祝寿活动。来自地球物理学界的专家、领导及本会理事、会员欢聚一堂,赞颂翁老为我国的地球物理事业、石油事业、灾害预测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翁老为祖国奉献的赤诚之心,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10月16日)2016年10月15—18日,"2016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32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其中的重要议题之一《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16日晚7∶30在会议中心会议室举行.受刘光鼎主编委托,陈颙副主编主持了会议.黄清华、郝天珧、汪毓明副主编和20余位编委参加了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郭建和科学出版社彭斌总经理出席了会议.编辑部全体成员参加  相似文献   

12.
《地球物理学报》(Acta Geophysica Sinica)创刊于1948年6月,是我国较早出版的学术期刊之一。创刊时,中文名为《中国地球物理学报》,外文名为《Journal of the 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创刊号第一篇文章是“《The Methods and Problems of Geophysics》by C.Y.Fu(傅承义)”,当时用外文发表,目的是借此向国外宣传,与国际上地球物理研究机构取得联系,并交换各国的出版物。第3卷(1954年)起改用中文发表,中  相似文献   

13.
举世知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傅承义先生是我国地球物理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是我国第一位地球物理学博士,是世界地震波研究领域的先驱。早在1957年傅先生便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名誉所长;曾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他还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总编委,固体地球物理编委会主任,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他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他不仅才学卓异而且品德高尚。他为人光明磊落,刚正不阿;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  相似文献   

14.
1988年7月21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学术报告会,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40周年、《地球物理学报》创刊40周年。200多名地球物理科技工作者冒着滂沱大雨参加了大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是我国较早成立的学会之一,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声誉。在40年前成立时,只不过是一个志同道合的地球物理工作者联谊会,唯一的工作是出版《地球物理学报》,那时正是气象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年前,赵九章所长匆匆的离开了我们。1988年12月7日,我们会聚一堂,在中关村原地球物理研究所三楼礼堂,举行“缅怀卓越科学家赵九章教授报告会”,缅怀他的丰功伟绩,研究他的学术思想,学习他的优良学风,这对进一步推动我们科研工作的进展,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会上,叶笃正、顾功叙、傅承义、章其嘉、文圣常、章震越、刘振兴、王秀山、曾庆存、赵理曾等作了报告。回顾过去,思绪万千,深深怀念赵九章教授对我国大气科学、地球物理科学和空间物理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和交流CT理论在地球物理领域特别是在地震学研究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分别于1987年9月21日至10月1日及10月18日至10月30日请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S.S.亚历山大(S.S.Alexander)教授及英国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C.H.查普曼(C.H.Chapman)教授来讲学,内容为地震学的正、反演研究,成象,地球内部研究的当前状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委托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筹备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地球重力场及固体潮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0月6—11日在武昌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全国测绘、地震、石油、地质、海洋、中国科学院及高等院校等66个单位,100名代表。我国地球物理学界老前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方俊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宣读了论文。  相似文献   

18.
应山西省地震局和山西省地震学会的邀请,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吴忠良教授和德国国家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彼德·鲍曼教授一行4人于2006年7月5日来我局作学术报告。山西省地震局赵新平局长、樊琦副局长以及山西省气象局、山西省地震局、太原基准地震台、太原市地震局的科技人员近50人参加了报告会。学术报告会由樊琦副局长主持。吴忠良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地震学发展史的十个瞬间》的学术报告。报告回顾了中国地震学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我国地震事业的先驱者李善邦先生、傅承义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为地震科学研究刻苦钻研、锲而不舍、不畏艰…  相似文献   

19.
今年10月7日是付承义先生八十寿辰之日。广布在全国各地的学生们和地震工作者向他表示热诚的祝贺。付承义先生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他是国际上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也是我国地球物理科学的一位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20.
1990年9月11日至14日在泰安市召开了煤田物探专业的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主任赵文津主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顾功叙、傅承义与理事长翁文波、副理事长夏国治、蒋宏耀分别向大会作书面发言或送来贺信。理事刘光鼎和孙文涛在会上发言并作大会的总结报告。中国煤田地质局副局长曲宝林也在会上讲了话。 来自全国7个部门的12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01篇,宣读了97篇,其中重磁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