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金银铂族元素成矿机理的新探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金、银、铂族元素的氢化物,羧基化合物理化性质,贵金属矿物主要和次要化学成分,贵金属矿物的共伴生矿物组合,有关矿物流体包裹体化学成分,类地行星概况,生产实验等相关问题的讨论,认为金、银、铂族元素主要呈单质及其合金氢化物,单质羧基化合物,单质羧基氢化物迁移的。它们随岩浆,热液,热气迁至地壳浅部,由于减压,降温,氧逸度显著加大,Eh、Ph值发生变化,H2,CO逃逸,氧化,形成贵金属的单质及合金矿物,有的还能与硫,硫化氢作用形成贵金属的硫化矿物和硫盐矿物。  相似文献   

2.
钴的迁移形式成矿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钴有关化合物的形成条件和理化性质,钴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的化学成分、代表性钴矿物的化学成分、共、伴生矿物组合的探究,结合钴成矿地质背景和环境研究认为,钴的氢化物、合金氢化物、羰基化合物、羰基氢化物是内生钴的主要迁移形式。它们形成于地球深部高压、高温、富氢、富CO的强还原环境,通过断裂、裂隙随岩浆、热液迁移至地壳浅部,由于压力、温度骤降,氧逸度渐增、H2和CO逃逸、氧化,上述钴的化合物分解、氧化、硫化、砷化,沉淀富集形成内生钴矿床,并在以后地质事件中进一步叠加富集,形成更富更大的钴矿床。  相似文献   

3.
铀的迁移富集机理新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描述了铀迁移、富集成矿的新机制。通过对铀氢化物、铀合金氢化物的形成条件及理化性质,铀矿石的矿物流体包裹体物质成分,主要内生铀矿物化学成分及其微观结构,铀矿物的共、伴生矿物组合的研究,并结合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史,认为铀主要呈铀氢化物、铀合金氢化物从地壳深部迁移至地壳浅部,由于环境发生变化,氢逃逃、氧化,上述氢化物被氧化分解、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4.
锰的迁移形式成矿机理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大中  郑若锋 《地质找矿论丛》2007,22(4):241-247,263
通过对锰氢化物、锰羰基化合物、锰羰基氢化物的形成条件和理化性质,现代火山气体化学成分,现代海底喷口热液流体成分,有关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有代表性锰矿物化学成分及铁锰结核的物质组构,菱锰矿的碳同位素组成、锰矿物的共生、伴生矿物组合的探究,认为锰氢化物、锰羰基化合物、锰羰基氢化物是原生锰矿的主要迁移形式.它们从地球深部强还原富H2、富CO高压环境通过断裂、裂隙随岩浆、热液迁移至地壳浅部,由于压力、温度骤降,氧逸度大增,H2和CO逃逸、氧化,锰氢化物、锰羰基化合物、锰羰基氢化物分解、氧化、硫化成原生锰矿,经氧化淋(浸)滤,形成锰的高价氧化矿物.  相似文献   

5.
在地壳深部,铀呈铀氢化物及抽合金氢化物形式迁移至地壳浅部,由于压力、温度下降,氧逸度、Eh值和酸度增加及氢的逃逸、氧化,上述氢化物被氧化分解成矿。  相似文献   

6.
苏北东海水晶矿床的形成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大中  郑若锋 《江苏地质》2009,33(3):239-244
通过对硅的迁移形式和条件、苏北东海水晶矿床中石英流体包裹体的化学成分、部分飘动气体自然、晶洞与水晶的密切相关性以及水晶的共生伴生矿物等的研究,提出该矿床的形成机制为:在地球深部高温高压强还原富氢环境下,硅呈气态硅氢络合物活化并纯化、迁移至地壳浅部低温低压氧化环境,硅氢化物较快氧化形成石英脉,并在有利部位形成石英外壳(晶洞壳),晶洞内的硅氢化物在温和稳定环境中缓慢氧化,并自由结晶分异纯化形成水晶矿床。  相似文献   

7.
杜扬松  叶桂顺 《地球科学》1998,23(3):262-266
对浙西金鸡岩金矿进行了流体包裹体、岩石和矿石地球化学研究,以阐明其成矿特征和成矿机理。金鸡岩金矿是由多阶段成矿作用形成的,第一阶段以钙矿化为主,成矿温度较高;第二和第三阶段以金矿化为主,成矿温度较低。该金矿的成矿压力小、深度浅。成矿流体具低盐度、弱酸性及较高矿化度的特点,其中尚有大量大气水的混入。区内的前寒武纪浅变质岩系属于原始矿源层,而中生代火山岩,特别是次火山岩属于直接矿源岩。就成矿机理来看,  相似文献   

8.
钛迁移成矿地球化学模式新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钛氢化物和钛合金氢化物的形成条件及理化特征、钛矿物的价态及化学成分、钛矿物的共伴生矿物组合、有关矿物中钛的固态包裹体及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的研讨,考虑到氢在地球形成演化中的作用与重大贡献,认为:钛氢化物、钛合金氢化物是钛的重要迁移形式,它们随岩浆、热液从地球深部迁移至地球浅部,在较还原环境形成自然钛、低价钛矿物,在较氧化环境形成钛的高价矿物,并可在有利部位富集形成钛矿床。  相似文献   

