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对上杭国家基本气象站1981~2010年近30a的日照时数的年、季和月变化特征及与总云量的关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上杭县30a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的趋势,其趋势变化率为-24.6h/10a,约每年减少2.5h,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减少明显.(2)春、秋季日照时数呈增长趋势,冬季日照时数略有减少,夏季日照时数减少最为明显.(3)1~3月日照时数为减少趋势,4~7月日照时数为增加趋势,7月达到全年最高值.(4)总云量是影响日照时数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日出日落时间也是影响日照时数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日照时数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利用江苏省内66个气象站1960—1999年日照时数实测资料,分析了江苏省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就整个江苏省平均而言,尽管在1960—1999年期间,省内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但日照时数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世纪80—90年代年平均日照时数较60—70年代的平均值下降了164.7 h,下降幅度为7.35%;日照时数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夏季和冬季,秋季和春季不明显;对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的空间分析表明,局部地区与整个省域的气候变化趋势并不完全同步,大部分地区是下降的,个别地区则是上升的。 相似文献
4.
5.
WMO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第八届(1981年)会议上,对日照的定义作了修改,观测仪器也需作相应的变更。本文简要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但在国家气象局未正式通知更改前,各台站仍应按《规范》要求用现行仪器认真观测记录。 ——编者 相似文献
6.
7.
大娄山日照时数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7年11月至1989年2月大娄山南坡的面定点观测资料,对大娄山日照时数年季变化特征、垂直变化特征及日照时数与降水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娄山各高度上日照时数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单峰型分布,约有82%集中在生长季,垂直变化基本为抛物线型,最少日照高度在1350 ̄1400m之间,与云雾状况,海拔与降水量都有一定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9.
10.
简析近年日照时数偏少的原因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在气象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近些年的日照时数与历年平均值相比多数偏少。从韶关八县(市)气象站1990~1999年各年日照时数与历年平均日照时数对照表可以看出,十年的日照资料仅仁化站偏多年份多于偏少年份,其它七个站是偏少年份多于偏多年份,其中南雄、乳源站十年均少于历年平均值,始兴、乐昌、翁源三个站仅有一年多于历年平均值。八个站最近十年的日照资料与各站历年平均值相比较,偏多与偏少年数比为14:66。…… 相似文献
11.
阿克苏市日照时数的突变检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运用气候突变理论对阿克苏市日照时数序列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近50年阿克苏市年日照时数总体呈增多趋势,但其间存在两次突变。在1980年前后年日照的突变现象显著,表现为日照时数的急剧减少,主要是由于11、12月日照时数的突然变少引起的;90年代初的突变则从80年代的气候少日照阶段转变成多日照阶段。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71—2010年菏泽市7县2区地面气象观测站提供的日照时数资料,从年际、年代及季节等多时间尺度,对菏泽市近40a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日照时数的年际、年代及季节变化趋势、日照时数的突变分析以及各县区的日照时数保证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菏泽市的年平均日照时数由北部向南部呈递减的趋势;年平均日照时数、四季的平均日照时数随年代的增加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日照时数的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的重要观测项目。为了确保取得准确的日照时数,从仪器安装、涂刷日照纸、记录的整理和维护等方面介绍了日照时数观测应注意事项:正确安装日照计、正确涂刷日照纸、正确整理日照迹线和正确维护日照计。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冬季有段时间,在同样天气条件下,本站日照时数比周边站偏少(观测场四周并无障碍物)。进一步对比发现,在全天无云或少云、能见度很好的情况下偏少较少,多云或有中、高云系存在、能见度不太好的情况下偏少较多。原先怀疑是显影药品有问题或配药不当引起的,但更换药品并反复进行配药试验,问题依旧。 相似文献
18.
台站使用的暗筒式日照计,是利用通过仪器上的小孔射入筒内的太阳光在日照纸上留下的感光迹线计算日照时数的。上午和下午的日照迹线应是对称的两条曲线。可照时数是太阳中心从出现在一地的东方地平线到进入西方地平线,其直线光线在无地物、云、雾等任何遮蔽的条件下,照射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因此,日照时数应<可照时数。然而,在审核或检查台站的记录时,却发现有日照时数>可照时数(或半天日照时数>半天可照时数)的现象。这往往是观测员在感光迹线的开始(或终止)处向前(或向后)多划铅笔线所造成。由于早上和傍晚太阳光线较弱,…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黄土高原黄河沿岸12个红枣种植县气象站1971—2010年共40a的日日照时数资料,分年、主要生长季和脆熟采收期三个时间段,对黄土高原黄河沿岸12个红枣种植县日照时数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年和主要生长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呈自北向南、自西向东逐渐递减的分布特征,脆熟采收期日照时数则呈自北向南递减的分布特征。各时间段日照时数均呈下降趋势,且在20世纪70年代日照资源最佳,21世纪00年代日照资源最差。此外,种植区年日照时数和脆熟采收期日照时数分别在1982年和1999年发生了突变,突变后比突变前分别减少了113.2h和38.9h。总体上,各时段日照资源,尤其是脆熟采收期日照时数的减少,使大部分种植县已不能满足红枣的生理需要,对红枣生产将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