9.
钨的迁移形式成矿机理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钨羰基络合物及钨合金氢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钨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的化学组成、钨矿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共生伴生矿物组合的研讨,结合钨成矿的地质背景和环境,认为钨羰基络合物及钨合金氢化物是钨的主要迁移形式。它们形成于地球深部高压、富氢、富CO的强还原环境,随着岩浆、热液、热气迁移至地壳浅部,由于压力、温度下降,氧逸度大增,H2、CO逃逸、氧化,钨羰基络合物、钨合金氢化物分解,氧化形成钨矿物,沉淀富集形成钨矿床。  相似文献   

10.
锡矿山锑矿成矿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矿田硫同位素特征反映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深部,可能与岩浆(混合岩浆)有关.区域地层的含矿性、包体成分、锑的地球化学性质和锑的动力学研究成果表明成矿热液是一种富含硅的碱性真溶液.运用热力学计算和趋势面分析方法,较系统地分析了成矿物质迁移、沉淀的动力学条件和物理化学环境.总结了成矿规律,并提出了在F_(75)与东部断裂之问,剪切带南,北两端延伸方向及其深部进一步找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钾盐矿床的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大中  郑若锋 《云南地质》2006,25(2):125-142
讨论钾及其有关物质的理化性质和地化行为,钾盐的物质来源,盐卤的变质、结晶分异、成矿条件和机制。富钾热液是形成钾盐矿床的重要物质来源之一。矿物岩石流体包裹体的富钾成分、富钾热泉、富钾盐湖均是寻找钾盐矿床的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2.
云南金矿带划分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步高 《云南地质》2008,27(3):261-277
云南岩金矿床可划分9条成矿带(区),金矿储量占全省岩金上表总储量96.42%,有充分代表性。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金矿带,包括北衙(大型)、金厂箐(中型)、小水井(大型)、长安(大型)等金矿,上表储量66.06t,远景储量240t。首次将小水井、长安金矿列为富碱斑岩型金矿床。广南-富宁矿集区,包括老寨湾(大型)、那能(中型)、堂上(中型)等金矿,上表储量35.889t,工程控制储量达82.549t。P3β^1、P3β^2、P3l等层位赋存玄武岩型金矿;D1、T1、T2层位赋存卡林型金矿,成因与岩浆活动有关,为燕山期中-低(主)温热液矿床,属扬子地块西南缘低温成矿区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石英、硅酸的物理性质,水晶晶洞、水晶矿床矿物流体包裹成分,不同颜色紫晶的痕量成分,水晶的共生、伴生矿物组合等相关问题的研讨,认为水晶的形成机制为:以硅氢化物气态形式迁移、分异、富集,在稳定、温和、宽松环境被缓慢氧化、水解,自由结晶成单晶和(或)晶簇的。  相似文献   

14.
西西郎-小水井金矿带控矿因素为断裂和地层,岩浆期后热液、变质水及地下热卤水通过渗滤富集作用形成的微粒浸染型金矿床。该区是有理想的成矿空间。  相似文献   

15.
滇中小水井金矿成矿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水井金矿床形成,经历金元素初始富集形成矿源层、成岩期后剪切-逆冲推覆构造活动中的构造-热液作用富集成矿、中酸性岩浆沿剪切构造带及裂隙系统侵入活动形成含矿热液叠加富集成矿、表生氧化-淋滤再富集成矿等四个成矿期。将构造-热液期进一步划分为四个成矿阶段:石英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萤石-重晶石-碳酸盐化阶段。  相似文献   

16.
养麦冲金矿位于湖北随州南东秦岭造山带南缘。该区剪切带较发育,剪切带走向290°-320°,倾向南西,长50km,宽100-1500m,并具有S-C组构,a型褶皱,剪切褶皱糜棱岩,型构造等。据构造特征可确定两种剪切带类型:1.早期韧性剪切带,该类剪切带为NW向,为右行运动,表现为顺层剪切,常出现于先存构造面或岩系与岩性界面附近。这类剪切带常为多层次韧性滑脱面。2.中、晚期韧一脆性和脆性剪切带。这类剪切带以线性剪切形式产出,NW向,斜冲性质,属左行运动样式。金矿床伴有As、Hg异常,与剪切带有明显关系。成矿作用是从韧脆性阶段至脆性阶段。  相似文献   

17.
云南铜矿成矿规律与遥感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遥感图像解译及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地质、物探、化探等综合信息,开展铜矿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研究,指出今后云南铜矿新的找矿方向,为矿产资源规划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圈定的铜矿成矿远景预测区,将作为今后云南铜矿地质工作优先安排的建议区,亦可作为商业性地质勘查和外资风险勘查的推荐区。  相似文献   

18.
宁蒗铜厂河铜矿床成矿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蒗铜厂河铜矿床系喜马拉雅期隐伏斑岩体外接触带玄武岩系热液型铜矿床,其主要含矿层位为上二叠统玄武岩组三段(P2β^3)与黑泥哨组(P2h),主干控矿构造为南北向断裂体系,铜矿化均产于NW向F1断裂的下盘(南盘)。矿区具显著的成矿多期,多阶段性和矿化体水平,垂直分带性规律,通过对碳,氧,硫等稳定同位素和包裹体分析及成矿热液演化特征探讨,建立了铜矿热液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王绍明  和正中 《云南地质》2007,26(3):289-297
宝兴厂矿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有利。区内北东向响水断裂带是主要的控岩和控矿构造。三类金矿床分别在斑岩成矿期、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成生。文中建立相应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0.
勐佛铅多金属矿的成因类型为破碎带热液充填交代型。沿断裂分布方铅矿化、黄铜矿化、黄铁矿化、斑铜矿化、方铅矿化及相应的次生矿化蚀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